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衍超;裴文萱;郑延川
目的 探讨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ISS值17~57分,平均25.7分.脊柱骨折按Denis分型:Ⅳ型12例,Ⅱ型22例,Ⅰ型4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7例,B级7例,C级14例,D级10例.其中手术治疗3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3个月.36例骨折愈合,神经症状16例完全恢复,14例有一级以上恢复,8例无变化.结论 损害控制有助于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可有效减少ARDS和MOF的发生;手术时机取决于脊髓损伤和全身情况的稳定性.
作者:王爱民;孙红振;杜全印;沈岳;郭庆山;王子明;刘思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躯体化障碍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诊断率越来越高.由于该病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诉,多为慢性病程,常伴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临床医生对其治疗感到棘手.作者采用赛乐特治疗躯体形式障碍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碧;胡光涛;谭孝琼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结肠镜及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探索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腺瘤的适应范围、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00年3月~2005年5月收治的18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采用结肠镜或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其中150例腺瘤直径<2cm,12例直径>2cm,分别行圈套电灼切或采用钛夹、尼龙圈套止血、分块切除等方法切除腺瘤.术后无肠穿孔,1例于术后7d出血,保守治疗后血止.26例分别因腺瘤无蒂且直径>2cm或腺瘤生长部位隐匿单纯内镜治疗困难或腺瘤恶变,选择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其中内镜定位腹腔镜下行肠段切除20例,局部切除3例,根治性切除3例.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术后无出血、肠穿孔及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本组术后有153例获得1~5年随访,其中8例复发.结论 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腺瘤可以增加内镜治疗腺瘤的适应范围和安全性,对内镜治疗困难和需要追加手术治疗的恶性病变腹腔镜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杨德忠;孙安仁;张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在脑血管疾病中脑出血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后遗症多的常见病.我院自2005年8月~2006年10月应用高压氧对21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体会如下.
作者:胡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儿,男,3个月,因咳嗽5d,加重2d,于2006年4月27日入院.胸片示:右上肺及左下肺心缘旁见片状密度增高影,右上肺片状影下界清楚,双膈光整,膈角锐利.
作者:王莉;杨亚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应用的适应证、优点及其疗效.方法 1999年2月~2006年4月,31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被采用C臂下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并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功能恢复良好.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 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优16例、良13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逆行交锁髓内钉系统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固定牢固、骨折处血供破坏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劲松;王序全;许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中晚期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情况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插管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栓塞剂.结果 术后1~4周AFP下降>15%.术后4周肝CT或肝动脉造影可见原有肿块不同程度缩小.1、2、3年生存期分别为42%、5.0%、3.2%.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25例,2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 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明显提高生存期.但是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亡,宜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陈亚丽;王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后路凹侧双棒法手术矫治特发性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对比研究,实验组行后路凹侧双棒法共18例,对照组行常规后路钉棒法共19例.对手术前、后和术后18个月随访的站立位主侧凸冠状面Cobb角、主侧凸顶椎偏距、身高、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进行统计.结果 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实验组主凸Cobb角矫正率平均为47.15%,对照组为39.56%;手术后18个月比较试验组45.15%,对照组37.62%;主凸顶椎偏距矫正率平均为40.26%,对照组为35.37%;身高增长率平均为4.20%,对照组为1.89%;以上指标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路凹侧双棒法是一种矫正率高、安全的方法.
