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忠莉;李宁
目的 比较宫颈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结果的差异,并评价宫颈多点活检在CIN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宫颈锥切术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行宫颈锥切术后标本送病检,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 设同一病理级别为相符,54例宫颈锥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活检病理结果符合,占56.3%;42例结果不符合,占43.7%.其中,术后结果较严重者10例,占不符合例数的23.8%,占总例数的10.4%;较轻者32例,占不符合例数的76.2%,占总例数的33.3%.结论 仅根据宫颈多点活检结果指导临床对CIN的诊断和治疗有其局限性,若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行宫颈锥切术,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黄金;杨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水平与教学实施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名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与教学实施方法的问卷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高压氧医学知识,也不知道高压氧治疗在中国的开展情况,<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结果 在军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十分必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高压氧医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日后能较好地运用高压氧医学知识为临床治疗疾病的能力.结论 军医大学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是培养现代医科学生的需要,是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作者:李宁;李启明;廖忠莉;徐宏萍;王敏;谢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国38起高压氧舱事故的基本情况,探讨氧舱安全规范管理的措施.方法 采用检索相关文献、查阅相关专著及期刊、网络搜索、咨询或实地考察4种形式收集事故资料,以上2种或2种以上完全符合者,纳入统计范围.通过分析事故单位的事故舱舱型、性质、主要原因、伤亡人数,并与国外比较,进一步探讨中国氧舱管理的缺陷,从而总结安全管理的措施.结果 中国氧舱发生事故共38起,其中火灾伤亡事故36起,事故总发生率为1.00%左右,共造成77人死亡,8人受伤,36起火灾事故中,由设备问题引起的占17.39%,因违章失职造成的达82.61%,氧气加压舱占77.78%,空气加压舱占22.22%.结论 中国氧舱事故多发,氧气加压舱占大多数,安全形势严峻.必须从落实、完善有关制度及安全运行、搞好学科建设、合理治疗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来保障安全.
作者:黄怀;李宁;翁其彪;陈宇珂;古菁;谢秋幼;张延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CD117、CD34、Vimentin、A,ctin标记.结果 52例GIST中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岁.患者常有腹部不适.反复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有的呕血.肿瘤大小不等、实性、体积大者有囊性变,瘤体边界清楚,突出黏膜者有形成溃疡.52例GIST中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为上皮样细胞组成,混合型及印戒状瘤细胞少见.免疫组化示CD117阳性占76.9%、CD34阳性占84.6%,多数瘤细胞Vimentin呈不同程度的(+).结论 GIST是一种独立性疾病,术后易复发,CD117、CD34是其确诊的重要标记物,瘤细胞对Vimentin也有良好的表达.肿瘤的大小、核增殖活性是评价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弟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对Graves'病患者血清rT3浓度变化研究的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Graves'病初发组、部分控制组、控制组、复发组和正常人的甲状腺激素(T3、T4、rT3)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Graves'病初发组、复发组和部分控制组rT3均升高,且较T3、T4明显;Graves'病控制组rT3下降较慢较迟.结论 血清rT3是判断Graves'病初发和复发的敏感指标;在Graves'病治疗随访过程中,对监测药物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华;邓红;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制造型企业已经获得了六一西格玛管理带来的巨大成功.通过DMAIC模式(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找出质量与成本间的平衡点,找出顾客要求与企业需求间的平衡点.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产值与利润的大化,以顾客需求与满意作为企业发展方向,[1].应用六一西格玛原理实施医院管理,找出社会、政府、患者,医院间需求的平衡点,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实现医院的大发展,是现有体制下的医院采用的可行的管理模式.
作者:杜一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髋动力加压螺钉钉板内固定系统(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并探讨预防其发生的方法.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DHS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预防的方法.结果 在DHS固定失败的患者中,髋螺钉切割致穿出股骨头11例,螺钉拔出、钢板松动3例,普通螺钉断裂2例,钢板折断1例.其中骨折分型EvansⅡ型Ⅰ例(5.9%),Ⅲ型9例(52.9%),Ⅳ型7例(41.2%).骨质条件Singh指数小于4的患者共12例,占70.6%.髋螺钉置入靠前上方8例,占47.1%.结论 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髋螺钉进钉点选择及术后合理康复锻炼均可导致DHS内固定失败,术前全面的分析、术中精确的操作及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是保证手术成功倒丶?
