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殖诱导配体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孙宝兰;朱俐;王惠民

关键词:肺癌, April,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10例小细胞肺癌(SCLC),5例炎性假瘤,16例远端正常组织中APRIL蛋白的表达,并分析APRIL高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中APRIL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7.5%(63/72),SCLC表达阳性率为10%(1/10),5例炎性假瘤和16例正常组织APRIL全为阴性表达.NSCLC中APRIL表达阳性率分别与SCLC、炎性假瘤和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CLC中APRIL表达阳性率与炎性假瘤和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SCLC中APRIL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35)、肿瘤病理分级(P=0.000)和TNM分期(P=0.000)显著相关.结论 APRIL在肺癌尤其在NSCLC中高表达并与NSCLC的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术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和持续硬膜外麻醉(CEA)在二次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择期二次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6例)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34例),观察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合并症、对孕妇血流动力学和对新生儿的影响,手术者对麻醉方法和产妇术后镇痛的评价.结果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比较具有用药量少、起效时间快、镇痛完善和腹部肌肉松弛好等优点,手术者对麻醉效果和产妇对术后镇痛都满意.结论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持续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的双重优点,对于二次剖宫产手术仍能达到很满意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

    作者:周洪贵;李佳平;黄锦;陈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复方川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川芎胶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将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复方川芎胶囊3粒/次,3次/天,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硝酸甘油用量的影响,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临床疗效为86.7%,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依次为70.0%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硝酸甘油用量为(0.29±0.18)片/天,对照组为(0.42±0.63)片/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川芎胶囊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作者:王华平;卢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定量RT-PCR法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15-脂氧合酶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目的 建立检测15-脂氧合酶(15-Lipoxygenase,15-LOX)mRNA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15-LOX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15-LOX基因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MD18-T-15-LOX作为定量模板,建立以Taqman探针技术为基础的Real-time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中15-LOX mRNA的含量.结果 15-LOX mRNA在60例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范围为4.23×104~2.67×107copy/mL;40例健康对照的表达范围为6.15×103~5.25×106copy/mL,冠心病组15-LOX mRNA的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43±3.81)×105 vs (4.79±1.76)×104;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15-LOX基因表达含量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单核细胞中15-脂氧合酶 mRNA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单核细胞中的15-LOX表达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侍杏华;周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oflex固定治疗L4~5椎管狭窄及不稳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Coflex固定治疗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轻度不稳的疗效.方法 该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采用Coflex固定收治了18例L4~5腰椎管狭窄症伴轻度不稳患者,行椎管减压或加髓核摘除术后行Coflex 固定.术后3、12个月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屈伸动力位X线检查,测量L4~5及L3~4节段活动度、L4~5椎间隙后缘高度,选用JOA和VA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72±14.6)min;出血量(56±25.4)mL;VAS评分和 JOA评分术前与术后VAS、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12个月随访L4~5节段活动度(ROM)、L4~5椎间隙后缘高度(PDH)显示术前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3~4活动度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flex固定治疗L4~5椎管狭窄症伴轻度不稳,短期疗效良好,在稳定病变节段同时能减轻相邻运动节段应力防止其继发退变.

    作者:邱志杰;杨惠林;杨同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患沟通从医学生抓起

    当前,医患关系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话题.医患关系不和谐所引发的医疗纠纷不仅是媒体炒作的焦点,行政司法处理的难点,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医患双方的痛点.医学高等院校医患沟通教育的先天不足,导致医务人员沟通意识和沟通技能的缺乏日渐显现.真正实现有效的医患沟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从医学生抓起,培养其医患沟通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

    作者:王琼;吴小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托吡卡胺眼液治疗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LASIK手术后出现屈光回退的患者经托吡卡胺眼液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对行LASIK手术后58例屈光回退的患者给予托吡卡胺眼液点眼:睡前点1次,5min后再点1次,连续使用1个月.短随访时间6个月.结果 LASIK术后3~6个月、6~12个月出现屈光回退小于-1.00D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3%、80%.LASIK术后3~12个月出现回退-1.00~-2.00D的患者,有效率占25%.用药后裸眼远视力及屈光度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结论 LASIK 术后出现屈光回退的患者,可采用托吡卡胺眼液治疗,以放松眼部的过度调节,降低屈光度,达到提高裸眼远视力的目的 .其中,屈光回退较少的患者,通过其治疗可以得到显著的疗效,而对屈光回退较多的患者疗效不显著.

