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脑皮质特异性层标志物探针与皮质发育畸形研究进展

官云里;晏勇

关键词:LSMs, MCDs, 神经元发生, 原基分层, 神经病理学
摘要:临床常见的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s)包括神经元异位、无脑回、微脑回、多微脑回畸形、胼胝体畸形、脑穿通畸形、结节性硬化等,是一组以大脑皮质及其细胞构筑畸形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1].它与癫痫、精神发育迟滞、孤独症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密切相关.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双U字缝合治疗重度宫颈机能不全28例

    本院于1997年6月以来共收治宫颈重度机能不全28例.全部采用宫颈双U字缝合并与宫颈前后唇各穿一头皮针塑料管,经临床观察,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3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和35例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完成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求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完成症状限制性踏车运动试验并求心脏变时功能指标高心率与预测大心率值之比(rHR) 和心率储备率(HRR).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各项心率变异指标和变时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冠心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P<0.05).所有病例的心率变异指标SDNN、SDANN、SDNNindex、 rMSSD与rHR(依次r=0.502、0.438、0.369、0.327,均P<0.01)和 HRR(依次r=0.544、0.492、0.407、0.312,均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和心率变异性比冠心病患者更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功能降低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常相关.

    作者:冯应君;杨汉东;闵新文;李东峰;王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创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1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8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观察其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6例,需人照顾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 本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正常化,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

    作者:张富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浅谈影响外科实习教学质量的问题与改革

    近年来高校毕业的医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实习态度散漫,走马观花,毕业后不能胜任住院医生的职责,部分甚至不能获取临床医生资格证.凡此种种迹象表明,保证和提高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是当前深化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此,本文就现阶段影响外科临床实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进而寻找解决对策.

    作者:叶钢;易善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以舒芬太尼或芬太尼为主诱导维持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ASA1~2级、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诱导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诱导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舒芬太尼麻醉术中循环稳定,术后疼痛程度轻.结论 舒芬太尼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麻醉.

    作者:张涛;狄华君;丁进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8例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结合放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结合放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55例患者入选,随机分为两组,支架组28例接受支架置入术及放、化疗;对照组27例仅接受放、化疗.采用SAS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 支架组改善了患者营养状况,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86%、28.57%、17.86%和40.74%、22.22%、11.11%,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7 7).不良反应可以耐受.结论 支架置入术结合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任涛;陈晓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泪囊与鼻腔不同吻合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83例慢性泪囊炎做泪囊鼻腔改良吻合术,并对照88例慢性泪囊炎做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改良吻合方式其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吻合方式.结论 改良吻合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可减少鼻黏膜损伤,术后可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作者:张进;梁宾;张季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先天性乳头内陷的手术治疗进展

    乳头内陷(nipple inversion)是指乳头不突出于乳晕平面或者凹陷入皮面之下呈火山口状,多为先天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据Schwager等[1]报道,其发生率为2%.我国报道的乳头内陷发生率更高,大约为8.29%[2].它不仅影响正常授乳和乳房外观,也是引起局部感染的原因之一,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作者:田怡;牙祖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细胞生长因子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细胞迁移、血管生成和骨痂改建等.同时也包括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分化和增殖的调控作用以及细胞生长因子的骨诱导、分子信号传导作用等,是一个多序列的修复过程[1,2].

    作者:张纲;李焰;谭颖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Mirizzi综合征的腹腔镜处理体会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Mirizzi syndrome, MS)的腹腔镜下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0月~2006年6月MS 25例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中,Nagakawa分型Ⅰ型和Ⅳ型共21例,18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Ⅱ型4例均开腹完成手术,术后均恢复满意.结论 多数Ⅰ、Ⅳ型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且疗效满意,Ⅱ型在基层医院中仍需开腹完成手术.

    作者:张涛;王强;游海波;余和斌;王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后护理体位的探讨

    尿道损伤在泌尿系损伤为常见.且治疗与护理比较复杂,如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本院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20例尿道损伤手术的患者,其中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盆骨折,因治疗、护理及时得当,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本氩;董长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87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患者除有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常见的情绪改变.它常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延长和劳动能力丧失增加,甚至影响脑卒中的病死率.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256例急性脑卒中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发现87例伴有抑郁症,其发生率33.98%,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松国;唐维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150例活跃期人工破膜对分娩的影响

    由于孕妇临产后常常需要经过10余小时的阵痛才能分娩,因为害怕长时间的疼痛,这也是近年来各医院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高阴道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地自然分娩,是摆在广大产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院采取在活跃期行人工破膜,并加强产时护理,明显地缩短了产程,减少了母婴并发症,提高了阴道分娩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岳琴;郭益萍;张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间隙连接蛋白Cx43在妇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细胞间连接方式的一种,由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所构成.相邻细胞间通过间隙连接所介导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nmunication,GJIC)进行着信息和能量物质的交换,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代谢偶联和电信号传递的电耦联,对细胞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稳定、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兰瑞红;孙江川;常淑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1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治疗重度癌痛的疗效.方法 132例癌痛患者开始剂量是美菲康30mg,每12小时1次开始给药,后根据镇痛效果调整剂量,132例中小日剂量30mg,大日剂量360mg.结果 盐酸吗啡缓释片在控制重度癌痛方面有效率(CR+PR)96.2%.结论 盐酸吗啡缓释片在治疗重度癌痛方面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安全可行.

    作者:晏军;梁玉芬;任晓勇;王凌;陈世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运用PDCA循环提高儿童视频脑电图记录质量

    视频脑电图是一种反映脑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手段;它既是衡量工作质量优劣、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作为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病案保存的重要部分,评定医院视频脑电图检查质量的有效依据[1].2006年3~12月,对本科开展的视频脑电图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3个周期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管理循环程序,实施全程环节质量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祖群;杨定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治疗性血管生成与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等)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1].随着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深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将会不同程度受益于基因治疗的进步,有研究者提出了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这一治疗策略[2] ,并且迅速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作者:刘勇;李黔宁;郑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綦江地区2003~2007年临床成分输血分析

    为了解重庆市綦江地区临床成分输血情况,提高临床成分品种的配备,更好地满足本地区临床医院成分输血的需要,作者对2003~2007年的供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型病毒性心肌炎24例临床观察

    心律失常型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频发各种期前收缩,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疗效不佳,或长期服用产生不良反应而影响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参松养心胶囊不失为一种适当的选择.本院对24例以室性期前收缩表现为主的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常规营养心肌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9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α-2b干扰素(利分能)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秋季腹泻患儿(均为住院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9 例)和对照组(49 例),治疗组除应用常规治疗措施外另用干扰素肌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用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止泻时间(50.52±9.35)h,对照组为(58.45±11.14)h,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病方面可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在临床上采用.

    作者:甘世伟;樊广文;胡运华;罗雄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