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脑卒中106例病因分析及预防

迟国萍

关键词:青年脑卒中, 病因, 预防
摘要: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中可能存在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 本研究病例选自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在辽阳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脑卒中病因很多,常见的原因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其次为心脏疾病、ΤΙΑ,动静脉畸形等,一部分病因不明确.开展脑卒中一级、二级预防,有效减少病因和危险因素是降低青年脑卒中发病率的关键所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与术前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回顾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37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有改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4%(37/41).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后位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 改进慢性肛裂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疗效.方法在肛管后正中纵形切开长约1.5~3.0cm,切断内括约肌,扩肛并游离皮瓣后将两侧皮缘与切口基底原位缝合.结果 89例患者全部一次治愈,无创口感染、肛门狭窄、变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78例,信访11例,无合并症和后遗症.结论 纵切纵缝术可用于治疗慢性肛裂,其更适用于肛管皮肤无或有轻度疤痕患者..

    作者:林中超;彭洪;祝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眼外伤住院患者106例临床分析

    目前眼外伤已经成为眼科住院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2007年3月~2009年3月,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眼外伤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张记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的心理因素分析

    在临床上,静脉穿刺是常进行的护理操作技术,也是护士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其首次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诊断、治疗、科研、观察疗效,判断预后,救治危重病人及医患关系的质量.也是检验护士自身心理素质一项重要标准.本文就此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作者:曹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术后持续心电图监护、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监测,有效膀胱冲洗,术后镇痛和导尿管气囊早期减压,以及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 全组30例患者,平均住院13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加强监护和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杜秀玲;王作香;梁振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甲状腺激素与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或降低都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同时急、慢性心力衰竭又可以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因此了解甲状腺激素与心力衰竭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心力衰竭以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防治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射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哌替啶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防治阑尾切除术中防治牵拉反射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和哌替啶组(D),每组30例.经T11~12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固定后,切皮前S组在30s内经上肢静注舒芬太尼0.25μg/kg,D组静注哌替啶1mg/kg,两组均面罩吸氧.记录麻醉前(T1),平面固定时(T2),牵拉腹膜时(T3),牵拉阑尾时(T4)的血压和心率,和牵拉痛、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估防治内脏牵拉反应效果.结果 S组患者T1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于T2、T3、T4时,T3、T4时心率低于D组同时点心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T1时心率高于T2 时,与T3、T4时相较无统计学差异,各时点血压无统计学差异.S组患者牵拉痛和呕吐发生率低于D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防治硬膜外麻醉时内脏牵拉反射有较好的效果,能很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作者:杨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参麦注射液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肝切除手术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肝切除术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参麦组(n=33)和对照组(n=29).在肝门阻断前30min,对照组经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250ml;参麦组滴入5%葡萄糖盐水250ml+参麦注射液2ml/kg体重,术后第1~3天继续使用.两组患者分别在肝门阻断前及肝门开放后24小时和48小时,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在肝门阻断前和肝门开放后60min切取肝脏组织匀浆取上清,ELLISA方法进行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在肝门阻断之前检测血ALT、AST、LDH均正常,MPO、MDA、SOD的测定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参麦组患者ALT、AST、L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门阻断开放后60min参麦组患者MPO、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肝切除手术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杨清水;郭世强;廖信芳;王万川;檀谊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川芎嗪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川芎嗪的药理作用.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汇总1989-2010年期间川芎嗪与药理的相关文献,对川芎嗪的药理作用进行综合和分析.结果 川芎嗪具有改善脑缺血,保护肝脏、肾脏,抗炎、提高学习记忆力,抗氧化,抗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结论 川芎嗪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而为川芎嗪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好依据.

    作者:王丽;吕圭源;陈素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前壁心肌梗死的早期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前壁心肌梗死早期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我院收治的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23例,其中1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1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出入院时的肌酸激酶(CK)比值、肌钙蛋白比值、射血分数比值.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出入院时CK比值、肌钙蛋白比值、射血分数比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壁心肌梗死早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疗效.

    作者:陆燕娜;陈淑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疗设备管理的几点体会

    文章通过介绍了医院医疗设备的购置、验收、日常使用、维修、报废、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使医疗设备更加安全、可靠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毕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关系

    目的 对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相互作用进行探析.方法 对癌症患者实施治疗,分析其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患者精神因素的差异明显影响治疗效果,悲观患者化疗,放疗的效果及手术成功率较乐观患者低.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它将影响癌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涂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8例玫瑰糠疹的护理

    玫瑰糠疹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炎性反应性皮肤病.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对68例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红梅;马立军;仉鹏;高影;王庆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我院2006~2009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顺位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ICD-10疾病分类编码,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结果 我院2006~2009年间共出院108881人次.其中<14岁占13.5%,15~40岁占33.1%,41~59岁占20.2%,≥ 60岁占33.2%.结论 人口日趋老龄化对社会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生活习惯、环境、食品卫生、交通安全也是某些疾病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作者:祝文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多发性创伤病因分析与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多发性创伤病因析与急救护理.方法 分析了47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因与急救护理,并提快速伤情评估、优先处理致命伤、准确执行急救程序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治愈25例,致残5例,死亡10例,好转7例.结论 护士增加急救护理意识,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时,迅速分析病因、预见性的病情观察,及时有效的救治,从而降低致残和死亡的发生.

    作者:陆彩虹;王秋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通过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针对各种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新生儿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马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生儿无陪病房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体会

    床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深化与延续[1],也是今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预练,而临床实习带教则是培养优秀护理人员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临床实习,我们力求使护生学会运用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专业行为和能力,这也是现代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2].

    作者:李云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6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探析

    目的 探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法 对66例住院GPP患者病例资料、临床特点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种因素可导致脓疱型银屑病发病,感染和滥用糖皮质激素是其主要诱因.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可能与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感染有关,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疗效确切.结论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宜选用非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作者:曾奇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63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对我科2008年2月~2010年9月入院治疗的16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病史、体征、辅助检查、诊治经过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经综合治疗后大多数预后良好,在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的患儿更明显;但部分患儿出现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多见于诊治较晚的患儿.结论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疼、呕吐为主,脑脊液、脑电图和头颅MRI有助于早期诊断,而早期诊断治疗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张晋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T波改变的临床分析

    在临床工作中,T波改变对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的价值,但并非特异性.笔者常见到一些临床医生把T波的某些改变片面地误诊为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导致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损失.心电图中的T波代表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作者: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