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扭转性室速12例临床分析

巴俊强;蒋成燕;许祥林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扭转性室速, 动态心电图检查, 恶性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心脏疾患, 临床分析, 甲亢, 发生特点, 应用, 室颤, 国内
摘要:扭转性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易转为室扑、室颤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可见于多种心脏疾患,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伴发TdP国内目前未见报道.2003年Makai曾报道1例应用安碘酮后发生TdP[1].我院在1994~2003年间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共记录到12例甲亢伴发TdP,本文拟对其发生特点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肾动脉介入栓塞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早在1969年,Lalli等首先进行了肾动脉栓塞的动物试验并行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肿瘤.近年来有关肾癌介人栓塞治疗的文章报道较多,主要集中于晚期肾癌及并发症的治疗,但对术前栓塞的意义、栓塞对肾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介入技术已越来越多的用于肾癌的临床诊治.

    作者:李金贵;胡自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后路凹侧双棒法手术矫治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后路凹侧双棒法手术矫治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对比研究,实验组行后路凹侧双棒法共18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钉棒法共19例.对手术前、后和术后18个月随访的站立位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主侧凸顶椎偏距、身高、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统计.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实验组主凸Cobb角矫正率平均为47.15%,对照组为39.56%;手术后18个月比较试验组45.15%,对照组37.62%;主凸顶椎偏距矫正率平均为40.26%,对照组为35.37%;身高增长率平均为4.20%,对照组为1.89%;以上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凹侧双棒法是一种矫正率高、安全的方法.

    作者:贾全章;许建中;周强;谢肇;何清义;代飞;罗飞;殷翔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重要转折,骨科学具有直观和复杂的鲜明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病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从这些直观的现象逐步深入到教学内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搞好骨科临床见习教学的关键;同时,还应该注重医德教育与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罗飞;谢肇;周紫垣;张泽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舒芬太尼复合耐乐品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合成的强效拟吗啡类镇痛药,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并具有安全范围宽、起效快、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久、心血管的稳定性好、呼吸抑制短而弱、无组胺释放等优点[1].本研究对剖宫产术后应用舒芬太尼复合耐乐品硬膜外镇痛与芬太尼复合耐乐品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小春;张清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应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制订标准健康教育

    自1998年我科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以来,作为整体护理重要部分的健康教育的开展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近年来的摸索,综合各种资料,从2004年起,作者所在科室应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对住院精神患者开展标准健康教育,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袁蕊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门诊检验医患沟通技巧探讨

    目的 探讨门诊检验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方法 从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阐明医患沟通的意义,门诊检验如何进行医患沟通.结果 掌握好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完善检验质量管理,避免检验报告引起的医疗纠纷.结论 门诊检验工作者须重视医患沟通,把工作落到实处,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高水平检验质量为患者服务.

    作者:林一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扭转性室速12例临床分析

    扭转性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易转为室扑、室颤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可见于多种心脏疾患,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伴发TdP国内目前未见报道.2003年Makai曾报道1例应用安碘酮后发生TdP[1].我院在1994~2003年间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共记录到12例甲亢伴发TdP,本文拟对其发生特点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巴俊强;蒋成燕;许祥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高眼压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进行小梁切除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特点.观察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梁切除术治疗48例50只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按手术前用药下的眼压情况分为治疗组(12只眼,眼压≥40mm Hg)(1mm Hg=0.133kPa)和对照组(38只眼,眼压<40mm Hg),并对两组术前术后的眼压、视力、手术并发症和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手术成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2),但后期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避免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可早期行小梁切除术.

    作者:邓衍超;裴文萱;郑延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目的 探讨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ISS值17~57分,平均25.7分.脊柱骨折按Denis分型:Ⅳ型12例,Ⅱ型22例,Ⅰ型4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7例,B级7例,C级14例,D级10例.其中手术治疗3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3个月.36例骨折愈合,神经症状16例完全恢复,14例有一级以上恢复,8例无变化.结论 损害控制有助于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可有效减少ARDS和MOF的发生;手术时机取决于脊髓损伤和全身情况的稳定性.

