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0例分析

龚奕;陈幸华;张曦;张诚;高力;高蕾;彭贤贵;孔佩艳;王庆余

关键词:抗原,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摘要: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抽取未缓解的骨髓细胞制备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留取部分单个核细胞培养DC-CIK细胞,利用制备好的白血病冻融抗原共培养激活扩增DC-CIK细胞.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60 d输注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每例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大于7×109,同时给予白细胞介素-2(IL-2)2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10 d皮下注射.观察患者接受细胞输注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与既往接受自体外周血移植但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5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接受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的50例患者中,4例在DC-CIK细胞输注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畏寒发热反应,但高体温均低于39 ℃(37.8~38.5 ℃),经物理降温后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异常不适反应.患者接受DC-CIK治疗结束后随访6~24个月,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均高于同期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中随访24个月时OS、DFS均显著高于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不良反应小,有助于清除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示该治疗方法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前景.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在标准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衰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年龄、性别、心功能及病因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标准的抗心衰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标准抗心衰治疗+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两组均规范用药6个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率、6 min步行距离(6-MWT)、RR间期标准差(SDNN)和NN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配合标准抗心衰治疗,可降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增加迷走神经的功能,可显著改善左室功能.

    作者:黄国鹏;李洪林;宋文信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半数有效浓度的研究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半数有效浓度.方法 选择要求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初产妇8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罗哌卡因(R)组和左旋布比卡因(L)组.每组第1例产妇分别使用0.125%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2 μg/mL)100 mL混合液镇痛,应用序贯法以0.025%的浓度梯度升降调整局麻药浓度,记录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开启时(0 h)、开启后4、24、48 h的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率(HR)、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体满意度,计算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术后镇痛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感觉阻滞平面、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h R组的EC50及95%CI为0.151%(0.109%~0.183%),L组的EC50及95%CI为0.126%(0.098%~0.154%),相对效价比R∶L为0.83.结论 R、L与芬太尼混合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EC50及95%CI分别为0.151%(0.109%~0.183%)、0.126%(0.098%~0.154%),R的效能小于左旋布比卡因.

    作者:苗茜;闵苏;魏珂;戴丽;陈澜;阮颜梅;高向利;邵青;刘跃民;崔东风;徐维凤;何建国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重庆地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发生率调查

    目的 研究重庆地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系统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选取年满18周岁,自出生以来一直在重庆境内居住者的下颌第二磨牙为研究对象,拍摄X线片或需治疗患牙开髓后在根管显微镜下探查,根据C形根管系统的X线特征及根管显微镜下C形根管的形态特征,判断其发生率.结果 纳入本研究的共有796名调查者,1 592颗下颌第二磨牙,其中具有C形根管系统的有438颗,发生率为27.53%.结论 C形根管系统在重庆地区人群下颌第二磨牙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正确认识和判断其解剖形态,有助于临床医师提高下颌第二磨牙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王金川;周霞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隐匿性冠心病诊断的初筛价值

    目的 研究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隐匿性冠心病诊断的初筛价值.方法 对有冠心病危险因素者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其中阳性结果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隐匿性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以及对其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阳性人群中,71%的患者被确诊为冠心病,缺血程度严重组与缺血程度较轻组比较,冠脉狭窄大于或等于75%者明显增多,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定位的缺血部位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部位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隐匿性冠心病有较好的初筛价值.

    作者:余红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 24例患者中7例接受同胞间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7例接受HLA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依据具体情况选择FBA(氟达拉滨、白消安、阿糖胞苷)、Bu/Cy(白消安/环磷酰胺)、CCNU+Bu+CTX(环磷酰胺)+Ara-c(阿糖胞苷)+ATG、IFBA(伊达比星、氟达拉滨、白消安、阿糖胞苷)+ATG方案,采用环孢素A(CsA)联合短疗程甲氨蝶呤(MTX)及吗替表考芬兮酯(MMF)预防GVHD.结果 24例患者发生肠道aGVHD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4 d,Ⅲ度aGVHD 2例,Ⅳ度aGVHD 22例;经治疗,15例患者症状缓解,9例疗效欠佳.结论 肠道aGVHD临床症状重,预后差,需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文钦;张诚;陈幸华;高力;高蕾;孔佩艳;张曦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电视硬管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会厌和舌根良性肿物162例

    作者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电视硬管喉镜下DNR数字温控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治疗会厌、舌根良性肿物16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2例患者,男97例,女65例;会厌囊肿32例,舌扁桃体肥大43例,舌根淋巴滤泡增生30例,舌扁桃体肥大合并舌根淋巴滤泡增生46例,舌根乳头状瘤8例,舌根囊肿3例.所有病例治疗时均取组织送病理证实.

