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浪;李国军;刘光波;王丹
目的 探讨MTT法和WST-8法检测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实用性.方法 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SW480给予不同浓度的GEN处理,48 h后分别用MTT、WST-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同时测定加入WST-8试剂后在0.5、1、2、4 h 4个不同时间点吸收值,根据吸光密度(OD)值确定WST-8法佳的检测时间.结果 两种方法均表明GEN作用48 h后SW480细胞的生长明显受抑制,并且随着GEN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亦增强,两种方法测定的结肠癌细胞SW480生长抑制率结果相似.WST-8法佳的检测时间为1~2 h.结论 WST-8法步骤少,孵育时间短,操作更为简便,可作为抗癌药物的筛选检测方法.
作者:何浪;李国军;刘光波;王丹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联合阿片类药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价效比.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该院收治的骨转移癌重度疼痛患者198例,随机分为A(m=87)、B(m=63)、C(m=48)组,3组均每天双氯酚酸钠缓释片75 mg,每12小时1次.A组临时加用吗啡即释片,B组每4小时吗啡即释片5~10 mg;C组每12小时30 mg控缓释吗啡片,连续观察2周.结果 A组的平均阿片剂量和平均阿片价格均较B组和C组低.A组依从性均较B组和C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 A组给药方法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癌痛的成功治疗.
作者:王科;吴峰;魏巍;周勇;张弓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PSD)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门诊复查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60例,采用抑郁患者自评量表(SDS)及自编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PSD发生率为38.84%.其抑郁与较多的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担忧疾病不能治愈(96.03%),觉得回归社会困难(82.17%),对家庭的牵挂 (82.8%),认为前途无望(80.20%),感到社会对自己冷漠、歧视(77.23%),家庭经济拮据(68.31%),担心不被家庭接纳(59.41%)等.结论 PSD发生率较高,其心理社会因素为心理护理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琼;罗捷;唐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了解重庆市渝中区学龄前儿童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2004~2010年出生的儿童,收集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各年龄段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渝中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为31.10%,全程接种率为9.56%,随着年龄增长,全程接种率逐年降低;接种率受父母学历、出生医院、儿童胎次等因素影响.结论 重庆市渝中区学龄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偏低,特别是全程接种率低.
作者:陈先刚;贺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解放军251医院住院AMI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使用UK前10~30 min左卡尼汀2.0 g加入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3 h内滴完,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心肌梗死面积(MI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126.78±18.00)/(85.30±12.00)mm Hg、(73±5)次/min、(3.75±1.37)、(4.66±0.42)、(2.26±0.38)、(10.4±3.8)及(0.54±0.38)]的改变治疗后与对照组[(130.60±19.50)/(84.85±9.00)mm Hg、(94±7次/min、(23.87±7.40)、(10.83±0.91)、(8.22±0.45)、(23.8±3.9)及(0.41±0.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汀具有抗AMI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酶的释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作者:姜丽杰;李霞;焦丽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能否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红蛋白氧合酶-1(HO-1)高表达,以及诱导HO-1高表达能否有效发挥内源性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方法 以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只)、模型组(n=14只)、姜黄素组(n=8只)及抑制组(n=8只),模型组、姜黄素组、抑制组同法复制AS模型,姜黄素组加用姜黄素,抑制组加用姜黄素及锌原卟啉Ⅸ.于6、10及14周末分别随机处死模型组大鼠2只以了解AS形成程度.第14周末处死所有大鼠取降主动脉观察病理学变化,同时行主动脉内HO-1表达、分布情况及活力测定.结果 (1)姜黄素组HO-1表达及活力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AS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2)抑制组HO-1表达及活力均明显低于姜黄素组(P<0.05),AS程度较姜黄素组加重.结论 姜黄素可显著诱导HO-1表达并增加其活力进而发挥抗AS作用.
作者:刘全未;黄维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无心电图ST段改变的8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该院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无ST段改变而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直径减少大于或等于50%的双支病变的男性患者8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前、后心电图检查,比较其ST段变化.结果 在相对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分支置入支架者术后1周内反复复查心电图,均出现未处理冠状动脉对应部位的心电图ST段压低大于或等于0.1 mV.结论 心电图正常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症状明显的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作者:张松涛;郑兆斌;张钟丹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DOC)腹腔灌注化疗联合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腹腔组44例、静脉组36例.比较腹腔组DOC腹腔灌注联合CF/5-Fu/OXA与静脉组静脉滴注的疗效.结果 腹腔组有效率(RR,58.1%)高于静脉组RR(48.6%,P=0.399);腹腔组1年生存率(67.4%)高于静脉组(48.6%,P=0.042).结论 DOC腹腔灌注联合CF/5-Fu/OXA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黄万中;蒋华;刘燕文;姜维美;胡春霞;张利;贾建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2003年以前,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的传染病报告采用手工方式实施监测、逐级报告,存在疫情报告不及时、漏报瞒报等缺陷.2004年启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部门可以对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库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地传染病疫情概况和早期识别传染病暴发[1-2].
