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雪霞
2005年10月~2006年1月,我们对3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施行了记忆合金肋骨环抱固定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明;周灵飞;马双慰;周智勇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烧伤、休克、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创伤、烧伤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美国每年约有75万脓毒症患者,约22~25万人死亡,其中儿童脓毒症死亡率为10%,成人死亡率高达40%[1].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道,脓毒症在美国是第12位死因.自1991年脓毒症(sepsis)的概念提出以来,针对脓毒症的研究日益加深.2002年10月,欧洲危重病协会和国际脓毒症论坛提出了<巴塞罗那宣言>,共同呼吁采取措施减少脓毒症,争取在今后5年内将脓毒症的病死率降低25%.2004年美国胸科年会和欧洲呼吸病年会上,脓毒症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热点.但由于脓毒症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临床救治十分困难,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2].因此,脓毒症是现代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成为直接影响患者预后、阻碍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突出难题.近年来,尽管脓毒症发病规律与临床意义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抗炎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并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故加强对脓毒症的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李军;周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通过对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事件案例分析,揭示出农村宴席存在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为卫生监督机构如何搞好农村地区卫生监督工作提出新课题.
作者:余毅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是一种C-C型(具有相邻的半胱氨酸)化学趋化因子.MCP-1被认为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细胞因子.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多个阶段均有重要作用,包括诱导脂条纹开始形成,引起斑块不稳定和促进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本文现将MCP-1对心室重塑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胥雪莲;覃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发现盆块伴痛经7+年,加重6个月入院.入院妇查:宫颈重度糜烂、肥大,子宫增大,子宫左后方扪及囊性、质中包块,约6cm×7cm×6cm大小,边界清,欠活动;彩超提示:子宫前位53mm×64mm×75mm,回声欠均,见前后经0.4cm液性暗区,宫颈前后经32mm,子宫后方见49mm×86mm块影,边界清,可见包膜回声,内见密集点状回声;宫颈刮片: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入院诊断: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腺肌症,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于2005年3月8日在全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术中见:子宫均匀增大如2个月孕大小,子宫后方囊性包块约7cm×6cm×4cm,来自左侧输卵管近伞端约1cm处,有一短蒂相连,形态欠规则,内见脂肪、毛发,左卵巢囊性增大,约5cm×5cm×4cm,与子宫左侧后壁及宫骶韧带粘连,右附件未见异常.将左输卵管肿瘤切除送冰冻,报告结果:囊性畸胎瘤,上皮及神经组织分化尚成熟,局部有不典型增生及出血;行全子宫及左附件切除,术后患者恢复好,8d痊愈出院.术后病检:左输卵管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左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子宫肌腺症;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
作者:田峰;周允新 刊期: 2006年第1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90kg.于逆行胆管照影(ERCP)下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导致十二指肠穿孔、广泛皮下气肿,急诊入手术室行十二指肠修补术.见患者头、面部,颈部,胸部及腹股沟、会阴部明显肿胀,触之握雪感、捻发音.神志清楚,对答切题.HR 98次/min,BP 142/88mm Hg(1mm Hg=0.133kPa),F 20次/min,SpO291%~92%.
作者:代雪梅;徐贵森;李军;侯景利;周乐顺;刘合年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配型技术在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抗原板(LA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的PRA;采用PRA配型技术进行术前配型.结果 12例致敏受者组采用PRA配型技术,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25%;同期43例非致敏受者组,术后1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8.6%,虽较致敏受者组低,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A配型技术对减少致敏受者肾移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书龙;张艮甫;黄赤兵 刊期: 2006年第16期
Semm式腹腔镜下标准鞘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我院从2002年开始开展该术式.因部分手术步骤较繁杂,故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对其进行改进,形成了改进CISH术式,至今已完成28例,并将该术式与同期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术中、术后情况进行了对比和随访,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谢珊莉;张英;刘贵 刊期: 2006年第16期
DR(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M)眼部的微血管并发症,它是内分泌系统与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反映,也是目前西方国家后天失明常见的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DM控制程度差,其患病率可能更高,后果也更为严重.
作者:刘云;陈隽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1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闭合性损伤单纯腹内脏器损伤90例,伴发腹外脏器损伤41例.非手术处理109例,手术处理22例.13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对于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中要警惕有无伴发内脏及腹外脏器损伤,对损伤的脏器及性质应及时准确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案.
