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茜;吴永忠
目的 探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单臂外固定支架及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寻求治疗胫骨干骨折佳固定方法.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各型胫骨干骨折136例,对手术中、术后多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8~18个月,平均10.5个月,所有病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骨性愈合者132例,4例骨不连经再次手术愈合;胫前皮肤坏死11例,针道感染2例,废用性肌萎缩6例.结论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手术操作简单,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范洪武;李程旭;曾建勇;秦小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肾癌根治术腹腔镜组(A组)和同期肾癌根治术开放组(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中1例因肿瘤位于肾上极,无法剥离肾上腺与腔静脉的界限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损伤肾静脉出血难以控制而改开放手术,22例手术成功;B组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10个月因肺部出现转移而放弃进一步治疗,余均无瘤生存.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随着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后腹腔镜以及经腹腹腔镜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10.5)、(126±16.5)、(161.2±15.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10)、(60±15)、(230±4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5±1.2)、(5.8±1.1)、(9.5±1.5)d,两大组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性转移,腹腔镜组、后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与传统的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手术熟练程度提高后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对T1N0M0和T2N0M0期肿瘤控制,临床疗效相同.
作者:韩振华;张晓阳;涂果;朱耀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初步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内科测定踝臂指数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分为正常、轻度狭窄(每支狭窄程度均小于或等于50%)、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每支狭窄程度均大于或等于50%)五个等级.将踝臂指数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分析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踝臂指数值逐渐降低.结论 ABI与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薛红;张晔;王旭开;杨成明;王红勇;傅春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上尿路手术中双J管的应用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上尿路结石及梗阻患者176例行开放性手术治疗,术中常规使用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对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175例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发生漏尿1例,双J管移位4例,发生拔管困难2例,发生血尿21例(其中严重血尿3例),尿液反流发生3例,18例导管表面有尿盐沉淀,有轻微膀胱刺激症2例,结石碎片残留4例.结论 上尿路手术中常规应用双J管作内支架引流是安全的、有效的,有利于减少尿瘘、尿路感染的发生;有利于减少切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术后再狭窄机会.但应提高双J管置管技巧和方法、选择合适置管时间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世全;唐伟;肖敏;古剑;陈重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包含急性和慢性精神障碍,慢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有外伤后人格改变、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外伤后偏执性精神病、外伤后心境障碍、神经症样综合征及外伤性痴呆等[1].本研究应用喹硫平治疗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30例,主要是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中的慢性精神障碍患者,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皋茂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加强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有效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危患者抢救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5年12月到2008年12月40例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临床观察和呼吸道管理经验,提出更有效的呼吸道监护措施. 结果 4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止血、抗感染等紧急救治的同时予以有效的呼吸道监护和管理,4例呼吸衰竭很快得到纠正,32例呼吸困难迅速好转.38例未发生肺部并发症而治愈出院,1例发生ARDS转ICU治疗,另1例因重度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规范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行为,积极做好呼吸道监护工作,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重危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叶寿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45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病情稳定后进行择期TIPS手术,于左肝静脉与门静脉主干之间分别置入100mm×10mm或100mm×8mm金属支架,对胃冠状静脉采取弹簧圈栓塞,术后观察患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结果 本组4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愈率为86.7%,好转率为13.3%, 有效率为100%.结论 TIPS 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作为一种新的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作者:刘爱民;张盛;吴涛;潘永林;吴玲霞;杨丹;雷德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减少前置胎盘(前壁)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 回顾本院5年前(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与近5年(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152例前壁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5年前56例(行常规手术)作为对照组,近5年96例(采用子宫动脉预阻断+子宫前后壁排式缝合+双侧子宫动脉、子宫卵巢动脉交通支结扎+经阴道宫颈子宫动脉缝扎术等综合处理)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术中大出血发生率、输血率、子宫切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壁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动脉预阻断+子宫前后壁排式缝合+子宫动脉、子宫卵巢动脉交通支结扎+经阴道宫颈子宫动脉缝扎术等综合措施,能显著减少前置胎盘(前壁)剖宫产术中出血.
