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扶正固本法治疗肺心病缓解期临床疗效观察

梁前

关键词:扶正固本法, 肺心病缓解期,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分析肺心病缓解期采用扶正固本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70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可以分为肾阳虚以及阴阳两虚两种类型,对肾阳虚的患者给予温补肾阳(温补命门),以益气养血活血作为佐剂,对阴阳两虚的患者给予双补气阴,以益气养血作为佐剂;对照组有25例,不采用固本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其体征、症状、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体力恢复情况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痰量、喘息、咳声、气短以及心悸等症状均有明显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相较对照组患者的急性发作次数、感冒次数以及体力恢复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28.00%),(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心病缓解期采用扶正固本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既安全又可靠,将中医中的“治病必求与本”展现得淋漓尽致.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于支气管、肺组织、胸部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病变,其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病情观察非常重要,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至关重要,现将本人2010年~2011年收集的临床资料、患者的治愈效果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5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慢性支气管炎20例,支气管哮喘15例,肺气肿30例,经治疗好转55例,无效7例,死亡3例.2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神志、紫绀、出血倾向等评估,可预防或减少肺脑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姚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解析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目的 发现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出院.方法 在本院选取30名负责骨外科护理的人员,将其分为等人数的两组,其中一组工作经验在4年以上,并且上岗前受过专业培训,组员高学历为本科;另一组工作经验不足3年,并且上岗前未接受专业培训.统计两组护理人员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差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P<0.05即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满意率高达80%,而对未经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不到60%.结论 骨外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可以解决,医护人员的素质在解决该类不安全因素上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讲指的是医护人员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方法等会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有着现实意义.

    作者:吕信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长处和困难问卷的内容和结构

    目的 开发适合我国的儿童精神疾病诊断定式检查工具.方法 将长处与困难问卷的内容和结构研究和SDQ问卷的计算机诊断系统的研究做一系统综述.结果 SDQ有较好的内容和结构,计算机诊断系统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结论 SDQ问卷是一个较好的儿童精神疾病诊断定式检查工具.

    作者:刘书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195例早期干预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指在临产前胎膜破裂,是产科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妊娠满37w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10%;妊娠不满37w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胎膜早破母儿容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母亲面临危险有绒毛膜炎,脐带脱垂,难产及后出血等,而胎儿可能发生胎儿窘迫、宫内感染等,从而增加孕产妇及早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因此,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尽可能减少母儿并发症,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主张对足月胎膜早破予期待治疗,胎膜破裂24h未临产再予缩宫素引产.但能否早期干预,尽快终止妊娠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早期干预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以探讨这一处理方法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宝芳;曲亚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浅析

    目的 探讨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护理专业的学生采用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模拟临床工作环境,观看多媒体,教师示教,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务操作.完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结果 学生对内科护理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掌握完整护理程序,进入护士的角色,迅速熟悉工作环境.结论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模拟临床情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临床处理能力,加深理论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宋江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实践体会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方法与成效.方法 按照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在骨科病房中逐步、稳妥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95%上升到99%,对健康教育知晓率由70%上升到95%,患者呼叫率由70%下降到15%,无护理投诉和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是护理改革的重要方法.

    作者:苗艳;房姝余;林艳;何跃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正确掌握ICD-10,提高疑难编码的准确性

    ICD-10(国际疾病分类)是一门较复杂、有难度的学科.伴随着国家的医学科学持续发展和完善,诊断的名称开始多式多样,而在ICD-10初的版本中难以找到这些疾病的相应代码,因此导致编码失误的现象;此外,一些疾病诊断的名称虽然相同,但发病的时间不一样、就诊的实际状况不一样等,具有一定差异性,这也是导致编码失误的重要原因.本文深入研究正确掌握ICD-10的方法,以达到提高疑难编码准确性的目的.

    作者:曾巧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票据管理

    医院票据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医院资金安全和经营盈亏,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笔者以医院的票据管理为研究对象,就加强医院票据管理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方慧;尤楠;高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治疗组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对照组单用血液透析(HD).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素氮、肌酐等均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D+HP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亦明显下降,疗效更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肯定.间歇使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血液净化方式,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云;柴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改良Winograd手术治疗嵌甲症76例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Winograd手术治疗嵌甲症的疗效分析.方法 2006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嵌甲症患者76例(102趾,122侧)均采用改良Winograd 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74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2例患者伤口术后感染,经部分拆线换药后愈合,愈合时间12~18d,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3~12个月随访,所有手术侧没有1例复发.结论 改良Winograd手术治疗嵌甲症方法简单,效果好,是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均可在各级医疗机构施行.