    作者:孙麦青;叶放蕾;张红伟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3例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自本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4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锁定钢板组、常规钢板组,各23例.患者于术后2、6、12个月记录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术后X线片测量患者肢体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度数.记录术后患肢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对比发现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87.7±23.2) d,显著优于常规钢板组的(105.4±2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完全负重时间为(97.5±28.5) d,显著优于常规钢板组的(110.3±30.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临床疗效对比中发现锁定钢板组的疗效为86.9%,对照组为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稳固中愈后好,术后并发症少,可以作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佳治疗选择.

    作者:吴多庆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研究进展

    子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世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居第1位[1].子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由细胞分化失调到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后发展成子宫颈癌.很多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着密切的关系,HPV可促使子宫内上皮样瘤变及子宫颈癌的发生.2009年5月召开的第25届国际乳头瘤病毒会议,阐明了全球HPV的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出现了新的基因型[2].

    作者:赖年钰;喻垚;牟江涛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23例原发性睾丸淋巴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睾丸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治经过,同时对相关报道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分析1983年7月至2009年12月到本院就诊并有完整随访的睾丸原发淋巴瘤患者共23例.结果 23例患者均接受睾丸切除术.16例患者在术后接受化疗,其中4例患者行阴囊和对侧睾丸放疗;3例患者接受放疗,2例患者接受了中医治疗,另2例患者未接受进一步治疗.15例获得完全缓解/完全缓解不确定(CR/CRu),4例部分缓解(PR),1例稳定(SD).全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是39.7%和28.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治疗方案和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对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睾丸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应采取综合治疗,建议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放疗和化疗.预防性鞘内注射及对侧睾丸的预防性照射可明显减少肿瘤复发.

    作者:何卫阳;李丹;苟欣;王明;邓远忠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肾移植免疫诱导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剂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早期排斥反应防治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39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本项研究,根据应用ATG剂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n=116),常规剂量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剂量为2 mg·kg-1·d-1,术后连续应用7~14 d;B组(n=123),肾移植患者接受低剂量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剂量为0.75 mg·kg-1·d-1,术后连续应用5~10 d.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人肾存活状态、早期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术后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两组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1、3、6个月血肌酐水平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低剂量ATG在有效发挥免疫诱导作用的同时可以降低感染、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健;许亚宏;张艮甫;马小平;黄赤兵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对不同年龄段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与不同年龄段患者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13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年龄分布分为3组,即40~<56岁为A组,56~<66岁为B组,≥66岁为C组,分别测定并比较3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 (HDL)、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并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斑块性质.结果 B组和C组患者TG、FIB显著高于A组,HDL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脂及FIB与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中老年患者较其他年龄段患者而言,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程度更为严重且以不稳定性斑块居多.因此,对于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患者,可通过测定血脂及FIB水平对疾病进行早期防治及预测预后.

    作者:杨春江;刘昊;熊吉信;袁庆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浅谈大型综合医院专家门诊护理管理

    本院是西南地区的一所大型综合医院.为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更好的配置医疗资源,本院于1997年设立了专家门诊.随着近十年医院的飞速发展,专家门诊已从初的不到20个诊室,每天门诊量不到400人,发展到目前包括内、外、妇、儿等专科近50个诊室,每天专家门诊接诊患者数超过2 000人.专家门诊规模的扩增一方面尽量满足了疑难杂症的患者以及慕名求医的患者就医需求,提高了疾病诊疗水平,加快了门诊患者的周转速度;另一方面专家门诊作为医院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和竞争力[1].

    作者:熊彬;刘淑琴;钟红铃;张玲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与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科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与发生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共纳入发生院内感染的血液科患者311例,测定其外周血PLT计数,结合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血液病患者PLT计数与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血液科总感染率为9.27%,在分离出的31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200株(64.3%),革兰阳性菌88株(28.3%),真菌23株(7.4%).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和血液,两者共占89.4%,其中肺部感染117例(37.6%),血液感染81例(26.0%),鼻咽部感染80例(25.7%).感染组的PLT值明显低于无感染组和总体标本(P=0),并且随着PLT值的增高,感染率随之下降.咽部黏膜感染患者和血液感染患者PLT值明显低于肺部感染患者,也低于总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计数在血液科患者院内感染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是否采取感染预防措施以及决定重点预防部位的参考.

