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绝经后阴道出血216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陈芳

关键词:绝经后阴道出血, 临床, 老年妇女, 绝经妇女, 病理分析, 生殖道, 住院, 症状, 门诊, 患者
摘要:绝经后阴道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系指绝经后1年以上的生殖道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的症状之一,约60%的绝经妇女罹患此症,本文对1994年11月~2004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PMB患者216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促进临床专业人才健康成长

    本文阐述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总结了12年来我院在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强调了加强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将有助于加速临床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其健康成长,同时对于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志;杨仕英;陈琼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混合性脑卒中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以提高认识.方法从两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560例脑卒中病例中选择35例混合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CT特点.结果梗死-出血同时并存型30例,出血继发梗死型2例,梗死继发出血型2例,脑血管畸形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3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混合性脑卒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卒中,其临床、病理改变和治疗均有别于单一的出血和梗死,因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诊断较困难,CT为首选检查方法,能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利于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疾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强调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作者:王新玉;李必强;徐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乙肝不同血清学模式HBV-DNA定量检测及其与Pre-S1关系的研究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不同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患者HBV-DNA含量,并与前S1抗原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391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96.5%(3.8×108 copies/ml),而前S1抗原检出率为93.0%;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44.3%(4.5×106copies/ml),前S1抗原检出率为71.9%;HBsAg、抗-HBc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61.7%(4.9×105copies/ml),前S1抗原检出率为72.3%.以HBV-DNA阳性为对照,HBeAg 和前S1抗原检出率分别为47.8%、80.4%.结论 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存在病毒高复制,HBeAg转阴者也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与HBeAg及前S1抗原相关性较好但差异性显著,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基础上,对HBV-DNA数量进行动态观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作者:姚磊;张征;黄绍光;康铃;董解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放疗对鼻咽癌患者咽鼓管咽口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咽口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对30例(48耳)鼻咽癌放疗后有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鼓室导抗图法检查.结果咽鼓管咽口完全阻塞7例(12耳),咽鼓管咽口不完全阻塞20例(32耳),咽鼓管咽口异常开放3例(4耳).前两者症状相似,后者症状轻微.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咽口形态和功能可发生不同的改变,对耳功能产生损害,对其了解可以对鼻咽癌放疗后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周建荣;魏莲枝;袁兴玉;傅仲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脊髓压迫症9例

    目的总结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4年7月手术治疗的9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后随访6个月~5年,优6例,良2例,无变化1例.结论 MRI和CT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的重要手段,以骨刀行椎板切除术为治疗的有效术式.

    作者:徐伦山;许民辉;陈广鑫;邹咏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思考与实践

    人性化服务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而被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它建立在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价值、自由和发展.对护理领域来说,它是一种创造性的、个体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更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终达到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处于健康而满足状态的目的[1].为了探索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满足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迫切需求,适应国家卫生医疗工作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在对人性化护理服务进行全新思考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任辉;李景波;宫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必存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与加用必存之间治疗效果的差别.方法 7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生理盐水250ml与丹参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必存30mg静脉点滴,每日2次.2周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与ESS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7%,显效率为57.1%,而对照组分别为54.3%和3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2周后ES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必存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实用、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其强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所起到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非常有益.

    作者:杨庆河;林峰;吴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庆市万盛区水氟、儿童尿氟及部分食物氟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掌握万盛区氟中毒病区儿童尿氟含量及部分居民家中玉米、辣椒的氟含量,以及外环境中氟含量,以便对我区氟中毒病区的流行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为今后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在我区青年镇湛家村进行了抽样调查,检测了尿样、水样及部分食物样中的氟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赖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求得生存和发展,使医疗卫生工作更加自觉地服从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中心,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下面就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作者:李景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双极射频等离子下鼻甲减容术42例报道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减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厚的效果.方法对42例下鼻甲肥大所致鼻塞的患者采用鼻内窥下射频减容术缩小下鼻甲.结果双侧下鼻甲体积缩小,鼻塞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射频减容术是安全、有效、微创地治疗下鼻甲肥大所致鼻塞的较好治疗方法.

