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晓玲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BBR)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血脂紊乱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血脂紊乱患者服用盐酸小檗碱0.5g/次,3次/天,疗程8周,治疗前后测定肝肾功能、血糖及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 BBR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不显著.血清ALT、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而AST、TBiL及肾功Cr、BUN无明显改变.观察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BBR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血脂紊乱疗效确切安全,且具有降酶、降糖作用.
作者:白梅;任孟军;刘忠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认知-行为疗法在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单用药物(药物组)与药物结合认知-行为疗法(综合组)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80例的疗效.结果 综合组与药物组在治疗第4周时PSQI评定各因子及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药物组PSQI评定各因子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PSQI评定各因子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失眠症患者多具有一定的认知-行为特征,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治疗影响失眠的心理社会因素,同时结合作用迅速的安眠药物治疗失眠症,疗效稳定持久,利于撤掉安眠药物,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娟;蒋晓江;姚国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糖尿病足已成为糖尿病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15%~20% 的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至少出现1次足溃疡或者坏疽,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糖尿病相关的低位远端截肢中的常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集中在血糖的控制、局部清创等治疗,但在病变严重的病例多伴有动脉的狭窄、闭塞,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由于介入技术的发展,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成形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汤雄;赵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在现代化生活所带来的社会节奏日益加快和竞争明显加剧的今天,失眠正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结果显示,有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年内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1].
作者:李雁鹏;赵忠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X线平片与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证实30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术前进行X线平片与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胆脂瘤9例,表现为中耳腔、上鼓室以及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鼓室、鼓窦壁骨质硬化和破坏,听小骨破坏、移位、消失.肉芽肿型12例,表现鼓室、鼓窦内片状、条状软组织密度影,听小骨破坏不明显.单纯型9例,表现为乳突气房模糊.结论 传统X线检查次于CT,CT是慢性中耳乳突炎较为可靠的诊断手段.
作者:陈春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抑郁性失眠是伴发于抑郁症的躯体症状,主要特点为REM睡眠潜伏期缩短、早醒、深睡眠,及REM睡眠量减少、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每晚睡眠时间明显减少,失眠的严重程度通常与抑郁症严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因此治疗此种失眠不能单纯使用安眠药或行为治疗,更重要的是同时治疗抑郁症.本文通过比较几种抗抑郁药,探讨抑郁性失眠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园;蒋晓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血管滤泡样淋巴组织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 等,为临床罕见的、以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上常诊断困难,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纵隔型肺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等,目前全球仅有极少量报道.本文1例,多次误诊,后经多位病理科医师会诊才确定诊断,现复习文献并报道如下.
作者:李启英;项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多重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胆汁反流胃炎(BRG)的临床疗效,并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进行病理分析.方法 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铝碳酸镁、胃复春组(治疗组)和莫沙必利组(对照组).结果 从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来看,铝碳酸镁组的疗效高于莫沙必利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胃复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作为治疗和维持疗效的首选药,临床病理分析研究表明,BRG与胃黏膜肠化生、萎缩、异型增生有关.
作者:王志宁;袁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坦索罗辛联合舍尼亭治疗尿频相关性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 对严重夜尿所致睡眠障碍73例患者在常规导眠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坦索罗辛、舍尼亭治疗8周.症状改善评估采用尿频综合征症状评分(U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PSQI、USS、QOL分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坦索罗辛(0.4mg/d)联合舍尼亭可提高夜尿性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郭咏萍;蒋晓江;周红杰;姚国恩;王景周;李玮;张远凤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用于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选择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头位初产妇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需无使用垂体后叶素禁忌证,A组50例在分娩第二产程胎肩娩出后即静滴垂体后叶素12u;B组50例胎肩娩出后即静滴催产素20u,用容积法和称重法分别测量两组产妇产后2 h内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总量.结果 (1)A组产后2h和24h总出血量分别为295.4mL和382.7mL;B组产后2h和24h总出血量分别为396.2mL和471.4mL.A组和B组比较,A组产后2h和24h总出血量均显著低于B组(P<0.05).(2)A组发生产后出血3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0%,B组发生产后出血1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0%.A组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作用.结论 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用于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能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催产素.
作者:阙瑜妮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失眠是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使得失眠人数增加,失眠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失眠常常与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相伴发生,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事故发生率高、医疗资源消耗增多.
作者:张远凤;蒋晓江;周红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坚持发展中医药,制定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尤其是近年来更加重视和扶持中医药的发展.本文对建国以来我国中医药政策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讨中医药总政策是否存在及其内涵,为中医药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作者:唐丽灵;朱锡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本院目前烧伤患者泌尿系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构成,以及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本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769例烧伤住院患者中发生泌尿系医院感染的67例患者尿标本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以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烧伤患者泌尿系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5.2%),大肠埃希菌多(44.9%),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4%)等.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为敏感,临床治疗效果与培养药敏结果相同.结论 尿培养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对感染的治疗、防止抗生素的滥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均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张可祥;李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肝硬化是各种病因导致肝损害晚期的共同病理学特征[1],导致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不可逆病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患者常因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患者一旦得知自己病情,往往忧虑、恐惧,产生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衰弱效应,其生活质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调查,以明确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美华;游明琼;朱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迄今为止国内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纤维化尚无理想药物,虽然应用了一些西药如秋水仙碱、马洛替酯、拉米夫定、γ-干扰素等,但疗效仍未完全肯定,并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不易被患者广泛接受.
作者:万妮娅;苏尊玮;廖宗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误诊原因及急诊手术的方法.方法 回顾1993年1月至2008年10月本科收治的278例结肠癌中误诊的27例资料.结果 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不仔细、体格检查不全面,经急诊手术的27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对腹部隐痛、阑尾炎体征不典型和结肠梗阻患者,应充分考虑结肠癌的可能性,确定急诊手术方案时应采取探查切口.
作者:方世鸿;曾富明;张斌;陈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药师工作虽然只是在有限的空间里调配、制剂,但它不是单纯的照方拿药,而是实现医院整体医疗技术服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1],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药师工作逐渐从以药品供应事务型向科学技术服务型为中心的方向转变,从而确保患者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药师职业内涵与药学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易晓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南川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的相关因素,寻找治疗对策.方法 对南川区就诊的790例患者设计专用问卷调查表格,专人当面询问填写.结果 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不良与遵医嘱情况、对服用降压药物的认知程度、对疾病的知晓率、患者知识层次、经济状况、居住地等问题有关.结论 安全合理的用药指导,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本地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
作者:李强;丁玲新;熊建强;童辉;钟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意指人严重脑损伤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缺乏意识活动,丧失语言,而仅保留无意识的姿态调整和运动功能的状态又称睁眼昏迷、植物性昏迷、植物人[1].
作者:申艳;旷水红;虞容豪;黄怀;谢秋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分析超声诊断对手术指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6例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声像图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固醇息肉86例(74.1%),73例表现为多发病灶,平均直径6.0mm,蒂窄;乳头状腺瘤11例(9.5%),均表现为单发病灶,平均直径12.3mm;胆囊炎性息肉13例(11.2%);胆囊腺肌瘤4例(3.4%),胆囊腺癌2例(1.7%).结论 根据超声声像图上息肉数目、大小、与胆囊壁的关系等情况可初步判断其性质,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晏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