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清芬
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miRNA是一类非编码调控RNA,通过转录后来调控靶基因表达,参与细胞发育、增殖、分化、凋亡等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进程.近期的研究发现,miRNA具有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已发现若干miRNA直接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miRNA表达谱与肝细胞癌的诊断、分期、进展和预后等相关.本文就mRNA及其靶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本文通过对137例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对诊断结果,漏诊等问题的分析来探讨阑尾炎的超声表现及如何确保超声在阑尾炎诊断方面的准确性,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依据,共同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对137例阑尾炎患者阑尾区的超声探查,观察阑尾大小变化,壁厚度情况,阑尾内部回声及血流形态、频谱参数,同时分析阑尾周边器官相应改变,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果 本文137例患者中,年龄为4~76岁,平均年龄为40岁,应用上述检查方法,大部分患者的阑尾区发生不同程度的超声变化,通过对患者实例的分析发现,诊断合格率在89.1%,漏诊率在10.9%.结论 通过实例分析,我们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阑尾炎方面具有非常优秀的临床诊断表现,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作者:孙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观察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改善其心肌缺血症状,并对心律失常进行纠正治疗,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实施有效护理.结果 120例患者全部得到治愈并出院,未出现任何恶性冠状动脉时间,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结论 针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观察,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针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有效护理,更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效果.
作者:甘丽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采用水飞蓟素联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选用2010年~2012年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5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78例,将使用水飞蓟素联合中药治疗列为观察组,而单独使用水飞蓟素列为对照组.结果 通过B超检查,在观察组中78例患者显效的有23例,有效的有45例,无效的有1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87.2%;而对照组的78例患者中,显效的有9例,有效的有38例,无效的有31例,总有效率仅仅60.3%,两组的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使用水飞蓟素联合中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比单纯使用水飞蓟素疗效显著,使用水飞蓟素和中药联合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症状表现和降低血脂情况明显改善,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长清;周茂森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我院海外留学生临床教学工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更好地提高我院海外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提出建议.
作者:钱丽萍;王晓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ICU危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 以82例ICU危重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ICU危重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从而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主动配合医护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郁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执业药师是患者接触多的药物专家之一,其言行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职业责任重大.文章通过解析我国目前职业药师工作中存在具体问题,认为要规范职业药师的职业标准,就必须加强该职业人员的继续教育,阐述了执业药师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从规范职业标准的层面探讨实施继续教育的具体办法.
作者:石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窦性心律震荡(HRT)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变化,总结相关经验,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入的采取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并发室期前收缩的心血管类疾病患者各30例作为实验对象,包括高血压组,冠心病组,心脏瓣膜病组,心衰组.选择有室性期前收缩但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计算HTR参数,振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并用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 各实验组TO,TS值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HRT组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例数与Ⅲ、Ⅳ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Ⅲ、Ⅳ级的患者例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常伴有HRT的减少、消失,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预后判断.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彭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与单纯肺结核治疗效果的比较,进而研究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将120例已经经过影像学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肺结核患者,根据是否同时合并糖尿病,分为合并组与单纯组,其中合并组60例,单纯组60例,遵照医嘱规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痰菌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合并组轻、中、重型患者病灶吸收比例分别为72.00%,64.29%,45.45%;单纯组吸收比例分别为91.30%,80.95%,87.5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两者相互影响,预后差,对于中、重型患者,应在控制血糖的水平的同时,适当延长抗结核疗程.
作者:王贵成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下腹部超薄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效果.方法 对2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将手部创面给予彻底清创后,取下腹部皮瓣修成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超薄皮瓣覆盖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术后7~9d断蒂,并行随防观察3个月~3年.结果 26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皮瓣外形理想,不臃肿,均不需二期消臃,术后手部功能均恢复良好,皮瓣术后3个月皮瓣开始恢复感觉,1年后大部分患者可恢复到接近正常感觉.结论 下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效果可靠,外形恢复理想,手部功能好,疗程短,患者痛苦少,费用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廖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对手术后患者硬膜外应用盐酸氯普鲁卡因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取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在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A、B、C三组各40例,给予A组患者布比卡因+芬太尼;单纯给予B组患者50ml氯普鲁卡因;C组患者则应用复合氯普鲁卡因,即2%盐酸氯普鲁卡因,并辅以芬太尼,三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镇痛.观察三组患者各项相关临床指标,并就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C三组患者SpO2、MAP、HR以及RR指数均保持稳定,组同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量芬太尼与1%盐酸氯普鲁卡因联用于手术后的硬膜外麻醉止痛,可收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副反应较少,应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侯晓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一种快速,便宜又有一定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用于鉴别胸腔积液良恶性的检验方法,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本科进行胸腔积液检验的167例疑似肺结核或肺癌患者的检验结果以及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表明,确诊结核病患者ADA浓度大多明显增高,CEA多数正常,而肺癌患者ADA多数不高,CEA明显增高.结论 利用ADA+CEA联合检测可以在癌性还是结核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中,特别是在排除肺癌的鉴别诊断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特别适合在基层结核病门诊使用.
