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向荣;张威江;徐南飞;李薇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相关基因异常,导致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形成的一组心血管系统畸形.CHD是人类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在新生儿中发病率估计为0.4%~5%[1],为婴儿期非感染死亡的首位病因,也是自然流产和死胎常见的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约150万儿童出生时患有CHD.因此,完整理解心血管系统发育机制,从分子水平探索预防和治疗CHD的措施,对降低婴幼儿病死率、提高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永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取石术(PCNL)与开放手术对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部分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采用PCNL与开放手术各30例,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部分性鹿角形结石,采用PCNL较开放手术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肾功能损害程度少;残石率、结石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而住院费用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部分性鹿角形结石PCNL和开放手术都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采用 PCNL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肾功能损害程度小、结石复发率低等特点,PCNL可作为治疗部分性鹿角形结石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舟;吴宏;田焕书;叶木石;黄兴端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性别、生长型与骨性Ⅲ类错患者侧位唇形的关系.方法 选取138例恒牙列初期骨性Ⅲ类错患者的头颅侧位片,测量唇部矢状向及垂直向伸展度.结果 恒牙列初期骨性Ⅲ类错患者中,男性唇矢状向及垂直向伸展度均大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型对骨性Ⅲ类错患者唇形影响表现为:水平生长型相对平均生长型和垂直生长型患者的上下唇较短、较厚且外翻明显.垂直生长型患者相对平均生长型和水平生长型患者的上下唇较长、较薄但无明显外翻.结论 性别及生长型与恒牙列初期骨性Ⅲ类错患者的唇侧位形态有一定关系.
作者:李艳;吴艳;王豫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胸膜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胸膜腔注射顺铂,另一组先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72 h后注射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两组进行χ2检验.结果 顺铂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8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50%.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组患者获得CR 2例,PR 13例,SD 4例,PD 1例;总有效率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顺铂.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田玲;项颖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服用醋柳黄酮(TFH)治疗后胸主动脉环的舒缩反应及机制.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模型组饮用水10 mL/kg;TFH组TFH 30 mg/kg;卡托普利组(CP组)CP 100 mg/kg;TFH+CP组TFH 20 mg/kg和CP 60 mg/kg,连续灌胃给药,每日1次,10只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用药6周后,进行主动脉环舒缩反应测定,检测血一氧化氮(NO)浓度.结果 TFH、CP能明显升高高血压大鼠的血NO水平(P<0.05),以TFH更明显,且TFH和CP有协同作用.用药组大鼠内皮依赖性舒张敏感性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预处理后,对乙酰胆碱(Ach)诱发的舒张反应,TFH+CP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对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NE)诱发的收缩反应,TFH+CP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FH组和CP组在NE浓度较低时收缩反应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TFH长期服用可以改善高血压大鼠内皮舒张功能,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其机制与保护血管内皮和刺激内皮源性NO增加有关;TFH的舒血管作用与卡托普利等效,两药联用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高天林;余琴;刘应才;蒋毅;谢雪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组(P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S组).P组和S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方法复制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于12、24、48 h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肾脏损伤进行大体形态和光镜下观察,测定大鼠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Cr)、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1,IL-6)的含量,并检测肾脏组织中的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各时间点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中BUN、Cr、TNF-α和IL-6的含量以及肾脏组织中TLR4和NF-κB的表达P组高于N组,S组低于P组.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SAP肾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中TLR4和NF-κB的活化,从而抑制下游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何彩;王煊;邓明明;周正端;刘宏;屈小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影响EB病毒相关性噬血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BV-HLH)死亡危险因素,以指导EBV-HLH患儿的治疗,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1999~2008年在本院收治的29例EBV-HLH患儿,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例中,死亡11例,病死率为37.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EBV-HLH死亡的因素包括年龄、肺部感染、血清铁蛋白(SF)、乳酸脱氢酶(LDH)、骨髓增生程度、C-反应蛋白(CRP)、采用噬血细胞综合征-2004(HLH-04)方案.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肺部感染、血清铁蛋白、年龄、采用HLH-04方案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采用HLH-04方案是死亡的保护因素,而年龄、肺部感染、血清铁蛋白升高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肺部感染、SF水平越高、年龄越小、未采用HLH-04方案的EBV-HLH患儿死亡的危险度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应考虑以上因素,确诊后尽快采用HLH-04方案治疗,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范璟;张耀东;谭利娜;胡群;刘双又;刘爱国;王冠玲;孙燕;熊昊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准确了解本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与控制本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调查2010年7月12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和死亡病例,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的感染情况.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上报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网.结果 调查病例409例,发生医院感染27例、29例次,现患率为6.6%,例次感染率为7.09%.现患率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占33.33%.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57%.结论 加强本院重点科室感染预防与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本院感染率.
作者:王安萍;苟洪娟;余琳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带桡动脉深支的虎口背侧游离皮瓣在合并复合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断指患者应用带桡动脉深支虎口背侧游离皮瓣,行复合组织的断指再植术.结果 术后皮瓣及断指血运良好,平均随访6个月,拇指活动无异常,虎口无挛缩,再植指体及皮瓣均有感觉恢复.结论 带桡动脉深支游离虎口背侧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可靠,术后效果理想.为合并复合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提供新方法.