    作者:王爱民;孙红振;杜全印;沈岳;郭庆山;王子明;刘思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C臂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总结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的适应证、优点及其疗效.方法 1999年2月~2006年4月,31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被采用C臂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并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 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13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系统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固定牢固、骨折处血供破坏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劲松;王序全;许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 208例获随访, 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 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作者:蒲小兵;代飞;周强;谢肇;何清义;许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在重建椎体结构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在恢复椎体结构和高度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3年12月~2005年5月行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移植重建脊柱前路手术后的椎体缺损共36例.应用病种:椎体爆裂骨折32例、原发椎间隙感染2例、椎体肿瘤2例.结果 随访6~21个月(平均8个月),影像学资料显示植入体3~4个月与上下相邻椎体愈合、重建的椎体高度没有降低、术前神经损伤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纳米羟基类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结构,并能与椎体愈合,达到有效重建椎体结构的作用,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电明;权正学;欧云生;倪卫东;梁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HIFU治疗肿瘤对体温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HIFU治疗肿瘤患者时的体温变化规律.方法 对32例肿瘤患者在接受HIFU治疗时采用迈瑞公司生产的心电监护仪上配制的体温探头,从鼻腔到咽喉对体温变化进行了治疗前、治疗中的观察及分析.结果 腹腔巨大肿块、肿瘤血供较丰富、超声治疗剂量较大及使用整体吊带的患者体温会升高,而四肢骨软组织肿瘤、特殊部位的肿瘤(如肩胛骨)患者在接受HIFU治疗时,体位固定不能用整体吊带,而用分体吊带,故会使大面积身体浸泡在治疗冷水中,容易导致体温降低.结论 肿瘤的位置、血供不同以及HIFU治疗剂量的不同,患者的体温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肿瘤的性质、治疗剂量、吊带类型的使用、治疗时间来判断治疗中患者体温的变化,以利更好的制订完整而准确的护理计划,保证HIFU治疗安全和顺利.

    作者:鞠进;邓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2~2005年共手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2例,男25例,女37例;年龄48~81岁,平均65.5岁.按AO尺桡骨远端骨折分类,B1型5例、B2型10例、B3型8例、C1型15例、C2型16例、C3型8例.行T型接骨板内固定38例,单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10例,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加简单内固定14例.结果 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7.3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41例关节面平整;掌倾角5°~12°,平均8.2°;尺偏角16°~23°,平均20.2°;桡骨轴向无短缩.根据Aro等功能评价标准,本组结果优29例、良25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达87%.结论 对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用T形钢板、外固定支架等方式治疗,可达到骨折准确复位及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的目的.

    作者:吴雪晖;谢肇;马树枝;王序全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入出院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对健康教育知识、方法的需求.方法 用自制问卷在入院后1~2d和出院前1~2d,采用访谈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具有倾向性和规律性,但也存在一些误区,有待护理人员的正确引导.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在出院后健康教育方式选择上,护士家访受到青睐.结论 护士开展健康教育时,要根据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

    作者:刘小兰;赵锡丽;刘东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妊娠期肾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已婚.因右肾区疼痛1年,右上腹包块2个月入院.1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肾区疼痛,呈绞痛状,无放射,持续约2h自行缓解,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及尿痛,此后右肾区偶有隐痛,未引起重视.

    作者:刘剑;王勤;蒙明森;舒勇;孙丹宁;颜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153例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153例,分析病例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46例Ⅰ期愈合,骨折延迟愈合3例,髓内钉断裂1例,远端锁钉退出1例,骨感染取出髓内钉2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获得满意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评估、术中操作不当及患者锻炼过度有关.

    作者:朱庆和;刘小冬;卢卫忠;王明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低氧血症与心肌酶谱改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缺氧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按动脉血氧分压(PaO2)值大小分为轻、中、重度缺氧组,并测定其天门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的变化.结果 轻、中、重度缺氧组组间比较PaO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中度缺氧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较之轻度缺氧组有所增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缺氧组与重度缺氧组比较、重度缺氧组与轻度缺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氧是导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心肌酶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何晓薇;林田;严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噬菌体扩增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作为对人类具威胁性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结核病流行正逐步加剧.目前对结核病诊断主要依靠与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等其他辅助检查相结合.

    作者:张建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结肠癌性梗阻56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治疗对结肠癌性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5年12月~2005年12月行手术治疗56例结肠癌性梗阻进行回顾性分析.完全性肠梗阻50例,不全性肠梗阻6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除住院期间死亡3例外,53例肠梗阻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对于癌性结肠梗阻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病变部位、梗阻近端肠管病理状况选择恰当的术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朱斌;朱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