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锡虎;邓世雄
目的 回顾性评估12例齿状突骨折采用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9年2月~2007年2月采用前路单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Anderson Ⅱ型和Ⅲ型齿状突骨折共12例.所有患者术前牵引复位,术后均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3个月. 结果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24个月.1例齿状突骨折行单枚齿状突螺钉固定后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无神经症状.其余11例患者经半年以上随访骨折获骨愈合,未出现内植物断裂或感染等并发症.5例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前路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同时保留寰枢关节运动功能, 骨折愈合率较高, 并发症低, 是治疗Anderson Ⅱ型和浅Ⅲ型齿状突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罗飞;谢肇;吴雪晖;许建中;周强;何清义;代飞;张泽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9月~2006年9月的71例80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根据Sander's分型:Ⅰ型18例19足,Ⅱ型25例29足,Ⅲ型20例21足,Ⅳ型8例11足.其中29例32足采用非手术治疗,随访6~36个月,平均12.6个月;另42例48足使用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6.2个月.结果 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靴状支具固定组治疗Sander's Ⅰ型19足,Sander's Ⅱ型13足,优良率分别为94.7%和84.6%;跟骨钢板固定组治疗Sander's Ⅱ型16足、Sander's Ⅲ型21足和Sander's Ⅳ型11足,优良率分别为93.8%、85.7%和81.8%.结论 根据Sander's分型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王蒙;吴雪晖;谢肇;王序全;代飞;何清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扭转性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易转为室扑、室颤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可见于多种心脏疾患,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伴发TdP国内目前未见报道.2003年Makai曾报道1例应用安碘酮后发生TdP[1].我院在1994~2003年间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共记录到12例甲亢伴发TdP,本文拟对其发生特点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巴俊强;蒋成燕;许祥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针对脊髓损伤截瘫患者的心理障碍进行护理开导,促进患者身心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个体化分析截瘫患者心理状态,用真挚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等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去护理、指导每一位患者.结果 能够使患者认识到不良心理状态不利于身心的康复,使其自觉消除心理上的障碍,配合治疗与护理,达到大程度的恢复.结论 针对截瘫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心理护理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健康.
作者:方青;吴新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C形臂引导下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治疗C型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的C型骨盆骨折患者35例,骶髂螺钉均为7.0mm直径的半螺纹空心螺钉,其中8例行双侧螺钉固定,5例行单侧2枚螺钉固定,22例行单侧一枚螺钉固定.应用术后和随访中详细的神经检查和X线检查结果评估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15~55 min,平均28 min,术中平均累积X线透视时间为4min.术后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5.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医源性神经损伤;除2例患者骶髂螺钉欠佳外,其余骶髂螺钉位置良好,未见到螺钉移位现象;术后6个月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其中6例患者出现生理负荷下骶髂部疼痛;没有需要再手术的患者.结论 C形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C型骨盆骨折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作者:代飞;王序全;许建中;周强;吴雪晖;张劲松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HIFU治疗肿瘤患者时的体温变化规律.方法 对32例肿瘤患者在接受HIFU治疗时采用迈瑞公司生产的心电监护仪上配制的体温探头,从鼻腔到咽喉对体温变化进行了治疗前、治疗中的观察及分析.结果 腹腔巨大肿块、肿瘤血供较丰富、超声治疗剂量较大及使用整体吊带的患者体温会升高,而四肢骨软组织肿瘤、特殊部位的肿瘤(如肩胛骨)患者在接受HIFU治疗时,体位固定不能用整体吊带,而用分体吊带,故会使大面积身体浸泡在治疗冷水中,容易导致体温降低.结论 肿瘤的位置、血供不同以及HIFU治疗剂量的不同,患者的体温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肿瘤的性质、治疗剂量、吊带类型的使用、治疗时间来判断治疗中患者体温的变化,以利更好的制订完整而准确的护理计划,保证HIFU治疗安全和顺利.
作者:鞠进;邓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结肠镜及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探索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腺瘤的适应范围、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0年3月~2005年5月收治的18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采用结肠镜或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其中150例腺瘤直径<2cm,12例直径>2cm,分别行圈套电灼切或采用钛夹、尼龙圈套止血、分块切除等方法切除腺瘤.术后无肠穿孔,1例于术后7d出血,保守治疗后血止.26例分别因腺瘤无蒂且直径>2cm或腺瘤生长部位隐匿单纯内镜治疗困难或腺瘤恶变,选择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其中内镜定位腹腔镜下行肠段切除20例,局部切除3例,根治性切除3例.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术后无出血、肠穿孔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本组术后有153例获得1~5年随访,其中8例复发.结论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可以增加内镜治疗腺瘤的适应范围和安全性,对内镜治疗困难和需要追加手术治疗的恶性病变腹腔镜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德忠;孙安仁;张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重要转折,骨科学具有直观和复杂的鲜明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病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从这些直观的现象逐步深入到教学内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搞好骨科临床见习教学的关键;同时,还应该注重医德教育与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罗飞;谢肇;周紫垣;张泽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对健康教育知识、方法的需求.方法 用自制问卷在入院后1~2d和出院前1~2d,采用访谈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具有倾向性和规律性,但也存在一些误区,有待护理人员的正确引导.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在出院后健康教育方式选择上,护士家访受到青睐.结论 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作者:刘小兰;赵锡丽;刘东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糖尿病(DM)并发高血压微血管病变的患者通常病史5~10年可能并发糖尿病肾病.本文通过分析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在糖尿病无肾病(NDN)和糖尿病肾病患者(DN)中的水平变化,以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作者:马进;吉均祥;徐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的原因,探讨防治方法.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共收治胫腓骨骨折手术后深部感染35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28例,闭合性骨折7例.骨折部位:胫骨上1/3骨折9例,中1/3骨折11例,下1/3骨折15例.分别采用钢板、交锁髓内钉、螺钉及钢丝.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部感染病灶行采用病灶扩创、负压引流或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选择肌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效果满意.结果 经采用病灶扩创、负压引流或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选择肌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深部感染均得到控制,平均时间26.5d.结论 胫腓骨骨折手术后深部感染原因是多方面的,宜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采用病灶扩创、负压引流或灌洗引流、及时拆除内固定、必要时更换为外固定、选择肌皮瓣覆盖创面等治疗,畸形愈合、不愈合、功能障碍者留待后期治疗.
