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并贫血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周润华;杨敏;朱芳晓;石宇红;许佳;莫汉有

关键词:贫血,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红细胞生成素
摘要:目的 研究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相关性贫血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以了解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检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肿瘤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和正常人群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共52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4例,类风湿关节炎17例,干燥综合征8例,大动脉炎1例,Werger's肉芽肿1例,巨细胞动脉炎1例.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风湿免疫科、血液科和肿瘤科.正常人群来自于本院学生.入选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扳低于50×109/L、慢性失血者或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被排除.同时还检测了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LDH)、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组、肿瘤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LDH和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贫血组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组血清EPO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结论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患者的贫血可能与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降低有关,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能对这些患者有益.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49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危险性较大.其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

    作者:陈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肺癌骨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常发生骨转移,其原发肿瘤多见于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1].骨转移一般是不可治愈的,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2].对骨转移机制的研究将有利于引入新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韩萍;张幸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卡铂对裸鼠移植结肠管状腺癌动物模型在高压氧微环境下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卡铂对裸鼠移植结肠管状腺癌动物模型在高压氧微环境下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实验裸鼠肿瘤体积、重量,5-溴脱氧尿苷标记指数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高压氧微环下卡铂使移植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提示高压氧对卡铂有增敏作用,解剖和病理学未发现组织器官有癌细胞转移.结论 高压氧微环能改善肿瘤乏氧细胞的缺氧状态,提高肿瘤乏氧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高压氧联合化疗能提高其疗效,能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其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吴桂英;李宁;李启明;廖忠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采供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和改进

    如何适应社会和人民健康的需要,杜绝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是摆在输血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作者结合血站管理实际,探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实际应用和改进.

    作者:赵锋;李天君;刘晓丽;张晓飞;杨亦青;刘玉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原位膀胱术后患者排尿功能的训练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原位膀胱术后患者排尿功能训练的方法.方法 训练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术后2~3周)进行代膀胱贮尿功能训练,使患者逐渐形成对新膀胱的充盈感觉.第2阶段(手术3周后)进行排尿功能训练.包括尿意习惯训练,腹压排尿和盆底肌训练.结果 3~6个月后,本组原位代膀胱的贮尿功能接近正常.6~12个月后,本组病例原住代膀胱能基本自控排尿.结论 及时与正确的排尿功能训练能使代膀胱达到或接近生理状态.

    作者:万华平;但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套扎治疗

    目的 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镜下套扎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6例患者中54例积极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6.4%,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内镜下套扎治疗,创伤小,止血效果迅速、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爱民;张鸣青;张华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压氧舱的消毒与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

    目的 探讨行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前,氧舱是否进行严格消毒与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n=183)分成两组,其中100例为实验组,在高压氧治疗前对舱内的物体表面、舱内空气和吸氧管道进行严格消毒,83例为未消毒的对照组.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吸氧螺纹管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和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螺纹管表面细菌监测合格率、舱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和院内感染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舱内严格消毒有利于预防气管切开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古菁;黄怀;虞容豪;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与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并贫血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相关性贫血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以了解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患者对红细胞生成素的反应.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检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肿瘤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DA)和正常人群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共52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4例,类风湿关节炎17例,干燥综合征8例,大动脉炎1例,Werger's肉芽肿1例,巨细胞动脉炎1例.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风湿免疫科、血液科和肿瘤科.正常人群来自于本院学生.入选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扳低于50×109/L、慢性失血者或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oombs试验阳性)被排除.同时还检测了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乳酸脱氢酶(LDH)、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组、肿瘤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LDH和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贫血组及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组血清EPO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组(P<0.05).结论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贫血患者的贫血可能与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降低有关,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能对这些患者有益.

    作者:周润华;杨敏;朱芳晓;石宇红;许佳;莫汉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地震医疗队护理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探讨

    汶川地震后,本院在震后6~48h先后组建5批医疗队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在组建医疗队时,对医疗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医疗队员职称层次比例配置、震后伤员伤情状况等问题,存在盲目性,给快速、有效救灾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5批医疗队员和147例地震伤员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地震救治资料,试图探讨地震医疗队护理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为今后护理人才培养和建立防灾医疗队提供参考.

