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焰;车红磊;张建彬;黄萍;柯涛;袁亚娟;郝晓柯;陈景元
目的 评估BODE指数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之间的联系,探讨BODE指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能力,以及联合应用BODE指数和SGRQ问卷综合评价COPD系统性表现的可行性.方法 对112例COPD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将对疾病发作风险有预测价值的BODE指数和SGRQ问卷进行相关性比较,分析BODE指数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预测能力以及探索BODE指数和SGRQ问卷与疾病发作风险间的联系.结果 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在BODE指数总分与SGRQ问卷的总分、症状分、活动分以及影响分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性(P<0.001),SGRQ问卷总分与BODE指数总分和FEV1%预计值(FEV1%pred)、呼吸困难(MMRC)、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呈中等程度的相关性(P<0.001),而与体质量指数(BMI)呈弱相关(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ODE指数是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意义的预测因素,解释了SGRQ总分46.1%的变化(P<0.001);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BODE指数与SGRQ问卷对COPD急性加重都有预测价值,BODE指数有意义的预测了COPD急性加重81.2%的变化(P<0.001),SGRQ问卷预测了33.2%的变化(P<0.001).结论 COPD临床预测因素BODE指数和SGRQ问卷存在良好的相关性,BODE指数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联合应用BODE指数和SGRQ问卷能更综合全面的预测COPD的急性加重.
作者:王健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淋巴细胞含量、DKK1和骨形成蛋白-2(BMP-2)因子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及健康者CD4+T、CD8+T、B及NK细胞百分率,并分析CD4+T/CD8+T比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别检测患者及健康者DKK1和BMP-2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LA-B27阳性AS患者总T细胞含量百分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含量百分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K1和BMP-2的表达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系统及DKK1和BMP-2异常可能是HLA-B27阳性AS发病机制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刘华;董青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与椎基底动脉一起构成了脑部供血的4条主要大血管,在颈内动脉发育过程中,其各段均可出现异常变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颈内动脉颈段缺如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家川;张猛;王延江;周华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群疾病谱也有所改变,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也应随之发生改变.但以前对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根据全国临床医学教学大纲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来进行教学[1],没有结合区域特有的经济和环境情况所带来的不同的疾病谱来选择常见病、多发病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而且随着医改的进行,乡镇卫生院的职能也从以前重点承担临床工作任务转向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2].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突出临床专业的特色和应用性[3].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基层临床医生的问卷调查,从临床医生应掌握哪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拥有哪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角度出发,试图构建新的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专业重点教学内容,用于指导教师教学.
作者:谭涛;肖智勇;郝坡;邓雪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革新,检查技术的日益进步,这些都要求当今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员需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大型设备操作技能以及相当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为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所存在和带来的问题,本院影像专业实习教学工作逐步向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转化,进而开辟一条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影像医学人才的要求.现就本教研室近年来对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实践作简要的阐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春;熊坤林;朱永山;张伟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载脂蛋白之一,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分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poE蛋白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及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疾病、水肿性损伤等多种疾病相关[1-3].本文就ApoE基因多态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曾春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Wnt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多柔比星化疗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Wnt1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双链siRNA转染阻断Wnt1基因,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因沉默效果;细胞毒实验(MTT)法检测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对照组、siRNA干扰组、多柔比星处理组,Wnt1沉默MCF-7/ADR+ADM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5.2)%,(84.3±4.1)%,(68.7±4.7)%和(42.3±3.5)%,其他3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81,P<0.05).Wnt1沉默MCF-7/ADR+ADM组与其他3组比较细胞的存活率均降低,与对照组、siRNA干扰组和多柔比星处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nt1在乳腺癌细胞呈高表达,siRNA沉默Wnt1基因,可以显著下调Wn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Wnt1基因在乳腺癌细胞呈高表达,沉默Wnt1基因下调Wnt1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能显著增强乳腺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部分逆转其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
作者:张战民;张晓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胸外科术后的菌群分布及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对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菌群分布及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366株致病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5种主要致病菌;对5种抗菌药物较敏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对5种抗菌药物较耐药: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啉.结论 引起该院胸外科ICU患者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史新辉;任君;王芳;谭琳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缩宫素对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治疗剂量的影响及在超声消融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86例确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缩宫素组和对照组进行超声消融治疗,比较两组间的消融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缩宫素组病灶体积消融率为 (80.7±11.6)%,能效因子(EEF)为(8.1±9.8)J/mm3,消融单位体积所需时间为(30.0±36.0)s/cm3;对照组病灶体积消融率为(70.8±16.6)%,EEF为 (15.7±19.5)J/mm3,消融单位体积所需时间为(58.1±72.7)s/cm3.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缩宫素能降低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症所需的能量,提高治疗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昕;何佳;毛世华;王健;何敏;吴庆蓉;张瑞涛;张炼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对收集的符合引产指征、单胎、头位孕足月的320例孕产妇进行分析.160例采用COOK球囊引产为研究组,160例采用小剂量缩宫素引产为对照组,对2组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效果、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20例引产指征中主要是过期妊娠、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研究组宫颈成熟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9.38%(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占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依次是相对头盆不称:持续性枕横位(或后位)、活跃期梗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钳助产4例,对照组2例,无显著差异.2组引产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各3例(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例发生脐带脱垂,1例宫腔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子宫过度刺激,1例胎盘早剥.结论 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并未增加母婴的并发症.
