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菁;黄怀;虞容豪;李宁
目的 探讨B超对膀胱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1例相关资料完整的膀胱疾病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膀胱肿瘤5例、膀胱结石4例、膀胱憩室2例、腺性膀胱炎4例、急性膀胱炎4例、输尿管囊肿2例,B超对上述疾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5.7%(18/21).结论 B超能较早发现膀胱腔内及膀胱壁的病变,方便、快捷、无创、无痛苦,能正确诊断大部分膀胱疾病,为膀胱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张灿晶;白兰平;唐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制造型企业已经获得了六一西格玛管理带来的巨大成功.通过DMAIC模式(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找出质量与成本间的平衡点,找出顾客要求与企业需求间的平衡点.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实现产值与利润的大化,以顾客需求与满意作为企业发展方向,[1].应用六一西格玛原理实施医院管理,找出社会、政府、患者,医院间需求的平衡点,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实现医院的大发展,是现有体制下的医院采用的可行的管理模式.
作者:杜一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妇产科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临床见习,学生对临床工作的性质有了感性认识,促进其充分理解课常教育的理论内容,有利于产生对知识的需求感;通过临床见习建立的临床思维将对学生今后的实习,乃至未来I临床工作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近年来,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与教学医院相应条件改善有限,以及医患纠纷的增多,使得临床见习的工作越来越困难.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实践的质量,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师亟待思索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作者:何畏;李玉艳;俞炽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相关性贫血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以了解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检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肿瘤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和正常人群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共52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4例,类风湿关节炎17例,干燥综合征8例,大动脉炎1例,Werger's肉芽肿1例,巨细胞动脉炎1例.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风湿免疫科、血液科和肿瘤科.正常人群来自于本院学生.入选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扳低于50×109/L、慢性失血者或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被排除.同时还检测了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LDH)、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组、肿瘤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LDH和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贫血组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组血清EPO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结论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患者的贫血可能与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降低有关,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能对这些患者有益.
作者:周润华;杨敏;朱芳晓;石宇红;许佳;莫汉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国38起高压氧舱事故的基本情况,探讨氧舱安全规范管理的措施.方法 采用检索相关文献、查阅相关专著及期刊、网络搜索、咨询或实地考察4种形式收集事故资料,以上2种或2种以上完全符合者,纳入统计范围.通过分析事故单位的事故舱舱型、性质、主要原因、伤亡人数,并与国外比较,进一步探讨中国氧舱管理的缺陷,从而总结安全管理的措施.结果 中国氧舱发生事故共38起,其中火灾伤亡事故36起,事故总发生率为1.00%左右,共造成77人死亡,8人受伤,36起火灾事故中,由设备问题引起的占17.39%,因违章失职造成的达82.61%,氧气加压舱占77.78%,空气加压舱占22.22%.结论 中国氧舱事故多发,氧气加压舱占大多数,安全形势严峻.必须从落实、完善有关制度及安全运行、搞好学科建设、合理治疗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来保障安全.
作者:黄怀;李宁;翁其彪;陈宇珂;古菁;谢秋幼;张延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干细胞是一群具有无限或被延长了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成特定的组织.但是当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之间的平衡发生偏差,就会导致生长失控继而导致肿瘤或组织缺陷,因此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调控成为目前日益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各种调节因子被发现、细胞分化筛选与体外扩增技术不断改进,有关干细胞分化与调控得到了广泛研究.本文就高压氧微环境对干细胞分化调控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廖忠莉;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氧中毒是指机体在一定氧压下经过相应的时程,导致机体某些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发生病理变化而表现的病症.机体对氧的毒性作用易感部位为肺,脑及眼等.临床上常分为肺型氧中毒和神经济系统型氧中毒.
作者:吴桂英;廖忠莉;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食管痛是一种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只有14%左右[1].导致食管癌顶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癌具有高度外侵特性,在早期即可发生转移或是侵犯周围器官[2].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涉及多种基因及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异常,但其确贩切机制目前还远未阐明.
作者:郭伟;蒋耀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Auerbach神经节数量减少或萎缩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食管蠕动减弱,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压增高,松弛率降低,从而导致食管扩张所引发[1].
