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7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金昌国;欧阳才国;张利刚;康春博;姚宝福;刘荣

关键词:贲门, 腹腔镜, 胃镜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结果 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0~220.0 min,平均140.7 min,术中出血量10.0~65.0 mL,平均28.6mL,无1例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4.0~8.0 d,平均6.5 d.术后随访2.0~26.0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前症状均缓解.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安全,创伤小、术野清晰、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MTT法和WST-8法检测三羟异黄酮对SW480细胞生长抑制的比较

    目的 探讨MTT法和WST-8法检测三羟异黄酮(Genistein,GEN)对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实用性.方法 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SW480给予不同浓度的GEN处理,48 h后分别用MTT、WST-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同时测定加入WST-8试剂后在0.5、1、2、4 h 4个不同时间点吸收值,根据吸光密度(OD)值确定WST-8法佳的检测时间.结果 两种方法均表明GEN作用48 h后SW480细胞的生长明显受抑制,并且随着GEN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亦增强,两种方法测定的结肠癌细胞SW480生长抑制率结果相似.WST-8法佳的检测时间为1~2 h.结论 WST-8法步骤少,孵育时间短,操作更为简便,可作为抗癌药物的筛选检测方法.

    作者:何浪;李国军;刘光波;王丹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5~12月门诊确诊为慢性泪囊炎患者60例(68只眼),所有患者均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结果 一次性治愈59只眼(86.76%);有效4只眼(5.88%);总有效率92.65%.无效5只眼(7.35%).5只无效眼中,2眼再次植入人工鼻泪管后,1眼治愈,1眼有效.另外3眼行泪囊鼻腔吻合术,2眼治愈,1眼有效.结论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尤其是大泪囊患者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风险小、易普及和较经济的优点.

    作者:易泰松;曾晓黎;易姝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缺血修饰清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ACS患者88例为ACS组,非缺血性胸痛(NICP)50例为NICP组,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蛋白钴结合试验(ACB试验)检测3组患者血清IMA水平(ACB值)及cTnI浓度.结果 ACS组ACB水平[(61.73±11.2)U/mL]明显低于NICP组(75.5±8.1)U/mL)与对照组[(81.3±6.1)U/mL),P<0.05];ACS组cTnI血清水平与NIC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B水平的合适诊断界值为70.0 U/mL,诊断急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80.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95%的置信区间为0.862~0.976).结论 IMA是ACS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的敏感标志物,具有重要的阴性预测价值.

    作者:熊大迁;何勇;李珊珊;张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7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结果 7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70.0~220.0 min,平均140.7 min,术中出血量10.0~65.0 mL,平均28.6mL,无1例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4.0~8.0 d,平均6.5 d.术后随访2.0~26.0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前症状均缓解.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改良Heller术加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安全,创伤小、术野清晰、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作者:金昌国;欧阳才国;张利刚;康春博;姚宝福;刘荣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输尿管镜在早期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在早期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应用输尿管镜诊断早期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肾盂尿结核杆菌聚合酶链反应(TB-PCR)及尿沉渣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87.5%(49/56)和66.07%(37/56),病理活检的阳性率为91.07%(51/56).结论 输尿管镜检查对于肾、输尿管结核的早期诊断安全、有效.

    作者:周小龙;钟应华;吴俊勇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及其与P53和AFP之间的关系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的表达与P53和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PHC患者1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的表达,分析TopoⅡα与临床特征和P53的关系.结果 在PHC组织中,TopoⅡα和P53阳性率分别为48.00%(60/125)、32.80%(41/125),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P<0.05).血清AFP升高患者TopoⅡα阳性率高于AFP正常值患者(P<0.05).TopoⅡα阳性率与年龄、肿瘤大小、肝癌细胞分化程度、血清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HBV感染、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因素无关(P>0.05).P53阳性组中TopoⅡα阳性率高于P53阴性组(P=0.000).结论 TopoⅡα在PHC组织中有表达,TopoⅡα阳性率与患者血清AFP水平有关,TopoⅡα表达与P53表达有相关.

    作者:陈漫霞;陈思东;陈漫容;姚振江;蔡旭玲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联合阿片类药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价效比.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该院收治的骨转移癌重度疼痛患者198例,随机分为A(m=87)、B(m=63)、C(m=48)组,3组均每天双氯酚酸钠缓释片75 mg,每12小时1次.A组临时加用吗啡即释片,B组每4小时吗啡即释片5~10 mg;C组每12小时30 mg控缓释吗啡片,连续观察2周.结果 A组的平均阿片剂量和平均阿片价格均较B组和C组低.A组依从性均较B组和C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 A组给药方法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癌痛的成功治疗.

    作者:王科;吴峰;魏巍;周勇;张弓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心血管疾病病之一.冠心病的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H)在一般人群中的患病率为3%~8%,并与年龄呈正相关,在60岁以上妇女中可达20%,65岁以上的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接近[1-2].

    作者:陈惠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Th17/Treg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目前认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发生源于变应原特异性Th细胞的分化发生偏移,终使体内Th1和Th2反应平衡失调,表现为以Th2反应为主.但有研究发现,变应性疾病的一些实验和临床现象并不能完全用Th1/Th2失衡理论来解释;并且研究发现Th1细胞可以加重过敏症,Th1细胞因子IFN-γ与抗原诱导的气道高反应和嗜酸粒细胞浸润有关.

