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分层管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张书明

关键词:护士, 分层管理, 研究进展
摘要:护士分层管理在国内大部分医院已开始实施,并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来看,其在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满意度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笔者结合国内护士分层管理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塞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分析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脑梗塞治疗前后磁共振波谱分析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4例疑似急性脑梗塞患者,其中28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年龄为26~73岁,平均年龄为(46.2±7.3)岁,14例患者于发病6h内出现超急性期脑梗塞,20例为6h~2d出现急性期脑梗塞对其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CT检查,有14例患者没有表现异常,DWI检查中出现大片状的高信号影,ADC图显示病灶区为均匀的低信号影;HMRS显示NAA比对侧正常的组织区域有所下降,Lac则上升并呈例置的双峰.NAA和Lac指标在治疗前后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4例患者痊愈,10例患者显著改善,16例患者为改善,4例患者无效,未见恶化者,总有效率为88.2%.结论 磁共振波谱分析和临床NISHH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磁共振波谱分析不仅能够成为一项客观的治效评价标准,还能够对意思脑梗塞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诊断.

    作者:兰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3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和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婴幼儿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大部分病例为轮状病毒感染(占73.5%),惊厥时体温正常,可在一次病程中出现多次发作,平均发作次数为1.9次,发作期间检测患儿血生化、脑脊液均正常,头颅CT检查和脑电图检查均正常,随访0.5~2年,患儿无后遗症,无复发.结论 该病预后良好,对远期生长发育无影响.

    作者:唐茂生;吴龙耀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个体化健康管理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研究个体化健康管理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探索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模式和措施,降低被管理对象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寻求慢性疾病防治的有效手段以及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健康管理在慢性疾病防治中体现出了明显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效益,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慢性疾病防治模式.

    作者:徐炜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管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 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综合管理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收治高血压病患者200例,配对信息相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自行就医治疗.管理组定期进行药物治疗、运动管理、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1年后,对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均低于管理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综合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有助于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

    作者:罗基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护士是我国医院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医院运行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医护责任一直是我国公民和医院之间存在的重要关系,处理好医护责任对于提高我国医院服务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护士在手术室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手术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护士在手术室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改善措施,提高护士在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容维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颈源性眩晕的80例中医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 采用中药对劲源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 我院在2006年8月~2013年4月期间,一共收治了80例劲源性眩晕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例.试验组:对患者使用益气活血化痰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患者采用敏使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试验组:治愈患者有30例,占75.0%;好转的患者有7例,占17.5%;无效的患者为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患者有20例,占50.0%;好转的患者有9例,占22.5%;无效的患者为11例,占27 5%;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组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少.结论 采用中药对劲源性眩晕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云仙;李兆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下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研究下腹部超薄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效果.方法 对2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将手部创面给予彻底清创后,取下腹部皮瓣修成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超薄皮瓣覆盖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术后7~9d断蒂,并行随防观察3个月~3年.结果 26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皮瓣外形理想,不臃肿,均不需二期消臃,术后手部功能均恢复良好,皮瓣术后3个月皮瓣开始恢复感觉,1年后大部分患者可恢复到接近正常感觉.结论 下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效果可靠,外形恢复理想,手部功能好,疗程短,患者痛苦少,费用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廖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呼吸道感染床边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的护理

    目的 对呼吸道感染床边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的处理方式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在实施床边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时分别从术前、术中及术后实施全方位系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分别从血气分析、肺部体征以及胸部X光片等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29例患者主要典型症状有明显改善,对照组20例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呼吸道感染床边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患者实施全方位系统化护理方案,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沈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新思路

    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的管理,对医院现代化建设尤其重要.医院档案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凭据,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医院进行宣传教育的生动资料.本文通过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论述,提出了医院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作者:徐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要做好糖尿病的药物、饮食、心理、并发症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血糖及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50例急诊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四肢创伤39例,腹部7例,头面部创伤4例.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8~60岁,无冠心病、糖尿病和肝肾功能障碍,认知功能正常.总结、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0例急诊创伤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是恐惧、紧张、焦虑、抑郁、悲观、孤独等.护理人员通过病情护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等,患者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明显好转.结论 护理人员掌握急诊创伤患者的不良心理特点,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显著改善负性心理状态.

