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种新型PPy丙酮气体敏感膜的制备研究

李发科;刘巍;江洪敏;贾双荣;商亚;蒋文斌;权凯;鲁卫平;马晋毅;陈鸣

关键词:丙酮, 呼出气体检测, 气体传感器, 声表面波, 聚吡咯,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摘要:目的 利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模板在溶液中合成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度的聚吡咯(PPy)颗粒,并初步探索该PPy颗粒对丙酮气体的反应性.方法 吡咯单体在三氯化铁的作用下氧化形成PPy,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PMC在研究中作为模板以形成纳米尺度的聚合物颗粒,本研究使用场效应扫描电镜(FE-SEM)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该新型PPy颗粒进行表征.将该聚合物材料旋涂于SAW器件表面制备成SAW气敏芯片,对10 ppm、100 ppm的丙酮气体和9.4 ppm的氨气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使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的新型PPy颗粒直径有随HPMC含量一起增加的趋势,但均明显小于不用HPMC作为模板所合成的PPy颗粒的直径;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出了吡咯环典型的振动波峰;该PPy敏感膜对丙酮的反应性优于氨气,SAW传感器频率变化幅度随丙酮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利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了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新型PPy颗粒,该材料对丙酮气体敏感性较好,可以作为丙酮气体检测的敏感膜材料.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淋巴细胞含量、DKK1和BMP-2因子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HLA-B27阳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淋巴细胞含量、DKK1和骨形成蛋白-2(BMP-2)因子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患者及健康者CD4+T、CD8+T、B及NK细胞百分率,并分析CD4+T/CD8+T比值,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分别检测患者及健康者DKK1和BMP-2因子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HLA-B27阳性AS患者总T细胞含量百分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含量百分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K1和BMP-2的表达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系统及DKK1和BMP-2异常可能是HLA-B27阳性AS发病机制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刘华;董青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载脂蛋白E及其基因多态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载脂蛋白之一,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合成分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poE蛋白在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及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疾病、水肿性损伤等多种疾病相关[1-3].本文就ApoE基因多态性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曾春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一种新型PPy丙酮气体敏感膜的制备研究

    目的 利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模板在溶液中合成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度的聚吡咯(PPy)颗粒,并初步探索该PPy颗粒对丙酮气体的反应性.方法 吡咯单体在三氯化铁的作用下氧化形成PPy,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PMC在研究中作为模板以形成纳米尺度的聚合物颗粒,本研究使用场效应扫描电镜(FE-SEM)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该新型PPy颗粒进行表征.将该聚合物材料旋涂于SAW器件表面制备成SAW气敏芯片,对10 ppm、100 ppm的丙酮气体和9.4 ppm的氨气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使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的新型PPy颗粒直径有随HPMC含量一起增加的趋势,但均明显小于不用HPMC作为模板所合成的PPy颗粒的直径;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出了吡咯环典型的振动波峰;该PPy敏感膜对丙酮的反应性优于氨气,SAW传感器频率变化幅度随丙酮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利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了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新型PPy颗粒,该材料对丙酮气体敏感性较好,可以作为丙酮气体检测的敏感膜材料.

    作者:李发科;刘巍;江洪敏;贾双荣;商亚;蒋文斌;权凯;鲁卫平;马晋毅;陈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Slug基因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 研究转录因子Slug mRNA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 56 例宫颈癌组织、60例CIN组织中Slug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35例正常宫颈组织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作为对照,并分析其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CIN组、宫颈癌组Slug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33±0.32) ×10-2、(2.99±0.95) ×10-2、(4.69±1.02) ×10-2,宫颈癌组、CIN组Slug mRNA 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Slug mRNA 相对表达水平高于C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织中Slug的表达与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ug基因在CIN、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张铭;张一鸣;蒋丽霞;欧阳俊;周蓓蓓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青藏铁路施工中高压氧治疗急性高原病的研究

