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照芳;安琳;程远;李雯娟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套扎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54例积极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6.4%,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套扎治疗,创伤小,止血效果迅速、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民;张鸣青;张华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不同氧浓度微环境时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对比分析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常规培养与机体生理微环境中增殖情况的差异.方法 从大鼠骨髓中分离获取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以0.3×104细胞/孔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待细胞完全贴壁后,按照实验分组、常规培养组、高压氧组和低压氧组进行处理;采用MTT发连续5d测定各组细胞OD值;统计分析不同氧浓度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与常规培养组比较,5kPa高压氧组MSCs增长旺盛,第5天的OD值是常规培养组的1.2倍;且随着每次吸氧时间的延长而有增加趋势;2.0kPa高压氧组和低压氧组MSCs表现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仅为常规培养组的64%和26%.结论 适宜的高浓度氧微环境可以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
作者:李宁;吴桂英;李启明;廖忠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胃镜检查术患者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氯胺酮麻醉的效果,探讨临床合理的配伍用药.方法 120例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门诊患者,年龄25~60岁,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机分为4组(n=30):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异丙酚组(MP组)、芬太尼+异丙酚组(FP组)、氯胺酮+异丙酚组(KP组).分别记录静脉注射异丙酚前(基础值)及注射后2、5、10min时MAP、HR、SpO2及RR值.间断行OAA/S评分,观察患者呛咳、流泪、肢体活动等胃镜刺激反应,记录操作时间、入睡时间(从注射异丙酚到OAA/S评分为0分的时间)、苏醒时间(从注射异丙酚到OAA/S评分为3分的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从注射异丙酚到OAA/评分为5分的时间).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给药后各组MAP、HR、SpO2及RR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P组和MP组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而FP组和KP组略呈上升趋势(P<0.01).KP组入睡时间缩短,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延长(P<0.01).FP组流泪、肢体活动、入镜阻力及需要追加异丙酚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术中异丙酚复舍芬太尼可使血液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流泪、肢体活动、入镜阻力等胃镜刺激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为临床合理的配伍用药.
作者:苗茜;崔东风;刘跃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制造型企业已经获得了六一西格玛管理带来的巨大成功.通过DMAIC模式(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找出质量与成本间的平衡点,找出顾客要求与企业需求间的平衡点.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产值与利润的大化,以顾客需求与满意作为企业发展方向,[1].应用六一西格玛原理实施医院管理,找出社会、政府、患者,医院间需求的平衡点,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实现医院的大发展,是现有体制下的医院采用的可行的管理模式.
作者:杜一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宫颈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结果的差异,并评价宫颈多点活检在CIN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宫颈锥切术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行宫颈锥切术后标本送病检,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 设同一病理级别为相符,54例宫颈锥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活检病理结果符合,占56.3%;42例结果不符合,占43.7%.其中,术后结果较严重者10例,占不符合例数的23.8%,占总例数的10.4%;较轻者32例,占不符合例数的76.2%,占总例数的33.3%.结论 仅根据宫颈多点活检结果指导临床对CIN的诊断和治疗有其局限性,若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行宫颈锥切术,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黄金;杨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B超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1例相关资料完整的膀胱疾病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膀胱肿瘤5例、膀胱结石4例、膀胱憩室2例、腺性膀胱炎4例、急性膀胱炎4例、输尿管囊肿2例,B超对上述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8/21).结论 B超能较早发现膀胱腔内及膀胱壁的病变,方便、快捷、无创、无痛苦,能正确诊断大部分膀胱疾病,为膀胱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灿晶;白兰平;唐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在全身麻醉前用药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及其程度.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全麻麻醉,观察组术前肌肉注射长托宁0.5mg,对照组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记录入室即刻、注射后20、40min的心率、血压和口干评分,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给药后20、40min两组血压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观察组各时点心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各时点心率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给药后各时点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开始气管插管后两组口腔和气道分泌物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托宁不增加患者心率和升高血压,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全身麻醉前用药.
作者:万成福;毛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急性痢疾的流行菌株分布及耐药特点,探索对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210例经细菌学证实的小儿急性菌痢前后两个5年的(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痢疾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进行分析.结果 前后两个5年均以福氏所占比例大(62.6%和87.39%),显示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其次为宋氏.后5年氯霉素敏感率较前段显著上升(P<0.01),而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氟哌酸则略有下降(P>0.05),多重耐药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3年后福氏痢疾杆菌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临床上应合理、交替选用敏感性高的药物,头孢三代较为理想.
