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德琴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治疗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52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52例患儿中,仅122例(34.66%)接受规范化治疗,一直随访的有18例(5.11%).未一直随访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结论 提高基层儿科医师对哮喘尤其是哮喘治疗的长期性、规范化认识,增强他们在哮喘治疗中的执行力等,可提高哮喘规范化治疗率.
作者:王顺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血清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elated antigen,SCC-Ag)值与宫颈鳞癌分期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收集已确诊的301例宫颈鳞癌,检测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探讨与宫颈鳞癌分期、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肌层侵犯深度的关系.结果 宫颈鳞癌ⅡB 期患者的SCC-Ag高于ⅠB和ⅡA期患者(P<0.05),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大(P<0.001),血清SCC-Ag值升高;血清SCC-Ag与淋巴结转移(P<0.05)和肌层受侵深度呈正相关,随着淋巴结转移和肌层受侵深度的加深,血清SCC-Ag值升高.结论 SCC-Ag是宫颈鳞癌重要的血清标志物,血清SCC-Ag升高与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转移以及深肌层受侵呈正相关.
作者:邹冬玲;周琦;王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多发伤合并创伤性膈疝患者漏诊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多发伤合并创伤性膈疝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漏诊,漏诊患者及时手术治疗,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多发伤患者中误诊、漏诊率高,提高思想警惕,认真仔细的体格检查,及时行辅助检查,可以有效避免漏诊;及时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向东;周灵飞;马双慰;鲜渝斌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以脑桥基底部对称性髓鞘脱失,而轴索、神经相对完好为特征的少见而又致命的疾病.CPM起病迅速,功能改变往往先于形态学改变,因此患者早期出现临床症状后常规影像学检查(CT、MRI)多呈阴性表现.
作者:于向荣;张威江;徐南飞;李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总结锁骨钩钢板在老年锁骨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老年锁骨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结果 除2例因为无法联系外,5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36(20±6.5)个月.56例中疗效优48例,满意8例.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和骨不连情况,肩锁关节无再脱位,无肩关节和上肢的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锁骨钩钢板治疗老年锁骨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靠、疗效好、恢复快,并发症少.
作者:罗斌;赵猛;刘家国;张劲松;徐圣康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准确了解本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与控制本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调查2010年7月12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和死亡病例,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上报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结果 调查病例409例,发生医院感染27例、29例次,现患率为6.6%,例次感染率为7.09%.现患率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占33.3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57%.结论 加强本院重点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本院感染率.
作者:王安萍;苟洪娟;余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患者肺部感染的胸片和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7例甲型H1N1患者肺部感染的胸片及CT征象及动态观察的影像特点.结果 (1)胸片改变:25例阳性,2例CT证实假阴性.22例为两肺淡片状模糊影,以两下肺为主;2例病变仅限于右肺,3例仅限于左肺.(2)CT表现:27例中肺部实质性渗出影27例(100 %),实质间质混合渗出8例(29.6%),双肺受累22例(81.48%).(3)动态影像学特点:多发、多部位、肺外带受累,以双肺下叶为著.早期以斑片状、磨玻璃影为主,早中期病变的形态、分布变化迅速.若及时治疗,后期病变可明显吸收消散,预后总体较好(24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见片状肺不张,2例已出现部分纤维化).结论 胸部影像异常是甲型H1N1诊断的必要指标,系列X线平片与CT可以观察甲型H1N1病情的动态变化,以指导治疗并提示预后.
作者:顾岚;陈务兵;胡晓云;鲍亚星;耿闯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腰椎终板的生物力学特性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低场MRI对腰椎终板软骨炎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腰椎间盘病变并腰椎终板软骨炎患者的MRI资料.结果 本组60例中,MRI表现为ModicI型 I型38例,占63%;Ⅱ型8例,占13%;Ⅲ型4例,占6%;混合型10例,占16%.发生部位以L4/5和(或)L5/S1椎间隙多见,同一病例可以有不同类型.结论 提高临床医师对腰椎终板软骨炎的认识和重视,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湛先发;范小涛;许晓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据目前研究结果所知,CD4+T细胞家族包括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如Th0、Th1、Th2、Th9、Th17)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如Th3、Tr1)等亚群,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与该细胞家族关系密切.多数研究认为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由Th2介导,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中Th1占优势.近年来关于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展开.
作者:汪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和复习本院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病理确诊为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6例临床资料,通过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血尿检测、病理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均为单一区域骨骼破坏,好发于红髓丰富的部位,分别为肋骨2例、颅骨2例、胸椎1例、股骨干1例;男性比女性常见,男女之比为2∶1.临床表现为单骨部位疼痛,无贫血、高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尿Bence-Jones蛋白阴性;免疫组化表达CD38和/或CD138,单克隆表达轻链球蛋白Kappa 2例、Lambda 4例.结论 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较为罕见,确诊需综合多方面情况,且首先应排除骨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阳桂丽;钟先荣;胡碧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早期妊娠流产患者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损害的影响.方法 门诊服用过米非司酮的早期妊娠流产者共72例.按患者给药剂量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用药剂量为200 mg/d,B组患者用药剂量为150 mg/d.另外选同期收入的早期妊娠且行人工流产的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C组).观察3组治疗方案的完全流产率以及流产时间,观察患者与米非司酮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查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早期妊娠子宫蜕膜上的表达及其与妊娠期限的关系.结果 入组人员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比B、C组在PR腺体、间质表达较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比B、C组在ER腺体、间质表达较高,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米非司酮对早期妊娠流产患者宫内膜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作者:吴伟英;谭广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的影响.方法 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周内)分为康复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康复组采用早期神经康复(入院24 h内开始)和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的评分,并通过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观察两组患者脑功能重塑情况.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值和ADL改善值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改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患侧脑运动皮质功能健存率改善值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组改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能有效地促进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重塑.