作者:范翠芳;张正娥;明蕾;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利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模板在溶液中合成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度的聚吡咯(PPy)颗粒,并初步探索该PPy颗粒对丙酮气体的反应性.方法 吡咯单体在三氯化铁的作用下氧化形成PPy,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PMC在研究中作为模板以形成纳米尺度的聚合物颗粒,本研究使用场效应扫描电镜(FE-SEM)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该新型PPy颗粒进行表征.将该聚合物材料旋涂于SAW器件表面制备成SAW气敏芯片,对10 ppm、100 ppm的丙酮气体和9.4 ppm的氨气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使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的新型PPy颗粒直径有随HPMC含量一起增加的趋势,但均明显小于不用HPMC作为模板所合成的PPy颗粒的直径;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出了吡咯环典型的振动波峰;该PPy敏感膜对丙酮的反应性优于氨气,SAW传感器频率变化幅度随丙酮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利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了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新型PPy颗粒,该材料对丙酮气体敏感性较好,可以作为丙酮气体检测的敏感膜材料.
作者:李发科;刘巍;江洪敏;贾双荣;商亚;蒋文斌;权凯;鲁卫平;马晋毅;陈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颌骨缺损多见于肿瘤的术后、外伤、放射性骨坏死及炎症因素等,并且多伴有周边的软组织缺损.这种缺损不仅导致口腔颌面部功能性障碍,也严重地影响患者语音、咀嚼等生理功能,对患者的容貌以及心理造成影响[1].因此,如何修复和重建颌骨缺损,恢复其功能以及改善颌面部畸形是口腔颌面外科和修复科研究的热点.
作者:罗菲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对不同取石方法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RLUL组)29例及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组(MPCNL组)28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各项基本资料、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发现,RLUL组手术时间[(71.5±11.6)min]与MPCNL组时间[(44.2±8.7)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UL组结石清除率(93.1%)高于MPCNL组(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UL组血红蛋白下降0.43 g/L,MPCNL组下降0.78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术后高热、肉眼血尿、输尿管狭窄以及术后尿漏对比,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和RLUL在复杂性上输尿管结石治疗中均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临床治疗时可根据医疗条件或者患者的病情作出适当的选择.
作者:殷乾清;陈丽萍;刘峰;邹安荣;章其鑫;周鸿益;巫琪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检测铅中毒大鼠肝、肾功能及部分血液学指标,阐明铅暴露对发育期大鼠肝、肾功能及血液学指标的损伤作用,为铅中毒的毒性效应研究以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大鼠醋酸铅饮水染毒建立模型,通过模型肝、肾功能及血液学指标的改变,探讨铅暴露对大鼠肝、肾功能的损伤作用.结果 染铅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肝细胞损伤;染铅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肾小球率过滤及肾功能损伤;铅暴露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贫血及凝血机制障碍.结论 慢性铅暴露可以引起生长发育期大鼠的肝、肾功能损伤及贫血的发生.
作者:徐焰;车红磊;张建彬;黄萍;柯涛;袁亚娟;郝晓柯;陈景元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普理灵疝装置(PHS)在股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该科2007~2010年使用PHS修补的股疝22例,均为女性,年龄45~78岁,平均58岁,其中难复性股疝20例,易复性股疝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均未出现全身并发症、腹股沟区疼痛、皮下淤血、切口感染、补片排异反应.全部患者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半年以上,长3年,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 改良腹股沟入路PHS修补股疝更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穆宇;陈胤;陈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 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早期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98例.结果 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患者预后按格拉斯哥评分(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 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应及早选择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任光阳;王玉玉;李刚;李毅;肖顺武;张学军;代垠;吴海涛;犹春跃;赵洪新;陈小忠;焦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15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OPN和c-Me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OP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高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40%)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2%,明显高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26.7%)及正常胃黏膜组织(10%,P<0.01);c-Met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OPN与c-Met在胃癌中高表达,在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存在一定协同性,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桂芳;蔡红星;丁凤云;兰建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其中仅2例诊断为PTL.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有12例患者进一步行全身化疗,化疗患者中还有8名接受放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10~125个月),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1%和58.7%.结论 临床上发现迅速增大的甲状腺肿物时需要考虑PTL的可能.FNAC检查对于确诊PTL作用有限,但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手术的作用主要是明确诊断及缓解症状,放疗及化疗是PTL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宋扬;刘华;卢满存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情境教学法是由中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创立,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 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创建初期主要用于中小学教学,目前已逐渐推广应用到高等教育中.本校妇产科教研室近年对情境教学法进行改良,并将其运用到产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目的 ,现将运用该法所收到的良好效果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静;肖正华;彭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胸膜疾病是常见的内科问题,多表现为胸腔积液.按其病因不同可分为渗出性及漏出性胸腔积液,以前者多见.细胞免疫应答与胸膜疾病的进展与转归有密切关系,其中CD4+T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反应相比CD8+T细胞占主导地位[1].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存在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的Th1细胞及Th2细胞的CD4+T细胞亚群--Th17细胞,以特异性地分泌IL-17细胞因子而得名,可参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移植物抗宿主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本文就Th17细胞与胸腔积液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宫原;官莉;姚汝铖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