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宁;袁晓英
目的 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慢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319例慢性失眠患者就诊前1个月的睡眠质量;用杨德森等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调查患者病前1年内经历的可察觉的负性生活事件.结果 49.5%患者病前1年有可觉察负性事件;各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成分1、2、3、4和7评分均大于2;女性急性事件组成分4评分明显高于慢性事件组(P<0.05),成分7评分明显低于慢性事件组(P<0.05);女性工作事件组成分4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事件和无事件组(P<0.05),男性则明显高于无事件组(P<0.05).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主要影响患者的睡眠行为和白日功能;工作性负性生活事件对男性睡眠影响大;急性负性生活事件对女性睡眠的影响更大.
作者:王琳;向静;付华斌;梅晶;易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联合舍尼亭治疗尿频相关性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严重夜尿所致睡眠障碍73例患者在常规导眠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坦索罗辛、舍尼亭治疗8周.症状改善评估采用尿频综合征症状评分(U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PSQI、USS、QOL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坦索罗辛(0.4mg/d)联合舍尼亭可提高夜尿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郭咏萍;蒋晓江;周红杰;姚国恩;王景周;李玮;张远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50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实施减压术.结果 根据GCS 评分判定疗效.50 例中良好11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2例;术后并发对侧硬膜下、硬膜外血肿或同侧脑内血肿行两次手术者6例,脑膨出8例,皮瓣切口脑脊液漏3例.结论 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能基本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减压,提高抢救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
作者:董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冷极集束电极射频(cool electrode radiofrequency,CERF)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复习连续46例肝癌患者经HECF-3000冷极射频治疗机多弹头冷极射频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内血供状况、肿瘤大小、AFP值变化及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AFP值术后1周内下降者占56%,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瘤体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其术后1~6个月大都瘤体血供消失,瘤体缩小、消失.个别瘤体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得到控制.直径大于5cm肝癌,配合介入栓塞治疗,多数瘤体缩小.继发性肝癌就瘤体而言,射频治疗后大部分瘤体缩小得到控制.而冷极射频机行双中空冷循环冷却射频针不粘连组织.结论 B超引导下多弹头冷极射频治疗肝癌,近期疗效确切、满意.
作者:周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舒适护理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促进脑卒中患者身心全面康复.方法 对98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实施相应的舒适护理,2周后对患者睡眠情况再次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后脑卒中失眠患者睡眠情况与实施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舒适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睡眠质量有很大作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强化了护理质量.
作者:钱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治疗肝硬化、改善肝脏功能的疗效.方法 对本科75例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再加用异甘草酸镁针剂100mg静点,治疗2~3周,门诊随访患者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ALT(谷丙转氨酶)、 AST(血清谷草转移酶) 、TB(总胆红素)及PT(凝血时间)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乏力、腹胀等症状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并有一定的促进肝细胞再生作用.