    作者:马立平;胡正碧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200名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和教学实施的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水平与教学实施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名军医大学本科生对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认知与教学实施方法的问卷调查分析,绝大多数学生不了解高压氧医学知识,也不知道高压氧治疗在中国的开展情况,<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结果 在军医大学本科生中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十分必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高压氧医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日后能较好地运用高压氧医学知识为临床治疗疾病的能力.结论 军医大学开设<高压氧医学>选修课程是培养现代医科学生的需要,是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作者:李宁;李启明;廖忠莉;徐宏萍;王敏;谢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国38起高压氧舱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探讨

    目的 分析中国38起高压氧舱事故的基本情况,探讨氧舱安全规范管理的措施.方法 采用检索相关文献、查阅相关专著及期刊、网络搜索、咨询或实地考察4种形式收集事故资料,以上2种或2种以上完全符合者,纳入统计范围.通过分析事故单位的事故舱舱型、性质、主要原因、伤亡人数,并与国外比较,进一步探讨中国氧舱管理的缺陷,从而总结安全管理的措施.结果 中国氧舱发生事故共38起,其中火灾伤亡事故36起,事故总发生率为1.00%左右,共造成77人死亡,8人受伤,36起火灾事故中,由设备问题引起的占17.39%,因违章失职造成的达82.61%,氧气加压舱占77.78%,空气加压舱占22.22%.结论 中国氧舱事故多发,氧气加压舱占大多数,安全形势严峻.必须从落实、完善有关制度及安全运行、搞好学科建设、合理治疗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来保障安全.

    作者:黄怀;李宁;翁其彪;陈宇珂;古菁;谢秋幼;张延武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52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CD117、CD34、Vimentin、A,ctin标记.结果 52例GIST中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岁.患者常有腹部不适.反复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有的呕血.肿瘤大小不等、实性、体积大者有囊性变,瘤体边界清楚,突出黏膜者有形成溃疡.52例GIST中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为上皮样细胞组成,混合型及印戒状瘤细胞少见.免疫组化示CD117阳性占76.9%、CD34阳性占84.6%,多数瘤细胞Vimentin呈不同程度的(+).结论 GIST是一种独立性疾病,术后易复发,CD117、CD34是其确诊的重要标记物,瘤细胞对Vimentin也有良好的表达.肿瘤的大小、核增殖活性是评价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弟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PPARγ与肺纤维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s)是配体活化的核转录因子,属Ⅱ型核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有PPARα、PPARβ、PPARγ 3种亚型.1990年Isseman等首次发现PPARγ,因可使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而得名.三者在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不尽相同,PPARγ表达于脂肪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肺泡及气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PPARγ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在这些研究中,活化后的PPARγ抗纤维增生性疾病的有效作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PPARγ与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昱;许峰;朱宇熹;卢仲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护生临床实习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的医学护理模式的形成,现代护理观对护七的素质、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发展的高等护理教育,提高护理队伍的学历层次,成为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本科护生造就成为具有临床护理、教学、科研、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正是顺应了这一新形势.

    作者:赵莉;胡定伟;吴玉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痢疾的菌群分布、耐药及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急性痢疾的流行菌株分布及耐药特点,探索对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210例经细菌学证实的小儿急性菌痢前后两个5年的(1998~2002年和2003~2007年)痢疾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进行分析.结果 前后两个5年均以福氏所占比例大(62.6%和87.39%),显示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其次为宋氏.后5年氯霉素敏感率较前段显著上升(P<0.01),而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氟哌酸则略有下降(P>0.05),多重耐药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3年后福氏痢疾杆菌已成为主要流行菌群,临床上应合理、交替选用敏感性高的药物,头孢三代较为理想.

    作者:熊维;李宁;郑培榆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当前中国医疗纠纷的特点及缓解策略

    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发生分歧和矛盾,当事人要求追究责任或要求赔偿损失而形成的医疗纠葛[1].

    作者:王柯厶;万立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新形势下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的对策

    护理文书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是护士对患者病情、各项护理治疗活动内容、护理效果的真实客观记录;它记录了患者接受护理治疗的全过程,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廖建梅;苗新英;马均华;谢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门诊静脉抽血后3种按压方法的比较

    静脉抽血是门诊常用和基本的操作之一,用于各种化验检查血标本的留取.本院门诊抽血患者多为长期或反复需要静脉抽血检查的肿瘤患者和老年患者.所以保护好患者的血管,确保下一次静脉抽血的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在于静脉抽血拔针后针眼的按压方法.

    作者:田燕;高君;陶好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脑病15例,与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11例患者对照研究.结果 采用和不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6.66%和54.54%.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与高压氧治疗疗效无明显关系.2个疗程以上高压氧治疗症状改善增加.出现症状后尽快使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结论 高压氧治疗放射性脑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李德志;李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Graves'病患者血清rT3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Graves'病患者血清rT3浓度变化研究的临床评价.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Graves'病初发组、部分控制组、控制组、复发组和正常人的甲状腺激素(T3、T4、rT3)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Graves'病初发组、复发组和部分控制组rT3均升高,且较T3、T4明显;Graves'病控制组rT3下降较慢较迟.结论 血清rT3是判断Graves'病初发和复发的敏感指标;在Graves'病治疗随访过程中,对监测药物疗效以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华;邓红;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