作者:刘春雨;于凌燕;李春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宫颈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检结果的差异,并评价宫颈多点活检在CIN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宫颈锥切术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行宫颈锥切术后标本送病检,比较两种方法结果的差异.结果 设同一病理级别为相符,54例宫颈锥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前活检病理结果符合,占56.3%;42例结果不符合,占43.7%.其中,术后结果较严重者10例,占不符合例数的23.8%,占总例数的10.4%;较轻者32例,占不符合例数的76.2%,占总例数的33.3%.结论 仅根据宫颈多点活检结果指导临床对CIN的诊断和治疗有其局限性,若为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行宫颈锥切术,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
作者:黄金;杨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或原始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机体内的多功能细胞,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以实现机体内部建构和自我康复能力.自从1970年小鼠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获得成功后,有关干细胞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作者: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方法 对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自体髂骨或外骨痂植骨的117例肱骨中下段骨折失效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随访12~18个月所有病例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原发性创伤严重、内固定物受力大、内固定物内在质量差、内固定物应用不当、治疗方法不当、术后管理不善、康复锻炼失误是导致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
作者:向秀根;张绍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神经阻滞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幕上占位性病变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组(A组)和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各15例.A组于切皮前选择耳颞神经、眶上神经、滑车上神经和枕大神经、枕小神经以0.75%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B组术后行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术后48h内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因镇痛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 高浓度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操作简单,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颅脑手术术后镇痛.
作者:刘聪霞;孟庆友;李华平;徐鹏;邴海龙;王亚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脊柱过度屈曲、骨折、脱位伤及脊髓、脊神经,其次足因脊髓感染、变性、肿瘤侵及脊髓.这些病来势比较凶猛,病情恢复缓慢,根据损伤水平和程度差异,可使损伤水平以下躯干、肢体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损伤,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效果不甚理想,常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病死率较高.本科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间对收治的38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高压氧治疗,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申艳;旷水红;黄怀;沈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低下等.
作者:曾照芳;安琳;程远;李雯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尿频、尿急、尿痛、尿流中断反复发作40余年,于2006年11月16日入院.患者于40余年前首发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之后常有反复发作,伴下腹坠胀不适,间歇性尿流中断.1年前曾在院外经B超诊断为巨大膀胱结石,现到本院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查:生命体征正常,腹平坦、软,肝脾正常、双肾区无叩击痛,盆腔内可触及椭圆形包块约12cm×10cm,质硬,可活动,触之有下坠感.B超检查:膀胱充盈好,膀胱内一个约12cm×10cm×8cm大小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前列腺无法探及,双肾轻度积水.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向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为提高对肝脓肿的CT表现与病理基础关系的认识,探讨CT在肝脓肿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肝脓肿患者2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后动态扫描.结果 典型肝脓肿12例,病灶平扫呈低密度影,6例病灶中心有分隔,2例小气泡或气-液平面征.增强后12例均边缘强化呈环征.不典型肝脓肿10例,CT平扫表现为边缘模糊低密度肿块.增强CT可见:(1)肿块缩小征;(2)边缘强化征;(3)簇状征或花辫征;(4)延时强化征.结论 CT扫描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肝脓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俞腾先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原位膀胱术后患者排尿功能训练的方法.方法 训练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术后2~3周)进行代膀胱贮尿功能训练,使患者逐渐形成对新膀胱的充盈感觉.第2阶段(手术3周后)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包括尿意习惯训练,腹压排尿和盆底肌训练.结果 3~6个月后,本组原位代膀胱的贮尿功能接近正常.6~12个月后,本组病例原住代膀胱能基本自控排尿.结论 及时与正确的排尿功能训练能使代膀胱达到或接近生理状态.
作者:万华平;但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脑病15例,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11例患者对照研究.结果 采用和不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6.66%和54.54%.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与高压氧治疗疗效无明显关系.2个疗程以上高压氧治疗症状改善增加.出现症状后尽快使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脑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李德志;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水平与教学实施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名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与教学实施方法的问卷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高压氧医学知识,也不知道高压氧治疗在中国的开展情况,<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结果 在军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十分必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高压氧医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日后能较好地运用高压氧医学知识为临床治疗疾病的能力.结论 军医大学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是培养现代医科学生的需要,是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作者:李宁;李启明;廖忠莉;徐宏萍;王敏;谢渊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