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上消化道隐性出血31例误诊分析

杨林;谢德贵

关键词:上消化道, 隐性, 出血, 首发临床表现, 现报道如下, 血管症状, 误诊原因, 措施
摘要:总结1992年以来我院收治的以心脑血管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上消化道隐性出血31例,分析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例报道

    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病因不明和少见的良性疾病,Castleman等1954年首次报道1例纵隔淋巴结增生样肿块,于1956年确立为非肿瘤性病变[1,2],并将本病按组织学表现分为透明血管型(HV)和浆细胞型(PC).现将所经治1例腹膜后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红;刘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促进临床专业人才健康成长

    本文阐述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12年来我院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强调了加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有助于加速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对于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志;杨仕英;陈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乙肝不同血清学模式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与Pre-S1关系的研究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患者HBV-DNA含量,并与前S1抗原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391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96.5%(3.8×108 copies/ml),而前S1抗原检出率为93.0%;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44.3%(4.5×106copies/ml),前S1抗原检出率为71.9%;HBsAg、抗-HBc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61.7%(4.9×105copies/ml),前S1抗原检出率为72.3%.以HBV-DNA阳性为对照,HBeAg 和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7.8%、80.4%.结论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存在病毒高复制,HBeAg转阴者也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与HBeAg及前S1抗原相关性较好但差异性显著,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基础上,对HBV-DNA数量进行动态观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姚磊;张征;黄绍光;康铃;董解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耐多药结核病及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卡介苗和有效的抗结核病药物使人们曾乐观地预测控制结核病指日可待,但20世纪80年代,结核病疫情的第3次迅猛回升使该预言成为历史.耐药结核病尤其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ce tuberculosis,MDR-TB)的发生和流行是当前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结核病控制的重要障碍[1].MDR-TB已被认为是第3种流行病(第1种是AIDS,第2种是结核病)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遗憾的是目前对MDR-TB的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缺乏快速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和检测方法,导致MDR-TB疫情的发生和流行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不断蔓延扩散.本文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研究方向.

    作者:林辉;刘洁;曹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0月~2003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同期选择68例非子宫肌瘤的健康人作对照,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调查.结果肌瘤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肌瘤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者SAS、SDS评分高于初中及以下者(P<0.001,P<0.05),月经量增多者SAS、SDS评分高于月经量正常者(P<0.05),而在发病时间及年龄方面,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症状,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虹;刘建;常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调查

    本文对136例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了心理调查,结果显示其家属在心理、工作与生活上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困难和痛苦,需要全社会给予理解、关心和支持.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大芬;王兴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216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系指绝经后1年以上的生殖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约60%的绝经妇女罹患此症,本文对1994年11月~2004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PMB患者216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如下.

    作者:陈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量与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医院1998~2003年监护病房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与该类药物年用量,探讨用药量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年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年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个菌种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计算各药DDDs,并用直线回归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头孢哌酮/舒巴坦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的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79、0.810,P<0.05),而头孢哌酮/舒巴坦用量与3个菌种对其自身的耐药率变化呈无相关性(r分别为0.457、0.716、0.804,P>0.05);亚胺培南用量与3个菌种对其自身和其他4种药物的耐药率变化均无相关性;头孢曲松用量与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72、0.815,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用量的增加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亚胺培南用量的增加与3个菌种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增加无显著正相关.

    作者:皮大茂;李广银;陈庆宪;黄萍;卓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1,6-二磷酸果糖过敏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因活动后头晕,胸闷1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活动平板阳性,心肌酶谱异常,拟诊病毒性心肌炎.给予1,6-二磷酸果糖10g(瑞安吉北京华靳制药)静滴,在静滴过程中患者突感心悸、头昏,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经吸氧、停止输液等处理,症状缓解.当时拟诊为输液反应,或滴速偏快而致.次日,再次给予1,6-二磷酸果糖缓慢静滴,上述症状再现,且伴出汗、轻微恶心及皮肤骚痒,诊断为果糖过敏,即刻停用果糖及对症处理后缓解.3d后改为果糖口服液(瑞安吉口服液)治疗,仍出现过敏反应症状.