    目的 探索高压氧在高原地区施工中现场救治急性高原病的作用.方法 在每个高海拔地区施工单位的主要施工地段修建1座高压氧舱,发现急性高原病患者,进行高压氧现场救治,病情重的,实施高压氧现场救治或结合药物治疗,待患者病情好转、缓解、稳定后逐级下送.结果 高海拔地区施工中,高压氧现场救治急性高原病1 518例,1 121例急性轻型高原病治愈率是100.0%,220例高原肺水肿治愈率是92.7%,好转率是7.3%,有效率是100.0%,177例高原脑水肿治愈率是12.4%,好转率是87.6%,有效率是100.0%.结论 在高海拔地区施工中,高压氧现场救治是治疗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很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也能为治疗高原脑水肿,争取时间下送创造很好的条件.

    作者:夏红智;李素芝;郑建保;王洪斌;林秀来;何贵强;杨学宏;张青;杜翔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铅暴露对生长发育期大鼠肝、肾功能及血液学指标的损伤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检测铅中毒大鼠肝、肾功能及部分血液学指标,阐明铅暴露对发育期大鼠肝、肾功能及血液学指标的损伤作用,为铅中毒的毒性效应研究以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大鼠醋酸铅饮水染毒建立模型,通过模型肝、肾功能及血液学指标的改变,探讨铅暴露对大鼠肝、肾功能的损伤作用.结果 染铅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肝细胞损伤;染铅大鼠血清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肾小球率过滤及肾功能损伤;铅暴露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贫血及凝血机制障碍.结论 慢性铅暴露可以引起生长发育期大鼠的肝、肾功能损伤及贫血的发生.

    作者:徐焰;车红磊;张建彬;黄萍;柯涛;袁亚娟;郝晓柯;陈景元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气道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气道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鸡卵清蛋白(OVA)致敏和雾化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和嗜酸粒细胞(EOS)及活性VEGF表达的变化;行HE染色及VEGF、抗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在显微镜下计数气管黏膜固有层、黏膜下层血管密度,采用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管壁厚度(WAt/Pbm)及肺组织切片中的血管数.结果 哮喘组EOS计数明显升高,气管血管密度、WAt/Pbm及肺组织切片中的血管数明显增加,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地塞米松组与哮喘组比较炎性反应减轻,气管血管密度、WAt/Pbm及肺组织切片中的血管数减少,VEGF表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哮喘小鼠模型气道及肺组织内过度表达,在气道血管生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早期地塞米松干预可降低哮喘模型的气道炎症,减缓气道血管生成的过程.

    作者:姚红卫;吕丽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 分析胸外科术后的菌群分布及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方法 对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患者进行菌群分布及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测366株致病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5种主要致病菌;对5种抗菌药物较敏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对5种抗菌药物较耐药: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啉.结论 引起该院胸外科ICU患者感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其耐药情况可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史新辉;任君;王芳;谭琳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情境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由中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创立,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 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创建初期主要用于中小学教学,目前已逐渐推广应用到高等教育中.本校妇产科教研室近年对情境教学法进行改良,并将其运用到产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目的 ,现将运用该法所收到的良好效果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静;肖正华;彭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吲哚青绿在眼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眼科,在眼科临床疾病的诊断与实验研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改进及ICG的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ICG以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可与蛋白结合、对光敏感、吸收峰与传统半导体激光波长相近、皮肤光毒性低、组织靶向性高、生物分布和清除迅速、使用操作简单等特点,在眼科的应用得到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ICG血管造影、超生乳化手术及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ICG介导的激光治疗等方面.本文就ICG在眼科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杨文艳;康艳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43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3例PHP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PHPT临床表现多样,43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骨关节痛16例、病理性骨折9例、泌尿系结石8例、骨质疏松伴泌尿系结石8例、乏力2例,误诊率93.02%.43例患者血钙值至少升高一次,40例患者甲状旁腺素(PTH)增高.彩超、CT和99mTc-MIBI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为100%,均行手术并病理证实.术后患者血钙、PTH 值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结论 早期行血PTH、B 超、99mTc-MIBI检查对提高PHPT诊断率及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哈尔满·阿吉汗;阿依古丽·哈里米西;王护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肝脏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肝脏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肝脏癌肉瘤的病理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肿瘤中有明确的上皮癌成分和肉瘤成分,两者之间分界清楚,无移行过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分别表达上皮源性和间叶源性的标志物.结论 肝脏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肝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可能来自多潜能干细胞,为预后差的肿瘤.