作者:卢春冬;林安平;常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5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对35例肾脏肿瘤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结果 3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5min;平均出血量24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d;术后无需要再次手术的并发症.随访1~30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对小于4cm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尧;叶锦;吴刚;梁平;靳风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未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随访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门诊、住院的哮喘患者共138例,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使用ICS的情况及未使用原因,并予以哮喘健康知识教育.结果 哮喘患者ICS使用率较低,仅为13%(18/138).其未持续使用ICS的主要因素有:担心激素不良反应(82例,占68.3%);病重时或发作时才用(66例,占55%);使用有效,认为病情已控制或痊愈(62例,占51.6%),且还因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45岁以上及文化程度较低者依从性较高.结论 为提高患者使用ICS的依从性,应加强患者对哮喘和ICS作用的认识,提供有效而具个性化的ICS使用方案.
作者:陈贵华;李代先;周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4种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9年2月本院675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费用,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675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CISH手术时间长,LTH失血量多,住院时间和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CISH 3例、LAVH 1例.结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4种手术方式各有利弊.在掌握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适应证的基础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作者:张庆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 对108例早孕妇女,在常规消毒的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观察麻醉效果,宫颈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率及出血量以及苏醒情况.结果 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静效果明显.宫颈口松弛,无1例发生PAAS,不增加出血量.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是人工流产术中的适宜麻醉方法之一,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作者:陈默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并制订本院自制紫地糊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主要成分地榆和紫草作薄层鉴别;对主药炉甘石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锌含量.结果 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结果重现性好, RSD为0.103%.结论 该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行,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紫地糊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莉;卢登华;岳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95例无甲状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TSH)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9例健康者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清TT3、TT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清TT3、T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清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血清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COPD病情的变化相关.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可用于COPD患者病情的评估.
作者:石青;张明川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侧卧位、小切口、小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32例患者,进行侧卧位、小切口、小开窗手术治疗,并按照改良MacNab 法对所有纳入病例进行术后疗效评价,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 显效:94例(40.5%),有效127例(54.7%),总有效率为95.3%;208例患者得到随访,腰腿及下肢疼痛复发24例(11.5%).结论 侧卧位、小切口、小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好.
作者:徐立新;王义亮;杨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关于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文献报道较多.现对1例由于椎体转移性肿瘤、椎体骨折、糖尿病引发髋部及大腿部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因压缩性骨折收治入院,诊断为T11椎体转移性肿瘤伴双下肢截瘫、T11椎体病理性骨折,有2型糖尿病、贫血(轻度)、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作者:潘洪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8例(31膝)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随访14.4个月.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2分下降到术后3个月3.0分,术后6个月2.6分,术后12个月2.4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42分提高到术后3个月67分,术后6个月83分,术后12个月87分.结论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林朗;王仁忠;杨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回肠新膀胱术的优点.方法 比较12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和12例传统的开放性全膀胱切除术的优势.结果 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别,而出血量和手术后使用止痛剂的天数却明显减少.腹腔镜手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早于开放手术.结论 (1)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2)体外完成新膀胱制作后直接与尿道吻合较腹腔镜下吻合具有不影响效果、时间短、并发症少和技术难度不高等优点,易于推广.
作者:王明;苟欣;刘朝东;汤召兵;邓远忠;何卫阳;傅劲草;李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初步评价多吉美(sorafenib)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09年5月本院6例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连续口服多吉美400mg,2次/天,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4例患者肿瘤转移灶体积均明显缩小(PR),1例肺转移灶完全消失(CR),1例髂骨转移灶缩小3个月后开始稍增大,但未大于或等于20%或出现新病灶(SD).结论 多吉美能有效地抑制转移性肾癌生长,显著延缓其进展,延长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王德林;吴小候;蒲军;何云峰;唐伟;陈在贤;李曾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32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6例,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THP组2年复发率为1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9%;HCPT组2年复发率为25.0%,不良反应发生率59.4%,比较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作者:蒲军;吴小候;唐伟;陈在贤;王德林;何云峰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