作者:贾全章;许建中;周强;谢肇;何清义;代飞;罗飞;殷翔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HIFU治疗肿瘤患者时的体温变化规律.方法 对32例肿瘤患者在接受HIFU治疗时采用迈瑞公司生产的心电监护仪上配制的体温探头,从鼻腔到咽喉对体温变化进行了治疗前、治疗中的观察及分析.结果 腹腔巨大肿块、肿瘤血供较丰富、超声治疗剂量较大及使用整体吊带的患者体温会升高,而四肢骨软组织肿瘤、特殊部位的肿瘤(如肩胛骨)患者在接受HIFU治疗时,体位固定不能用整体吊带,而用分体吊带,故会使大面积身体浸泡在治疗冷水中,容易导致体温降低.结论 肿瘤的位置、血供不同以及HIFU治疗剂量的不同,患者的体温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肿瘤的性质、治疗剂量、吊带类型的使用、治疗时间来判断治疗中患者体温的变化,以利更好的制订完整而准确的护理计划,保证HIFU治疗安全和顺利.
作者:鞠进;邓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现将我院2003年4月~2005年7月应用高、低频超声显像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1例临床可疑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筠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重要转折,骨科学具有直观和复杂的鲜明特点,利用直观形象的病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从这些直观的现象逐步深入到教学内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搞好骨科临床见习教学的关键;同时,还应该注重医德教育与素质培养、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罗飞;谢肇;周紫垣;张泽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扭转性室速(torsades de pointes,TdP)是一种恶性心律失常,易转为室扑、室颤而导致心源性猝死,可见于多种心脏疾患,而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伴发TdP国内目前未见报道.2003年Makai曾报道1例应用安碘酮后发生TdP[1].我院在1994~2003年间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共记录到12例甲亢伴发TdP,本文拟对其发生特点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巴俊强;蒋成燕;许祥林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脏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8月共实施心脏双瓣膜置换术1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痊愈出院.结论 认为深入了解病情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重视维持术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加强抗凝治疗的监护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儒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椎动脉损伤对颈椎前路减压脊髓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本组439例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颈椎骨折351例,双侧小关节脱位39例,单侧小关节突脱位37例,无放射影像异常脊髓损伤12例,全部患者接受前瞻性颈椎MRI及椎动脉MRA检查,对有手术指征患者施行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结果 本组439例闭合性颈椎创伤患者,78例继发有椎动脉损伤,单侧77例,双侧1例.76例单侧椎动脉损伤患者施行了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术后全瘫患者中7例损伤平面有上升,33例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改善幅度小于同期完成的不伴椎动脉损伤的患者.结论 椎动脉损伤有可能影响颈椎前路减压脊髓功能的改善.
作者:任先军;王卫东;张峡;李长青;蒋涛;郝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 208例获随访, 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 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作者:蒲小兵;代飞;周强;谢肇;何清义;许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3DMSCT)容积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94例颌面部骨折病例,先经3DMSCT扫描,然后在工作站上进行容积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结果 容积重建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多平面重建.多平面重建影像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容积重建.结论 容积重建影像能清晰显示颌面部的空间解剖关系,可提供理想的整形模型,多平面重建影像是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基础,二者应结合应用.
作者:段君华;王忠睿;岳伟东;肖强;刘毅;李南;文献勇;郑伟;王文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成为公众关注的一大社会热点问题,医疗纠纷档案是伴随医疗纠纷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生事物.医疗纠纷档案是指在接待、处理、调查医疗纠纷过程中形成一些文字材料的总和.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本院近3年医疗纠纷档案,找出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作者:邝玉玲;余婉婵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糖尿病(DM)并发高血压微血管病变的患者通常病史5~10年可能并发糖尿病肾病.本文通过分析血浆内皮素(ET)、神经肽Y(NPY)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在糖尿病无肾病(NDN)和糖尿病肾病患者(DN)中的水平变化,以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作者:马进;吉均祥;徐志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一个连续的病变过程,它以危险因子出现开始,这些因子促进亚临床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终发展为CVD,并导致心功能障碍[1].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血中的浓度发生变化.心肌生化标志物是诊断心肌损伤非常重要的工具,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这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姚锡虎;邓世雄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自1998年我科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以来,作为整体护理重要部分的健康教育的开展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近年来的摸索,综合各种资料,从2004年起,作者所在科室应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对住院精神患者开展标准健康教育,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袁蕊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