作者:熊维;李宁;郑培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s)是配体活化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有PPARα、PPARβ、PPARγ 3种亚型.1990年Isseman等首次发现PPARγ,因可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而得名.三者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不尽相同,PPARγ表达于脂肪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及气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PPARγ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在这些研究中,活化后的PPARγ抗纤维增生性疾病的有效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PPARγ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昱;许峰;朱宇熹;卢仲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为提高对肝脓肿的CT表现与病理基础关系的认识,探讨CT在肝脓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肝脓肿患者2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后动态扫描.结果 典型肝脓肿12例,病灶平扫呈低密度影,6例病灶中心有分隔,2例小气泡或气-液平面征.增强后12例均边缘强化呈环征.不典型肝脓肿10例,CT平扫表现为边缘模糊低密度肿块.增强CT可见:(1)肿块缩小征;(2)边缘强化征;(3)簇状征或花辫征;(4)延时强化征.结论 CT扫描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俞腾先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异位妊娠是妇科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危险性较大.其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
作者:陈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对护七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发展的高等护理教育,提高护理队伍的学历层次,成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本科护生造就成为具有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正是顺应了这一新形势.
作者:赵莉;胡定伟;吴玉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脑外伤可以定义为外力所致的脑损伤,当今中国的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病因以交通事故多,其次是高处落下、暴力、劳动损伤和运动损伤等.幸存者很多留有严重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早期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使各种功能得到大限度地恢复.
作者:古菁;黄怀;虞容豪;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氧中毒是指机体在一定氧压下经过相应的时程,导致机体某些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发生病理变化而表现的病症.机体对氧的毒性作用易感部位为肺,脑及眼等.临床上常分为肺型氧中毒和神经济系统型氧中毒.
作者:吴桂英;廖忠莉;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如何适应社会和人民健康的需要,杜绝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是摆在输血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作者结合血站管理实际,探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际应用和改进.
作者:赵锋;李天君;刘晓丽;张晓飞;杨亦青;刘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刺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对120例确诊为骨转移肿瘤并伴骨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各40例;A组采用采用帕米膦酸二钠45mg/次,静脉滴注,共2次;B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60mg/次,静脉滴注,共2次;C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次,静脉滴注,共2次;3组均每4周重复,共2周期;3组帕米膦酸二钠均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4~6h.结果 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时晚期肿瘤骨转移者在止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3方面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在止痛效果、活动能力改善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其优势仅体现在止痛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剂量组均无近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在止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能力方面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毅;吴娅利;王帅;陈川;王阁;张洁;邱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CD117、CD34、Vimentin、A,ctin标记.结果 52例GIST中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岁.患者常有腹部不适.反复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有的呕血.肿瘤大小不等、实性、体积大者有囊性变,瘤体边界清楚,突出黏膜者有形成溃疡.52例GIST中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为上皮样细胞组成,混合型及印戒状瘤细胞少见.免疫组化示CD117阳性占76.9%、CD34阳性占84.6%,多数瘤细胞Vimentin呈不同程度的(+).结论 GIST是一种独立性疾病,术后易复发,CD117、CD34是其确诊的重要标记物,瘤细胞对Vimentin也有良好的表达.肿瘤的大小、核增殖活性是评价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弟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汶川地震后,本院在震后6~48h先后组建5批医疗队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在组建医疗队时,对医疗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医疗队员职称层次比例配置、震后伤员伤情状况等问题,存在盲目性,给快速、有效救灾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5批医疗队员和147例地震伤员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地震救治资料,试图探讨地震医疗队护理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为今后护理人才培养和建立防灾医疗队提供参考.
作者:马立平;胡正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方法 对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灶多位于肺胸膜下,广基底与胸膜相连;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直径2~5cm,密度均匀;边缘可见粗长毛刺,棘状突起或浅分叶;可有淋巴结肿大.结论 全面综合地分析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特征,结合肺内感染病史,有助于肺炎性假瘤的正确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潘鑫;毕纯龙;万霞;杨立国;何萍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水平与教学实施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名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与教学实施方法的问卷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高压氧医学知识,也不知道高压氧治疗在中国的开展情况,<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结果 在军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十分必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高压氧医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日后能较好地运用高压氧医学知识为临床治疗疾病的能力.结论 军医大学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是培养现代医科学生的需要,是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作者:李宁;李启明;廖忠莉;徐宏萍;王敏;谢渊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