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回顾性分析

任卫红;张家芬;陈欧

关键词:中央性前置胎盘, 期待疗法, 胎盘植入
摘要:目的 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2月~2007年4月收治的1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产后出血17例,胎盘植入7例,子宫全切除4例,围产儿死亡3例(含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5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与多孕、多产及宫腔操作有关.B超是目前诊断中央性前置胎盘好的手段.期待疗法是中央性前置胎盘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央性前置胎盘只能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2~2006年重庆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02~2006年重庆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感染状况,以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用赖氏法检测血液ALT,ELISA法检测血液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可经输血传播的病原体;结果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共检测349 398人次,不合格13 012人次,总不合格率为3.72%;HBsAg、梅毒、抗-HCV和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16%、0.99%、0.56%和0.012%,ALT异常率为1.00%;各年检测总不合格率在3.36%~4.11%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无偿献血人群中,引起血液不合格以HBsAg比例高(1.16%),其次为ALT和梅毒,不合格率均在1.0%左右;无偿献血人群也有一定比例感染HCV和HIV.应不断加强血液质量控制,保障血液安全.

    作者:秦伟斐;王珍贤;李小红;韩继姝;陈鹏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安顺市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的分析

    为了解安顺市无偿献血者中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加强献血者的筛选和HIV抗体检测,有效地预防输血后艾滋病的传播,作者对1998年10月~2006年9月60 387名无偿献血者中147例HIV抗体 ELISA法初筛阳性, HIV抗体确认实验室免疫印迹法(WB)确认为阳性的7例HIV感染者进行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秋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艾迪注射液配合诱导化疗治疗39例晚期鼻咽癌分析

    目的 比较艾迪注射液配合诱导化疗与单纯诱导化疗对晚期鼻咽癌的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化疗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50~80ml注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4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8~10d.对照组:单纯化疗.化疗方案为PF方案,即顺铂(DDP)联合5-氟脲嘧啶(5-FU), 4周为1个周期.诱导化疗2个周期.结果 治疗组鼻咽部原发灶有效率为38.5%,对照组为2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颈部淋巴结有效率为64.1%,对照组为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咽原发灶病变进展率、血液、胃肠道反应、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配合诱导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可提高颈部淋巴结治疗疗效,降低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改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MRI心肌延迟增强扫描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初步评价MRI心肌延迟强化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2005~2006年对本院9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的患者,8例疑诊患者进行MRI多技术扫描.结果 9例确诊患者MRI延迟增强扫描心肌都有不同程度强化.8例疑诊患者中2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例心肌缺血,1例肥厚型心肌病伴多灶性心肌坏死,1例广泛心肌损害,2例心肌显示正常.结论 MRI心肌延迟增强扫描对冠心病急慢性心肌梗死坏死心肌诊断是准确和可靠的.

    作者:曾平;史若飞;舒楠;黎凤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临床输血并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为5%~25%[1],占输血反应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仅次于ABO血型不合和肝炎[2].所有异体血液制品均有可能导致TRALI,包括全血、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单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粒细胞、冷沉淀、异体骨髓、丙种球蛋白等.

    作者:李维;余梅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1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1年12月~2007年4月收治的18例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均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产后出血17例,胎盘植入7例,子宫全切除4例,围产儿死亡3例(含双胎1例),新生儿窒息5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与多孕、多产及宫腔操作有关.B超是目前诊断中央性前置胎盘好的手段.期待疗法是中央性前置胎盘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央性前置胎盘只能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作者:任卫红;张家芬;陈欧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8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釆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素每次7.5mg,每天2次静滴,连用7d.结果 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P<0.05)、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盐酸氨溴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杨英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输血服务与营销理论的探讨

    目的 为了做好临床输血服务,引进市场营销理念促进输血服务的良性发展.方法 应用社会营销和服务营销理论,结合临床输血的实际情况,通过营销方式与临床输血服务部门沟通,促进成分输血的发展.结果 改变了临床成分输血的理念,使成分输血的比率大幅度提升,促进成分输血品种的开发和临床推广应用.从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等方面提升临床输血服务的质量.结论 社会营销和服务营销适合在临床输血服务过程中应用,对临床输血服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陈兴智;李聚林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如何对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实施全程质控,以保证产品质量.方法 通过人员上岗资格确认、操作方法确认、材料的控制、过程的控制,以达到全程质控的目的.结果 通过随机抽检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产品,其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01).结论 只要保证全程质量控制,就能够保证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产品的质量[1].