    作者:李琦晖;刘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庆市万盛区水氟、儿童尿氟及部分食物氟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掌握万盛区氟中毒病区儿童尿氟含量及部分居民家中玉米、辣椒的氟含量,以及外环境中氟含量,以便对我区氟中毒病区的流行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为今后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在我区青年镇湛家村进行了抽样调查,检测了尿样、水样及部分食物样中的氟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赖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放疗对鼻咽癌患者咽鼓管咽口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咽口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对30例(48耳)鼻咽癌放疗后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鼓室导抗图法检查.结果咽鼓管咽口完全阻塞7例(12耳),咽鼓管咽口不完全阻塞20例(32耳),咽鼓管咽口异常开放3例(4耳).前两者症状相似,后者症状轻微.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咽口形态和功能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对耳功能产生损害,对其了解可以对鼻咽癌放疗后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周建荣;魏莲枝;袁兴玉;傅仲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治疗男性尿道狭窄/闭锁19例报道

    目的探讨冷刀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4年5月间21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冷刀尿道内切开的治疗效果.结果 19例顺利行冷刀内切开,16例排尿通畅;3例发生再狭窄,其中1例再次切开后治愈,1例先后4次切开治愈,1例患者拒绝再次手术;2例术中改为开放手术.结论窥镜直视下内切开是治疗尿道狭窄/闭锁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良锁;吴小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烧伤患儿家长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小儿烧伤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据我国烧伤情报调查统计发生率为2%[1].烧伤不仅直接伤害患儿身体和导致其情绪的变化,而且还极大地增加了患儿家长心理焦虑.为探讨烧伤患儿家长的焦虑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68例烧伤患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文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癌化疗新药研究进展

    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尽管近几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恶性肿瘤之首.而化疗是失去手术机会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化疗药物的客观反应率仅为24%~40%.为了进一步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近几年来有一些新药陆续进入临床,本文就这些新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肖和平;赵渝;时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混合性脑卒中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以提高认识.方法从两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560例脑卒中病例中选择35例混合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CT特点.结果梗死-出血同时并存型30例,出血继发梗死型2例,梗死继发出血型2例,脑血管畸形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3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混合性脑卒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卒中,其临床、病理改变和治疗均有别于单一的出血和梗死,因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诊断较困难,CT为首选检查方法,能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利于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疾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强调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作者:王新玉;李必强;徐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推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目的探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综合管理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体系建立、运行及效果评价.结果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为医院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结论根据多年医院管理工作的实践,提出医院管理中应用ISO 9001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小莉;赵兴吉;程彬;吴奇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下颌第3磨牙改良法自体移植远期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橡皮弹性固定第3磨牙移植代替已不能保存的第1磨牙后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临床条件的第3磨牙12个牙,移植到第1磨牙牙槽窝内,用方形橡皮片盖于抬面上,四角向下与相应龈乳头缝合,并作近中、远中颊舌龈乳头贯通缝合.结果 3~5年随访无1例松动脱位,其中2例8年后复查仍生长良好稳固.结论成功利用橡皮弹性固定移植牙,牙龈周围无骨性粘连,出现牙周膜重建.

    作者:李文书;王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表现(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有关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EMH)的影像学表现国内文献报道甚少,经查阅,近10年中涉及胸内EMH的影像报道仅数篇.作者详细报告1例胸内EMH的X线及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表现综合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谢荣泽;段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求得生存和发展,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加自觉地服从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作者:李景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cFLIP与人类疾病

    cFLIP[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like interleukin-1β-converting enzyme(FLICE)-like inhibitory protein]是近来发现的一种含有死亡结构域的蛋白质.cFLIP的适量表达水平对人体多个生理环节至关重要,而其异常表达却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cFLIP的特点及其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探讨cFLIP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这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有效的治疗策略.

    作者:刘志能;唐良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