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科治疗脑出血微创引流术与简易钻颅抽吸术的对比研究

王建荣

关键词:脑出血, 抽吸引流术, 随访
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与简易钻颅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各临床资料相匹配的105例中等量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简易钻颅抽吸术和内科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的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内科治疗组;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简易钻颅抽吸术(P<0.05),但两组远期疗效无差异(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等量以上脑出血疗效优于内科治疗,且对GCS>8分且出血量在30~60ml的脑出血患者疗效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糖原累积病Ⅱ型2例并文献综述

    目的 探讨糖原累积病Ⅱ型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例糖原累积病Ⅱ型患者临床表现、电生理及病理特点,并综述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儿童期起病,主要表现为近端为主的肌无力、运动不耐受,肌电图发现失神经电位,肌肉活检发现HE染色较多嗜碱性颗粒及空泡,PAS染色较多阳性颗粒物质.结论 糖原累积病Ⅱ型临床较罕见,容易误诊,肌肉活检可帮助诊断.

    作者:张浩;陈卉娇;林贞仿;周红雨;徐严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简称PC,是近年来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21世纪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院药学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监护转化.本文主要介绍了PC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药师在PC中的职责及实施PC的必要性以及论述了PC的前景.

    作者:易艺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心肌梗塞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该病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

    作者:胡美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手法整复治疗桡尺骨中段重叠移位双骨折122例

    桡尺骨干双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骨折,多发生在青少年.桡尺骨完全骨折后,折端可发生重叠、旋转、成角和侧方移位四种畸形,治疗时应将骨折远近折端正确对位,单靠牵引很难纠正,自1987年~2010年间采用分骨折顶等复位技巧手法治疗桡尺骨干中段双骨折122例,均获得了解剖对位或近解剖对位,治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完全恢复了前臂的正常功能,现报导如下.

    作者:魏东旭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银屑病患者心理治疗方案探讨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红斑、丘疹、鳞屑性的慢性皮肤病.目前认为与免疫功能异常、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个性和心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是银屑病发病和加重的重要因素[1].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对银屑病的心理治疗,方案总结如下.

    作者:苏青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肩锁关节半脱位的X线诊断

    目的 探讨肩锁关节半脱位的X线征象及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肩锁关节半脱位45例,每例均摄取双肩锁关节旋前后前站立位及应力位片,对照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 肩锁关节半脱位X线征象:锁骨肩峰端向上移位2~3mm(36/45),约为其远端高度的1/2,应力位肩峰端上移位4~5mm(43/45).肩锁关节间隙较健侧增宽2~3mm(32/45),应力位增宽3~5mm(40/45).喙锁间距较健侧增宽1~2mm(8/45),应力位增宽3~4mm(6/45).结论 摄取两侧肩锁关节旋前后前位及应力位片对照,肩峰端上移≥2mm,关节间隙增宽≥2mm,喙锁间距较健侧增宽≤5mm对判断肩锁关节半脱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礼平;谈嘉祺;陈馨;段春华;文菊;蒋晓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08例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108例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36例,中残15例,重残21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27例.结论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外伤性并发迟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作者:徐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专学校升格后老师面临的挑战

    兴安盟卫生学校并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后,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为学校老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中专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现状与差距,我们要适时采取措施和办法,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水平和要求,才能使学院在改革和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创造辉煌.

    作者:张玉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生儿水痘3例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新生儿水痘较少见易误诊且死亡率高,现将我科收治的3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玉湘;杨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运动锻炼治疗痛经的生物学分析与建议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由于此病常随月经周期而发作,因此严重者可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工作与生活.痛经在临床上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彼此又有着不同的发病机理,但根据其致病原因与机理,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痛经不仅可以采用药物等方法治疗,而且可以运用运动锻炼来治疗.临床统计结果表明,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运用运动锻炼的方法来治疗或缓解痛经,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作者:戴天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教学医院大部门管理效果追踪研究

    目的 探索教学医院大部门管理机制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方法 整合我院原有17个管理职能科室为5大管理办公室,规范部门名称并明确职责;回顾性对比分析大部门管理机制改革前后1年内院级会议次数、医教研防管成果、医院满意度.结果 院级会议次数大幅度减少,医教研防管成果指标大幅度上升,医院满意度大幅度提高.结论 大部门管理整合了机构,推进了职能统一与资源共享;提高了效率,保证了教学与激活了科研;促进了部门内外协调,优化了部门结构.