作者:温红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的进行调查并且探讨OSAS是否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受试者进行一整夜多导睡眠生理仪监测并测量血压,对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OSA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统计结果分析,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plus hypopnea index AHI)与低血氧饱和度(minmum oxygen saturation SaO2-min)为高血压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且与高血压发生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和是一项独立于年龄、体重指数、性别、吸烟与饮酒的高血压危险因素.随着呼吸暂停程度的加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逐渐增大.
作者:韩晋英;陈希胜;孙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发病率在全世界妇科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1].同步放化疗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首选方法,同步放化疗不仅增加了放疗的敏感性,提高了癌肿的局部控制率,而且降低了远处转移率,明显地改善了宫颈癌的生存率[2].我科于2009年6月~2012年12月应用同步放化疗治疗48例宫颈癌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莉琼;阳继葵;程翠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耳穴对肝郁气滞型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肝郁气滞型失眠患者118例,采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61例,耳穴治疗57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3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肝郁气滞中医症候评分及睡眠效率标准等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配合耳穴对肝郁气滞型失眠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耳穴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晓虹;雷雪平;王琼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无水乙醇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与我院接受治疗48例乳腺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改组患者予以无水乙醇联合三苯氧胺治疗,选取同期接受治疗的48例乳腺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改组予以无水乙醇单独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91%,对照组的为83.33%,两组数据经x2检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为6.25%,对照组为16.67%,两组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无水乙醇注射是治疗乳腺囊肿较为有效的方法,联合三苯氧胺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王玉奎;王超;王向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牧治的78例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和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转移灶总有效率为51.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为6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临床疗效好,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办公护士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比较分析实施质量改进前后办公护士的对流程、知识、沟通技巧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对办公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办公护士对流程、知识、沟通技巧的掌握以及患者对办公护士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部综合外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CQI,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改善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出入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许玉妹;戴晓冬;张莉萍;杨宁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维持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80例护理人员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护理人员中存在的健康问题.结果 80例护理人员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者17例(21.25%),包括下肢静脉曲张、肾结石、胃溃疡及颈椎病等病种.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超负荷工作等原因造成机体慢性劳损状态,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发一系列身体健康问题,医院领导应采取多种措施关爱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健康隐患,从而及时进行治疗.
作者:许安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肺弥散量(DL)是肺功能的一个敏感指标,分为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现已证明年龄、身高、性别、体位、运动、吸烟、血红蛋白、胸腔压力、高原等对DLco及其成分均有影响.DLco与身高呈正相关,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相同年龄组,男性DLco较女性为大;DLco与体位的关系是:卧位大于坐位,坐位大于立位,主要与Vc增加有关.运动时DLco增加,是由于Vc增加所致.吸烟、胸腔压力增高(气胸、胸腔积液)使DLco减少,而红细胞增多症、高原使DLco增加,与Dm和Vc增加均有关系.DL、Dm、Vc随年龄增加而下降.COPD患者早期弥散功能正常,随着病情的加重,功能性肺泡逐渐减少,肺毛细血1管损害较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肺弥散面积减少,弥散功能下降.Dm和Vc检测可以帮助判定DLco下降的原因,有助于了解肺弥散功能障碍的环节,能为SARS患者早期肺功能受累的程度判断提供依据.SLE患者早期弥散功能主要由Dm异常所致.气胸时肺的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均受到损害.慢性心力衰竭时,DLco下降主要由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所致,同时Vc增加,Dm下降.
作者:孟祥英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