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硬化肝脏再生研究进展

农卡特;袁晟光

关键词:肝硬化, 肝再生
摘要:正常肝脏在受损伤或部分切除后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但临床上肝病患者常常合并有肝硬化,大量研究表明硬化肝脏再生过程的启动、进展及终止均较正常肝脏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硬化肝脏行部分切除术后的再生机制,促进术后余肝再生及其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忽略性横位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35岁,农民,孕2产1.2007年剖宫产1次(原因不详).因停经9+个月,阴道流液3 d,胎肢脱出于阴道口外2 d,腹痛5 h入院.末次月经2008-07-06,预产期2009-04-13.孕早期顺利,未行系统产前检查,孕期无特殊不适.3个月前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生活至今.

    作者:罗华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随着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研究的认识与发展,众多学者发现Oddi括约肌(phincter of Oddi,SO)功能障碍与AP的关系超过了以往的认知程度.因此加深认识SO的病理机制在AP中的作用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刘忠铭;何勇;龚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30例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分析148例初治的白血病合并DIC 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30例白血病合并DIC患者在选用适当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的同时,应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同时输注血小板和补充凝血因子.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17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为73.3%,死亡8例,其中5例死于脑出血.结论 DIC是白血病常见及严重并发症,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值是诊断和治疗白血病合并DIC重要观察指标.治疗期间并发脑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采用恰当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白血病、正确使用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晓霞;王智明;罗贤生;孟娟;徐丹丹;李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重庆市部分大学生性健康知识、行为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性健康知识、行为及态度的现状,为开展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大学在校本科学生共958名,采用现场匿名自填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性生理知识方面,女生正确率高于男生;避孕知识方面,男生正确率高于女生;7.4%学生与其异性伙伴曾有过性行为;对婚前性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34.3%;在性健康教育中,学生关注的前3位内容依次为性自我保护与性道德观(72.2%)、性保健知识(68.4%)、怀孕避孕的知识(66.5%).结论 应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知识教育及性道德、性观念教育.

    作者:张眉;王应雄;李少芳;杨镜琳;钟朝晖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1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152例出现肝损害,占64.4%,其中轻型胰腺炎(MAP)56.5% (104/184),重症胰腺炎(SAP)92.3% (48/52),SAP较MAP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损害程度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病情轻重程度相关.

    作者:屈健宁;蔡大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角膜捐献意识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角膜捐献意识的差别.方法 以调查问卷形式,对承德市4所大学875名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875份问卷调查,有效答卷814份.有意向捐献角膜人数、支持亲友捐献角膜人数,在校医学生均高于非医学生.对角膜捐献缺乏了解,成为不能捐献的主要因素.结论 在非医学生中加强角膜捐献知识和角膜捐献意识的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邓志鸿;董微丽;付笑笑;刘刚;贾淑君;王绍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就诊顺序依次分为莫沙必利组(A组)、氟西汀组(B组)以及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组(C组),并对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单独使用莫沙必利和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52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生长抑素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生长抑素等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清胰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腹胀明显减轻,恢复明显提前,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及转手术率减少,死亡率降低.结论 清胰汤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SAP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

    作者:石世平;龙泽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9例

    目的 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并获得随访,所有病例均行后路经尺骨鹰嘴截骨,内侧柱内侧使用1/3管形钢板固定,外侧柱后侧用重建钢板固定.术后早期行肘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29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3例植骨患者术后伤口有渗出液,经换药愈合; 1例因内侧柱远端固定螺钉刺激尺神经,于术后8周取出远端1枚螺钉后症状缓解.1例合并颅脑外伤患者术后4个月发生异位骨化.无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定量肘关节的功能活动范围,优9例,良16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6.20%.结论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柱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较好地保留伸肘装置完整性,双柱固定可获得较为坚强的稳定;二者均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可较好地挽救肘关节功能.该法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

    作者:胡如印;田晓滨;孙立;杨先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原瞳孔电脑验光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性屈光不正原瞳孔电脑验光的可行性.方法 将130例首次验光的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前后的电脑验光结果 分别与复查结果 相减(以复查结果 为金标准,并且认为差值小于或等于0.50 D(或轴向小于或等于5度)为临床上有效的检查),对其两者的差值进行有效性的比照分析.结果 原瞳电脑验光和散瞳电脑验光的有效性比较柱镜和柱镜轴向没有差异,而球镜有差异,散瞳的有效性更高.但原瞳电脑验光与复查的结果 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复查结果 随原瞳电脑验光结果 增加而增加,且原瞳结果 每增加1 D,复查结果 平均增加0.787 D.结论 尚不能用原瞳电脑验光直接给配镜处方.

