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玲
本课题研究了三贴近,既贴近临床、贴近基层、贴近资质考试在《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在贴近临床教学中引入CBL教学法,基础与临床教学紧密联系;在贴近基层的教学中,使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能在基层诊治疾病;贴近资质考试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基础医学课程,为取得资质证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露;张晓刚;李正;龙正昌;朱秀珍;王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总结专业医学英语在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体会,探讨临床呼吸内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探索出一种高效的临床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为专业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提供经验,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作者:陈泉芳;王威;罗佐杰;陈一强;邹小英;孔晋亮;巫艳彬;姚冬芳;郑向红;陈艳飞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肝细胞肝癌(HCC )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肝脏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肿瘤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肝脏肿瘤临床病理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在肝细胞肝癌(肝癌)生物学特性的演变规律、肝脏肿瘤免疫病理诊断、肝癌克隆起源方式、肝癌抑癌基因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以及肝癌转移机制等领域的研究尤为引人关注。近几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的进展,免疫组织化学及众多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使肿瘤诊断水平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成为肝癌研究的热点,并有望改变肝癌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的现状。
作者:张桂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近年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提供或补充基础和餐时胰岛素,使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在良好的水平[1]。采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T2DM患者成为近年来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新方式。与之相关的研究越发受到关注,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窦易铭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探讨在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技术》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和教学方法等,以面对护理行业多元化的就业形势,在提高护生对老年人的护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满足护理人才国际化的新要求,以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作者:陈江贇;王丽华;潘惠英;杨小燕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脑电信号非线性方法对于分析大脑工作机制及失神癫痫发作机理研究都是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脑电非线性研究中的成果进行了综述,详细阐述脑电非线性的研究进展及其与失神癫痫发作的联系,并对脑电非线性研究的存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及发展展望。
作者:周永平;欧阳高翔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医院转型后,人事档案管理进入了新的局面,而且人事档案管理也将适应新的发展趋势,而且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胡玉娥;王珂玥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的常见疾病,超声是诊断颈部肿大淋巴结常用的检查手段。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在观察淋巴结病变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新技术的发展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更加巩固了超声在诊断淋巴结疾病中的地位。
作者:田付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病原体,同时也是肿瘤等许多疾病的诱发病因。抗病毒类药物就是要保证对人体正常细胞无影响的前提下,达到有效抑制细胞病症的目的。本文回顾性的分析抗病毒药物的新研究成果,旨在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春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年轻护理人员的带教培养方法。方法制定以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应急意识、训练专业语言应用和技巧等项目的学习和辅导,并将此作为基础,再重点考察和检验年轻护士通过规范培训和带教后,实地救护患者的综合能力。结果18名年轻护士培训后急诊护理综合技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结论根据急诊科护理特点制定培训项目及考核计划,有助于正确引导急诊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和专业护理能力的持续提高。
作者:苏立梅;刘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医疗机构要对其财务和成本进行管理,才可以保证其高效的运转。而其中对于护理成本的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研究主要的分析了目前的医疗机构在护理成本方面的相关问题,包括在初期的护理时对人员和资源进行相应的优化、对护理的成本进行优化等。通过这些分析找出了目前的医疗机构在护理方面的人员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主要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其成本的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黄荣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讨论1例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并发严重水中毒的手术护理及预防措施,认为严格统计出入水量,并15min向医生汇报出入量数值,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来调节膨宫压和流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临床异常症状,协助医生做好抢救工作。是手术抢救护理及预防的重点。
作者:陈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在当今社会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一定的群集性特点,且大多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将同伴健康教育应用于学生预防结核病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了解这种预防方式的可行性、可接受性、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为学校更好的展开健康教育提供条件。文章将对同伴健康教育在学生预防结核病中的应用做出分析和研究。
作者:周和太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通过分析妇科护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遵循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原则,针对性开展临床带教,取得了较好带教效果。
作者:谢静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通过制定带教培养计划,利用多种不同方面的培养方法提高低年资产科护士的专科理论、基础与专科操作以及多种能力,使产科低年资护士更加容易掌握产科专科的护理和操作,减少操作缺陷,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为孕产妇服务的质量。通过培训、演练、考核、评估、分析、反馈、应用等规范的培养过程,使低年资护士能在短期内完成产科各种专科性很强的护理和操作,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和孕产妇的满意率。
作者:刘金枝 刊期: 2013年第21期
溃疡性睑缘炎是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组织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1]。由于睑缘部位富于腺体组织和脂肪性分泌物,在它经常暴露的过程中,容易粘上尘垢和病菌,易致感染,临床上多由葡萄状球菌感染所致,其他如身体衰弱,不良卫生习惯、理化刺激、慢性结膜炎、屈光不正等均可成为诱因。西医治疗多以抗生素及激素类眼膏涂抹患处,3%硼酸溶液清洗等,但疗效欠佳,导师采用中药内服兼熏洗治疗溃疡性睑缘炎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毓英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各级医疗机构医院院感管理工作现状,开展针对性管理。方法对64家一级以上医疗机构通过现场查阅资料、座谈了解和考核询问、现场答卷等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各级医院在感染监测报告、院感控制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医院感染知识现场考核等项目得分较低。结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逐步改进。
作者:陈敏;刘本来;李国庆;沙日吐亚;袁疆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急性感染早期诊断的炎性标志物,作为新兴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细菌感染等疾病的实验指标,它有助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将它作为儿科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可大大较少抗生素的滥用,减少耐药菌群的产生,有重要的临床和经济学意义。1降钙素原(PCT)生化结构、来源、生物学特性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由肺和小肠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含有11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3KD,其分子由CT、下钙素和一个含57个氨基酸的N-末端碎片组成。其结构稳定,体内半衰期为25~30h,不受体内激素影响。1993年Assicot等[1],作为一个细菌感染的新的炎性指标首次报道,近年来已得到临床越来越广泛的的应用与认可。正常情况下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经细胞内蛋白水解酶水解后形成的活性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极其微量的(<0.1ng/ml),且在体内外的稳定性非常好,半衰期25~30h。病理情况下,PCT的产生部位还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由神经内分泌细胞、肺、肝脏及白细胞产生。PCT在全身性炎症反应(2~3h后)早期即可升高,因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局部感染、病毒、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癌性发热、移植物宿主排斥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时PCT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而只在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才明显增加。这是它的特异性,这种特性使其在临床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作者:高瑞宁;孙慧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基层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方法及效果。以期加强护理队伍科学管理,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要求。方法在护理部的垂直管理下,以护士分层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岗位设置、人力配置、护士培训、绩效考核与分层级培训相结合,各病区对护士进行层级管理,全面实行 APN连续排班制等方面进行实践。结果实施护士层级管理近一年来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步下降,患者满意度逐步上升达95.8%,护士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达98%,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达98%,护士对绩效的满意度达99%护士年离职率<2%。结论满足了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作者:李宏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明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患者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对于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医疗纠纷随之逐渐上升。医院工作中的护理和医疗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护理方面的问题是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发生护理纠纷,相关护理人员应该严格的履行工作职责,不断的加强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做好,提高服务的质量,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赵雅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