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刘磊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世界各地的信息,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医学图书馆作为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重要专门机构,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网上信息服务,拓展医学图书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已成为当前必由之路.
作者:康琳;丁宗贤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儿童喉乳头状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8例喉乳头状瘤患儿的术中麻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在静脉复合麻醉下,大部分患儿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放置支撑喉镜顺利,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仅少数患儿因并发喉痉挛或喉水肿导致呼吸道梗阻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结论 儿童喉乳头瘤手术的麻醉关键是保证有效通气的情况下,保持足够的麻醉深度,使声带松弛无咽喉反射,心血管反应轻,术毕苏醒快,避免任何可加重喉梗阻和呼吸困难的因素.
作者:舒仕瑜;柏林;唐文;叶茂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低于或超出正常差异范围称为畸形,胎儿时期形成的畸形为先天畸形,先天畸形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孕期宫内形成,出生时即存在的畸形.
作者:金先庆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线粒体是机体的能量工厂,机体所需 ATP 的 95%由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作用而产生;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是调控细胞凋亡的关键步骤和限速步骤.腺嘌呤核苷酸转移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作为细胞线粒体上含量丰富的能量转运载体蛋白,既是将细胞的产能和耗能过程耦联起来的主要载体,也是组成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复合物(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complex,mtPTPC)的关键组分,参与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与细胞凋亡紧密相关.
作者:黄增荣;兰春慧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腔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联合术中十二指肠纤维镜括约肌切开术(intraoperative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IOEST)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LC联合IOEST治疗18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临床效果.结果 LC联合IOEST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手术成功率为94.44%(17/18),取净结石率88.89%(16/18).因十二指肠乳头狭窄无法插入乳切刀致失败1例,术中转剖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并发症:术后因胆总管残石再次行EST取石2例(11.12%)、轻度急性胰腺炎1例(5.56%)、漏诊十二指肠乳头癌1例(5.56%)、胃潴留1例(5.56%).手术时间110~200(141.66±26.40)min;术后住院时间1~9(2.66±1.14)d.结论 LC联合IOEST可安全、有效治疗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总管炎、胆总管结石疾病,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袁兴贵;俞仕梅;马阿火;王荣泉;任培土;洪德飞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自体血清(autologous serum,AS)点眼治疗表层点状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8例36眼表层点状角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在眼部使用抗生素药物1周以上未见明显好转后,治疗组使用自体血清点眼,并减少或停用抗生素药物点眼;对照组点无环鸟苷、贝复舒眼液.结果 治疗组18眼中15眼治愈,3眼好转,疗程短6d,长19d,平均12d.对照组18眼中8眼治愈,3眼好转,7眼无效,疗程18~42d,平均30d.结论 自体新鲜血清点眼治疗表层点状角膜炎临床疗效满意、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赵琳;洪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在我国脊柱侧弯的发病率约为1%左右[1],且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胸段侧弯还严重影响呼吸功能[2],造成心理、生理上的损害.目前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后路脊柱矫形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为常见.由于内固定系统(椎弓根螺钉)的应用以及矫正程度增大,同时也增加了脊髓损伤的危险.严重的脊柱侧弯因术中过度的矫正畸形,可能牵拉或损伤脊髓而造成截瘫,而唤醒试验能有效的监测脊髓功能,故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晶洁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均由CT或MRI确诊,根据积液量和病程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4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4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前囟侧角穿刺持续引流,14例行颅骨钻孔硬膜下腔置管外引流,12例行开颅清除积液、切除脏层囊壁,10例行蛛网膜造瘘及颞肌填塞术.术后痊愈36例,好转8例,无效4例,无死亡.结论 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儿可根据不同的积液量和病程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原发脑损伤不重,治疗及时合理,预后良好.
作者:翟瑄;夏佐中;梁平;李映良;周渝冬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清洗是消毒灭菌必要的前期工作,是决定消毒灭菌质量的关键,尤其是祛除残血污迹是保证灭菌质量的第一关.基层医院清洗人员不再是单纯的洗洗涮涮,还应包括对清洗知识的全面掌握,为保证清洗的质量,提高综合素质,作者对基层医院33名清洗人员作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章灵芝;郑爱珍;林云琴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总结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 探讨其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2006年间收治的9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采取内科治疗者717例,死亡85例,遗留残疾481例;采取微创穿刺治疗者47例,死亡7例,遗留残疾27例;采取开颅手术治疗者73例,死亡13例,遗留残疾45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
作者:黎成禄;杨秀江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临床医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 是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有效问卷184份.结果 临床医生的信息需求与临床实践是息息相关的,65.76%的临床医护人员查找信息的目的 是为解决临床疑难问题,71.74%的临床医护人员会经常遇到疑难问题.获取临床信息的方式以查询专业书籍为主,占66.30%,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占39.68%.86.41%的医务人员有上网查询过资料;80.43%的人使用家里的电脑获取专业信息;超过80%的人是下班后利用业余时间查找.结论 临床医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目的 是解决临床的疑难问题,传统查阅专业书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渠道.超过1/3的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解决问题.