作者:杨俊;谢肇;吴雪晖;刘杰;毛秀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在恢复椎体结构和高度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3年12月~2005年5月行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移植重建脊柱前路手术后的椎体缺损共36例.应用病种:椎体爆裂骨折32例、原发椎间隙感染2例、椎体肿瘤2例.结果 随访6~21个月(平均8个月),影像学资料显示植入体3~4个月与上下相邻椎体愈合、重建的椎体高度没有降低、术前神经损伤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纳米羟基类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结构,并能与椎体愈合,达到有效重建椎体结构的作用,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电明;权正学;欧云生;倪卫东;梁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已婚.因右肾区疼痛1年,右上腹包块2个月入院.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肾区疼痛,呈绞痛状,无放射,持续约2h自行缓解,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此后右肾区偶有隐痛,未引起重视.
作者:刘剑;王勤;蒙明森;舒勇;孙丹宁;颜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ISS值17~57分,平均25.7分.脊柱骨折按Denis分型:Ⅳ型12例,Ⅱ型22例,Ⅰ型4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7例,B级7例,C级14例,D级10例.其中手术治疗3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3个月.36例骨折愈合,神经症状16例完全恢复,14例有一级以上恢复,8例无变化.结论 损害控制有助于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可有效减少ARDS和MOF的发生;手术时机取决于脊髓损伤和全身情况的稳定性.
作者:王爱民;孙红振;杜全印;沈岳;郭庆山;王子明;刘思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短期内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两种治疗方法优劣状况.方法 对空腹血糖>11.1mmol/L33例2型糖尿病进行为期2周的强化治疗,比较二者的达标时间与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CSⅡ显示快速稳定的降糖效果,血糖达标时间较MSⅡ短[(5.21±1.53)d与(10.9±1.17)d],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MSⅡ.结论 对伴明显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Ⅱ强化治疗较MSⅡ解除高血糖毒性更快,低血糖发生率更少.
作者:秦利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方法 CT检测采用快速免疫测定法,Uu采用病原体培养法.结果 640例NGU患者CT阳性率为34.15%,Uu 40.85%,二者混合感染率23.44%.男、女性患者CT、Uu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感染为男性高于女性,Uu为女性高于男性(P<0.01).对照组CT检出率3.75%,Uu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NGU患者CT和Uu的感染率较高,对NGU患者应同时检测CT和Uu,将有助于该病的及时防治.
作者:陈德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成为公众关注的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医疗纠纷档案是伴随医疗纠纷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医疗纠纷档案是指在接待、处理、调查医疗纠纷过程中形成一些文字材料的总和.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本院近3年医疗纠纷档案,找出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作者:邝玉玲;余婉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内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可为首发症状,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螺旋CT和MRI诊断符合率达100%,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镇静止痛降压治疗是内科治疗中有效的方法,目标血压降至100~110/60~70mm Hg,能明显提高AD的生存率.结论 快速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AD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裴文楠;唐渝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PVP治疗96例105个椎体病变,其中外伤压缩椎体骨折18例20椎,椎体转移肿瘤8例11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70例74椎. 胸椎38椎, 腰椎58椎,新鲜压缩性骨折(3周以内)78例87椎,陈旧性骨折(骨折3个月以上)18例18椎.90例得到了半年以上的随访.PVP采取经皮经椎弓根入路穿刺病变椎体,将针尖置于椎体前1/3处,进行椎体骨内静脉造影.后注入骨水泥2~7ml.术后观察PVP的操作成功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94例101个椎体PVP治疗成功,按病例数成功率为97.9% (94/96),按椎体数成功率为96.2% (101/105).术后疼痛81例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3例轻微缓解(MR),2例无效(NR),总有效率为97.9%(94/96);无原椎体再发塌陷.未出现神经受累症状.结论 PVP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作者:何清义;吴雪晖;许建中;谭祖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在脑血管疾病中脑出血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后遗症多的常见病.我院自2005年8月~2006年10月应用高压氧对21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胡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