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玲亚;俞明娟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国内较少,为此,我们通过AMI患者红细胞C3b受体活性的检测,初步观察AMI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倪军;赵京生;吕德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损伤男性尿道的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从1999年10月~2002年10月本院27例Foley尿管致尿道损伤的男性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中2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2例行耻上膀胱穿刺造瘘术,23例重新安置Foley导管并行止血、抗感染治疗后,恢复伤前排尿状态.结论 Foley导尿管致男性尿道损伤以后尿道多见,处理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此类损伤预防至关重要.
作者:吴川革;郑祥奇;王陆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16岁,以腰部踢伤肿痛3个月伴大小便失禁,双下肢无力6d为主诉就诊,门诊以胸11~骶1脊膜外血肿,右侧胸11~腰5多裂肌及竖脊肌血肿收治入院.查体:脊柱向右侧弯,胸11~腰5左侧椎旁可扪及包块,表面无红肿及血管充盈曲张,质硬,无波动感,活动度差,听诊无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膝腱反射减弱,跟腱反射减弱,双下肢腰3平面以下痛觉减退.
作者:朱结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的调脂作用.方法将高脂血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服药前及服药后4、8周测定血脂. 结果 (1) 服药4周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作用相似.(2)服药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Lp(a)水平降低了29.3%,辛伐他汀组Lp(a)水平降低了20.26%.(3)服药8周后Lp(a)水平进一步下降,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组Lp(a)水平下降了34.79%,辛伐他汀组下降了23.54%,其他指标与4周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TC、LDL-C及TG,并且其作用与辛伐他汀相似,在降低Lp(a)上,阿托伐他汀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傅春江;王旭开;杨成明;石伟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对1996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肠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肠瘘临床治疗的经验,重点分析肠外营养在肠瘘治疗整个病程的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肠瘘病人,其中明确诊断为小肠瘘并完成完整治疗计划方案的病人28例,病人中男17例,女11例,平均43.5岁.结果 17例腹部手术后小肠瘘,其中肠道恶性肿瘤术后12例,其它手术后肠瘘5例;肠结核病人小肠穿孔伴急性腹膜炎5例;腹部损伤行急症手术后6例.入院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79.2±14.7)g/L;平均白蛋白水平(32.5±11.2)g/L;平均钾离子水平(2.76±0.45)mmol/L;平均单独应用静脉营养时间为22d,每日补充非蛋白质热量104kJ*kg-1*d-1);蛋白质为1.5*kg-1*d-1;同时补充足量的水分及适量钠、氯、钙、镁、有机磷、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素.TNP治疗后血红蛋白浓度(97.1±18.4)g/L;平均白蛋白水平(45.3±7.8)g/L;平均钾离子水平(4.06±0.50)mmol/L;7例瘘口自行闭合;13例行手术闭合瘘口;5例带腹腔引流管出院行恢复性治疗.结论肠瘘患者经早期强大抑制腺体分泌结合良好肠外营养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瘘口趋向于自愈或缩小,为根治性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张超;蔡志民;余佩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2年12月采用手术或非手术及其它综合疗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58例.结果 GCS 3~8分患者死亡率为25.9%,GCS 3~5分患者死亡率为54.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与伤后GCS评分密切相关.及时适当的治疗可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
作者:蔡洪;陈忠;刘谊;杨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自1995年3月~2003年6月对硬膜外血肿施行选择性颅骨钻孔置管持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法,共治疗23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该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对病人创伤小、费用低,节约了医疗资源,因此我们认为对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硬膜外血肿可选择性施行颅骨钻孔置管持续负压引流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忠;王晓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药物应用不合理而造成的一类疾病.药物氯丙嗪可致锥体外系反应即为其中之一,主要表现为由药物引起肌张力障碍导致的临床运动与姿势异常.治疗量氯丙嗪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少见,现将我院近4年来的治疗量氯丙嗪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6例报道如下.
作者:文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内窥镜下对曲张的食道静脉注射鱼肝油酸钠.结果 22例患者中显效8例,占36.4%;有效10例,占45.5%;无效4例,占18.2%.结论急诊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取得近期疗效.