    作者:罗启惠;汪辉;任茜;胡春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术后短期机械通气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术后短期机械通气对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26例择期行上腹部和胸腔手术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术后呼吸衰竭(PRF)及再插管率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5例需再插管,观察组术后48h内均成功脱机,无1例需再插管.结论 术后短期预防性机械通气对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COPD患者可显著改善呼吸状况及气体交换,降低PRF及再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胡新华;余荣环;张媛园;王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脱痂期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宫颈物理治疗后脱痂期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将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患者3 320例中创面脱痂期出血204例(6.14%,204/3 320)分为急性感染组,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史组,雌激素治疗组及其他组,行不同处理,分析出血原因,评价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 结果 急性感染组112例(54.90%,112/204),VVC史组49例(24.02%,49/204),雌激素治疗组31例(15.20%,31/204),其他组12例(5.88%,12/204),分别予以抗感染治疗、抗真菌治疗、补充雌激素治疗,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宫颈物理治疗后,应根据脱痂期出血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止血方案,应重视抗假丝酵母菌治疗及补充雌激素治疗.

    作者:周德平;顾华妍;杨君;柏策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PAI-1及D-二聚体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血浆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1(PAI-1)及D-二聚体(DD)变化并观察其心绞痛及心电图ST-T的改善.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治疗14d),对照组(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60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PAI-1、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变化;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T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PAI-1下降(P<0.05),PT、APTT、INR延长(P<0.05),15例(25%)患者DD值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例(75%)患者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AI-1、DD、PT、APTT、INR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的ST-T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疏血通可安全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PAI-1、DD,延长PT、APTT、INR,并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ST-T.

    作者:张冬梅;陈明;张后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厄贝沙坦联用比索洛尔对4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用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CHF患者随机分成2个组,观察组42例,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天,比索洛尔1.25mg,1次/天,如无不良反应,每1~2周剂量倍增;对照组40例,给予厄贝沙坦150mg,1次/天.两组疗程均6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厄贝沙坦联用比索洛尔治疗CHF患者疗效优于单用厄贝沙坦,且耐受性好.

    作者:何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静脉麻醉在50例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00例ASAⅠ~Ⅱ 级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取环、宫颈锥切、输卵管通水、诊刮等妇产科门诊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FM组(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组),PF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在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呼吸(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同时记录起效时间、恢复时间、不良反应以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中知晓.丙泊酚总用量PF组明显多于PFM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MAR、HR、RR的低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F组与PFM组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术毕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肢动、术后头晕、嗜睡、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严重的低氧血症.结论 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中的麻醉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更安全有效.

    作者:陈菲;谢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治疗45例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TACE)对中、晚期肝癌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分为A 、B组,A组23例先行TACE后再行HIFU治疗(治疗剂量20s,40s,8次,1次/周,总疗程3~4 周;B 组22例单纯行HIFU治疗,治疗剂量同A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 A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7例,CR + PR 82.6%;B 组CR 0 例,PR13例,CR+PR 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3).肝脏急性不良反应A 组1 级3 例,2 级1 例,无3 、4 级不良反应.B 组1 级2 例,无2 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HIFU联合TACE能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庄兴俊;欧娟娟;高云姝;高百春;顾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丹红联合牛磺酸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1、2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1组予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牛磺酸,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牛磺酸,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CPK、AST、LDH、CK-M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牛磺酸对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谭华清;龚尧峰;杨紧根;杨致远;梁志忠;孙学雄;欧阳卫;朱郁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妇科肿瘤腹腔卡铂与顺铂化疗护理

