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史强;汪清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作用.方法 实行全员培训,制定质量标准,调查、分析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各种护理管理因素,建立监控网络等过程管理和环节的结合.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志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2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率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在病因治疗、通畅气道、控制感染、适当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对患者通气前后pH、Pa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指标予以观察.结果 80例患者中,77例经无创通气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死亡,成功率达96.3%.与通气前相比,77例经无创通气治疗成功的患者,通气后呼吸频率减慢(22~26次/min),血氧饱和度上升.患者呼吸困难得到了明显改善,均能平卧位或半卧位,肺部湿性罗音、哮鸣音明显减少.在这80例患者中,有3例因呼吸道感染重,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无创通气效果不理想后,而改用气管插管,其中3例死亡.结论 无创通气对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明显,其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能很快恢复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其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邓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急性心梗(AMI)病人肌钙蛋白(cTnT)升高、升高程度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将因急性心痛确诊为AMI的病人,按cTnT升高程度分成升高、异常两组,每组各40例.入院即刻、入院第2、3天晨起抽静脉血,测心肌酶,且以酶联免疫法测定其cTnT值,取3次中高值做统计学分析.观察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结果 30天内病死4例,其cTnT都高于1.0ng/ml.Q波出现与室壁痛形成也都在cTnT>1.0ng/ml组中.cTnT的特异性高于心肌酶学指标.结论 cTnT测定值对AMI预后、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黄革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资料,对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轻度、中度中毒均治愈,中度中毒患者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95.5%.结论 彻底清除毒物,洗胃,正确使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高永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和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既适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特点,又符合世界护理发展趋势的护理人才,成了各个高等护理院校关注的热点问题.建立护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无疑是护理教育当今的一个重点.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重视口腔科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抓好制度落实,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科室自查与院感科定期检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及时整改.结果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口腔科控制感染对策,使医护人员自觉主动的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而努力.结论 只有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控制感染的措施,才能提高口腔科感染管理质量.
作者:施锦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网络课程课件是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文件的有机结合体,是将收集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文件等资料,根据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制成画面精美的电子课件.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灵活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者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潘凤兰;魏秋芬;唐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40例中西医结合联合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采用西药芦丁片、葡萄糖酸钙、开瑞坦等基本的抗过敏治疗外联合中药治疗,伴有肾型紫癜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组40 例,痊愈37例,好转2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5%,平均住院15d.结论 西药基本抗过敏联合中药治疗,阻断紫癜发病多个环节,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同种药物同浓度不同给药方法,用于剖宫产术病人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麻醉药物用2%的利多卡因.给药方法,A组选择L1-2间隙穿刺成功后先向尾端直接注射5mll,然后针尖斜面旋向头端置管3cm后改仰卧位.B组选择L2-3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4cm改仰卧位.C组L2-3间隙穿刺成功后,先向尾端直接注射5ml后,再将针尖斜面旋向头端置管4cm后改仰卧位.结果 通过麻醉效果评价:按手术牵拉反应疼痛程度分为零、一、二、三、四级,其中A组按疼痛程度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66% 、12% 、4%、2%,B组按疼痛程度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 18%、64%、10%、6%、2%,C 组按疼痛程度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4%、30%、6% 、0、0.结论 选择L1-2间隙双向给药与L2-3间隙单向给药无明显差异,选择L2-3间隙双向给药在麻醉、镇痛与肌肉松弛方面明显优于前两组.
作者:高秀梅;张继光;安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在对出院病历首页进行ICD-10疾病编码的过程中,不时会发现出院诊断的书写、主要诊断的选择、临床疾病诊断与ICD-10编码中对应的疾病诊断方面有一些出入,希望能就典型例子的分析,减少出现的错误,做好ICD-10疾病编码的工作.方法 以主要诊断的选择规则结合ICD-10疾病编码规则及临床医学知识对有疑问的出院诊断通过审阅整本病历研究判断出院诊断的正确性.结果 发现了不同类型的存在错误或缺陷的出院诊断.结论 临床医生需加强出院诊断的相关技能训练,编码员需不断提高ICD-10编码技能及拓宽临床知识面,临床疾病诊断与对应的ICD-10编码中的疾病诊断好能统一.
作者:卓文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按照贯序法将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同时给予阿昔洛韦0.5g,2次/d静滴,维生素B12 500μg,1次/d肌注.治疗组加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神经根和疼痛明显区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可明显提高带状疱疹的疗效,且能有效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作者:贾雅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动物学已发展一门独立的综合性的基础学科,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命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根据我国实验动物学的教育现状,在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晓红;陈凤芹;汪思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结合基本的护理以及临床治疗措施,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延长.方法 医护工作者以暗示、疏泄安慰和死亡教育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树立起正确的疾病、死亡观.结果 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但可以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晚期癌症患者可以获得正确的死亡观,同时引发其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使得每位患者在人生的后阶段平静、安详,远离恐惧,正确的理解与看待死亡.
作者:王燕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技术配合传统医学对中风治疗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内服中药、针灸、推拿、神经肌电刺激治疗等综合手段治疗.1个月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康复技术配合传统医学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胎儿宫内缺氧是围生期脑损伤的常见原因.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动态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肾动脉阻力指数,探讨其对围生期脑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
作者:梁健;梁远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产妇分娩后发生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膀胱过度充盈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感染的重要因素.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对产后并发尿潴留60例产妇进行诱导排尿法、热敷法、按摩指压穴位法、药物疗法,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常会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婴幼儿是指从28天~3周岁的小儿.由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药物在小儿体内分布有异于成人,所以出现与成人不同的各种药物反应.因此对婴幼儿患者除要求及时正确处理,熟悉一般用药规律外,还必须掌握小儿用药特点,并不是单纯地将成人剂量减少.以下针对一些常用药与婴幼儿的关系作一概述.
作者:张晓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一种新技术,广泛的应用在我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急诊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重要场所,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方便了患者的搬运.它不但能长时间留置,从而保证静脉通道的快速畅通,又能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进而保护血管,有助于危难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不但要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更要加强观察和护理,在每个环节上都熟练、正确,避免发生并发症,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
作者:陈秀琳;史慧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探讨高龄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的疗效,方法:总结1996年~2006年我院收住的76例高龄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围手术期无一例死亡,1年存活率92%,3年存活率领%,局部复发22例(随访3年),总体来说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对高龄患者来讲近期效果明显远期效果欠理想.
作者:熊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保证检查成功率,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的影像学信息.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到我院行腹部CT检查前准备完善病例 980 例,与 290 例因急诊外伤、急性胰腺炎不能进食者进行对比.结果 准备者,图像优860例,占87.8%,图像良110例,占11.2%,图像差8例,占0.8%.未做准备者,图像优90例,占31%,图像良190例,占65.5%,图像差10例占3.4%.结论 CT检查前准备完善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可省却.
作者:邱小乐;孙多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