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
某些妇科疾病的治疗,需要做子宫切除、输卵管分黏术等.由于输尿管在下腹中的位置与子宫、输卵管相邻的特殊性,手术过程中误伤、误断输尿管的事件,时有发生.本科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多例因上述手术,而被损伤一侧输尿管同时被误诊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5例经病理证实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鼻腔鼻窦癌20例,多为密度不均匀肿块(14/20),直接侵犯腔内(34/20)及腔外结构(20/20)并形成软组织肿块;18例骨质破坏明显,可见骨壁碎裂、缺失,鼻面部软组织肿胀不常见(2/20).T细胞性淋巴瘤16例,多起源于鼻前庭(11/16),以混合表现为主(11/16),多数密度均匀(12/16),主要累及腔内结构(36/18),但鼻面部肿胀常见(8/16);骨质破坏不明显或轻微,5例可见骨质吸收.1例恶性神经鞘瘤和2例B细胞性淋巴瘤表现与癌肿相似.1例骨肉瘤病灶内可见骨样组织影.4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无特异性.结论 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对NHL等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肿瘤能进行提示性诊断.
作者:李必强;黄显龙;王新玉;胡源浩;张洪;杨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难治性鼻出血至今仍是耳鼻喉科难治病症之一,其主要原因是使用常规检查不能准确找到出血点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往[1]多认为出血部位来源于鼻腔后部的Woodruff静脉丛,或鼻中隔后段及鼻底部位.我们对2004年4月~2006年4月在我院住院及急诊留观的75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后,认为过去的认识并非完全正确.
作者:肖斌;於建东;张朝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中耳炎的一种常见类型,它能破坏中耳内结构及周围的颅骨,造成听力下降及严重的颅内并发症.现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采取手术治疗已经没有争议,其手术的目的在于:(1)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包括鼓室、鼓窦和乳突腔内的胆脂瘤及病变的骨质和黏膜等;(2)重建听力.但其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疗效不一.
作者:徐洁;李朝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 观察两种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特点、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液体流速.结果 PICC组成功率95.4%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成功率9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中PICC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平均操作时间分别11、 2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84%、1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ICC组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静脉置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结论 两组置管比较各有优缺点,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互补使用.PICC更适合癌症患者长期治疗.
作者:李洪荣;王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及其受体c-Met 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正常喉黏膜,46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GF及c-Met蛋白的表达.结果 (1)正常喉黏膜HGF及c-Met低表达或阴性.(2)喉鳞状细胞癌c-Met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Ⅰ、Ⅱ期低于Ⅲ、Ⅳ期.无淋巴结转移低于有淋巴结转移(P<0.05).半定量分析:HGF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Ⅲ+Ⅳ期有关(P<0.05).结论 HGF/c-Met系统在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进展中起重要作用,c-Met可能成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良好参考指标.HGF及c-Met联合检测对于判断喉鳞状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冰;姬长友;关力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锥形电切术中及术后脱痂期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应用宫腔电切镜锥形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肥大组和无肥大组)及宫颈肌瘤(肌瘤组)共1 158例.对3个组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发生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出血发生率5.79%,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痂期出血发生率7.08%,肥大组脱痂期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肥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该两组与肌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或(和)术后宫颈局部有感染者脱痂期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颈锥形电切术中出血发生率与病变类型无关;宫颈肥大者切割深度不易掌握,致脱痂期出血发生率高,术前或(和)术后宫颈局部感染者易发生脱痂期出血.