    妇科肿瘤腹腔化疗,因解剖与病理的特性,腹腔化疗联合静脉水化应用较广.常用化疗方案中有卡铂加紫杉醇和顺铂加紫杉醇两种常用方案(即TP方案)顺铂有严重的肾不良反应,卡铂的骨髓抑制毒性明显,这些都是护理观察的重点.现将2004~2009年本科收治的102例妇科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下鼻甲血管平滑肌瘤1例

    血管平滑肌瘤源于血管壁(多为静脉)内肌组织,为好发于间叶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四肢,尤以下肢多见.国外文献报道562例血管平滑肌瘤中仅有48例发生于头颈部,原发于鼻腔、鼻窦者更为少见,约占1%.本院于2008年诊治1例下鼻甲血管平滑肌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强;段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青、老年急性胰腺炎生化指标、器官损害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青、老年急性胰腺炎(AP)生化指标、器官损害及预后方面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老年AP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110例青年AP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出现局部、全身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 与青年组AP相比,老年组血尿淀粉酶、血总胆红素、血ALT偏高(P<0.05),易出现肝、肺、心单器官和多器官损害(P<0.05);老年组死亡率(10.34%)和SAP发生率(48.28%)均高于青年组2.72%、32.73%(P<0.05).结论 老年人应积极防治脏器功能损害,避免MODS发生,降低SAP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黄伍奎;帕尔哈提·拜合提;朱功兵;杨新文;陈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重庆市剖宫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助产机构剖宫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方法 对重庆市2003~2008年产科质量调查资料、3个区县3 278份住院分娩病例和331例住院分娩孕产妇访谈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开展剖宫产术的助产机构逐年增加,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第1位的剖宫产指征是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有孕产妇的年龄、孕产妇受教育程度、分娩孕周、首次产前检查孕周等.结论 剖宫产只是解决产科问题的手段之一,无限制地提高剖宫产率是错误的,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周晓军;黄仕芬;熊鸿燕;林晓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44例妇科老年患者逆行输液的体会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使药物渗出于组织间隙而局部发生肿胀,或因药物刺激使静脉发生条索状改变,致使护士采用常规顺行方法很难一次穿刺成功,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延误治疗;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受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启示,对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88例老年妇科患者,分别采用逆行方法和常规(顺行)方法静脉输液,通过对比分析,讨论逆行静脉输液中的相关问题.

    作者:邹丹;邱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87例婴幼儿脑瘫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婴幼儿脑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87例婴幼儿脑瘫的BAEP,测量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eak latency,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期(interpeak latency,IPL);3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脑瘫患儿分为BAEP正常组和异常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头颅CT异常情况和脑瘫程度.结果 脑瘫组Ⅰ、Ⅲ、Ⅴ波的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的IPL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EP的异常率为66.7%,多为中枢性听路损害,表现Ⅲ、Ⅴ波PL延长;脑瘫患儿BAEP异常组与BAEP正常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AEP异常组头颅CT异常例数和中重度脑瘫例数高于BAE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脑瘫的BAEP异常率高,主要是中枢听觉传导功能障碍,提示BAEP可反映脑瘫儿脑功能损害.

    作者:冒青;杨冰竹;束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成人骨松质金属微量元素的检测与比较分析

    目的 检测与比较成人不同部位干骨骨松质中Ca、Fe、Zn、Cu以及Mn等金属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收集30例成人新鲜腰椎、股骨头、髂骨以及跟骨的骨松质标本,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 腰椎骨松质中Ca、Cu、Zn、Fe、Mn含量分别为1 405.72、0.485、39.98、14.65、1.41μg/g,髂骨骨松质分别为1 551.59、0.228、39.40、9.96、2.31μg/g,股骨头骨松质分别为985.56、0.228、30.17、7.13、2.15μg/g,跟骨骨松质分别为1 144.26、0.224、54.47、7.74、0.68μg/g.结论 提供了 Ca、Cu、Zn、Fe、Mn 5种金属微量元素在腰椎、股骨头、髂骨以及跟骨骨松质中的含量数据,并发现它们的含量在这4个部位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纯清;关华;张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