学术投稿

加强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超体质量和肥胖的防控干预

李华;王国威;张春

关键词:应届高中毕业生, 体质量, 肥胖, 军队院校,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健康促进, 干预措施, 重庆市, 中超, 学生, 体检, 考生
摘要:2006~2011年本院共对重庆市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军队院校的31 207名考生进行了体检,其中超体质量学生2 716名,占总人数的8.7%.本文就应届高中毕业生超体质量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进行了阐述,以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西门子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和主要性能评价

    目的 对该院的西门子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各项主要指标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按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有关规定对西门子ADVIA 2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试,从仪器校准、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总重复性,并与希森美康 XE-2100和雅培CD-3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可比性实验.结果 (1)各参数精密度和总重复性满足1/4美国临床检验修正法规(1/4 CLIA′88)要求.(2)携带污染率皆符合ICSH小于1.00%的要求且线性良好(r≥0.995).(3)与希森美康 XE-2100和雅培CD-32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比分析,各研究参数相关性良好.结论 西门子ADVIA 2120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要求,每日对仪器保养及室内质控,定期与参考机进行比对实验,可保证西门子ADVIA 2120检测数据准确可靠,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马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闭合性创伤性膈肌破裂27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闭合性创伤性膈肌破裂(TR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1995年10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27例TRD患者,对其诊断与手术方法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27例患者中,术前确诊23例,术中确诊4例;治愈25例(治愈率92.6%),死亡2例(病死率7.4%).结论 TRD患者术前反复影像学和详细体格检查,及时手术,积极处理合并伤,是提高诊断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夏先进;陈瑜;刘晓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转录因子SOX2在常见肿瘤研究中的新进展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是SOX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存在于染色体的3q26.33,它不仅在胚胎早期的内细胞团、外胚层和生殖细胞有表达,也表达于多能细胞的胚外外胚层.在体外,SOX2在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ESCs)、胚胎性癌细胞中表达,而随着这些细胞的分化其表达下调.SOX2的缺乏会导致胚胎由于外胚层发育不良而死于着床期.剔除SOX2将会导致ESCs的滋养外胚层分化.发育潜能受限的细胞中SOX2不表达.另外,SOX2的表达表现出严格的时空限制性,如SOX2在小鼠神经干细胞中的过表达可阻碍其分化,但缺失又会导致其过早分化为神经元.

    作者:张广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化脓性脊柱炎MRI征象24例分析

    目的 探讨化脓性脊柱炎的MRI表现.方法 对2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化脓性脊柱炎患者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发生在腰椎18例,胸椎2例,胸腰段1例,腰骶段3例.21例为相邻2个椎体破坏并累及椎间盘,3例为单节椎体破坏未累及椎间盘.骨质破坏、增生硬化、骨髓水肿并存,椎体破坏塌陷程度轻,椎间隙变窄程度轻,脊柱曲度多正常.T1WI椎体破坏及受累椎间盘分界欠清并为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STIR为高信号;骨质增生硬化为低信号(各序列);骨髓水肿为高信号(STIR).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椎旁脓肿9例,硬膜囊及蛛网膜下腔受压18例,脊髓受压7例.结论 化脓性脊柱炎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作者:刘勇;罗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两种乳房肥大缩小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术式乳房肥大缩小术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要点.方法 根据5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术后瘢痕遗留大小,选择性地采取双环法或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结果 在57例手术患者中,术后6个月内得以随访者39例.患者术后双侧乳房形态自然挺拔,乳头乳晕对称且感觉正常,手术瘢痕隐蔽,无乳头乳晕坏死等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乳晕局部缺血,经对症治疗后恢复血供;4例患者术后切口处瘢痕增生明显,其中2例患者经早期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后,瘢痕明显减退,另外2例患者术后半年在局麻下行局部瘢痕切除后瘢痕明显变小变浅;其余患者均自觉满意.结论 对轻、中度乳房肥大且要求术后瘢痕隐蔽的患者采用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对重度乳房肥大,并能接受术后乳房皱襞下瘢痕的患者采用垂直双蒂法乳房缩小术,术后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正茂;戴霞;柴琳琳;李世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每天2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乐卡地平每天10 mg,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压、尿中微量清蛋白(MA)、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2.3%.观察组降压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6.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乐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确切,且未发现安全性问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馨;杨海燕;李苌清;张玉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加强对应届高中毕业生超体质量和肥胖的防控干预

