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B超对21例膀胱疾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张灿晶;白兰平;唐利

关键词:B超, 膀胱肿瘤, 膀胱结石, 膀胱炎
摘要:目的 探讨B超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1例相关资料完整的膀胱疾病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膀胱肿瘤5例、膀胱结石4例、膀胱憩室2例、腺性膀胱炎4例、急性膀胱炎4例、输尿管囊肿2例,B超对上述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8/21).结论 B超能较早发现膀胱腔内及膀胱壁的病变,方便、快捷、无创、无痛苦,能正确诊断大部分膀胱疾病,为膀胱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脑病15例,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11例患者对照研究.结果 采用和不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6.66%和54.54%.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与高压氧治疗疗效无明显关系.2个疗程以上高压氧治疗症状改善增加.出现症状后尽快使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脑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李德志;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认知功能又称神经认知功能,指人脑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也就是由大量分工不同而在结构与功能上密切相关的神经元构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所具有的一系列功能.包括分辨、整合信息并对之进行加工处理,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综合能力,包含视觉追踪、工作记忆、逻辑推理与计划能力等几个方面.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运算、时间、空间定向、结构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执行能力等方面.

    作者:邱田;蒙华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和改进

    如何适应社会和人民健康的需要,杜绝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是摆在输血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作者结合血站管理实际,探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际应用和改进.

    作者:赵锋;李天君;刘晓丽;张晓飞;杨亦青;刘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巨大膀胱结石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尿流中断反复发作40余年,于2006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于40余年前首发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之后常有反复发作,伴下腹坠胀不适,间歇性尿流中断.1年前曾在院外经B超诊断为巨大膀胱结石,现到本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腹平坦、软,肝脾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盆腔内可触及椭圆形包块约12cm×10cm,质硬,可活动,触之有下坠感.B超检查:膀胱充盈好,膀胱内一个约12cm×10cm×8cm大小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前列腺无法探及,双肾轻度积水.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向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5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CD117、CD34、Vimentin、A,ctin标记.结果 52例GIST中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岁.患者常有腹部不适.反复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有的呕血.肿瘤大小不等、实性、体积大者有囊性变,瘤体边界清楚,突出黏膜者有形成溃疡.52例GIST中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为上皮样细胞组成,混合型及印戒状瘤细胞少见.免疫组化示CD117阳性占76.9%、CD34阳性占84.6%,多数瘤细胞Vimentin呈不同程度的(+).结论 GIST是一种独立性疾病,术后易复发,CD117、CD34是其确诊的重要标记物,瘤细胞对Vimentin也有良好的表达.肿瘤的大小、核增殖活性是评价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弟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骨科住院患者初次便秘时间的临床分析

    便秘是骨科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痛苦.临床护理中,往往是发生便秘后再进行处理.为了减少便秘的发生,对本院骨科2008年4~6月住院时间在20d以上的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探讨骨科住院患者初次发生便秘的时间,以便进行有效的预防.

    作者:向虹静;徐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套扎治疗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套扎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54例积极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6.4%,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套扎治疗,创伤小,止血效果迅速、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民;张鸣青;张华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刺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对120例确诊为骨转移肿瘤并伴骨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各40例;A组采用采用帕米膦酸二钠45mg/次,静脉滴注,共2次;B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60mg/次,静脉滴注,共2次;C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次,静脉滴注,共2次;3组均每4周重复,共2周期;3组帕米膦酸二钠均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4~6h.结果 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时晚期肿瘤骨转移者在止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3方面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在止痛效果、活动能力改善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其优势仅体现在止痛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剂量组均无近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在止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能力方面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毅;吴娅利;王帅;陈川;王阁;张洁;邱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原因剖析及预防探讨

    目的 分析髋动力加压螺钉钉板内固定系统(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其发生的方法.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DHS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预防的方法.结果 在DHS固定失败的患者中,髋螺钉切割致穿出股骨头11例,螺钉拔出、钢板松动3例,普通螺钉断裂2例,钢板折断1例.其中骨折分型EvansⅡ型Ⅰ例(5.9%),Ⅲ型9例(52.9%),Ⅳ型7例(41.2%).骨质条件Singh指数小于4的患者共12例,占70.6%.髋螺钉置入靠前上方8例,占47.1%.结论 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髋螺钉进钉点选择及术后合理康复锻炼均可导致DHS内固定失败,术前全面的分析、术中精确的操作及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倒丶?

