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睾丸炎29例

兰庭彬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腮腺炎性睾丸炎, 前列腺切除术后, 慢性睾丸炎, 留置导尿管, 急性睾丸炎, 非特异性, 细菌性, 尿道炎, 膀胱炎, 全身, 患者, 感染, 病程
摘要:睾丸炎分为非特异性睾丸炎(指一般细菌性睾丸炎)和腮腺炎性睾丸炎两类.从病程上又分为急性睾丸和慢性睾丸炎两类.本文主要以治疗急性睾丸炎为主.此病常发生于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切除术后或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也可继发于全身其它部位的感染.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西替利嗪联合赛庚啶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联合赛庚啶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1次/d,睡前两小时口服赛庚啶2mg.对照组口服盐酸西替利嗪10mg,1次/d.两组均局部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并辅以身心健康教育.两周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记录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5%.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赛庚啶治疗老年性皮肤例瘙痒症患者疗效明显,依从性较好.

    作者:罗焕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公众医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我们知道,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1].如何保证安全护理,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在护理的管理方面,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护理风险管理是对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事件及预防方法的识别、评价,并寻求处置对策和科学管理[2],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3].

    作者:杨容琼;罗媛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水胶体敷料对化疗性静脉炎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病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未发生静脉炎的化疗患者,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对照组不使用.第二组为已发生静脉炎的化疗患者,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治疗,对照组使用硫酸镁湿敷处理.结果 第一组: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组:实验组其化疗性静脉炎持续时间及静脉炎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水胶体敷料对静脉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谷金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如何评价X线照片质量

    X线照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X线的准确性,对临床能否及时诊治各种疾病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质量好的X线照片能清楚的显示出病变,即使是轻微的病灶也容易分辨出来.

    作者:赵新民;王一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治疗

    目的 探讨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4 例胆道手术胆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4 例病人术后发现胆漏,其中胆总管残端漏4例,T 管及拔除后胆漏18 例,T 管术后引流护理不当2 例.结论 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术后,其原因主要与胆道变异、炎症粘连松解和操作不当有关,预防应正确处理胆道变异,认真对待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对预防术后胆漏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翁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自愿接受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的患者1~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轻度、中度痊愈率分别为74.5%、52.6%,显效率为15.7%、29%,有效率为9.9%、15.7%;重度痊愈率为47.3%,显效率为21%,有效率为15.7%.合计总有效率为96.29%.结论 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较好疗效,尤其是轻、中度糜烂.

    作者:陈新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机理分析

    目的 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理.方法 对80例AMI患者中检出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与Q-T离散度以及血钾浓度的关系.结果 与结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离散度增加、血清钾浓度降低密切相关.

    作者:董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抗抑郁药作用新机制进展

    随着多种应激因素的加剧,抑郁症已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传统的单胺递质理论和受体理论已不能充分解释抗抑郁药的临床效应滞后现象,而一些新的作用机制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郝强;赵冰;田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肩关节不稳定的基础研究与临床

    肩关节不稳定(SI)是指肱骨头不能保持在肩盂的中心位置,主要由创伤或非创伤引起的肱骨头的脱位、半脱位,由Bankart早提出.本文将从SI的解剖、生物力学、分类、病理改变以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朱献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儿科中毒病例分析与护理体会

    对两年多来儿科中毒患者状况分析及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的抢救,呼吁加强各种药物、鼠药、尤其是农药的管理;加强少年儿童的人文关怀及素质教育需全社会的努力!对重度有机磷重度患儿的抢救采取反复彻底洗胃,对症解毒,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阿托品用量、防止反跳、配合心里护理,提高了治疗效率,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素用药分析

    目的 评价儿科门诊抗菌素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6~12月儿科门诊处方中抗菌素的品种、使用频率、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素使用率为78.02%,抗菌素联用率62.8%,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占首位,其次为克林霉素.结论 抗菌素使用较合理,但使用频率和级别较高,病原学送检率低.监测和规范小儿抗菌素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

    作者:王治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腹部术后按摩对肠蠕动恢复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足三里等穴位按摩对老年患者腹部术后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方法 将60例在全麻下行腹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术后给予体位、活动指导等常规护理外,术后即刻采用按摩双侧足三里、梁丘穴.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术后护理.在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 治疗组按摩后肠鸣音次数明显增加;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分别为29.1士7.9h与58.2土17.9h,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患者腹部术后按摩足三里穴、梁丘穴促进患者肠蠕动恢复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李加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保障医疗工作安全

    随着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和医院对网络系统依赖性的增加,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信息建设的重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分析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院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和安全产品的使用及安全管理进行了阐述.

    作者:潘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学发展中的一项重大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议题,我院有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对医院进行有组织落实医院感染临床计划,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报告医院感染信息资料,利用性息作出管理决策,下达任务,达到对院内人群、科室环境、消毒隔离措施进行一系列检测活动和管理,现将工作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治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7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复方四逆散联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72例,并与单纯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三联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林霉素联合复方四逆散治疗者其治愈率、总有效率,Hp 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较单纯西医三联治疗更有优势,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胜昔;曾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6例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作用.方法 3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随机分两组治疗.A组采用常规放疗加化疗,共18例,放疗量60~66Gy;B组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加化疗,共18例,放疗量70~76Gy.两组均采用铂类联合诺维苯方案化疗1周期后放疗,放疗结束后再化疗3~5个周期.结果 A组有效率(CR+PR)43.3%,B组有效率83.3%.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组比较,χ2=5.54,P=0.0186.A 组1年生存率38.9%(7/18),B组为88.89%(16/1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放疗剂量增加,疗效增高,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组有效率比常规放疗组高,三维适形调强组1年生存率比常规放疗高,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而放射性食管炎并没有增加,急性放射性肺炎调强组反而下降.

    作者:赵静;邢爱民;张念波;邢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面颊部肿瘤的美容切口

    口腔和面部肿瘤,除了考虑手术切除意外,我们还要考虑术后切口的隐蔽性,使美容效果大化.对不同位置的肿瘤,我们选择了不同切口的术式;口内法,耳屏前,眶下缘,前庭沟,三角型切口等术式,我们对10例患者的面部肿瘤给予手术,分别采用上述手术方式,手术顺利,效果满意.

    作者:高运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32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肝利胆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是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王良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终身疾病.长期的高血糖造成微血管病变,促发和加重大血管病变,使其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命受到威胁.其中,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改善患者的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程度.

    作者:杜彩云;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延安地区3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内镜分析

    目的 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内镜特征,分析其发病与其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及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00例内镜检查可见粘液湖黄色或粘膜有胆汁附着的患者进行内镜诊断,并对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其中有146例行C14呼气试验;分析其与胆汁反流的关系,探讨发病的病因.结果 与结论胆汁反流是慢性胃炎常见的一种内镜下表现,中老年的发病高于青少年,女性高于男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者HP感染率较高.

    作者:张梅;李士新;冯义朝;马莹;谭玉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