    2006~2011年本院共对重庆市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军队院校的31 207名考生进行了体检,其中超体质量学生2 716名,占总人数的8.7%.本文就应届高中毕业生超体质量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进行了阐述,以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华;王国威;张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微RNA调控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及其在脱髓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细胞(OL)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元轴突髓鞘形成的关键环节.诸多转录因子,如性别决定区Y基因相关高可变区基因10(SOX10)、ZFP191等促进因子和Hes5、SOX6、PDGFRα及ZFP238等抑制因子,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

    作者:陈婉燕;李家速;毛方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回盲部假性憩室并可复性回结肠型套叠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因右下腹部阵发性隐痛3 d,加重入院.患者急性病容,无恶心、呕吐、腹泻,无畏寒发热,否认其他疾病史,体检:腹平软,下腹部深压痛,余(-).入院前WBC计数为20×109/L.常规对症抗炎治疗后,首先进行结肠镜检查:回盲瓣旁可见一宽基底球形隆起(2.5 cm×2.5 cm),表面光滑,可见一处小片状糜烂,边界清楚,色泽正常,质软,用活检钳按压有囊性感,回盲瓣唇形.

    作者:卢振如;杨华;黄显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2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4例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微创组),28例行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传统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及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微创组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痂形成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微创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符合生物及力学原则,术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胜;杨明贵;马健;李光旭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多层螺旋CT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经手术、内镜活检或临床证实为UC并行MSCT检查且资料完整的48例患者的资料.48例患者均行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分别按常规窗宽窗位横断位图像、多平面重组(MPR)图像、改良后窗宽窗位3种显示方式观察.结果 常规窗宽窗位显示黏膜强化42例(87.5%),黏膜下气泡影4例(8.3%),肠壁增厚48例(100%),肠壁水肿分层38例(79.2%);改良后窗宽窗位显示黏膜强化2例(4.2%),黏膜下气泡影32例(66.7%),肠壁增厚48例(100%),肠壁水肿分层3例(6.7%);MPR图像显示病变范围:全结肠者4例(8.3%),左半结肠者10例(20.8%),横结肠5例(10.4%),直肠和乙状结肠者32例(66.7%).结论 肠壁增厚、肠壁水肿分层等CT征象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敏感性较高,黏膜强化、黏膜下气泡影诊断UC特异性较高,MSCT多期增强扫描应用不同窗宽窗位及MPR图像有助于UC的诊断和病变范围的显示.

    作者:刘丹;吕发金;张翱;杨全;向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检体诊断实验教学新思路

    检体诊断是诊断学临床技能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系统、规范体格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不可替代作用,此门课程掌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医学生毕业后技能水平和职业生涯[1].面对目前社会用人标准的不断攀升,需要在检体诊断实验教学中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方法,作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尝试几点新思路取得满意效果,现阐述如下.