作者:向丽;李晓庆;蒲丛伦;刘潜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大鼠前列腺痛模型中L5~S2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NO合成酶(iNOS)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取30只SPF雄性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设0、6、12d 3个时相,分为5组,每组6只),通过前列腺完全弗氏佐剂(CFA)和生理盐水注射制作大鼠前列腺痛模型和对照组,分别提取L5~S2脊髓背角组织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脊髓背角GFAP、TNF-α、iNOS的表达.结果 慢性前列腺痛大鼠中L5~S2脊髓背角中GFAP、TNF-α、iNOS表达在6d和12d组均明显高于各自正常对照组和0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FAP 12d组高于6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OS的表达高峰在6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前列腺痛可以引起L5~S2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TNF-α分泌增多及iNOS活性增强,表明慢性前列腺痛可以导致L5~S2脊髓中枢继发性的炎性改变,可能与前列腺痛的持续和泛化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恒;周占松;杨忠;刘丽梅;宋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2004年1~12月,我们用小剂量氯胺酮配伍安定静脉麻醉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同时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做无痛人流手术对照,无麻醉人流手术做空白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雪霞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45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硬膜下积液与时间和受伤部位的关系,建立非手术治疗指征,对1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进行了生理盐水排出残腔空气的治疗,选择性地给部分手术治疗患者留置导管.结果 选择非手术治疗患者,12例手术应用生理盐水排气患者,选择未留置导管患者均得到满意效果.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生与受伤时间、受伤部位无关系.生理盐水排出残腔空气是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值得应用的方法,留置导管或非手术治疗患者应合理选择.
作者:丁洪;翟建明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我国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部分地区的高危人群中,一般人群的HIV感染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在这种流行模式下,高危人群仍是我国艾滋病防治及干预的重点.而高危人群基数是AIDS流行形势分析和预测的核心变量,对于估计存活的HIV感染者人数不可或缺,是制定AIDS防治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开展高危人群基数估计工作对艾滋病防治政策及计划的制定、卫生资源的分配、感染者人数的估计、干预项目的计划制定与督导评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常用的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方法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1,2].直接法包括普查法、枚举法、人群调查法等,通过调查直接获得各类高危人群规模(数量),或通过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对高危人群规模(数量)进行统计学推断.间接法包括:乘数法、提名法和捕获-标记-再捕获等方法.各种方法均有优缺点,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以弥补各自不足.本文主要介绍在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中常用的乘数法(multiplier methods)的基本原理、实际应用、优缺点及其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李南;吕繁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五步蛇毒对大鼠脑区海马组胺受体H2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五步蛇毒对不同时相点大鼠海马组胺受体H2 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 五步蛇毒处理后,大鼠海马组胺受体H2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在各时相点均发生变化,且其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为先即时上调然后下调,后又上调.结论 大鼠海马组胺H2受体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对海马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李博;和七一;李德华;余晓东;周舟 刊期: 200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合成肽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大鼠移植肾脏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工标准固相合成法新型肽,3H-TdR掺入法观察其在体外对人外周单核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建立原位大鼠异基因肾移植模型32例,设合成肽加CsA治疗组、合成肽治疗组、CsA治疗组以及对照组4组,每组8例,观察大鼠移植肾脏存活时间及移植肾功能.结果 合成肽可显著抑制淋巴细胞转化及MLR的增殖反应;围手术期应用合成肽结合小剂量CsA,能显著延长同种大鼠移植肾脏的存活时间(54d),并维持较低的血清肌酐水平[(47.40±11.2)mmol/L].结论 合成肽能显著抑制人外周单核细胞经丝裂原或同种抗原刺激引起的增殖反应,围手术期应用新型合成肽结合小剂量CsA,能显著延长异基因移植物存活时间及功能,表明合成肽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器官移植免疫调节药物.
作者:易善红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本文总结了作者在消化系统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体会,主要从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
作者:曾燕;赵建农;谢微波;钟维佳;罗银灯 刊期: 2006年第16期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由于心脏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由于HF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以及作为心血管疾病中惟一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的疾病,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医疗保健问题.尽管某些治疗有一定效果(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1],但对心衰评估的指标仍然很少.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还有其他几种检查,包括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肌成像、心肺负荷实验和血流动力学测定对评估心衰有一定价值,但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较大[2,3].连续测定心力衰竭时心肌损伤的可靠标志物有助于监测其长期进展情况并评价其预后,现就目前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简要介绍.
作者:黄厚刚;陈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自1939年首次合成阿片类镇痛药哌替啶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阿片类镇痛药.主要以:(1)强效镇痛作用;(2)作用时间短;(3)降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开发为目标.先后于1960年合成芬太尼,1974年、1976年分别合成舒芬太尼和阿芬太尼,但它们主要是经肝脏代谢,半衰期和时量半衰期均较长,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盐酸瑞芬太尼 (remifentanil hydrochloride)是由G1axo~Wellcome公司研制的一种新型的超短时效的麻醉性镇痛药.化学名为3-[甲氧羰基]-4-(N-苯基丙酰胺基)-1-哌啶]丙酸甲酯盐酸盐(3-[4-(methoxycarbonyl)-4-(N-phenylpropanamido)piperidin-l-y1],于1996年8月首次在德国上市,其半衰期极短,持续静滴不产生蓄积作用,不良反应小,为一较理想的高效、速效、短效的麻醉性镇痛药[1].
作者:郝雪琴;陶国才 刊期: 2006年第16期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ensumonia)旧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临床表现为顽固性剧烈咳嗽的肺部炎症.MP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但合并心律失常的报道尚为少见.1999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收治MP患儿470例,其中64例出现心律失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建兵;贺引 刊期: 200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