    作者:杨冬燕;樊小蓉;潘冀雅;朱静;海鸥;黎美君;王娟娟;余梅贵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国产0.5%左旋布比卡因在硬-腰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国产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中硬-腰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0.5%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 60例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n=30).实验组用0.5%左旋布比卡因,对照组用0.5%布比卡因.观察两组产妇麻醉中心率(HR)、血压(NI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高感觉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大运动阻滞出现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大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两组产妇各时间点的HR、NI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高感觉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大运动阻滞出现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大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效果优良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行硬-腰联合麻醉时可产生与0.5%布比卡因相似的麻醉效果,可安全的用于产科麻醉.

    作者:谢红春;任永伦;杨丽佳;杨剑;黄超;王文婷;代冬梅;韩恩良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2000~2006年乐山市中心血站ELISA实验室内质控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了解本站实验室质量控制效率及实验室整体检测水平的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0~2006年间ELISA实验室内质控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水平不断提高,实验室整体检测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反映出本站实验室实施的质量控制效果显著.结论 只要按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求进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实验室质量体系,深入开展室内质控和参加室间质评活动,才能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保证血液检验质量.

    作者:张玲;杨茂;毛建军;王海英;张蓉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脑血管沉淀物、颗粒空泡变性为特征.

    作者:蔡志友;晏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 800例护理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多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因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微创手术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青睐.本院于1998年3月~2006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 80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微波治疗子宫颈糜烂120例疗效观察

    子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形式,是妇科常见病,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本院从2003年11月~2005年11月对120例子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南京庆海微波电子研究所生产的MTC-3.SUN多功能微波手术治疗仪进行治疗,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绍琼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云南省无偿献血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云南省无偿献血者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为制订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抗体,并对血清学阳性和随机选取的200份血清学阴性血样进行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检测,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云南省无偿献血者IgM阳性率为1.32%,IgM与FQ-PCR显著相关.结论 云南省无偿献血者巨细胞病毒阳性率与国内其他地区学者所报道相近,存在经输血传播巨细胞病毒安全隐患,在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巨细胞病毒IgM检测的方法对献血者进行选择性筛查.

    作者:朱祥明;杨通汉;姚富柱;赵杨;涂源泉;何跃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MMP1/PAR1通路在肿瘤转移及侵袭中的研究现状

    MMP1/PAR1通路是由Nelken等1992年首次提出,发现其在感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后又有人提出其在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破裂及各种急性心脏事件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对其具体作用机制作了详细的阐述[1].令人感兴趣的是,近年来有实验证实MMP1/PAR1通路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现就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陆信仰;周洪伟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下颌冠周炎致颌面部皮瘘12例临床分析

    颌面部皮肤瘘管主要是牙源性感染的并发症,如果不仔细询问病史和进行各项检查,易导致误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此病已日趋少见.作者对12例冠周炎所致颌面部皮肤瘘管进行牙体牙髓牙周治疗加病灶根治术,疗效确切,现临床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李辰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肿瘤学继续医学教育内容体系的思考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心血管等其他疾病治疗手段与技术的进步,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而21世纪以前肿瘤学的教学内容分布于医学基础、桥梁学科与临床的各学科中;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导致医学生在临床见习、实习,乃至毕业后进入临床各个专科工作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仍感困难;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放化疗、生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具体应用,特别是综合治疗的合理安排,感到无从下手.

    作者:李启明;陈正堂;胡义德;刘彦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纳络酮吗啡伍用于腹部手术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观察

    目的 观察纳络酮与吗啡伍用于硬膜外术后持续给药PCEA方式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用硬膜外术后吗啡镇痛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M组(n=40)、MN组(n=40),在手术结束前30min两组分别给予负荷剂量均为吗啡2mg+0.375%布比卡因6ml,设置和控制参数以吗啡浓度为设置依据,即两组均为0.05mg/ml吗啡,其中MN组另含纳络酮2.5μg/ml.PCA剂量为2ml,持续剂量2ml/h,锁定时间15min.观察术后48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VAS评分M组高于M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A有效按压总次数以M组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瘙痒发生率M组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纳络酮与吗啡伍用于硬膜外持续给药模式PCEA,能增强吗啡镇痛效果,减少吗啡耗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赵刚;蔡建明;路牧;周维肖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超声造影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慢性肝病的一个中间环节.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是一个可逆过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逆转病变过程,相反,若不能及时诊断、治疗就会发展为不可逆病变.由于目前尚缺乏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无创性的早期诊断方法,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存在困难.

    作者:施杨;徐金锋 刊期: 2007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