作者:刘波;李志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EBM相关知识的水平,转变态度观念,掌握EBM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应用EBM于临床实践中,提高临床决策水平,终使患者受益[1-2].内分泌代谢病学科是专科特色较强的一门学科,是目前EBM研究多的学科之一.以往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较低,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差.有研究显示,在临床见习中引入EBM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获取EBM证据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运用循证教学理念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教学,以期探讨其对学生学习行为、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作者:闫振成;赵志钢;何洪波;倪银星;陈静;李英莎;胡勤锦;祝之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比较右美托咪定、曲马多预防腰麻后寒战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80例腰麻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麻醉前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D组)、曲马多1 mg/kg(T组)和生理盐水10 mL(C组),以静脉微量注射泵1 mL/min恒速输注,10 min输注完成,观察预防寒战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D组、T组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预防寒战的效果与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T组和C组(P<0.05).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T组(P<0.05).结论 1 μg/kg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预防腰麻后寒战,效果与1 mg/kg曲马多相当.
作者:徐伟;夏瑞;郑吉卫;王娟;吴芳;朱琼;李荷纯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上调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调控相关miR-138表达丰度后,能否有效抑制靶基因hTERT的表达.方法 将负载hTERT调控相关miR-138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以200∶1的感染复数(MOI),感染人胃癌BGC-823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BGC-823细胞内miR-138和hTERT mRNA的表达丰度;Western Blot检测hTERT蛋白表达.结果 与阴性对照腺病毒相比,负载miR-138的腺病毒感染BGC-823细胞后,可显著提高miR-138表达丰度(P<0.05);而未感染腺病毒的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感染阴性对照腺病毒的BGC-823细胞相比,感染负载人miR-138腺病毒(Ad-miR138)的BGC-823细胞内hTERT蛋白表达有所下调.结论 以复制缺陷型腺病毒为载体,可有效上调hTERT调控相关miR-138的表达丰度,进而可有效抑制miR-138靶基因hTERT的表达水平.
作者:刘志鹏;王宗华;梁光萍;熊晓峰;范亚川;邹利全;王洪斌;陈陵;李学成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服用醋柳黄酮(TFH)治疗后胸主动脉环的舒缩反应及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组饮用水10 mL/kg;TFH组TFH 30 mg/kg;卡托普利组(CP组)CP 100 mg/kg;TFH+CP组TFH 20 mg/kg和CP 60 mg/kg,连续灌胃给药,每日1次,10只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用药6周后,进行主动脉环舒缩反应测定,检测血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 TFH、CP能明显升高高血压大鼠的血NO水平(P<0.05),以TFH更明显,且TFH和CP有协同作用.用药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舒张敏感性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预处理后,对乙酰胆碱(Ach)诱发的舒张反应,TFH+CP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对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E)诱发的收缩反应,TFH+CP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FH组和CP组在NE浓度较低时收缩反应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TFH长期服用可以改善高血压大鼠内皮舒张功能,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其机制与保护血管内皮和刺激内皮源性NO增加有关;TFH的舒血管作用与卡托普利等效,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高天林;余琴;刘应才;蒋毅;谢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P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S组).P组和S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于12、24、48 h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肾脏损伤进行大体形态和光镜下观察,测定大鼠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Cr)、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IL-6)的含量,并检测肾脏组织中的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各时间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中BUN、Cr、TNF-α和IL-6的含量以及肾脏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表达P组高于N组,S组低于P组.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SAP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和NF-κB的活化,从而抑制下游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何彩;王煊;邓明明;周正端;刘宏;屈小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带桡动脉深支的虎口背侧游离皮瓣在合并复合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断指患者应用带桡动脉深支虎口背侧游离皮瓣,行复合组织的断指再植术.结果 术后皮瓣及断指血运良好,平均随访6个月,拇指活动无异常,虎口无挛缩,再植指体及皮瓣均有感觉恢复.结论 带桡动脉深支游离虎口背侧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可靠,术后效果理想.为合并复合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提供新方法.
作者:周健辉;王夫平;李世民;李国强;冷树立;金日浩;丘日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用蛋白酶体抑制剂乳胞素(lactacystin)建立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单针道双靶点方法在大鼠黑质致密部注射乳胞素,观察大鼠行为变化、黑质细胞形态及黑质致密部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结果 注射乳胞素1周后,大鼠出现活动迟缓、震颤、少动、头向健侧倾斜、竖毛等行为改变,阿扑吗啡诱导后出现向左旋转;给药后4周,每组大鼠运动活跃性均低于生理盐水组.病理学检查发现进针部位均有小胶质细胞增生、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肿胀或萎缩;8 μg组变化较明显,部分黑质细胞内出现嗜伊红包涵体;2、4、8 μg组的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细胞数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注射剂量的提高TH免疫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结论 采用单针道双靶点注射Lactacystin能成功建立临床症状和病理特征均符合PD要求的大鼠模型.
作者:汪纯;马石楠;杨棋;王洋;戢翰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PVP治疗52例67个(胸椎36,腰椎3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C臂X线导向下,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6~7.5 mL,平均4.9 mL.结果 术后49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在术后4~48 h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93±1.48)分降至术后平均(2.49±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没有椎体进一步压缩或变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彭亦良;杨渝勇;王剑岚;申文瀚;任林海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