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静
目的 探讨肾上腺来源的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上腺来源的无症状性嗜铬细胞瘤23例,讨论其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式与围手术期注意要点.结果 18例顺利切除肿瘤,其中腹腔镜切除11例,开放手术切除7例,术中出现血压升高14例.5例诊断腹膜后包块于本院外科治疗,其中4例术中血压控制后行开放肾上腺切除术,1例血压升高到240mm Hg/160mm Hg无法控制,面色苍白,立即中止手术,关腹后扩容降压治疗4d、再次开放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切除肿瘤大12.0cm×8.5cm×6.5cm,小1.1cm×0.7cm×0.5cm.结论 对无症状性嗜铬细胞瘤,尤其肿瘤较小的更应引起重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作者:何云锋;吴小候;唐伟;陈在贤;王德林;尹志康;蒲军;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5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对35例肾脏肿瘤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结果 3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5min;平均出血量24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d;术后无需要再次手术的并发症.随访1~30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对小于4cm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尧;叶锦;吴刚;梁平;靳风烁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关于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文献报道较多.现对1例由于椎体转移性肿瘤、椎体骨折、糖尿病引发髋部及大腿部皮肤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87岁,因压缩性骨折收治入院,诊断为T11椎体转移性肿瘤伴双下肢截瘫、T11椎体病理性骨折,有2型糖尿病、贫血(轻度)、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作者:潘洪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甲钴胺(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7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0d后观察疗效. 结果 对总体疗效而言,意向性分析(ITT)结果显示两组愈显率分别为77.14%、51.43%,方案数据分析(PP)结果显示两组愈显率分别为81.26%、56.67%,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临床观察中未发现甲钴胺有明显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甲钴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俊;杨丽霞;周贤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肾癌根治术腹腔镜组(A组)和同期肾癌根治术开放组(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中1例因肿瘤位于肾上极,无法剥离肾上腺与腔静脉的界限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损伤肾静脉出血难以控制而改开放手术,22例手术成功;B组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10个月因肺部出现转移而放弃进一步治疗,余均无瘤生存.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随着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后腹腔镜以及经腹腹腔镜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10.5)、(126±16.5)、(161.2±15.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10)、(60±15)、(230±4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5±1.2)、(5.8±1.1)、(9.5±1.5)d,两大组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性转移,腹腔镜组、后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与传统的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手术熟练程度提高后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对T1N0M0和T2N0M0期肿瘤控制,临床疗效相同.
作者:韩振华;张晓阳;涂果;朱耀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包含急性和慢性精神障碍,慢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有外伤后人格改变、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外伤后偏执性精神病、外伤后心境障碍、神经症样综合征及外伤性痴呆等[1].本研究应用喹硫平治疗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30例,主要是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中的慢性精神障碍患者,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皋茂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HVEM)基因突变体腺病毒载体对小鼠心脏移植受体Treg(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HVEM基因突变体腺病毒载体转染心脏移植物,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后观察其对受体小鼠Treg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并检测该腺病毒对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IL6和TGF-β的影响.结果 HVEM突变体腺病毒载体转染心脏移植物后对移植受体Treg数量有增加,功能有增强的作用,移植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该腺病毒处理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后,培养上清液中IL-6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结论 HVEM突变体腺病毒载体在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同时提高受体Treg的数量,并显著上调了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HVEM-BTLA通路通过干预受体Treg功能是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可能机制.
作者:冯嘉瑜;肖亚;范明齐;黄赤兵;张艮甫;王平贤;贾维胜;方针强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FK506)替代环孢菌素A(CsA)延缓移植肾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和重庆新桥医院2003年1月至2006年5月病理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病肾功能不全、且正在服用CsA的肾移植受者97例.随机将受者分为2个组:A组(50例)以FK506替换CsA,替换剂量比例约为1∶75,其他免疫抑制剂不变;B组(47例)则CsA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均不作调整.比较2个组受者3年后的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减损量、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替换治疗3年后,A组有32例(64.0%)受者移植肾功能稳定或好转,而B组除4例(8.5%)肾功能稳定外,其他受者肾功能均进行性减退; A、B两组Ccr减损量分别为(0.169±0.153)mL/s和(0.378±0.291)mL/s; A、B两组血浆TGF-β1浓度分别为(17.4±8.9)μg/L和(39.5±11.5)μg/L.两组间各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0%和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FK506替代CsA可延缓慢性移植肾肾病受者肾功能衰竭的速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介导的移植肾纤维化有关.