    作者:赵茂盛;赵利敏;农增波;农玮;梁康;陆贤浩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03~2012年我国期刊中医药数据挖掘文献计量分析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3~2012年收录的与中医药数据挖掘相关的论文为统计来源,对文献从发表年代分布、地区分布、核心著者、主要期刊分布、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信息集中的4种核心期刊,这一研究领域的地区差异,较为活跃的核心著者和机构以及主要应用方面,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优势明显,中国中医科学院的机构优势突出,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主要应用是方剂研究.

    作者:勇行;宋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B超引导下无痛人流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科收治的无痛人流的宫内孕患者139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139例患者由于麻醉药物丙泊酚的应用,手术时无意识,宫颈扩张状态良好.术中本组患者平均出血(12.36±5.19)ml,手术时间1~2min,未出现人工流产综合症和感染等情况.患者充分休息后,均于手术当天顺利出院.结论 患者无痛麻醉后,在B超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术,操作简便,定位孕囊准确,镇痛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易于被患者接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月红;蔡玉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中应用干纱垫擦拭宫腔对减少术后阴道流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干纱垫擦拭宫腔在剖宫产术中降低术后阴道出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1年10月~12在我院接收剖宫产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胎盘娩出后使用生理盐水纱布对产妇宫腔进行擦拭,观察组胎盘娩出后使用干纱垫对产妇宫腔进行擦拭,对两组产妇术后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7d内阴道出血量少于100ml的患者135例,对照组7d内出血量少于100ml的54例,观察组出血超出7d的产妇38例,对照组出血超出7d的产妇108例,上述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干纱垫擦拭剖宫产术产妇的宫腔可以显著减少术后阴道的出血量,操作简单,减轻了疼痛,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郭妍;乐飞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压疮危险因素预测管理

    压疮是由于身体组织受到压迫而形成的组织的局部缺血及缺氧而造成的压力性溃疡.压疮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护理并发症,一旦病发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同时也会为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护理问题,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护理人员的自身对于压疮危险因素的判断以及护理教科书中的相关知识来预防压疮的发生,但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现有的很多的涉及压疮的护理教科书中,对于压疮的预防护理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就使得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压疮的发生率在近几年并无明显下降.本次研究,笔者就目前医学上对于压疮的预防的不同观点、压疮的危险因素以及压疮的危险因素管理等方面对压疮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

    作者:宋振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人文关怀与优质护理管理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根本的精神,人文关怀是建立在人性、人格、人本的基础上,从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的情感出发,挖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大价值,人文关怀是现代优质护理管理中心的精髓和必然趋势.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物质的享受,人文关怀是近年来使用频率高的词汇之一,也就是指在管理工作中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它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充分激发人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挖掘其潜能.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人文关怀就是从各个方面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利益,是平凡、普通的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保护权、人身安全权、意愿表达权等所属于个人行为受到关注和呵护.在传统管理模式中,被管理者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被监督、被检查、被惩罚的对象,失去人宝贵的人本精神和主创精神,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很不适应于优质护理管理精神,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人文关怀,优质护理管理同样需要人文关怀.

    作者:陆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研究综述

    构建和完善有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体系,事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健康城市”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体系仍显薄弱.因此,为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各级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围绕我国公共卫生长期需求,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作者:赵红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对575例输尿营结石的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术后细心观察,精心护理,配合医生及早处理.结果 575例中成功570例,失败6例,成功率98.95%,明显减少术后患者寒战和肾绞痛的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术中的精心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毛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7例难治性肺结核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17例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10例,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治疗,就其临床结果与同期收治的行常规治疗的7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痰菌阴转9例,占90%,对照组5例,占71.4%,阴转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例中,显著吸收率为50%,对照组为28.6%,显著吸收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恶化病例发生,对照组为1例,占14.2%,有统计学差异(P<0 05).观察组失眠、头晕1例,后药物减量后消失.结论 难治性肺结核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在采用抗结核药物一线与二线联合治疗的同时,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了痰菌阴转率,缓解了疾病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覃松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医学试卷分析与评价

    为建立健全标准化试卷,更为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现对预防医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此次测试平均分较低,标准差偏大,成绩服从正态分布.难题比重过大,区分度一般、信度较好.学生主观题得分偏低,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针对知识点多实践,使学生融会贯通.

    作者:聂立华;蔡纳新;王秋芳;肖焕波;裴金晶;纪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将其定义为由护理导致的伤害,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了残疾,或者两者皆有.一般认为,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的事件,均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与患者交流、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加之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机会就会随之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护理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损伤;另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护理过程中由于未能防范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损伤.在临床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是可以也需要避免发生的.

    作者:李爱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