    作者:刘静;王小中;李静;黄波;肖芸;熊火梅;章海斌;冯丹琴;陈希敏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131I治疗甲亢性心衰伴抗甲状腺药物禁忌患者11例

    目的 总结对抗甲状腺药物(ATD)有禁忌的甲亢性心衰患者131I治疗的体会.方法 对11例甲亢性心衰并有口服ATD禁忌的患者,在严密观察下予以利尿剂、洋地黄制剂、小量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衰后,一次性足量131I治疗,并口服强的松10 mg,每日3次,3周后强的松逐渐减量直至停药.结果 全部患者心衰症状逐渐缓解,随访1年,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病情无反复,无死亡.结论 对甲亢性心衰并有口服ATD禁忌患者,在严密观察下强心、利尿剂控制心衰后,接受131I治疗并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江学容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造血干细胞归巢机制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HSC)移植已经成为治疗难治性血液病、免疫缺陷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重要手段之一,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由于干细胞采集方便,移植后造血重建快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而影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能否成功重要因素取决于干细胞数量、干细胞能否顺利归巢、植入.造血干细胞归巢(homing)是指定向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移植经外周血循环进入受体后,经复杂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介导其在骨髓内识别与定位[1].目前研究表明,HSC归巢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1)移植的干细胞滚动粘附于骨髓血窦内皮;(2)稳定的黏附并穿行内皮;(3)到达血管外骨髓微环境开始增殖分化,重建造血[2].现就干细胞归巢的过程及其相关机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罗云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骨髓活检与涂片联检对153例全血细胞减少诊断价值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切片与骨髓涂片同步观察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同步取材,涂片用瑞氏染色,骨髓活检采用塑料包埋、苏木精-姬姆萨-酸性品红染色,同时观察其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切片.结果 153例中男67例,女86例,年龄3~83岁.血液系统疾病138例(90.2%),非血液系统疾病15例.骨髓活检切片诊断符合率87.58%,高于骨髓涂片71.90%.骨髓活检切片总误诊率为4.58%低于骨髓涂片25.36%.骨髓活检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结论 骨髓活检更能客观地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的价值更优于涂片.骨髓活检与涂片二者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再林;符刚;陈洁平;张勇;徐双年;白海雁;杨丽莎;黄兴琴;蒋玲琳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28例低血糖脑病的病因、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低血糖脑病的病因、临床和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低血糖脑病患者的病因、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13例有明确糖尿病史,均行降糖药物治疗;8例患者疑糖尿病而服降糖药物,胰岛素瘤4例,原因不明3例.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14例,言语不清、反应迟钝5例,偏瘫和单侧肢体瘫痪3例,精神行为异常3例,痫性发作3例.8例头颅CT或MRI未见明显异常;7例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灶,20例MRI检查异常,主要累及双侧基底节区、大脑皮质、皮质下白质、海马、胼胝体压部和脑干,表现为等或稍长T1、长T2 异常信号,Flair像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结论 低血糖脑病的病因主要是过量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瘤,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动态监测血糖意义重大,MRI有高度特异性,DWI序列对病变更敏感.

    作者:张展;范层层;任俊伟;陈娜;杨琴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感染相关因素及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ICU 112例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鉴定及药敏结果判断采用Microscar NC31复合板.结果 11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20.54%、阿米卡星3.5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4.46%;氨曲南0.89%敏感、6.25%中度敏感;哌拉西林1.79%敏感,3.57%中度敏感;氨苄西林/舒巴坦 4.46%敏感、5.36%中度敏感;左氧氟沙星13.39%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复方磺胺、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均100%耐药.患者住ICU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机械通气、动静脉导管留置、鼻胃管、尿管留置以及广谱抗菌药物的应用,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医院内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极高,且泛耐药率增加较快.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同时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是减少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传来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并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而高质量的肠道准备是结肠镜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结肠镜检查的成功与否.肠道准备应做到安全、迅速、简便、患者痛苦小、肠腔清洁度高[1].本研究通过对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行肠道准备与传统的口服甘露醇及潘泻叶联合肥皂水灌肠比较,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王家兰;鹿安琴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

    目的 探讨重庆市局部地区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变化趋势,为本市今后建立与完善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析重庆市局部地区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的变化规律,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中的ARIMA模型分析和预测住院病例的变化趋势.结果 建立了ARIMA(p,d,q)模型,绝大多数实际值均落在两条预测值的95%置信线内,且该模型进行了短期的预测.结论 时间序列分析法用于高温干旱期间住院病例数量变化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适用性,ARIMA(p,d,q)模型能较好的反应并预测重庆市局部地区该期间病例数的变化趋势.

    作者:段芹;余兰英;徐小利;鲁建央;刘达伟;钟朝晖 刊期: 2011年第3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