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娟
目的 深入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及沙眼衣原体肺炎(CP)的临床发病特点,以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发病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2009年两年期间收治的300例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并依据不同年龄段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深入分析小儿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特点.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在年龄分布上具有较大差异,感染率高的阶段为5~14岁组(P<0.05),可知支原体肺炎感染多见于大年龄组,而混合感染则无明显的年龄差别(P>0.05).治疗手段沙眼衣原体肺炎一般以红霉素为主,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以阿奇霉素为主,疗效确切.结论 肺炎患儿一旦被确诊,且持续性发热或反复咳嗽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宜进行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以便确诊或排除肺炎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肺炎,尽早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乔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辽源市小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故的原因.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认为是一起环型肠中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 对校园内的饮食单位必须加强卫生管理,对校园内的大型餐饮任务更要加强监督,控制超负荷生产经营,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作者:徐丽萍;陈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6例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耳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听力学表现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10年01 月~2010 年12 月收治的6例住院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神经性耳聋以单侧耳聋多见,早期不易发现,预后较差.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神经性耳聋,应重在预防,对腮腺炎患者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原则.
作者:宋晓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力.近年来,COPD的患病率约占15岁以上人群的3%,其患病率之高是十分惊人.
作者:胡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5~95%,其中严重心律失常约占35%.多发生于发病后24h内.严重心律失常是AMI急性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须积极予以控制.我们总结30例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心律失常的结果,旨在评价胺碘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孙秋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枸杞多糖(LBP)对THP-1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内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培养THP-1单核细胞,加入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PMA)诱导分化成THP-1巨噬细胞,随后,加入不同浓度的LBP (20 ?g/ml、50?g/ml、100?g/ml、200?g/ml) 孵育24h后收集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ox-LDL及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Grp7 8,CHOP,Xbp-1)的含量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的LBP孵育THP-1巨噬细胞,细胞中的ox-LDL与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的含量均降低.结论 LBP可以降低ox-LDL及内质网应激反应蛋白的含量,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阮建桥;哈丽娜;梁宇;梁钰琪;姜怡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大连地区小儿4种微量元素水平现状.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大连地区2~6岁小儿全血中4种微量元素Zn、Fe、Ca、Mg的含量测定.结果 6岁以前儿童血中Zn、Mg、Fe含量逐年增高,Ca 无明显变化,2~3岁儿童血Ca含量较其他年龄组略高.结论 合理安排幼儿膳食,重视其生理、心里需求,保证微(宏)量元素的均衡摄入.
作者:李坤;李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病人及家属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对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病人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这样既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甚至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及损失,同时也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担[1],严重挫伤了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也直接侵害了病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笔者试从多方面探讨引发护患纠纷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做一浅谈.
作者:岳利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共采用微骨窗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2例颅内肿瘤,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韦耀刚;杨巧梅;张永福;周逸帆;顾克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据报道,晚期癌症病人出现疼痛者可达70%以上[1].长期持续难以忍受的剧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理功能.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对中枢神经、循环、呼吸、内分泌、消化和自主神经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如何能在有效缓解疼痛的同时又不增加镇痛药副作用的发生率,是癌痛治疗的大难题.我院利用患者自控镇痛技术,为晚期癌痛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喜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院自2008年至上2010年使用一次性耻骨上膀胱穿刺针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术20例,血、气胸穿刺引流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伟;张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是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基层单位和疾病控制网络的网底.鉴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提高其防控能力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且重要的任务,在此我简单谈谈几点工作体会.
作者:凌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疗程14天.结果 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总有效率达93.3%,优于对照组.且丹红注射液还能显著降低血脂、血黏度.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是新一代治疗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作者:徐群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脑挫裂伤是脑挫伤和脑裂伤的统称,是由于脑组织在在颅腔内的滑动及碰撞引起的.近年来,由于交通事业的发展,脑挫裂伤患者逐渐增多[1].患者多数昏迷,无法正常饮食,缺乏自觉活动,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照顾[2].本文对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郑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抢救和治疗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对于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透析充分的首要条件.我们自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颈静脉插管留置中心静脉双腔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64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颈静脉置管的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沈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慢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手术,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1年,共治愈7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8.64%;分型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示3型治疗结果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操作简便,对组织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危重早产儿由于生活能力低下,常伴有各种疾病的影响,导致喂养困难,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及时对危重早产儿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非常必要.对2009年5月~2011年1月期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75例危重早产儿采用胃肠外营养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火华;李英强;麦海燕;廖初林;萧定安;沈健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人工股骨头假体,全髋关节假体,结合钢丝捆绑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8例.结果 本组48例术后下床时间3~10天,平均6天.X线片骨折复位满意,随访4个月~3年,无假体松动、下沉,无钢丝松动及断裂.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3%.结论 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可早期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彦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语言沟通技巧在脱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156例脱敏室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在实施脱敏注射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脱敏注射.比较2组患者的配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操作率均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主动配合从7.7%提高到88.5%.结论 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减轻或消除患者对脱敏注射的畏惧心理,增强其信心及主动配合,大大提高脱敏治疗依从性和疗效.
作者:王艳玫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昂丹司琼对急性酒精中毒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急性酒精中毒伴恶心、呕吐症状者97例,随机分设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昂丹司琼止呕(8mg静注)和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止呕,记录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人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现不良反应少.结论 使用昂丹司琼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呕吐效佳且安全.
作者:张金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