    作者:唐颖;孙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抗癌平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在30例中晚期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抗癌平丸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肝癌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1)治疗组30例:TACE术后第3天加抗癌平丸1.0 g口服,3次/天,总量60 g;(2)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TACE治疗.两组均以30~40 d为1个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 ,生活质量改善率73.33%,中位生存期11.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56.67% ,生活质量改善率53.33%,中位生存期8.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癌平丸联合TACE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张杰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32例全髋表面置换术疗效观察与失败分析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THSR)的病例选择、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对32例患者36个髋关节进行了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方法 按照Amstutz和Nelson提出的标准方法 进行.术后患者均进行定期临床与放射学随访,平均随访19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46.2(38~53)分增加到术后92(83~98)分.评价:优28髋,良6髋,中1例,失败1髋,优良率94.44%.影像学分析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植入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病变,近期随访结果 满意.

    作者:钟发明;肖伟平;黄军;叶超;吕劲;李勇;汤敏予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2004年3月至2007年10月的老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9例,分为顺铂(DDP)加IL-2配合热疗组(对照组)和DDP加香菇多糖配合热疗组(实验组),并对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生存质量改善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62.50%和84.00%.不良反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有发热,对照组为69.00%(15/24),实验组为12.00%(3/25);胸痛发生率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41.70%、24.00%.发生骨髓抑制对照组为50.50%,实验组为16.9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组有效率为88.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有效率相近,实验组的方案对于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是更好的选择.

    作者:向莉;任培蓉;杨红茹;吴敬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伴肠穿孔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例报道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malignant atrophic papulosis)又称为Degos病,临床非常罕见,该病为血管性疾病,表现为血管炎性和血管栓塞性病变,血管内皮增生,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少数尚可累及心脏、眼、肾脏、膀胱、阴茎等脏器.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特征性皮疹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预后多较差,死亡率高,无特效治疗手段,目前主要针对免疫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进行治疗.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恶性萎缩性血疹病伴肠穿孔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胤;杨日高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台布距地面高度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层流手术室的建设处于高峰期,对净化系统的相关管理知识学习也成为热点.对于采用手术区集中垂直送风的洁净手术室而言,国内外的观点都是采取落地式手术台布,防止手术台下方出现涡流,以减弱手术台下方气流与清洁空气掺混.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手术台布高度铺设后,通过空气沉降法采样,检测手术室各部位空气含菌量,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台布距地高度对空气洁净度的影响.

    作者:王亚玲;孙静;杨天德;钟河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特发性脊柱侧弯后路松解矫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特发性脊柱侧弯是指不明原因的脊柱偏离正常中线,形成不同程度的侧弯畸形,多发生于青少年,影响患者的发育和学习、生活.在治疗上不仅需要矫正畸形,还需保持脊柱生长能力[1],后路调节矫正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常见手术方法之一.手术创伤大,风险性高,以致护理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本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脊柱侧弯19例患者行后路松解矫形术的术后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王定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本科教学评估中军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本科教学评估中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方法 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和归类,并计算频数和频率.结果 本科教学评估中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人际关系(25.20%)、管理过严(14.17%)、能力不足(13.39%)、担心未来(13.39%)、压力过重(9.84%)、意志力薄弱(7.09%)、时间紧张(6.69%)、睡眠不足(5.51%)和其他(4.72%)9个方面的内容.结论 军校大学生在本科教学评估期间的心理压力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管理过严和能力不足等9个方面,包括29个成分,体现了军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殊性.

    作者:刘波;张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对策研究

    护理文书是医院和患者的重要档案资料,不仅为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宝贵资料,也是结算收费的依据和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证据[1].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反映了护患沟通、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如何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是当前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院护理部一直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针对本院2007年护理文书抽样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在2008年开展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具体对策研究,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冯成梅;林玉筠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胰腺囊肿合并胰管结石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因上腹部疼痛10+d 于2009年9月9日入院.入院前10 d,患者进食酸辣粉后出现中上腹隐痛,呈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弯腰屈膝位可缓解,伴恶心、嗳气、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晨起明显,约4~5次/天,便后疼痛无明显缓解.不伴畏寒发热、皮肤黄染、呕血、便血、黑便等症状.自服溃疡散胶囊后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既往身体健康.

    作者:白鍊;贺学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4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4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均为轻型,经过治疗,4~8 d后复查血三酰甘油(TG)降至5.65 mmol/L以下,住院10~21 d,平均14 d. 结论 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AP)的危险因素之一,它是继胆源性、酒精性之后AP的常见病因.因此及时清除血浆中高浓度的TG,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有助于AP的症状缓解,改善预后.

    作者:张茂生;吴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