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用

陈艇;陈少琴;陈菁华

关键词:固定资产, 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与开发
摘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医院实际,设计与开发了一套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互联网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有了广泛的应用,对医疗行业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诊疗信息,并可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存储、收集和处理,满足医生和患者的使用,提高医院办公的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互联网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用以提高医疗系统的服务水平.

    作者:林大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完成,为人类深入认识疾病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治疗方法,同时也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1世纪初,中医药防治心血菅疾病的任务是:控制和减低高危因素,延缓或控制疾病进程和合并症的发生,改善病理状态,促进生活和社会能力的恢复.目前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越趋年轻化.因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已成为中西医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病房感染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通过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问题的探讨,提出有利于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预防措施,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和防范,加强对护理和医疗工作的有效管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病防治的管理,并且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控措施来减少各种感染的发生.

    作者:全金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产褥感染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引起产褥感染的原因及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产褥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原因并采用系统性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护患关系融洽,患者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65例均康复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患者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系统的护理干预,充分调动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系统护理干预操作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的过敏及血管刺激试验研究

    目的 研究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的血管刺激性及过敏反应,为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对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了血管刺激性和过敏反应试验研究.结果 动物实验表明,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对豚鼠无致敏作用,其对家兔无血管刺激作用,亦未引起血管周围组织明显病变.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替加氟氯化钠注射液无血管刺激性及致敏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于洪华;张艳梅;闫光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液检测实验室常见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为了保证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必须大程度地降低目前血液检测实验室中所出现的差错,从而加强对于血液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本文将首先进行对于血液检测室的差错分析,进而针对常见的几类血液检测实验室中的差错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建议.

    作者:周仲民;罗保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儿哮喘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哮喘患儿.的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小儿哮喘患儿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对此病在儿童时期造成的身心损害,提出哮喘患儿更应注重护理及童系统的综合管理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家庭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防止并发症.结果 48例患儿经精心治疗及护理,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患儿进行细致的严密观察及各项监测,患儿均已痊愈出院,无后遗症发生.

    作者:王树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试析新时期临床护理质量面临的挑战

    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优质化质量观念日益增强.护理管理工作人员大都运用优质化的护理质量体系与措施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疗效”的优质服务等本文主要针对医院内部护理质量在目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对策等内容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刘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五年制医学生血管外科临床见习中PBL教学的应用

    目的 探讨PBL教学在五年制医学生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临床医学4个班126人,每班中随机分为实验组行PBL教学和对照组行传统教学.对两组的考试成绩及教育环境测量问卷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成绩、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在血管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效果良好.

    作者:杨耀国;陈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提出有效管理对策.方法 对护理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规定,规范工作流程,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结果 护理管理者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护士风险意识,严防护理缺陷及差错发生.结论 通过有效安全措施的预防,有效促进护理安全,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慧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妇产后缺乳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对产后缺乳的患者采用正确的方法护理,有利于母乳分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通过产后回访确认有产后缺乳现象的产妇82例,对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和跟踪指导、护理.结果 经过健康指导和身心护理,大大改善了产妇的缺乳现象,总有效率达到87.8%.结论 及时的对产妇加强护理,给予健康指导,辅以乳房按摩,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缺乳现象.

    作者:何百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腰椎滑脱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因此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而且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改进与革新,临床治疗有效率也稳步提高,但是仍然有许多患者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问题,这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质量,显著增加了致残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因此本组探究通过对近年来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与疗效进行简要介绍,同时对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此来提高我国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效率,进而确保患者可以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者:郑小春;黄颂安;谢国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针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评估和干预,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切口引流管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24例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农桂彬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的发展概况

    传统的夹板固定疗法,是我们祖先治疗骨折的宝贵遗产,自古至今,历久不衰.近20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实践中义得到了发扬、提高,取得了新的进展.

    作者:刘宇河;何忠;陈正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ICU患者深静脉置管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护理

    目的 探讨不同深静脉置管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有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7例ICU危重症患者实施深静脉置管,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30例,颈内静脉置管27例,股静脉置管30例,同时进行有效地综合护理.结果 87例患者置管时间5~59d,平均(30.5±5.8)d;锁骨下静脉置管时间较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时间有明显延长(P<0.05).87例患者置管后共有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0%;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颈内静脉置管及股静脉置管,但三组间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综合护理对预防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置管前后综合护理能明显延长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留置时间.

    作者:田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 纠正中医院校现代医学课程设置相互脱节、间隔时间较长不连贯的弊端,弥补传统医学形态学教学模式的不足.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知识汇总、相互联系、制作课件、教学实践、整体回顾等手段,对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学三门医学形态学课程进行整合,开展一系列以某一重要系统、器官为核心的模块式教学实践.结果 建立了医学形态学课程“三环渗透式”教学新理念,突破了以往医学形态学教学过程中缺乏联系,孤立教学,要求不一致的传统教学模式,初步阐明了开展围绕重点器官、系统的各类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教学重点的医学模块式教学的可行性.结论 加强了以形态学教学为主的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重点内容和知识点的统一,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更新教学理念,深入教学改革做了一定的积奠.

    作者:赵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非计划拔管的预防及护理

    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除,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1].一旦发生意外拔管,充盈的气囊将损伤气道粘膜,造成患者的二度伤害及可能延长住院时间.甚至有些呼吸功能尚未恢复,还完全依赖机械通气的患者,处理不及时将会危及生命.无论何种结果当非计划拔管出现时,护理人员将面对各方的指责、质问及内心的自责.因此预防非计划拔管对护理人员来说是提高护理质,避免护理失误的重要方法.

    作者:郏丹阳;杨静静;毛莉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患者躁动不安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

    全麻术后的患者,因患者的自身身体差异,麻醉药及肌松药的代谢不完全,伤口的疼痛以及身上的各种引流管的刺激和尿潴留、膀胱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谵妄等一时改变,这些都可能引起血压的升高、心率增快、伤口的出血、管道意外拔出等等,这些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恢复以及手术的效果,若处置不当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让患者平安的渡过麻醉苏醒期是围手术期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提高认识,并针对行的采取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对我院麻醉恢复室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1296例全麻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195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安,经处理和精心的护理,均平稳的渡过麻醉苏醒期,安全的转回病房.

    作者:孙蕾;王小芳;庞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以创新思维探索自我发展之路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大,给医院管理者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仅靠经验管理和简单的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也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而开拓创新无疑给医院生存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某区医院近10年来创新机制转变理念,人才通过内培外引,服务以创品牌创特色、便民利民举措推陈出新,管理从质量入手、效益与效率同步提升为目标,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增加了社会和患者满意度.目前医院整体运营状况良好,各项工作均走在系统较前列.

    作者:黄晓芸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颅内血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减少残障.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抢救的成功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 颅内血肿患者的术后护理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作者:周玉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