作者:徐斌;赵红洋;黄夏萍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川藏线男性汽车驾驶员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建立此类人群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川藏线1 020名健康男性汽车驾驶员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静脉血血细胞主要参数,并与久高原人群、急进高原人群和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 川藏线汽车驾驶员的血常规HGB、MCH、MCHC、PLT值与变通人群、急进高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合理地建立这一特殊人群的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范围,对其高原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颖;黄国荣;许汝福;王盛书;李至伟;吴龙;林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产妇行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PIHS行剖宫产产妇1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n=85)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组(n=85)行硬膜外麻醉.对血压控制、肌内松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总量、产妇疼痛感和麻醉并发症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肌肉松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总量、疼痛感为联合组优于硬膜外组(P<0.05),血压控制和麻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HS产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时,腰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优于硬膜外麻醉,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和安全性与硬膜外麻醉无异.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在本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10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3例胃腺癌标本中HPSE、VEGF蛋白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HPSE、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59/103)、46.6%(48/103),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中HPSE、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75,P<0.05).结论 HPSE、VEGF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判定胃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的指标,对指导靶向治疗和预测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陈锦章;谢剑明;李爱民;郑航;罗荣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及三项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113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及三项联合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异位妊娠组与正常宫内妊娠组比较,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较低(P<0.01),与异常宫内妊娠组比较,仅子宫内膜厚度较低(P=0.018).异常宫内妊娠组与正常宫内妊娠组比较,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较高(P=0.005).异位妊娠的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及三项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701、0.778及0.843.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临界点分别为903 U/L、21.5 ng/mL、8.35 mm.结论 血清β-hCG、黄体酮、子宫内膜厚度三项联合检测血清β-hCG可显著提高异位妊娠诊断的灵敏度,优于血清β-hCG、黄体酮和子宫内膜厚度的单项检测.
作者:张振东;孙丽君;罗莹;李欣;孙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6期
国内外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测因子[1].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它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2].现将近年来的脉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刘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结果 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0~220.0 min,平均140.7 min,术中出血量10.0~65.0 mL,平均28.6mL,无1例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4.0~8.0 d,平均6.5 d.术后随访2.0~26.0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前症状均缓解.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安全,创伤小、术野清晰、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金昌国;欧阳才国;张利刚;康春博;姚宝福;刘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前认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发生源于变应原特异性Th细胞的分化发生偏移,终使体内Th1和Th2反应平衡失调,表现为以Th2反应为主.但有研究发现,变应性疾病的一些实验和临床现象并不能完全用Th1/Th2失衡理论来解释;并且研究发现Th1细胞可以加重过敏症,Th1细胞因子IFN-γ与抗原诱导的气道高反应和嗜酸粒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杨春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时胎儿脐动脉S/D联合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对评估胎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脐带缠绕时胎儿的脐动脉S/D值及联合胎心监护,按有反应型S/D≤3.0+NST与S/D>3.0+NST进行比较;无反应型S/D≤3.0+NST与S/D>3.0+NST进行比较,观察脐动脉S/D值联合NST与胎儿预后的关系.结果 当NST为无反应型时,随着脐动脉S/D值的升高羊水胎粪污染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也会随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脐动脉S/D值联合NST,比单纯测定脐动脉S/D值或NST判断胎儿窘迫更准确,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刘杰;罗维;陈露露;周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宫颈、阴道残端HPV感染87例为治疗组,29例患者只随访观察而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3个月后两组的转阴结果.结果 治疗组转阴率为70.1%,对照组转阴率为3.4%.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HPV感染,疗效肯定,价格低廉,患者无痛苦.
作者:李雨聪;王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发病率高达1.35‰[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近20年持续快速增长,年增长率为3%~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5%)[2].
作者:牟绍玉;唐秀英;周颖清;龚蕉椒 刊期: 2011年第26期
碘[(125I)](125I)植入治疗又称体内伽马刀,是一种放射治疗肿瘤的方法,植入组织的粒子持续释放低能量γ射线,破坏肿瘤细胞DNA双链结构而不损伤正常组织[1],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已较广泛用于肺癌的治疗,具有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微创、近期疗效显著、治疗时间短和可重复治疗等优点[2].现将本院对23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流程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娅;梅现红;李华 刊期: 2011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