作者:李风;肖亚;王平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基因治疗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随着近年来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目前基因治疗的概念指:利用基因转移或基因调控的手段通过在特定靶细胞中表达该细胞本来不表达或低表达的基因,或采用特定方式关闭、抑制异常表达基因,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1-2].
作者:敬鹏;吴小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在鼻中隔偏曲矫正中的优越性.方法 对鼻内镜下47例鼻中隔成形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鼻中隔偏曲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所有病例主观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方法简单易行,治疗鼻中隔偏曲效果好,充分发挥了其功能性、精细性及微创性.
作者:王亚晖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用CT灌注成像(CTP)观察活体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病理生理的改变成为可能,而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更使得CTP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已经被应用于脑、肺、肝脏、胰腺及肾脏等器官疾病的研究和临床诊治当中.本文就当前CTP在脑血管病、脑肿瘤和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柴伟娜;孙晓川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E VIVID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M3S探头,频率3.5MHz,患者左侧卧位,取左室长轴、短轴和心尖四腔等多切面扫查.结果 34例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累及双心室1例;孤立累及左室32例,以左室心尖为显著,肌小梁及海绵状心肌占据大部分心尖区心腔,其中2例累及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中下2/3,5例合并扩张性心肌病;孤立累及右心室1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佳选择.
作者:蒋瑶;郑嘉蓉;谭开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加强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有效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危患者抢救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5年12月到2008年12月40例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临床观察和呼吸道管理经验,提出更有效的呼吸道监护措施. 结果 4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止血、抗感染等紧急救治的同时予以有效的呼吸道监护和管理,4例呼吸衰竭很快得到纠正,32例呼吸困难迅速好转.38例未发生肺部并发症而治愈出院,1例发生ARDS转ICU治疗,另1例因重度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规范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行为,积极做好呼吸道监护工作,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重危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叶寿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以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当代医学免疫学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认识;为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它对构筑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然而,由于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名词概念新颖繁多、内容抽象深奥、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等特点,大部分学生反映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难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适应当代医学免疫学发展的需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该课程教学的关键.现将本校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绍兰;张晓;邹强;李晋川;程晓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治疗并发息肉的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技巧.方法 采用硬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治疗并发息肉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9例.结石直径8~27mm.在结石周围或下方均并发息肉.结果 89例患者息肉均一次治疗成功;除3例上段结石被冲入肾盂外,其余均单次原位碎石成功.术后有轻微血尿,无低热、肾区疼痛等不适.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留置双J管4周后治愈.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是治疗并发息肉的输尿管结石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陈刚;吴小候;唐伟;尹志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2周及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2周治疗前后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变化.方法 将初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20例患者,MSII组18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0、1、3、5、10min血浆胰岛素、血糖,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及相互之间的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点血浆胰岛素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I组升高更为明显,与 MS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均可改善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作用更为明显.
作者:张星光;吕肖锋;刘静;焦秀敏;王素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Ⅰ~Ⅱ的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另选6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几乎没有差别;观察组活跃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第2产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产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经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影响产程及母婴.
作者:赵娜;刘朝文;雷丽;李有长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摘除松果体对青年雄性大鼠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青年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去松果体组、褪黑激素组.1个月后观察大鼠性行为,称其睾丸、附睾、精囊腺、前列腺湿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去松果体组大鼠性行为次数显著性增多,去松果体组、褪黑激素组附睾湿重显著性增加.结论 松果体有抑制青年雄性大鼠性功能的作用.
作者:田荣波;李先辉;贾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肾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而肾癌伴腔静脉癌栓并非罕见,近年国内报道逐年增多[1].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是肾癌的晚期表现,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很差.本科于2009年2~4月收治了2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罗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未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随访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门诊、住院的哮喘患者共138例,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使用ICS的情况及未使用原因,并予以哮喘健康知识教育.结果 哮喘患者ICS使用率较低,仅为13%(18/138).其未持续使用ICS的主要因素有:担心激素不良反应(82例,占68.3%);病重时或发作时才用(66例,占55%);使用有效,认为病情已控制或痊愈(62例,占51.6%),且还因患者年龄及文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45岁以上及文化程度较低者依从性较高.结论 为提高患者使用ICS的依从性,应加强患者对哮喘和ICS作用的认识,提供有效而具个性化的ICS使用方案.
作者:陈贵华;李代先;周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