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民;张鸣青;张华玉
目的 比较宫颈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结果的差异,并评价宫颈多点活检在CIN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宫颈锥切术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行宫颈锥切术后标本送病检,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 设同一病理级别为相符,54例宫颈锥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活检病理结果符合,占56.3%;42例结果不符合,占43.7%.其中,术后结果较严重者10例,占不符合例数的23.8%,占总例数的10.4%;较轻者32例,占不符合例数的76.2%,占总例数的33.3%.结论 仅根据宫颈多点活检结果指导临床对CIN的诊断和治疗有其局限性,若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行宫颈锥切术,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黄金;杨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汶川地震后,本院在震后6~48h先后组建5批医疗队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在组建医疗队时,对医疗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医疗队员职称层次比例配置、震后伤员伤情状况等问题,存在盲目性,给快速、有效救灾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5批医疗队员和147例地震伤员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地震救治资料,试图探讨地震医疗队护理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为今后护理人才培养和建立防灾医疗队提供参考.
作者:马立平;胡正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低下等.
作者:曾照芳;安琳;程远;李雯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方法 对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自体髂骨或外骨痂植骨的117例肱骨中下段骨折失效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随访12~18个月所有病例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原发性创伤严重、内固定物受力大、内固定物内在质量差、内固定物应用不当、治疗方法不当、术后管理不善、康复锻炼失误是导致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
作者:向秀根;张绍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水平与教学实施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名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与教学实施方法的问卷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高压氧医学知识,也不知道高压氧治疗在中国的开展情况,<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结果 在军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十分必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高压氧医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日后能较好地运用高压氧医学知识为临床治疗疾病的能力.结论 军医大学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是培养现代医科学生的需要,是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作者:李宁;李启明;廖忠莉;徐宏萍;王敏;谢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髓、脊神经,其次足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这些病来势比较凶猛,病情恢复缓慢,根据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使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效果不甚理想,常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病死率较高.本科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对收治的3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申艳;旷水红;黄怀;沈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发生分歧和矛盾,当事人要求追究责任或要求赔偿损失而形成的医疗纠葛[1].
作者:王柯厶;万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共8例,均为术后并发症,其中囊袋内积血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心外肌肉收缩1例,起搏综合征4例.结论 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卒.
作者:付世全;代永红;黄如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对护七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发展的高等护理教育,提高护理队伍的学历层次,成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本科护生造就成为具有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正是顺应了这一新形势.
作者:赵莉;胡定伟;吴玉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脑外伤可以定义为外力所致的脑损伤,当今中国的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病因以交通事故多,其次是高处落下、暴力、劳动损伤和运动损伤等.幸存者很多留有严重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早期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使各种功能得到大限度地恢复.
作者:古菁;黄怀;虞容豪;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反复乏力3年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2年前,曾因乏力到外院就诊,当时查血常规:白细胞2.1×10,9/L,血红蛋白71g/L,血小板181×10,9/L,予以胃镜、骨穿刺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予以补充造血物质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发病过程中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大、小便无明显异常,无肝炎、结核病史.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作者:夏乐敏;王运律;刘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交替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确诊的3例交替发生的甲亢和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诊断为Graves病伴桥本甲状腺炎;另1例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滤泡细胞癌.均先后交替出现甲亢和甲减.分别通过手术、131Ⅰ、药物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交替发生甲亢和甲减时应重视并寻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作者:谢扬兵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尿流中断反复发作40余年,于2006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于40余年前首发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之后常有反复发作,伴下腹坠胀不适,间歇性尿流中断.1年前曾在院外经B超诊断为巨大膀胱结石,现到本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腹平坦、软,肝脾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盆腔内可触及椭圆形包块约12cm×10cm,质硬,可活动,触之有下坠感.B超检查:膀胱充盈好,膀胱内一个约12cm×10cm×8cm大小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前列腺无法探及,双肾轻度积水.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向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s)是配体活化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有PPARα、PPARβ、PPARγ 3种亚型.1990年Isseman等首次发现PPARγ,因可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而得名.三者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不尽相同,PPARγ表达于脂肪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及气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PPARγ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在这些研究中,活化后的PPARγ抗纤维增生性疾病的有效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PPARγ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昱;许峰;朱宇熹;卢仲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急性痢疾的流行菌株分布及耐药特点,探索对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210例经细菌学证实的小儿急性菌痢前后两个5年的(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痢疾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进行分析.结果 前后两个5年均以福氏所占比例大(62.6%和87.39%),显示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其次为宋氏.后5年氯霉素敏感率较前段显著上升(P<0.01),而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氟哌酸则略有下降(P>0.05),多重耐药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3年后福氏痢疾杆菌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临床上应合理、交替选用敏感性高的药物,头孢三代较为理想.
作者:熊维;李宁;郑培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或原始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机体内的多功能细胞,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以实现机体内部建构和自我康复能力.自从1970年小鼠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后,有关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作者: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静脉抽血是门诊常用和基本的操作之一,用于各种化验检查血标本的留取.本院门诊抽血患者多为长期或反复需要静脉抽血检查的肿瘤患者和老年患者.所以保护好患者的血管,确保下一次静脉抽血的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在于静脉抽血拔针后针眼的按压方法.
作者:田燕;高君;陶好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食管痛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只有14%左右[1].导致食管癌顶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癌具有高度外侵特性,在早期即可发生转移或是侵犯周围器官[2].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涉及多种基因及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异常,但其确贩切机制目前还远未阐明.
作者:郭伟;蒋耀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如何适应社会和人民健康的需要,杜绝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是摆在输血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作者结合血站管理实际,探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际应用和改进.
作者:赵锋;李天君;刘晓丽;张晓飞;杨亦青;刘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妇产科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临床见习,学生对临床工作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促进其充分理解课常教育的理论内容,有利于产生对知识的需求感;通过临床见习建立的临床思维将对学生今后的实习,乃至未来I临床工作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与教学医院相应条件改善有限,以及医患纠纷的增多,使得临床见习的工作越来越困难.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实践的质量,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师亟待思索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何畏;李玉艳;俞炽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