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张一鸣;蒋丽霞;欧阳俊;周蓓蓓
目的 探讨肝脏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肝脏癌肉瘤的病理特征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肿瘤中有明确的上皮癌成分和肉瘤成分,两者之间分界清楚,无移行过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分别表达上皮源性和间叶源性的标志物.结论 肝脏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肝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可能来自多潜能干细胞,为预后差的肿瘤.
作者:邱莎莎;邓晓;李代强;张文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测定值在前列腺癌(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85例Pca并进行Pca根治术后的患者,分析比较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D和Gleason评分在Pca恶性程度中的意义.结果 手术切缘有浸润者36例,PSAD平均值为(0.36±0.34)ng/mL;手术切缘无浸润者49例,PSAD平均值为(0.34±0.40)ng/mL,PSM阳性组明显高于PSM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囊有浸润者13例,PSA平均值为(19.1±22.8)ng/mL、PSAD平均值为(0.54±0.59)ng/mL;精囊无浸润者72例,PSA平均值为(10.8±6.6)ng/mL,PSAD平均值为(0.32±0.32)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有转移者7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92±0.98;淋巴结无转移者46例,Gleason评分平均值为6.71±1.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AD对于Pca恶性程度的判断比较准确,同时还可以作为预测Pca预后的一项指标,若同时联合三项指标可显著提高预测结果.
作者:何如钢;周青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情境教学法是由中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所创立,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 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同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创建初期主要用于中小学教学,目前已逐渐推广应用到高等教育中.本校妇产科教研室近年对情境教学法进行改良,并将其运用到产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目的 ,现将运用该法所收到的良好效果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静;肖正华;彭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调查重庆市南友村社区0~4岁儿童维生素A、铁缺乏的现状并分析其可能影响的因素.方法 调查重庆市南友村社区166名儿童,按年龄将其分为:<1岁组(n=19)、1~<2岁组(n=37)、2~<3岁组(n=73)、3~<4岁组(n=37).检测上述儿童的血清维生素A、铁浓度及血红蛋白浓度.以问卷法调查抚养人及家庭一般情况、出生情况、母亲孕期合并疾病、儿童新生儿期疾病和喂养情况等.结果 <1岁组、1~<2岁组、2~<3岁组及3~<4岁组儿童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6.31%(5/19)、5.41%(2/37)、41.10%(3/73)、0.00%(0/37),所有贫血儿童均为轻度贫血.与其他组比较,<1岁组儿童维生素A、铁缺乏的发生率高.家庭月收入和奶的摄入情况为维生素A缺乏的影响因素;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母亲孕期合并高胆酸血症、肉类和维生素A、D的添加情况为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亚临床维生素A、铁缺乏状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儿童家长的喂养指导是防治儿童维生素A、铁缺乏的重要手段.
作者:石玲;王玲;张天勇;何华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高压氧在高原地区施工中现场救治急性高原病的作用.方法 在每个高海拔地区施工单位的主要施工地段修建1座高压氧舱,发现急性高原病患者,进行高压氧现场救治,病情重的,实施高压氧现场救治或结合药物治疗,待患者病情好转、缓解、稳定后逐级下送.结果 高海拔地区施工中,高压氧现场救治急性高原病1 518例,1 121例急性轻型高原病治愈率是100.0%,220例高原肺水肿治愈率是92.7%,好转率是7.3%,有效率是100.0%,177例高原脑水肿治愈率是12.4%,好转率是87.6%,有效率是100.0%.结论 在高海拔地区施工中,高压氧现场救治是治疗急性轻型高原病、高原肺水肿很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也能为治疗高原脑水肿,争取时间下送创造很好的条件.