作者:曾庆贵;潘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笑气(N2O)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及吸宫过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因早期宫内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即笑气吸入组40例;B组即对照组40例,在手术操作过程中,A组吸入含50%笑气(N2O)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对照组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两组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80%人流者无明显疼痛,反应轻微腰骶部胀,合作好;10%人流者疼痛明显减轻,能合作.3.8%出现轻至中度人流综合征,无重度人流综合征发生.B组80%出现一般疼痛;20%出现重度疼痛,不能合作.50%出现轻到中度人流综合征,10%出现重度人流综合征.A组与B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笑气用于早孕人工流产有确切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且使用方便,可予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Carvedilol)治疗国人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NYHA Ⅱ-Ⅳ的住院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5mg/d,如能耐受则逐渐滴定到大耐受量,观察其12个月后的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1)卡维地洛组心衰患者至随访结束后平均卡维地洛用量为(31.35±7.56)mg/d (10~40mg/d),临床疗效好;(2)1例患者不能耐受卡维地洛治疗.结论我国心衰患者对第3代β阻滞剂卡维地洛的疗效好.
作者:赵晓辉;李隆贵;耿召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提高肺底积液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采用麦迪逊型超声诊断仪,不同体位、不同切面观察肺底无回声区.结果 24例X线不能确定的肺底积液,B超均探查发现不同程度的肺底积液,其中单侧性21例,双侧性3例,流动型19例,包裹型5例,合并其它部位包裹性积液3例,合并叶间积液及心包积液2例,发现胸膜增厚15例,胸膜多发性肿块2例.结论 B超和X线检查联合应用,取长补短,可提高肺底积液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刘富良;刘世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26岁,因反复双侧眼睑下垂5年,加重伴呼吸困难6h,意识障碍2h入院.患者近5年来,反复发作上眼睑下垂,偶伴四肢乏力,颈部无力不能长时间抬头,同时伴视物有重影及耳鸣,无行走不稳.上述不适晨起时较轻,逐渐加重,休息后减轻.每次发作时均在海口某些医院诊治,服药后缓解,具体病情用药情况不清.本次发病于50d前再次出现上眼睑下垂,四肢无力,30d前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出现吃东西时咀嚼无力,特别是连续咀嚼困难,同时伴讲话时声音含糊不清,吞咽困难.
作者:刘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男,15岁,因反复呕吐于2000年9月11日入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呕吐胃内容物及胆汁,每日发作5~10次,每次持续10min~1h,非喷射性,不伴腹痛、泛酸、发热等不适,曾至3家医院行全消化道钡餐、胃镜、腹部B超、头颅CT,均未见异常,未行心电图,均诊为神经性呕吐,给予胃复安和654-2肌注均无改善,且进行性加重3d,遂至我院门诊.
作者:熊文伶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已广泛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那些因接受了大剂量化疗而需造血支持的恶性肿瘤病人.
作者:刘凤君;林武存;张红;陈寒梅;赵树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国产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同期门诊、病例随机分为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治疗组及头孢塞肟钠治疗对照组,疗效5d,然后将两组治愈率及临床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8%;对照组31.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05).临床主要指标恢复日,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主要为轻微皮疹,未做特殊处理自行消退.结论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少,未发现耐药性.
作者:李海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也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素质的培养是依赖于成功的教育.教育的方式具有多种形式,通常所说的传统教育是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则属于终身教育.而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化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系统工程.
作者:黄志;徐酉华;陈琼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对要求生育能力的子宫肌瘤患者,观察实行子宫肌瘤剜除术的妊娠情况.方法粘膜下肌瘤经阴道剜除,浆膜下及壁间肌瘤经腹行剜除术.结果 41例行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全部随访,结果33例妊娠,其中29例已分娩,4例在妊娠中,8例未孕,仍在治疗.结论对于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子宫肌瘤患者,肌瘤剜除术适应症可适当放宽,并建议及早手术,以降低因子宫肌瘤造成的不孕及流产率,同时做好术后的跟踪治疗.
作者:钟富琴;周美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胆酸及胆红素水平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3年7月共216例ICP病例.结果血清胆酸值明显升高者,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迫率均较显著升高;血清胆红素增高者即ICP伴黄疸者,羊水污染率、早产率、胎儿窘迫率也显著升高.结论根据ICP孕妇血清胆酸及胆红素水平能真实地反应和预测其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可能性,尽早诊断治疗,病情未能控制的需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林奕;孙文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黄对伴高胆红素血症病毒性肝炎消退黄疸的作用.方法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5例,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在210~565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常规保肝、退黄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3例,除综合治疗外,给予大黄6~10g/d,分1~2次口服,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并评价大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ALT、PT等指标均显著下降,白蛋白明显回升.治疗后两组比较,大黄治疗组的TBIL平均下降幅度为252.5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7.16μmol/L(P<0.01).经过疗效评价发现,治疗组的总有效例数(率)为30例(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例(65.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黄具有显著消退黄疸的作用.
作者:许正锯;黄以群;王崇国;李树清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