宫颈局部压迫、热凝、止血药物及抗生素的应用是治疗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兴伟;钟玲;胡丽娜;曾飚;王勇;况明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拇指缺损离断远端足背寄养择期游离移植再造术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开展的采用拇指缺损离断远端清创足背寄养术、近端清创同侧腹股沟骨皮瓣带蒂移植修复术、3周后再行拇指足背寄养游离移植再造术共17例,均为工伤.男14例,女3例,年龄17~52岁,平均34岁.术后予石膏功能位固定制动、预防感染、解痉、抗凝、对症等处理,3周后拆石膏,6周后拔克氏针行功能锻炼,12周后行拇指屈伸肌腱松解及拇指各关节松解术.结果 术后12个月复查功能评估:优13例,占76.5%;良3例,占17.6%;坏死1例,占5.9%.结论 该手术创伤较小,外观恢复较好,成活率较高,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较好,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佳;龙兴敬;王国寿;赵万正;周茂;尹烈;周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介绍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腰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体会.分析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关节腔内麻醉对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统计327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坐骨神经联合腰丛神经阻滞麻醉,术中用止血带.麻醉完成后30min内进行手术,手术时间30~90min.记录患者术中切口疼痛、止血带反应,麻醉持续时间.术后关节腔内注射0.1%吗啡注射液20ml保留12h.结果 97.9%患者对术中麻醉效果满意,7例(2.1%)患者因止血带反应需加用静脉麻醉或笑气(N2O)吸入麻醉.所有患者不需术后持续镇痛,在麻醉后5~14h开始感觉到切口疼痛,平均8.3 h.所有患者对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神经阻滞麻醉对下肢关节镜手术有良好麻醉效果,术中及术后处理简单,是一种优良的关节镜手术麻醉方式.
作者:郭林;杨柳;唐康来;陈光兴;戴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在暴露于冲击波的环境下,听觉器官(以下简称听器)是容易发生损伤的器官,引起听器损伤的强度较弱的冲击波往往对肺部内脏器官还没有明显影响,所以,听器冲击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的相关学科研究工作者也十分重视听器冲击伤的研究,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我国自行研制的原子弹爆炸实验以及70年代末,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实验和临床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宝贵资料.80年代中期开始,对于听器冲击伤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颇多的研究成果.以下主要就国内近20多年来对于听器冲击伤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一概括性展望.
作者:李朝军;刘兆华;朱佩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晚期肝癌患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甚至低血糖昏迷.我们对1例频发低血糖反应的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了连续观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主因肝区不适10个月,乏力、纳差6个月,于2006年2月15日收入我科.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20余年,无糖尿病及其他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面色晦暗,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右上腹饱满,腹壁静脉隐约可见,肝脏于右肋缘下8cm可及,质硬,脾肋缘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生化:谷丙转氨酶125 IU/L,谷草转氨酶96 IU/L,转肽酶138IU/L,碱性磷酸酶196IU/L,总胆红素46.3mmol/L,直接胆红素26.4μmol/L,白蛋白25.4g/L,总胆固醇2.48μmol/L,胆碱酯酶1 988U/L;乙肝5项:HBsAg(+),HBeAg(+),HBcAb(+);AFP》60 500ng/ml.
作者:施英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耳廓离断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分析24例耳廓离断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24例病例,4例缺血坏死,20例存活.存活的病例中大多数再植及时,血供丰富.结论 耳廓离断伤及时再植,术后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存活率高.
作者:蔡华成;李菊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钾离子浓度对离体毛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胶原酶制备离体耳蜗毛细胞,模拟病理状态下的钾离子浓度(100mmol/L)环境,用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凋亡改变.结果 病理状态钾环境下离体耳蜗毛细胞的凋亡改变类似于Hank′s液下毛细胞的凋亡改变,即胞核皱缩;纤毛泡状或倒伏;胞质内可见布朗运动.荧光显微镜下凋亡毛细胞呈红色或红黄色荧光,毛细胞形态完整,无胞膜破裂或胞质溢出.随着时间延长毛细胞凋亡数逐步增多,二者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离体环境下,此种病理状态下的钾离子浓度(100mmol/L)对离体毛细胞的凋亡无显著性影响.