    作者:程华刚;江智霞;童冬梅;李元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运用VIDAS检测AFP初探

    目的 比较分析VIDAS 30全自动酶联免疫萤光分析仪与罗氏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各项检测参数结果的精密度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53份新鲜血清标本对2台仪器进行AFP测定,统计学分析两种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相关系数的平方在0.967 1~1.999 4之间,校正后取得了较好一致性.结论 两台仪器间相关性较好,VIDAS 30全自动酶联免疫萤光分析仪可以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运用于AFP检测,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夏卫;倪唯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采用两种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将100例静脉输液患者分别用传统静脉穿刺法与改良法进行操作,了解两种不同穿刺法在进针速度、穿刺成功率、血管重复利用的次数、病人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发生率、病人对疼痛的感觉及对穿刺进针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进针速度、血管重复利用次数分别t检验及皮下瘀点发生率经x2检验、两组病人对疼痛的感觉及对穿刺方法满意度经秩和检验,五个结果均P < 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方法穿刺成功率经X2检验,结果P>0.05,无差异;结论改良法明显优于传统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静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参龙宁心胶囊与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对于治疗房室早搏的分类探讨

    房室早搏在中医学上与心悸和胸痹有关.而在西医学上,则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也叫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收缩.早搏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儿童中甚为少见,而在老年人中则较为多见.

    作者:郑茜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治疗胆石症、胆囊炎、胆囊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 5a 1000 余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认真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认真实施和评价.结果 腹腔镜手术患者也有一些不适,但与开腹手术比较却轻微得多.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大量的临床护理转向健康宣教、人性化护理.

    作者:徐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本人对社区85例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全方位的护理,使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使病人增强了生活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雷英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血液标本的实验室检查分析在疾病的诊断和抢救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及时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则是获取准确实验室检查资料的前提.在儿科,尤其对婴幼儿来说,看似简单的标本采集,却是一项操作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的工作.我们采用经头皮静脉对婴幼儿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翠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多数发生在急骤高热(39°C以上)或者持续高热数小时后,复发率高.患儿会出现局部肌肉阵发性抽搐,甚至会发生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可伴有意识丧失、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呼吸不规则、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

    作者:朱月梅;张英;陈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成像技术对牙列缺失的颌骨评价及测量参数对牙种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牙列缺损或缺失行种植义齿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层厚0.9 mm,后重建0.45 mm,将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对上、下颌骨行三维容积再现(VRT)、曲面重建(CPR)、多层面重组(MPR)等多种后重建技术,贮存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 螺旋CT多种后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骨质的细微变化、骨密度和有无病变及病变的范围,清晰分辨与精细测量缺牙区与邻牙、上颌窦底、鼻腭管、下齿槽神经管及颏孔的距离.结论 螺旋CT及多种后重组技术能对口腔种植术提供客观的评价及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邹智群;胡忠博;孙飞;吴孝楠;纪春丽;赵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彩超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诊断甲状腺腺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彩超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大小0.8~4.5cm,平均2.7cm,共48个结节,其中单发结节32例,多发性8例.位于左叶者17例,右叶者20例,峡部2例,双侧叶多发者1例.甲状腺内的实性占位,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光滑,内部呈均匀实性回声或囊实混合性回声,具有相对一致性,周围可见低回声晕,后方回声无衰减,周围组织回声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供情况视腺瘤大小,较大腺瘤血供较丰富,一般腺瘤可见少许血管,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围绕.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容易给病者作出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还需与临床其它检查密切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丰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