    作者:杨娟;杨绍田;龙文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1].在既往报道的大量脑卒中病例中,仅少数患者完全恢复,大多数患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缺陷[2].而其中瘫痪是脑卒中一个重要而又常见的症状,同时瘫痪也是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是中枢性损害所致,那么,是否会累及周围神经系统.目前,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具体联系,还没有太多而确凿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脑卒中偏瘫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研究、可能机制以及检测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蒲云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椎体成形术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16例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结合瘤椎内骨水泥填充,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7月至2011年3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伴神经症状的16例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施行后路椎管减压、瘤椎骨水泥填充、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时间.结果 围术期无死亡,切口均I期愈合,未发生感染或裂开.术后生存期均超过3个月,平均 8.6个月(4.5~14.0个月).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神经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椎体成形术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安全、创伤小,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重建并维持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卢公标;杜琳;李咸洲;邢宝华;权正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剖宫产对新生儿出生后3d内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定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剖宫产对新生儿出生后3 d内肠道细菌定植的影响.方法 以83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为配方奶喂养,分为剖宫产组(n=44),自然分娩组(n=39).采集生出后3 d内每天的粪便标本,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对新生儿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日龄1、2、3 d剖宫产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数量的对数值(lg copies/g)分别为5.65±0.64、6.36±1.00、6.69±1.06,自然分娩组分别为5.69±0.75、7.19±1.15、7.49±1.29;日龄1、2、3 d剖宫产组粪便标本中乳酸杆菌数量的对数值分别为4.66±0.73、4.71±0.84、5.16±0.55,自然分娩儿分别为5.88±0.41、6.30±0.99、5.79±0.33,两种细菌的对数值在相同日龄行组间独立样本的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改变了新生儿早期肠道菌群的正常定植,因此自然分娩是佳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海波;余加林;艾青;徐艳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BiPAP联合噻托溴铵治疗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吸入对Ⅳ级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后随访的66例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是否继续使用家庭型无创呼吸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给予噻托溴铵治疗,B组(35例)给予BiPAP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治疗前及持续治疗3个月后患者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呼吸困难程度分级及运动耐力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数据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呼吸困难程度分级及运动耐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B组在治疗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对于Ⅳ级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BiPAP程度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其疗效优于单一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皖宁;卓安山;曹玉书;徐世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分析大学生获得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探索适合该群体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烟台市25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录入EPIDETA进行整理,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普及率不高;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为网络.结论 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建议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

    作者:刘堃;张滨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介入术后不良反应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与控制

    目的 探讨介入术后患者不良反应流行原因与干预控制措施,总结经验,以减少类似流行发病情况的发生.方法 采用前瞻性动态追踪调查与回顾性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3~6月期间介入中心患者术后陆续发生不良反应的趋势分别进行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和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控制流行发病趋势.结果 2009年3~6月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9%、9.66%、9.52%、5.39%,平均发生率为8.41%;3~6月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总检件数84件,在无菌物品监测中,检出一次性血管造影包内阳性物品3件,阳性率占总检件数的3.57%.6月份使用一次性血管造影包进行介入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介入手术包进行介入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月份全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介入手术包后,无类似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一次性血管造影包是导致介入手术患者不良反应流行发病的主要原因;持续动态的流行病学追踪调查与消毒灭菌及环境卫生学监测是查找和发现不良反应流行原因的有效方法 ;使用高压蒸汽灭菌介入手术包,是控制介入术后不良反应流行发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赵富美;刘苏;甘秀妮;沈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温度对糖原染色积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度对糖原染色积分的影响.方法 30例血液病患者中,取每例患者骨髓片5张,分别浸入4 ℃、10 ℃、20 ℃、30 ℃、37 ℃等5种温度Schiff液中进行糖原染色.结果 4 ℃、10 ℃、20 ℃、30 ℃、37 ℃组糖原染色积分分别为(216.2±43.4)、(228.9±48.7)、(245.7±44.3)、(266.4±43.9)、(280.5±42.2)分,呈依次增加.结论 糖原染色有效温度广泛,选用37℃可提高糖原染色反应强度.

    作者:周建中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An overview

    Respiratory disorders in the neonates still remain the reason for postnatal hospitalization.Main reasons for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term neonate include transient tachypnea(TTN) of the neonate;in preterms,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 is a dominating cause.The incidence of TTN has increased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due to an increased rate of C-sections in western countries,whereas the rate of RDS could be lowered,mainly due to improved perinatal care.Overall prognosis in respiratory failure could be improved due to advanced ventilation techniques,systematic use of surfacta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ystematic ECMO-support.1 IntroductionIn Western countries,post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s the main cause of treatm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preterm and term neonates.Due to the continuously high prevalence of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research on neonatal respiratory failure is one main stay in neonatology.During the past decades,there was a reduction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 regarding age-defined groups of very preterm neonates.On the other hand,there had been an increase in respiratory distress in term neonates due to an increased frequency of C-section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resulting transient tachypnea of the neonate(TTN)[1].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