作者:陈继川;卢永德;任基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OSAHS)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结果评价OSAHS患者的耳蜗功能变化.方法 收集本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2~9月4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OSAHS住院病例,根据AHI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轻度OSAHS组(5≤AHI≤20)和中重度OSAHS组(AHI>20)进行ABR测试.记录ABR波Ⅰ、Ⅲ、Ⅴ潜伏期,波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比较轻度OSAHS组和中重度OSAHS组患者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正常对照值之间的差异.结果 中重度OSAHS组患者ABR的波Ⅰ、Ⅲ、Ⅴ潜伏期及波Ⅰ~Ⅲ、Ⅰ~Ⅴ波间期比正常对照值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OSAHS组相比,中重度OSAHS组患者ABR的波Ⅰ、Ⅲ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OSAHS组患者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与正常对照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发作的中重度OSAHS能够损害耳蜗功能,且OSAHS对耳蜗功能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ABR可以作为OSAHS是否影响耳蜗功能的一项监测指标.
作者:余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6年4月121例腹股沟疝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20~120min,平均41.3min,并发尿潴留4例,切口异物感2例,切口下血肿1例,阴囊积液 3例,无切口感染及其他术后并发症,110例患者获得2~36个月随访,复发2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的良好手术方法,特别适合老年疝和复发疝.
作者:周卫东;陈迪;赵忠文;石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135~150mg /m2,卡铂300~350mg/m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进行2~3个周期.结果 CR 3%(2/63),PR 38%(24/63),NC 51%(32/63),PD 8%(5/63),总有效率41%,平均生存期10.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未见严重过敏反应.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率高,耐受性好.
作者:张力;熊德明;邓超;王贤德;何德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食管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年1月~2005年9月66例食管异物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所有病例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硬性食管镜下取出异物.结果 食管镜下异物取出64例,取出失败2例,转胸外科开胸取出.结论 绝大多数食管异物患者可在食管镜下顺利取出,极少数食管异物需心胸外科处理.
作者:许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对照观察以中医补肾活血法结合西医治疗40例苯中毒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再障)及41例慢性原发性再障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登记我院3年间确诊的再障患者,用回顾性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40例苯中毒性再障的有效率为97.5%,治愈率为55.0%;41例原发性再障的有效率为92.7%,治愈率为24.3%.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提高苯中毒性再障的疗效,苯中毒性再障的疗效显著优于原发性再障.苯中毒再障肾阳虚型比重明显高于原发性再障.
作者:田杨;张淑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双重病理机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过去人们普遍重视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早也是主要的特征.早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餐后高血糖症和第2时相高胰岛素血症的重要环节,而餐后高血糖具有毒性作用,可加重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使早相胰岛素分泌进一步受损,直至消失并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如何早期发现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在糖尿病一级预防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早相胰岛素分泌研究现状以及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和干预措施做一综述.
作者:李颖;刘东方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因反复出现左侧胸痛3年,右侧胸痛3d入院.既往3年前无明诱因多次出现左侧胸痛,经卧床休息、口服抗生素可缓解.7个月前因左侧胸痛,呼吸困难在当地卫生院摄片.胸片示:左侧外带上中下透亮度增加,无肺纹,给予抗炎治疗后逐渐好转.入院前3d出现右侧胸痛,刺激性干咳,并逐渐加重,平卧及活动后喘累明显而就诊.经摄片后诊断:右侧自发性气胸(压缩90%)急诊入院.查体:患者扶入病房,消瘦偏平胸型,身高1.85m,体重50kg,右侧胸廓饱满,右侧呼吸动度减弱,叩诊呈鼓音,语颤和呼吸音均消失.X线:表现为右侧肺向肺门萎陷,呈圆球形阴影,局部透亮度增加,无肺纹理.诊断:右侧自发性气胸(压缩90%).处理:(1)高浓度吸氧;(2)排气疗法:用气胸箱抽气1 100ml,患者感气促,心慌好转后采用胸腔插管水封瓶引流.7h后无气泡溢出,14h拔管,21h右侧中外带可闻及呼吸音,于4d后摄片复查示:右肺复张,肺纹理清晰,压缩线消失,左肺(-),故好转出院.
作者:范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