    作者:陈永龙;张怡五;王晓勇;高卫民;邓天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门诊静脉抽血后3种按压方法的比较

    静脉抽血是门诊常用和基本的操作之一,用于各种化验检查血标本的留取.本院门诊抽血患者多为长期或反复需要静脉抽血检查的肿瘤患者和老年患者.所以保护好患者的血管,确保下一次静脉抽血的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在于静脉抽血拔针后针眼的按压方法.

    作者:田燕;高君;陶好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方法 对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自体髂骨或外骨痂植骨的117例肱骨中下段骨折失效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随访12~18个月所有病例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原发性创伤严重、内固定物受力大、内固定物内在质量差、内固定物应用不当、治疗方法不当、术后管理不善、康复锻炼失误是导致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

    作者:向秀根;张绍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压氧微环境对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干细胞是一群具有无限或被延长了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成特定的组织.但是当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之间的平衡发生偏差,就会导致生长失控继而导致肿瘤或组织缺陷,因此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调控成为目前日益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各种调节因子被发现、细胞分化筛选与体外扩增技术不断改进,有关干细胞分化与调控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就高压氧微环境对干细胞分化调控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廖忠莉;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

    目的 分析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共8例,均为术后并发症,其中囊袋内积血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心外肌肉收缩1例,起搏综合征4例.结论 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卒.

    作者:付世全;代永红;黄如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痢疾的菌群分布、耐药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痢疾的流行菌株分布及耐药特点,探索对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210例经细菌学证实的小儿急性菌痢前后两个5年的(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痢疾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进行分析.结果 前后两个5年均以福氏所占比例大(62.6%和87.39%),显示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其次为宋氏.后5年氯霉素敏感率较前段显著上升(P<0.01),而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氟哌酸则略有下降(P>0.05),多重耐药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3年后福氏痢疾杆菌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临床上应合理、交替选用敏感性高的药物,头孢三代较为理想.

    作者:熊维;李宁;郑培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肺癌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其原发肿瘤多见于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1].骨转移一般是不可治愈的,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2].对骨转移机制的研究将有利于引入新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韩萍;张幸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96例宫颈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宫颈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结果的差异,并评价宫颈多点活检在CIN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宫颈锥切术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行宫颈锥切术后标本送病检,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 设同一病理级别为相符,54例宫颈锥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活检病理结果符合,占56.3%;42例结果不符合,占43.7%.其中,术后结果较严重者10例,占不符合例数的23.8%,占总例数的10.4%;较轻者32例,占不符合例数的76.2%,占总例数的33.3%.结论 仅根据宫颈多点活检结果指导临床对CIN的诊断和治疗有其局限性,若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行宫颈锥切术,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黄金;杨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15例粘连性肠梗阻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术式及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近年来本院选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5例的资料.结果 术后肠功能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缩短,本组病例均痊愈.结论 反复发作、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粘连性肠梗阻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安全适用等优点.

    作者:瞿荣锋;孙念绪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膀胱镜直视下膀胱穿刺造瘘微创取石治疗膀胱结石57例

    目的 探讨膀胱镜直视下膀胱穿刺造瘘微创取石治疗膀胱结石的方法及体会.方法 经尿道置入膀胱镜并连接影像系统,常规膀胱镜检见结石后,在膀胱镜直视引导下经耻骨上小切口膀胱穿刺造瘘置入腹腔镜10mm trocar,以胆囊取石钳直接取石,较大结石夹碎后取出,术后尿道内留置气囊导尿管7~10d.结果 57例均一次性取净结石.手术时间25~50min,平均30mira术中出血量5~10mL.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膀胱镜直视下膀胱穿刺造瘘微创取石治疗膀胱结石损伤小、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作者:王细生;林伟平;杨轶凡;叶家新;彭乃雄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00名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和教学实施的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水平与教学实施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名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与教学实施方法的问卷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高压氧医学知识,也不知道高压氧治疗在中国的开展情况,<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结果 在军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十分必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高压氧医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日后能较好地运用高压氧医学知识为临床治疗疾病的能力.结论 军医大学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是培养现代医科学生的需要,是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作者:李宁;李启明;廖忠莉;徐宏萍;王敏;谢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应用六-西格玛原理实施医院管理

    制造型企业已经获得了六一西格玛管理带来的巨大成功.通过DMAIC模式(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找出质量与成本间的平衡点,找出顾客要求与企业需求间的平衡点.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产值与利润的大化,以顾客需求与满意作为企业发展方向,[1].应用六一西格玛原理实施医院管理,找出社会、政府、患者,医院间需求的平衡点,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实现医院的大发展,是现有体制下的医院采用的可行的管理模式.

    作者:杜一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