    作者:杨春平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自体单个核骨髓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体单个核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住院的前壁AMI患者3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心脏介入治疗,移植组术前采集1×108~3×108个自体单个核BMSCs,介入治疗后直接经导管向冠状动脉内注入分离后的干细胞,定期观察心功能.结果 移植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实验(6MWT)、脑钠肽等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自体单个核BMSCs移植有益于AMI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作者:陈志刚;黄陆力;李红军;张永春;张素荣;李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乳腺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认知教育的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发病率高达1.35‰[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近20年持续快速增长,年增长率为3%~4%,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5%)[2].

    作者:牟绍玉;唐秀英;周颖清;龚蕉椒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自身免疫性肝炎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59例AIH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IH多见于女性,大多数慢性起病,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14例患者行肝组织学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其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患者首次发病正确诊断率低(25.4%).结论 AIH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较易漏诊、误诊,应综合临床、生化、免疫及组织病理学等作出诊断.

    作者:张向群;刘畅;黄源;张洪杰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破骨细胞在肿瘤低氧微环境中活性的研究进展

    骨组织具有高度活性,能够通过持续的重建来修复自身的微损伤,从而保持结构、载荷和钙的内稳态平衡,骨骼系统的这种内稳态平衡是靠骨吸收和骨形成动态维持的,参与骨吸收的主要细胞是破骨细胞(osteoclast,OC).近年有研究发现,破骨细胞、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等间充质源性细胞均属于氧感应细胞,由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可受控于低氧环境及其诱导产生的多种调节因子[1],因此,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的发挥也将受到低氧微环境的调节.本文将围绕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余世明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HPV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宫颈、阴道残端HPV感染87例为治疗组,29例患者只随访观察而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比较3个月后两组的转阴结果.结果 治疗组转阴率为70.1%,对照组转阴率为3.4%.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β栓治疗HPV感染,疗效肯定,价格低廉,患者无痛苦.

    作者:李雨聪;王冬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川藏线1020名汽车驾驶员血常规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川藏线男性汽车驾驶员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建立此类人群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川藏线1 020名健康男性汽车驾驶员作为研究对象,检测静脉血血细胞主要参数,并与久高原人群、急进高原人群和正常参考值比较.结果 川藏线汽车驾驶员的血常规HGB、MCH、MCHC、PLT值与变通人群、急进高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合理地建立这一特殊人群的血常规正常值参考范围,对其高原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向颖;黄国荣;许汝福;王盛书;李至伟;吴龙;林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多西紫杉醇腹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DOC)腹腔灌注化疗联合亚叶酸钙(CF)/5-氟尿嘧啶(5-Fu)/奥沙利铂(OXA)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09年9月晚期胃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腹腔组44例、静脉组36例.比较腹腔组DOC腹腔灌注联合CF/5-Fu/OXA与静脉组静脉滴注的疗效.结果 腹腔组有效率(RR,58.1%)高于静脉组RR(48.6%,P=0.399);腹腔组1年生存率(67.4%)高于静脉组(48.6%,P=0.042).结论 DOC腹腔灌注联合CF/5-Fu/OXA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黄万中;蒋华;刘燕文;姜维美;胡春霞;张利;贾建英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浅谈木桶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木桶理论是指一只盛水的木桶正常情况下的溶水量,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1)桶底的好坏;(2)每块木板的长度,关键是短木板的长度;(3)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1].木桶理论用于护理管理,对加强医院的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作者:陶蓉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2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PSD)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门诊复查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60例,采用抑郁患者自评量表(SDS)及自编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PSD发生率为38.84%.其抑郁与较多的心理社会因素相关,担忧疾病不能治愈(96.03%),觉得回归社会困难(82.17%),对家庭的牵挂 (82.8%),认为前途无望(80.20%),感到社会对自己冷漠、歧视(77.23%),家庭经济拮据(68.31%),担心不被家庭接纳(59.41%)等.结论 PSD发生率较高,其心理社会因素为心理护理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琼;罗捷;唐丽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6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6例,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经椎弓根通道植入羟基磷灰石陶瓷(hydroxyapatite,HA)颗粒状人工骨行PVP治疗.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平均出血150 mL.随访18~26个月,术后均无脊髓及神经损伤.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随访发现伤椎前、后缘高度无明显丢失,伤椎上下椎间隙无塌陷,Cobb角度丢失较小.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PVP为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叶荣;严怀宁;高锋;潘永飞;张炜;段艳伟 刊期: 2011年第26期

  • 左卡尼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解放军251医院住院AMI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在使用UK前10~30 min左卡尼汀2.0 g加入5%葡萄糖(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3 h内滴完,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清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CTnT)、心肌梗死面积(MI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126.78±18.00)/(85.30±12.00)mm Hg、(73±5)次/min、(3.75±1.37)、(4.66±0.42)、(2.26±0.38)、(10.4±3.8)及(0.54±0.38)]的改变治疗后与对照组[(130.60±19.50)/(84.85±9.00)mm Hg、(94±7次/min、(23.87±7.40)、(10.83±0.91)、(8.22±0.45)、(23.8±3.9)及(0.41±0.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汀具有抗AMI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酶的释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

    作者:姜丽杰;李霞;焦丽强 刊期: 2011年第2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