    作者:戚思国;冯坤;戴俨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治疗男性尿道狭窄/闭锁19例报道

    目的探讨冷刀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4年5月间21例尿道狭窄患者行冷刀尿道内切开的治疗效果.结果 19例顺利行冷刀内切开,16例排尿通畅;3例发生再狭窄,其中1例再次切开后治愈,1例先后4次切开治愈,1例患者拒绝再次手术;2例术中改为开放手术.结论窥镜直视下内切开是治疗尿道狭窄/闭锁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良锁;吴小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构建和谐医院刍议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同志面前.医院是社会不可缺少的服务机构,医院的和谐与否,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构建和谐医院,必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医院发展和党、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结合起来,主动适应和满足群众的需求,为政府排忧解难.

    作者:戴富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以心脏骤停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年轻患者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9岁,突发心悸、胸闷、心前区压榨痛2+h伴晕厥1次入院.午餐后突发以上症状,伴大汗及呕吐胃内容物1次,继之出现晕厥,呼之不应,数分钟后自行苏醒.既往10+年吸烟史.

    作者:李进嵩;马康华;覃数;罗素新;杨自蓉;聂志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烧伤患儿家长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小儿烧伤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据我国烧伤情报调查统计发生率为2%[1].烧伤不仅直接伤害患儿身体和导致其情绪的变化,而且还极大地增加了患儿家长心理焦虑.为探讨烧伤患儿家长的焦虑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68例烧伤患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余文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普种及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重庆某县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并进行乙肝疫苗普种及接种效果观察.方法对全县122 467名中小学生经HBsAg筛查后,应用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YDV)进行免疫接种,并对部分学生检测抗-HBs以观察免疫效应.结果筛查的122 467名中小学生中,HBsA-g阳性率为11.75%;对其中96 517人进行了全程接种,全程合格接种率由普种前的17.99%提高到97.85%;接种对象中未发现中、重度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全程免疫后1、2年抗-HBs阳转率分别为85.09%和79.91%,其抗-HBs平均几何滴度(GMT)分别为50.50、31.96mIU/ml.结论某县中小学生人群乙肝病毒携带人数多,该次普种全程接种率高,接种安全有效,大大提高了该年龄段人群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

    作者:王兴仁;袁乃良;周梓伦;刘志德;李富彬;张世泽;郭大勇;李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表现(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有关胸内髓外造血组织增生(EMH)的影像学表现国内文献报道甚少,经查阅,近10年中涉及胸内EMH的影像报道仅数篇.作者详细报告1例胸内EMH的X线及CT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影像表现综合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认识,减少误诊.

    作者:谢荣泽;段常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小儿不同麻醉药组合的静吸复合麻醉对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

    小儿全身麻醉常用气管内插管,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和便于手术当中的呼吸管理,但对于一些短小手术如四肢、会阴、下腹部等体表部位的手术,不要求肌肉完全松弛,也可以不采用气管内插管,在仰卧位下保持患儿的自主呼吸行静脉复合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即先用少量静脉麻醉药使患儿入睡,保持稍浅的麻醉深度,然后经面罩吸入挥发性麻醉药加深麻醉,即可以满足手术的要求.我们对几种不同麻醉药组合的静吸复合麻醉的小儿术后苏醒时间进行了临床观察和分析比较,选出一种较理想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宏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量与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医院1998~2003年监护病房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与该类药物年用量,探讨用药量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年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年用量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个菌种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分析,计算各药DDDs,并用直线回归对耐药率与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头孢哌酮/舒巴坦用量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的变化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79、0.810,P<0.05),而头孢哌酮/舒巴坦用量与3个菌种对其自身的耐药率变化呈无相关性(r分别为0.457、0.716、0.804,P>0.05);亚胺培南用量与3个菌种对其自身和其他4种药物的耐药率变化均无相关性;头孢曲松用量与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72、0.815,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用量的增加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亚胺培南用量的增加与3个菌种对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增加无显著正相关.

    作者:皮大茂;李广银;陈庆宪;黄萍;卓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儿童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NRL)由Gelineau于1880年首先报道,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以具有异常睡眠倾向为特征的综合征,它包括白天过度睡眠、夜间睡眠不安以及病理性快速眼动相(REM)睡眠的表现。

    作者:徐秀娟;黄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上消化道隐性出血31例误诊分析

    总结1992年以来我院收治的以心脑血管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上消化道隐性出血31例,分析误诊原因,探讨防止误诊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林;谢德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