作者:周健辉;王夫平;李世民;李国强;冷树立;金日浩;丘日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EBM相关知识的水平,转变态度观念,掌握EBM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应用EBM于临床实践中,提高临床决策水平,终使患者受益[1-2].内分泌代谢病学科是专科特色较强的一门学科,是目前EBM研究多的学科之一.以往应用常规教学方法,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较低,知识掌握和动手能力差.有研究显示,在临床见习中引入EBM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获取EBM证据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本研究通过运用循证教学理念指导学生进行临床实习教学,以期探讨其对学生学习行为、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
作者:闫振成;赵志钢;何洪波;倪银星;陈静;李英莎;胡勤锦;祝之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 收集和复习本院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病理确诊为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6例临床资料,通过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血尿检测、病理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均为单一区域骨骼破坏,好发于红髓丰富的部位,分别为肋骨2例、颅骨2例、胸椎1例、股骨干1例;男性比女性常见,男女之比为2∶1.临床表现为单骨部位疼痛,无贫血、高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尿Bence-Jones蛋白阴性;免疫组化表达CD38和/或CD138,单克隆表达轻链球蛋白Kappa 2例、Lambda 4例.结论 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较为罕见,确诊需综合多方面情况,且首先应排除骨多发性骨髓瘤.
作者:阳桂丽;钟先荣;胡碧清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以脑桥基底部对称性髓鞘脱失,而轴索、神经相对完好为特征的少见而又致命的疾病.CPM起病迅速,功能改变往往先于形态学改变,因此患者早期出现临床症状后常规影像学检查(CT、MRI)多呈阴性表现.
作者:于向荣;张威江;徐南飞;李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尿酸在肾脏排泄存在四室效应,早期肾功能不全就可表现为尿酸升高.慢性肾衰竭[1]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酸水平升高,血尿酸水平与肾衰竭的进展相关,并且是慢性肾衰竭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毕礼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提高治疗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52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52例患儿中,仅122例(34.66%)接受规范化治疗,一直随访的有18例(5.11%).未一直随访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复发.结论 提高基层儿科医师对哮喘尤其是哮喘治疗的长期性、规范化认识,增强他们在哮喘治疗中的执行力等,可提高哮喘规范化治疗率.
作者:王顺培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PVP治疗52例67个(胸椎36,腰椎3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C臂X线导向下,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6~7.5 mL,平均4.9 mL.结果 术后49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在术后4~48 h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93±1.48)分降至术后平均(2.49±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没有椎体进一步压缩或变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彭亦良;杨渝勇;王剑岚;申文瀚;任林海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7(CCR7)-次级淋巴组织因子(SLC)/EB配体趋化因子(ELC)生物学轴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48例乳腺癌组织,23例乳腺癌腋窝转移淋巴结,15例相应癌旁组织及同期15例纤维腺瘤中CCR7、SLC、EL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转移淋巴结、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纤维腺瘤中CCR7的表达率为87.0%(20/23),62.5%(30/48),33.3%(5/15),20.0%(3/15).转移淋巴结中CCR7蛋白表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对乳腺癌组织CCR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中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组CCR7表达率为66.7%(20/30),无淋巴结转移组为33.3%(6/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不同分期及雌孕激素不同表达组间CCR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转移淋巴结、乳腺癌组织、癌旁及纤维腺瘤中SLC的表达率分别为91.3%(21/23),66.7%(32/48),7.0%(7/15),40.0%(6/15).乳腺癌组织与转移淋巴结中SL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与癌旁及纤维腺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中发现Ⅲ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组与Ⅰ、Ⅱ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转移淋巴结、乳腺癌组织、癌旁及纤维腺瘤中ELC的表达率为95.7%(22/23),70.8%(34/48),66.7%(10/15),53.3%(8/15).不同组间ELC的表达差异结果与SLC一致.结论 CCR7-SLC/ELC轴与乳腺癌癌亲嗜性淋巴结转移中有密切关系,而SLC、ELC的表达和肿瘤的侵袭性及恶性程度有关.
作者:朱丽华;谢明均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50例足月HIE患儿生后第1、3、7天时的血清S100B蛋白和NSE浓度;选择同期出生 60例无窒息史、无神经系统疾病史的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HIE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个检测时段HIE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呈正相关(P<0.05);如同时检测第3天血清S100B蛋白和NSE值,可显著提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4%和95.1%,较单独应用两种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提高.结论 HIE患儿血清S100B蛋白和NSE浓度增高,可作为HIE诊断的补充依据.
作者:高磊;于春丽;杜云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在口腔修复学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文字和平面图形来表达和传播物体特征形态,这种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在于信息的获得者无法或者很难获取完整的形态学信息,使得整个过程难以达到所希望的理想结果.在实验中选择性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形态及抽象的内容进行演示性教学,相关视频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生动.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口腔牙体、牙列形态不再陌生,提高了学习效率,增加了操作机会,减少了教师劳动强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3].因此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去调动学生的认知模式,通过表达实体的真实外形和多角度观察的特点,不仅秉承了多媒体的各项优点,而且加强了图形、图像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提供了模仿现实情形,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因而通过各种信息(文字、图像图形、视频以及动画)整合,建立口腔修复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4],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吴恙;徐凌;王璐;尹晴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多发伤合并创伤性膈疝患者漏诊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多发伤合并创伤性膈疝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漏诊,漏诊患者及时手术治疗,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多发伤患者中误诊、漏诊率高,提高思想警惕,认真仔细的体格检查,及时行辅助检查,可以有效避免漏诊;及时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李向东;周灵飞;马双慰;鲜渝斌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维持阿托品化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16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2例给予山莨菪碱维持阿托品化治疗,对照组84例给予阿托品维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治疗组山莨菪碱过量(P<0.01)、山莨菪碱中毒(P<0.01)、死亡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比较,山莨菪碱维持阿托品化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应德琴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