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1170例无偿献血员梅毒检测报告分析

杨民;林武存

关键词:无偿献血员, 梅毒检测, 性传播疾病, 螺旋体感染, 质量控制, 献血人员, 母婴传播, 检测情况, 感染情况, 通过性, 血液, 血清, 输血, 地区
摘要: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输血及母婴传播.为了了解我地区献血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加强血液质量控制,现将2004~2005年31 170例血清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柔红霉素诱导Jurkat细胞凋亡、抑制增殖与bcl-2、PCNA表达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DNR)在体外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情况并探讨其与细胞表达凋亡相关蛋白改变的关系.方法Annexin V/PI双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DNR诱导Jurkat细胞的凋亡作用,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当DNR为0.1~2.0μmol/L浓度范围时,作用一定时间后Jurkat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药物浓度超过2.0μmol/L,或2.0μmol/L作用48h后Jurkat细胞出现凋亡率下降,细胞大部分死亡.0.5μmol/LDNR作用于Jurkat细胞24h后,细胞中bcl-2、PCN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一定浓度的DNR在体外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药物浓度达5.0μmol/L时细胞大部分死亡.本实验条件下DNR体外诱导Jurkat发生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PCNA蛋白的表达实现.

    作者:李忠俊;陈幸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免疫疫苗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引起老年期痴呆主要的原因.临床上以持续进行性的智能衰退、记忆障碍、判断和认知障碍、性格改变等为主要表现.1999年,Schenk等[1]采用免疫疫苗治疗AD患者,并建立起鼠动物模型.此后随着人们不断的研究,使用免疫疫苗接种来预防和治疗该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就AD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以及如何才能取得更好的免疫效果以避免其毒性效应等综述如下.

    作者:罗琴;彭国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白细胞滤器对红细胞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液经白细胞滤器滤过处理(滤除血液白细胞)后红细胞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择42例入库合格血液,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过滤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检测.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游离Hb等红细胞相关参数的测定.结果经白细胞滤器处理后,红细胞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血液黏度轻度下降.结论用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去除血液中白细胞对红细胞、血液质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胡建;林武存;李兵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并文献复习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软组织肿瘤,临床上非常罕见.此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的盆腔及会阴,具有局部浸润及复发的特征,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我们发现1例睾丸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利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头痛的新国际分类、诊断标准和治疗新进展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原因涉及临床各科,许多颅内疾病、全身性疾病、功能性或精神疾病等均可引起头痛.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HIS)头痛分类委员会首次制定了头痛的分类及诊断标准[1],此分类中将所有的头痛编码化,分成13类.

    作者:彭瑞强;黄祖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新配方B-5固定液在HE制片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一种新配方B-5固定液佳固定.方法分别用新配方固定液和10%甲醛固定液固定淋巴结,比较两种固定液的效果.结果新配方B-5固定液的特点是渗透力强,短时间即可达到固定作用,而且细胞形态保存好;增强媒染效果,硬化组织,便于制片,淋巴结染色良好.结论新配方固定液是目前用于常规淋巴结组织固定的佳固定液.

    作者:宋容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先天性右眼角膜迷芽瘤1例

    球表肿瘤在临床上很少见[1],作者诊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12岁,因发现右眼球表面新生物12年,增大6个月伴闭眼不适.于2003年11月9日就诊于我院.患者自觉视物欠清,有时伴有眼红眼痛、流泪、异物感,曾在当地县医院诊治,未做特殊处理,因影响外观,要求入院手术治疗.