    作者:邱莎莎;邓晓;李代强;张文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在前列腺癌恶性程度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测定值在前列腺癌(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85例Pca并进行Pca根治术后的患者,分析比较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D和Gleason评分在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结果 手术切缘有浸润者36例,PSAD平均值为(0.36±0.34)ng/mL;手术切缘无浸润者49例,PSAD平均值为(0.34±0.40)ng/mL,PSM阳性组明显高于PS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囊有浸润者13例,PSA平均值为(19.1±22.8)ng/mL、PSAD平均值为(0.54±0.59)ng/mL;精囊无浸润者72例,PSA平均值为(10.8±6.6)ng/mL,PSAD平均值为(0.32±0.3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有转移者7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92±0.98;淋巴结无转移者46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71±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AD对于Pca恶性程度的判断比较准确,同时还可以作为预测Pca预后的一项指标,若同时联合三项指标可显著提高预测结果.

    作者:何如钢;周青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38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m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TMN分期等资料纳入研究,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生存率为84.1%(116/138),术后3年生存率为51.4%(71/13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Bom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TMN分期、淋巴结清扫、血管侵犯、辅助化疗等因素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组织学分型、TNM分期、血管侵犯及肿瘤大小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学分型、TNM分期、血管侵犯及肿瘤大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大的影响,建立早期的肿瘤筛查模式为提高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叶琳;吴崇杰;胡东;熊功友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美洛西林及其酶抑制剂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药物经济学研究

    目的 评价美洛西林及其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医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美洛西林钠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计算每例治疗成本,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美洛西林钠组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和9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2%和4.76%;以临床总有效率计算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42和14.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更具成本-效果优势.

    作者:金欢胜;李苌清;刘峰;杨楠;王霆;张玉方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布洛芬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洛芬栓、布洛芬混悬液不同给药途径对发热患儿的降温效果,为发热患儿合理给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311例体温大于38.5 ℃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栓塞肛组、布洛芬混悬液口服组、布洛芬混悬液灌肠组.观察其降温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3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热途径.布洛芬栓塞肛降温退热疗效好,治疗小儿发热效果满意,且给药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莉;文政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13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3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术前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其中仅2例诊断为PTL.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有12例患者进一步行全身化疗,化疗患者中还有8名接受放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10~125个月),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1%和58.7%.结论 临床上发现迅速增大的甲状腺肿物时需要考虑PTL的可能.FNAC检查对于确诊PTL作用有限,但可以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手术的作用主要是明确诊断及缓解症状,放疗及化疗是PTL的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宋扬;刘华;卢满存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的疗效.方法 对89例不能行高压氧舱治疗的重度CO中毒患者,50例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间断纯氧治疗,39例患者常规面罩高流量吸氧.结果 机械通气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面罩吸氧组,住院时间短于面罩吸氧组,发生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比率低于面罩吸氧组.结论 对于重度CO中毒不能行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书香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胃癌组织中OPN、c-Met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15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OPN和c-Me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OP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高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40%)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2%,明显高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26.7%)及正常胃黏膜组织(10%,P<0.01);c-Met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OPN与c-Met在胃癌中高表达,在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存在一定协同性,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桂芳;蔡红星;丁凤云;兰建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后的109例DM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87例该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DM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探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DM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DM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灵莉;邓本敏;唐玲;李真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