作者:夏红智;李素芝;郑建保;王洪斌;林秀来;何贵强;杨学宏;张青;杜翔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与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9例胃癌组织、15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OPN和c-Me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OPN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6%,高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40%)及正常胃黏膜组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2%,明显高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组织(26.7%)及正常胃黏膜组织(10%,P<0.01);c-Met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OPN与c-Met在胃癌中高表达,在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存在一定协同性,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马桂芳;蔡红星;丁凤云;兰建云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和讨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82例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季节、病情资料、应激性生活事件、服药依从性等进行分析,总结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春季复发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作、病程小于1年、偏执型等病情资料使患者的复发率增高(P<0.05);应激性生活事件中,家庭矛盾和恋爱受挫引发的复发例数多,此类家庭问题引起复发的比例明显高于工作问题(如失业等)引起复发的比例(P<0.05);除此之外,患者自行停药也是导致复发率高的因素之一.结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应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预防复发重要性的认识,定期、系统地随诊,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同时调整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作者:聂文燕;段彪;傅惊鸿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3例PHPT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PHPT临床表现多样,43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骨关节痛16例、病理性骨折9例、泌尿系结石8例、骨质疏松伴泌尿系结石8例、乏力2例,误诊率93.02%.43例患者血钙值至少升高一次,40例患者甲状旁腺素(PTH)增高.彩超、CT和99mTc-MIBI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为100%,均行手术并病理证实.术后患者血钙、PTH 值明显下降,症状改善.结论 早期行血PTH、B 超、99mTc-MIBI检查对提高PHPT诊断率及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哈尔满·阿吉汗;阿依古丽·哈里米西;王护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盐酸普萘洛尔(PNH)的肠吸收情况,为制剂合理选择处方和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引入了重量法来标示灌流液体积.考察药液浓度和pH值对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PNH在全肠道均有良好的吸收,且吸收不受药物浓度和pH值的影响.结论 可以考虑将PNH制成匀速释放的剂型.
作者:张小华;陈力学;贾毅敏 刊期: 2012年第36期
胸膜疾病是常见的内科问题,多表现为胸腔积液.按其病因不同可分为渗出性及漏出性胸腔积液,以前者多见.细胞免疫应答与胸膜疾病的进展与转归有密切关系,其中CD4+T细胞所介导的免疫反应相比CD8+T细胞占主导地位[1].近年来研究发现,机体存在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的Th1细胞及Th2细胞的CD4+T细胞亚群--Th17细胞,以特异性地分泌IL-17细胞因子而得名,可参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移植物抗宿主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本文就Th17细胞与胸腔积液发生发展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宫原;官莉;姚汝铖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高等教育的高阶段[1].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备受社会关注,其中凸显的问题当属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影响该问题的因素众多,诸如培养体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导师指导方式等.由于医学研究与实验过程密不可分,因此,实验教学可能是诸多因素中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它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也是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者:余时沧;段江洁;卞修武;郭乔楠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利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模板在溶液中合成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度的聚吡咯(PPy)颗粒,并初步探索该PPy颗粒对丙酮气体的反应性.方法 吡咯单体在三氯化铁的作用下氧化形成PPy,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HPMC在研究中作为模板以形成纳米尺度的聚合物颗粒,本研究使用场效应扫描电镜(FE-SEM)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对该新型PPy颗粒进行表征.将该聚合物材料旋涂于SAW器件表面制备成SAW气敏芯片,对10 ppm、100 ppm的丙酮气体和9.4 ppm的氨气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使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的新型PPy颗粒直径有随HPMC含量一起增加的趋势,但均明显小于不用HPMC作为模板所合成的PPy颗粒的直径;红外光谱分析表征出了吡咯环典型的振动波峰;该PPy敏感膜对丙酮的反应性优于氨气,SAW传感器频率变化幅度随丙酮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利用HPMC作为模板合成了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新型PPy颗粒,该材料对丙酮气体敏感性较好,可以作为丙酮气体检测的敏感膜材料.