作者:唐娅佳;赵文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Mckay手术及其改良治疗小儿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1998~2005年间采用Mckay术及其改良治疗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中马蹄内翻足畸形13例(共24足),术中采用Mckay术内后外长U形切口7例(14足)或改良后之跟腱外侧弧形/直切口加内侧弧性切口6例(10足),加大后内侧松解范围,充分延长跟腱和屈拇长肌腱,胫前肌腱部分切断,以克氏针固定距下关节,术后石膏固定6~8周.结果 随访1~5年,平均3.3年,根据术后足的外观形态、足印、踝部功能、有无疼痛及X 线检查进行评价:优6例11足;良3 例6足;可4 例7 足,优良率70.8%.结论 多关节挛缩症病因不清,伴发畸形多且重,其马蹄畸形的矫治较为困难,疗效多不理想.Mckay术及其改良是矫正小儿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术方法,其优点是纠正彻底、手术时间短而矫形效果好,伤口愈合可,恢复时间快,同样可用于多关节挛缩症之马蹄畸形的矫治,但疗效较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稍差.
作者:覃佳强;李明;张德文;刘传康;刘星;曹豫江;王忠良;封林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认知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认知疗法合用抗抑郁药组(合用组)与单用药物组(药物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4周时,除人际关系和精神病性因子外,两组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8周时,两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4周和8周后的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且8周后合用组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合用组痊愈29例,显著好转12例,好转8例,无效3例;药物组痊愈18例,显著好转1l例,好转14例,无效7例,两组显效率(痊愈加显著好转)分别为78.8%和58.0%,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0,P<0.05).结论 认知疗法与药物联合治疗抑郁症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作者:陈大坤;吕东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儿网膜囊肿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2007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1例小儿网膜囊肿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 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发病年龄3岁以内52.4%,6岁以内76.2%,10岁以内95.2%.腹胀、腹块、贫血、腹痛、呕吐是本病主要临床特点.全组入院诊断符合率38.1%,误诊为腹水待查(19.1%)、肠系膜囊肿(14.3%)及中度以上贫血待查(14.3%).CT检查57.1%,诊断符合率83.3%;腹部X线平片检查19.1%,诊断符合率25.0%;B超检查90.5%,诊断符合率78.9%.囊肿位于大网膜80.9%,小网膜19.1%.行囊肿完整切除术90.4%,囊肿大部分切除、残余与血管粘连处囊肿内表面用碘酊烧灼9.6%.结论 10岁以内儿童有腹胀、腹块、贫血表现者应警惕本病可能.B超和CT检查诊断价值高,手术治疗作为首选.近期随访疗效满意,8年随访15例(71.4%)无复发.
作者:李长春;王珊;章均;郭春宝;代江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先天性鱼鳞病(congenital ichthyosis)是一组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性皮肤脱屑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硬和脱屑,组织学上表现为表皮增生和角化过度,有的类型出现颗粒样皮层.在新生儿期发病的有下列几种类型:火棉胶样婴儿、寻常型鱼鳞病、层状鱼鳞病、性联性鱼鳞病、先天性疱疹性鱼鳞病[1].本科于2006年3月收治了1例火棉胶样先天性鱼鳞病新生儿,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显兰;伍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颅脑创伤患者血清胆固醇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采用直接测定法,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TC与CRP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轻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LDL-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LDL-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中型和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型与中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与重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型与重型比较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浓度与CRP浓度呈负相关(r=-0.31,P<0.05);特别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血清TC浓度与CR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P<0.01).颅脑创伤患者入院时和治愈出院时TC和C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颅脑创伤患者一个常规检测项目,其水平有助于评价颅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并对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吴志浩;汤汇明;杨吉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冠心病患者共299例,进行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例.结果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与经股动脉途径相同,手术时间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后者.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如无禁忌证PCI手术宜常规采用经桡动脉途径.
作者:庞小华;牟华明;杨建军;邵江;张建明;涂雪梅;冯促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肝母细胞瘤(hepatocastoma,HB)是儿童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约占15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的1%和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的79%.HB总的发病率是0.5~1.5/1 000 000,但在18个月以内的婴幼儿中被确诊者发病率是11.2/1 000 000.男孩多见,男女比例为1.2~3.6∶1[1].HB在临床上较少见,起病隐匿,多无症状,常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本文就近HB的诊断治疗进展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为临床HB的诊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李长春;金先庆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胃肠道运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的电活动,慢波是胃肠道肌电活动的起步电位,慢波决定胃肠平滑肌收缩的节律,调控着胃肠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频率和方向,是胃动力的基础.近年来的单细胞记录和分子水平的研究证明[1~2],位于肠肌丛及环行肌黏膜下边缘的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是胃肠慢波活动的起搏器和传导者.Cajal间质细胞的功能对胃肠动力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ICC缺陷与许多动力障碍性疾病如慢传输性便秘、肥大幽门狭窄、Hirschsprung's病和假性肠梗阻等有关.随着对ICC研究的深入,并成为胃肠运动领域中的热点之一.
作者:史洪涛;陈东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1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51d,因咳嗽、皮疹1d住院.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产时体重2.0kg,产后无窒息.查体:T36.2℃,R39次/min,HR108次/min,体重3.5kg.全身皮肤有散在暗红色丘疹样皮疹,个别皮疹轻度破溃,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听诊双肺可闻及干鸣音,心音减弱,无病理性杂音,心律齐.腹壁皮下脂肪厚度0.2cm,肝、脾未触及肿大,移浊阴性.脊柱四肢未发现异常.X线胸片提示:双肺纹理增粗.
作者:刘福文;谢淑荣;李建阳;周丹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