    作者:邓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ACE等位基因多态性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关联研究

    目的检测分析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等位基因多态性在中国重庆地区黄种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探寻ACE基因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方法分别对95例正常对照和105例SpA患者进行ACE等位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在SpA患者中检测到纯合子缺失型(D/D)占46.7%(49/105), 纯合子插入型(I/I)占7.6%(8/105), 杂合子插入/缺失型(I/D)占45.7%(48/105),D与I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0.695和0.305;在正常对照中检测到纯合子缺失型(D/D)占18.9%(18/95), 纯合子插入型(I/I)占41.1%(39/95), 杂合子插入/缺失型(I/D)占40.0%(38/95),D与I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分别为0.389和0.611.经χ2检验SpA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D/D型和I/I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69,P《0.05),D/I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D与I等位基因出现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P《0.05).结论以强直性脊柱炎(AS)为代表的SpA与ACE基因存在相关性.ACE等位基因多态性检测是否可作为判断AS患者心脏受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有待扩大样本例数再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维;余梅贵;府伟灵;阎文瑛;王新党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142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在中、晚孕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24周胎儿以及中、晚孕期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共142例,每例20min以上. 结果发现胎儿畸形24例,微小畸形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尤其是胎儿颜面部、颅内畸形,指趾端畸形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结论中孕期常规对胎儿做系统超声检查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围产儿存活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廖鸿飞;魏俊;雷淑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后颅窝减压硬脑膜成形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目的探讨后颅窝减压硬脑膜成形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合并Chiari畸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7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经MRI确诊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减压硬脑膜成形术,并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27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复查头颅MRI见脊髓空洞缩小.结论该手术可使颅颈交界区充分减压,改善了脑脊液循环状态,有效地缓解了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扩大修补硬脑膜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马志国;杨辉;安宁;吕胜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疼痛科门诊焦虑与抑郁症状调查

    焦虑、抑郁是一类负性情绪,在一些躯体疾病患者身上时有发生,影响着躯体疾病的临床康复和预后.为更好了解疼痛门诊患者的心理问题,对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调查,为疼痛门诊患者的负性情绪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马达休;梁峻铭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130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多为胎儿窘迫的延续.胎儿高危因素为91.53%,分娩时高危因素高达90.76%,母体高危因素为67.69%.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处理高危妊娠,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杨名获;彭丽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子宫腺肌病12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1],但术前误诊率较高[2],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对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雍思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800例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 800例宫颈疾病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1 800例患者中,行病理检查802例,经病理确诊为慢性宫颈炎4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20例,宫颈癌12例,宫颈尖锐湿疣14例,正常宫颈7例,阴道镜对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宫颈尖锐湿疣的诊断符合率分为96.02%、98.13%、91.67%、92.86%.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和亚临床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玲;涂江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大力提倡无偿献血确保安全输血

    本文从近我国报道的2次重大输血医疗事故中探讨无偿献血在我国实施的现状、难度以及今后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方向,同时结合世界其他国家的献血现状来思考我国无偿献血制度的贯彻和落实情况,期望引起广大同行注意并探索如何从医学专业者角度确保血液安全.

    作者:赵树铭;夏代全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AIDS 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贵州某地干部.因发热、咳嗽2个月,伴反应迟钝、四肢乏力1个月,于2005年6月14日以结核性脑膜炎、肺结核病收入本院神经内科治疗.

    作者:周红杰;王景周;高东;程磊;陈方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临床医师应该熟悉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为了提高临床医师采血用血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水平.利用讲座形式进行继续医学教育,讲述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让临床医师更新观念,掌握现代输血知识,树立输血风险意识,记住输血告知义务,签订输血同意书等.本文就各种相关法规要点作简要介绍,加深了解血源和临床输血相关知识,推广成分输血,为实现安全、科学、合理输血,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作者:陈方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谈无偿献血队伍的巩固与发展

    《献血法》的实施,对保证医疗临床安全用血,保障献血者与用血者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本文就此与大家一起探讨,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

    作者:黎儒青;林武存;刘凤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手术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造成患者严重的心理创伤[1].

    作者:黄芳;聂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浆速冻机影响血浆速冻的几个因素探析

    血浆是成分输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血浆质量则是保证成分输血成功的重要条件.血浆内含有多种成分,包括全部凝血因子,特别是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Ⅴ因子、Ⅶ因子)[1],血浆自血液采集至成分分离到冻结完毕,必须在6h内完成[2].

    作者:付饶;凃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