    作者:张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联合运动、饮食控制对体重超标招飞学生的减肥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招飞学员中进行健康教育联合运动、饮食控制对体重超标招飞学生的减肥效果分析.方法 减肥组为2011~2012年度招飞体检学员初检时体重超标的137名招飞学生,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联合运动、饮食控制,比较治疗前后的体重变化,对照组为2008~2010年度的初检体重超标的257名学生,未行干预,并对两组全面检测时的体重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减肥组治疗四个月后的体重变化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招飞体重达标率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招飞学员中进行健康教育联合运动、饮食控制的方法对体重超标招飞学生的减肥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招飞学生的体重合格率,有助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扩大特殊职业人员的选取范围.

    作者:郑强;蔡智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电话回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化疗病区留置PICC导管并带管出院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出院前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宣教基础上进行电话回访,观察两组患者在院外发生的并发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穿刺点渗血发生率、穿刺点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导管堵塞率、导管脱出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75%、6.25%、1.25%、7.50%、5.00%,均低于对照组的:15.00%、22.50%、8.75%、31.25%、25.00%(均P<0.05).结论 电话回访可以降低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的质量.

    作者:何文慧;罗小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长沙市健康人群HPV高危感染情况及相关健康管理探讨

    目的 通过分析长沙地区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nairves HPV)感染的高危基因型分布特点,制订相关健康管理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方法 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来我院体检机关事业单位女职工进行检测和健康管理.结果 长沙地区健康人群HPV高危型感染率为11.5%,其中又以HPV52型高(30.80%),对此提出相应的健康管理.结论 长沙地区的HPV高危基因型有其自身的特点,故健康管理也有其相应的程序.

    作者:石亮程;何玲;王伟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1例双胎妊娠患者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

    报告了1例双胎妊娠孕妇在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通过责任护士对双胎妊娠孕妇入院时进行充分的护理评估、术前准备,术后补充血容量的同时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加强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吴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胆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9月~2012年9月入住我院的500例腹腔镜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Pearson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本组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年龄、手术吻合术、术后发热、胆囊与周围粘连、Calot三角粘连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热(β-0.338,S.E.=0.172,Wald=34.203,OR=1.92,P<0.05)、胆囊与周围粘连(β=0.524,S.E.=0.182,Wald=29.771,OR=2.03,P<0.05)、Calot三角粘连(β=0.305,S.E.=0.220,Wald=40.112,OR=2.10,P<0.05)为腹腔镜下胆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发热、胆囊与周围粘连、Calot三角粘连为腹腔镜下胆结石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在实际过程中加强对其进行监测,从而降低感染率.

    作者:徐健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速避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收治符合溶栓条例的AMI患者35例,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未符合溶栓务件且行常规治疗的35例进行比较.结果 溶栓组冠脉再通率为74.3%,本溶栓组为40.0%,随访显示溶栓组AMI5w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3例(8.6%)、急性左心衰2例(5.7%),病死2例(5.7%),均明显低于未溶栓组.结论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MI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陶明勇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垂体后叶素致低钾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垂体后叶素致低钾血症的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4例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引致低钾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前血钾正常,治疗后血钾均明显降低,但患者几无自觉症状.结论 垂体后叶素易致低钾血症,应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作者:李华英;徐立群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外科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管理措施

    目的 规范外科围术期的抗生素使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2年期间我院外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全院范围的相关培训,并进行阶段性细化管理.结果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已符合卫生部规定的40%,使用正确率达87.82%.结论 由易到难,细化、分阶段的推进抗生素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并规范外科Ⅰ类切口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浅谈男生在妇科肿瘤教学实习中的体会

    临床实习和见习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中的重要关键环节,妇科肿瘤由于其所面对的患者群体的殊性,男生在临床教学中面临多种困难,如何才能确保男生在妇科肿瘤见习实习的质量,是妇科肿瘤教学工作的困难之一.本人针对男生在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陶玲;于春霞;周琦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