作者:李发科;刘巍;江洪敏;贾双荣;商亚;蒋文斌;权凯;鲁卫平;马晋毅;陈鸣 刊期: 2012年第36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群疾病谱也有所改变,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也应随之发生改变.但以前对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知识的教学内容主要根据全国临床医学教学大纲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来进行教学[1],没有结合区域特有的经济和环境情况所带来的不同的疾病谱来选择常见病、多发病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而且随着医改的进行,乡镇卫生院的职能也从以前重点承担临床工作任务转向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2].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突出临床专业的特色和应用性[3].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基层临床医生的问卷调查,从临床医生应掌握哪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拥有哪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角度出发,试图构建新的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专业重点教学内容,用于指导教师教学.
作者:谭涛;肖智勇;郝坡;邓雪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对不同取石方法在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5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RLUL组)29例及微创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组(MPCNL组)28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各项基本资料、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血红蛋白下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发现,RLUL组手术时间[(71.5±11.6)min]与MPCNL组时间[(44.2±8.7)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UL组结石清除率(93.1%)高于MPCNL组(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UL组血红蛋白下降0.43 g/L,MPCNL组下降0.78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术后高热、肉眼血尿、输尿管狭窄以及术后尿漏对比,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和RLUL在复杂性上输尿管结石治疗中均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术后恢复快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临床治疗时可根据医疗条件或者患者的病情作出适当的选择.
作者:殷乾清;陈丽萍;刘峰;邹安荣;章其鑫;周鸿益;巫琪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38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m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TMN分期等资料纳入研究,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预后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生存率为84.1%(116/138),术后3年生存率为51.4%(71/13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Bom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TMN分期、淋巴结清扫、血管侵犯、辅助化疗等因素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发现,组织学分型、TNM分期、血管侵犯及肿瘤大小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学分型、TNM分期、血管侵犯及肿瘤大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均有较大的影响,建立早期的肿瘤筛查模式为提高患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叶琳;吴崇杰;胡东;熊功友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与椎基底动脉一起构成了脑部供血的4条主要大血管,在颈内动脉发育过程中,其各段均可出现异常变异,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1例颈内动脉颈段缺如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家川;张猛;王延江;周华东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布洛芬栓、布洛芬混悬液不同给药途径对发热患儿的降温效果,为发热患儿合理给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对311例体温大于38.5 ℃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栓塞肛组、布洛芬混悬液口服组、布洛芬混悬液灌肠组.观察其降温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 3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热途径.布洛芬栓塞肛降温退热疗效好,治疗小儿发热效果满意,且给药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莉;文政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oSF)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学者注意到它的存在.1999年,Ingles等[1]对PoSF进行了第1次系统的研究,将它从卒中后心理情感后遗症中区分出来,对其进行了单独评价.PoSF使患者失去康复训练的积极性和信心,导致患者患肢功能难以康复,直接影响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国内外对卒中后疲劳的研究较少,现就卒中后疲劳的概念、发病率、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唐川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联合口服爱西特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出现严重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给予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及外用止痒药等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每周3次血液透析治疗,每次4 h.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之前,先进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2 h,再将灌流器取下继续血液透析治疗2 h,每周行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1次,血液透析治疗2次,每次4 h,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爱西特(药用炭片)1.5 g,每日3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血钙(Ca2+)、磷(P3+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及皮肤瘙痒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P3+、iPTH、皮肤瘙痒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Ca2+、Hb、Al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Ca2+ 、P3+ 、iPTH、Hb、Alb与皮肤瘙痒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P3+ 、iPTH、皮肤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a2+ 、Hb、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型人工肾联合口服爱西特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万超;蒲月英;周冰宣;王程;左松;林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进展期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进展期大肠癌癌组织为研究组,其中20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为对照组.用发色底物法检测外缘癌组织浸液的t-PA浓度,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癌外缘组织的MVD.结果 进展期大肠癌外缘癌组织浸液t-PA浓度低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外缘癌组织MVD高于正常组织(P<0.01),外缘癌组织t-PA表达与MVD呈负相关(r=-0.570 8,P<0.01).结论 进展期大肠癌可能通过调低t-PA浓度造成局部高凝状态,从而促进微血管的生成.
作者:顾敏;孟信春;王强;杨清平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