作者:陈永龙;张怡五;王晓勇;高卫民;邓天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干细胞是一群具有无限或被延长了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成特定的组织.但是当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之间的平衡发生偏差,就会导致生长失控继而导致肿瘤或组织缺陷,因此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调控成为目前日益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各种调节因子被发现、细胞分化筛选与体外扩增技术不断改进,有关干细胞分化与调控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就高压氧微环境对干细胞分化调控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廖忠莉;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食管痛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只有14%左右[1].导致食管癌顶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癌具有高度外侵特性,在早期即可发生转移或是侵犯周围器官[2].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涉及多种基因及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异常,但其确贩切机制目前还远未阐明.
作者:郭伟;蒋耀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神经阻滞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幕上占位性病变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组(A组)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各15例.A组于切皮前选择耳颞神经、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以0.75%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B组术后行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术后48h内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因镇痛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高浓度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操作简单,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脑手术术后镇痛.
作者:刘聪霞;孟庆友;李华平;徐鹏;邴海龙;王亚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反复乏力3年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2年前,曾因乏力到外院就诊,当时查血常规:白细胞2.1×10,9/L,血红蛋白71g/L,血小板181×10,9/L,予以胃镜、骨穿刺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予以补充造血物质等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有所好转.发病过程中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大、小便无明显异常,无肝炎、结核病史.入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
作者:夏乐敏;王运律;刘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共8例,均为术后并发症,其中囊袋内积血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心外肌肉收缩1例,起搏综合征4例.结论 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卒.
作者:付世全;代永红;黄如彬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其原发肿瘤多见于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1].骨转移一般是不可治愈的,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2].对骨转移机制的研究将有利于引入新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韩萍;张幸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发现各种下肢动脉疾病115例.结果 115例病例中动脉硬化97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急性动脉栓塞6例,结节性多动脉炎2例,假性动脉瘤1例,先天性动静脉瘘1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下肢动脉疾病的首选影像检查手段,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史.
作者:王众;金蓉;窦晓冬;李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刺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观察,对120例确诊为骨转移肿瘤并伴骨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每组各40例;A组采用采用帕米膦酸二钠45mg/次,静脉滴注,共2次;B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60mg/次,静脉滴注,共2次;C组采用帕米膦酸二钠90mg/次,静脉滴注,共2次;3组均每4周重复,共2周期;3组帕米膦酸二钠均加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4~6h.结果 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时晚期肿瘤骨转移者在止痛、改善生活质量及活动能力3方面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1);与中剂量组比较,在止痛效果、活动能力改善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其优势仅体现在止痛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剂量组均无近期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大剂量帕米膦酸二钠在止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活动能力方面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毅;吴娅利;王帅;陈川;王阁;张洁;邱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口义齿再次修复时颌位关系复制(转移)的效果.方法 利用旧义齿做托盘取模、转移颌位关系、上(牙合)架,完成全口义齿的制作.结果 采用复制法制作的21例全口义齿,有19例非常满意或满意,满意率90.5%,与对照组临床效果比较患者满意率差异显著.结论 复制颌住关系正确的全口义齿,患者适应性强,不复诊或复诊次数少,满意率高,医生工作量减少,临床实用性强.
作者:印晓玲;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前,氧舱是否进行严格消毒与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n=183)分成两组,其中100例为实验组,在高压氧治疗前对舱内的物体表面、舱内空气和吸氧管道进行严格消毒,83例为未消毒的对照组.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吸氧螺纹管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和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螺纹管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和院内感染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舱内严格消毒有利于预防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古菁;黄怀;虞容豪;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髓、脊神经,其次足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这些病来势比较凶猛,病情恢复缓慢,根据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使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效果不甚理想,常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病死率较高.本科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对收治的3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申艳;旷水红;黄怀;沈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发生分歧和矛盾,当事人要求追究责任或要求赔偿损失而形成的医疗纠葛[1].
作者:王柯厶;万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建立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对门诊健康体检发现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的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能够在入院时直接进入胆囊切除临床路径的可行性.方法 对本院门诊健康体检中心筛选出的80倒胆囊结石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门诊处理组,n=80),按照门诊早期干预临床路径的要求,采用门诊随访的方式,控制血压、血糖至正常范围,然后收入住院,按照胆囊临床路径实施标准化处理.对照同期130例住院后术前检查发现合并内科疾病,经内科治疗控制症状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住院处理组,n=130),比较两组之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 门诊处理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少于住院处理组.结论 通过门诊健康体检,及早发现有内科合并症患者,按照标准化程序对其在入院前实施干预,待症状控制后再入院进入临床路径,可以减少患者入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
作者:王毅;李长芳;潘俊江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