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护理分析

聂贞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肾功能损害,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护理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32例患者肾功能三项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同时症状好转明显或完全消失,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 护理工作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肾功能损害治疗中意义重大,需要大力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以下简称内瘘)是一种永久性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患者的重要生命线.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术前、术中、术后的正确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的治疗和生存.现将多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芮文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总结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39例,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特征及护理要点.结果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休克、心衰、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典型心肌梗死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患者初次就诊时误诊13例,疑诊者12例,就诊时确诊者14例,平均住院时间(2.3±0.7)周,35例患者顺利出院,急诊室死亡3例,后期死亡1例.护理方面应做到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时遵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解除疼痛、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心理及康复指导等.结论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变异明显,提高警惕,加强病情观察才能防止诊断鉴别的局限性、片面性,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发生的可能,为及时抢救创造条件.

    作者:张育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四十例胸椎结核的患者,根据病变的部位和骨质破坏的程度,选择手术入路,均采取了前路经胸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前后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总结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椎体固定稳定,植骨融合率高,卧床时间缩短,能够早期下床活动,提高了胸椎结核的治愈率.术前呼吸道的准备、皮肤准备、预防感染,小米垫的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体位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脑脊液漏的观察和护理、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指导、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是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措施.

    作者:潘文丽;李静懿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胃食管返流病5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胃食管返流病(Gastro reflux disease,GERD)的疗效.方法 将109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1次/d口服,加服黛力新片1片,1次/d口服;对照组54例,仅给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1次/d口服.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分别依症状及内镜表现量化后观察疗效并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3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理、精神干预对治疗GERD非常必要,本疗法值得推荐.

    作者:潘跃进;李济福;姚国库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医院药学培训对药事管理质量促进的研究

    目的 为适应新时期对医疗机构药事工作要求的转变,在中药调剂室实行定期业务培训.方法 小组内自行命题,组织学习资料,开展针对性学习.结果 学习风气增强,药事服务质量提升,小组凝聚力加强.结论 医院药师在积极参加院外及本院业务培训外,应在部门内定期开展"三基"学习,提高药事服务质量,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要求.

    作者:付莺;戴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在临床上,抗生素类药物是治疗呼吸内科患者的一类非常重要的药物.本文结合呼吸内科临床治疗简要探讨抗生素类药物的选择原则、使用方法以及联合用药合理配伍等问题.

    作者:蒋汉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5例

    社区获得性肺炎室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其中轻症病例可以门诊治疗.我院近一年来用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回顾与总结

    总结了合校十年以来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及导师队伍建设进行的改革,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国际化接轨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作者:周兰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时间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时间及诱发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 对我院18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发病就诊时间、症状及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冬季、初春和季节交替之际,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多,且尤以农村孕妇居多.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加强孕妇的保健意识及健康宣教,做好高发病季节及人群的预防保健措施,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爱娟;郭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子叫号系统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

    目的 为了改善医院门诊的就医环境,提高分诊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满意度.方法 在门诊应用电子叫号系统为门诊护士分诊病人提供帮助.结果 使门诊病人候诊秩序得到改善,病人只要拿到护士发给的排号单,就可以在候诊厅静坐等候音视和视觉的指示,然后前去就诊,病人在候诊时能一目了然、舒缓情绪.结论 改变了原有的门诊护理工作模式,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改善了就诊环境及就诊秩序,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受到医、护、患三方的欢迎.

    作者:瞿秀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延安地区3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内镜分析

    目的 分析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内镜特征,分析其发病与其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及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00例内镜检查可见粘液湖黄色或粘膜有胆汁附着的患者进行内镜诊断,并对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其中有146例行C14呼气试验;分析其与胆汁反流的关系,探讨发病的病因.结果 与结论胆汁反流是慢性胃炎常见的一种内镜下表现,中老年的发病高于青少年,女性高于男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者HP感染率较高.

    作者:张梅;李士新;冯义朝;马莹;谭玉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从2009年5月~2010年8月实施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的89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5%葡萄糖液连续灌流,糖尿病患者可选用25%甘露醇,膨宫压力维持在80~110 mmHg之间.置入电切镜,注入膨宫介质气体(CO2)或液体(5%葡萄糖液、6%低分子右旋糖酐等).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5例阴道流血,1例出现腹痛,经处理后症状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为5~45min,平均25min,术中出血5~50ml.结论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手术安全有效,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手术的成功.

    作者:欧月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控制尿路感染和膀胱功能重建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意义和方法

    本文着重介绍截瘫病人在控制尿路感染和膀胱功能重建方面的意义和方法,经过临床实践,截瘫病人大部分能自解小便,泌尿系感染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邓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BL教学模式在成人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成人医学教育中的学生对于医学知识有一定了解,且对知识的实用性要求高.本文介绍在成人教育中PBL教学的实施过程,分析了成人教育实施PBL教学的优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潘丽;钟翠芬;涂腊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手卫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众所周知,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的重要因素,因为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1].

    作者:姚桂莲;杜福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1例艾滋病伴异位妊娠患者围术期的职业防护

    目的 探讨艾滋病伴异位妊娠患者围术期的职业防护.方法 对1例艾滋病伴异位妊娠患者围术期的职业防护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合理、及时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使艾滋病伴异位妊娠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同时可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护士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结论 适时的护患沟通可有效的防范医患纠纷,人性化的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遵医性,积极配合做好普及性预防;而正确的评估和防护,可有效控制和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华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CR技术在儿科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分析CR在小儿摄片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0~11岁CR与传统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与传统平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摄影以其高性能和高质量的图像特征,对儿科疾病的诊断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兰香;程五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在高压氧治疗中的重要性

    高压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过程中,患者与医务人员隔绝,彼此只能通过观察窗和监视对讲系统互相沟通,对护理造成一定难度.面对庞大的舱体,相对狭小的舱内空间,内心活动情感大多表现紧张,恐惧,抑郁及担心自身安全问题.

    作者:郭秀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降阶梯思维法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降阶梯思维法在临床急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实习的五年制本科生72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6人)和对照组(36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应用降阶梯思维法教学,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4周实习结束后分析比较学生的兴趣满意度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兴趣满意度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阶梯思维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培养医学生的应急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识别及处理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实践能力.

    作者:唐丽;卢腾;刘秀兰;彭文峰;黄艳娟;周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两种回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两种回血方法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将本院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0例次.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双向回血[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向回血法,观察两组回血方法穿刺针头污染、血液滴出、内瘘渗血及空气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双向回血法对预防穿刺针头污染、血液滴出、内瘘渗血及空气栓塞明显优于单向回血法(P<0.05).结论 双向回血法较单向回血法安全、节力、可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周婷;翟昌林;邵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