作者:何俊;姚兰;贾钰铭;殷圣群;叶序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小脑顶核电刺激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定单用药物(药物组)与药物结合小脑顶核电刺激(综合组)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60例)的疗效.结果 药物组与综合组在治疗第4周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各因子及总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药物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及治疗后4周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脑顶核电刺激通过特殊方法刺激小脑顶核,启动内源性神经保护反应,改善了因大脑兴奋性增加而导致的睡眠紊乱.药物结合该物理治疗更能显著地改善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治疗,疗效持久稳定,不易反弹,利于撤药,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娟;蒋晓江;姚国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评估心肌缺血始终是临床决策的重要内容,而心脏标记物的检测是对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心脏标志物的检验医学的发展将直接推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何小蓉;涂干卿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单用药物(药物组)与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综合组)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80例的疗效.结果 综合组与药物组在治疗第4周时PSQI评定各因子及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药物组PSQI评定各因子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PSQI评定各因子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多具有一定的认知-行为特征,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治疗影响失眠的心理社会因素,同时结合作用迅速的安眠药物治疗失眠症,疗效稳定持久,利于撤掉安眠药物,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娟;蒋晓江;姚国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南川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寻找治疗对策.方法 对南川区就诊的790例患者设计专用问卷调查表格,专人当面询问填写.结果 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不良与遵医嘱情况、对服用降压药物的认知程度、对疾病的知晓率、患者知识层次、经济状况、居住地等问题有关.结论 安全合理的用药指导,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本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
作者:李强;丁玲新;熊建强;童辉;钟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食管加膜支架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44例晚期食管癌吞咽困难患者,在内镜直视下置入食管加膜支架,并观察其对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结果 44例患者均顺利置放 MTN 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患者吞咽困难迅速得到缓解.主要并发症为胸痛.结论 食管加膜支架能明显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胡辂;陈东风;史洪涛;阎庆军;李平;刘重阳;严丽丽;何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药师工作虽然只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调配、制剂,但它不是单纯的照方拿药,而是实现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服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药师工作逐渐从以药品供应事务型向科学技术服务型为中心的方向转变,从而确保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药师职业内涵与药学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易晓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现在普遍认为IBD发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免疫异常、肠道菌群改变等多个方面,其中肠道菌群与IB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研究显示,人体肠道内数量巨大的细菌影响肠黏膜免疫系统功能,诱发具有IBD遗传易感性个体的肠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IBD发病.
作者:刘重阳;陈东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59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7例,分别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和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及平均止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有效.
作者:吴兆海;王世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55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LEEP术治疗宫颈内瘤变平均时间6.8min,出血量9.6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 CINⅡ、 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Ⅰ、CINⅡ、CINⅢ呈正相关关系,rs=0.785(P<0.01),治愈率为98.6%(149/151),151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34例(88.7%).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素芬;金绍辉;唐良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用于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头位初产妇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需无使用垂体后叶素禁忌证,A组50例在分娩第二产程胎肩娩出后即静滴垂体后叶素12u;B组50例胎肩娩出后即静滴催产素20u,用容积法和称重法分别测量两组产妇产后2 h内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总量.结果 (1)A组产后2h和24h总出血量分别为295.4mL和382.7mL;B组产后2h和24h总出血量分别为396.2mL和471.4mL.A组和B组比较,A组产后2h和24h总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2)A组发生产后出血3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0%,B组发生产后出血1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0%.A组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作用.结论 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用于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能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催产素.
作者:阙瑜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糖尿病足已成为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15%~20% 的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至少出现1次足溃疡或者坏疽,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的常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集中在血糖的控制、局部清创等治疗,但在病变严重的病例多伴有动脉的狭窄、闭塞,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由于介入技术的发展,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成形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汤雄;赵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 临床问题失眠指尽管有充分的睡眠条件和环境,但患者仍难以做到以下几点:入睡、保持连续睡眠、维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或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从而导致白天身体机能下降(难以保持睡眠是指在入睡后于应该醒来之前清醒).大多数研究采用入睡时间超过30min或睡眠效率(睡眠时间与躺在床上时间的比值)低于85%这一失眠的人为定义.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对睡眠时间长短及睡眠质量好坏的主观判断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一过性失眠不超过1周,而短期失眠则持续1~4周.
作者:蒋晓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失眠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慢性失眠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根据使用降压药数量分为3组,无失眠及高血压正常人20例为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监测、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各组睡眠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慢性失眠合并高血压组患者总睡眠时间缩短(P<0.01),睡眠效率下降(P<0.01),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觉醒时间增加(P<0.01),3组患者白昼血压与夜间血压差值变小,血压失去昼夜节律,大部分呈非杓形.结论 慢性失眠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差,血压丧失昼夜节律,大部分呈非杓形.
作者:严家川;蒋晓江;陶媛;李训军;张圆;刘承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失眠是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失眠人数增加,失眠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失眠常常与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相伴发生,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事故发生率高、医疗资源消耗增多.
作者:张远凤;蒋晓江;周红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