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爱琳

关键词:护理过程,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可预防, 患者, 损伤, 住院时间, 诊疗, 医务人员, 医疗纠纷, 护理行为, 护理工作, 服务过程, 重复性, 设备, 伤害, 美国, 临床, 交流, 护士
摘要:护理不良事件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将其定义为由护理导致的伤害,其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了残疾,或者两者皆有.一般认为,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的损伤.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任何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痛苦和负担的事件,均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与患者交流、接触的机会多,时间长,加之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因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机会就会随之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护理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损伤;另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护理过程中由于未能防范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损伤.在临床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是可以也需要避免发生的.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二乌除痹汤治疗风寒湿痹病2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二乌除痹汤在治疗风寒湿痹病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2年以来风寒湿痹病患者25例,采用二乌除痹汤辨证加味,开水煎服治疗风寒湿痹病,观察患者服用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 除痹汤遵循了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的中医治则,在风寒湿痹病治疗中起到了可喜的效果,值得推广和继承.

    作者:刘愚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52例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52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应用10%甘油果糖250ml和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6~8h/次交替应用5d后全部改用甘油果糖,并逐渐减量,15d后停药,对照组全部应用20%甘露醇250 ml脱水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疗效及控制脑水肿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 01),且治疗组所致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甘油果糖和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

    作者:黄永锐;喇江平;刘晋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185例行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5例行气管镜检查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5例,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1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并采用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好转,且经满意度调查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71.7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治疗期间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加强临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宁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急诊急性胃穿孔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 浅谈急诊急性胃穿孔应用腹腔镜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总结和分析治疗经验,为治疗急诊急性胃穿孔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2年6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胃肠穿孔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手术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手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20.51±2.69)ml,手术时间为(63.67±6.45)min,排气时间为(20.61±4.20)h,手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为(10.13±5.39)h,下床活动时间为(12.20±2.0)h,住院时间为(4.51±1.67)d;对照组患者的的手术出血量为(48.51±5.61)ml,手术时间为(59.50±4.83)min,排气时间为(35.22±5.71)h,手术后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为(22.30±6.29)h,下床活动时间为(39.64±4.8)h,住院时间为(10.07±2.62)d,(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其他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肠粘连;对照组有4例患者切口发生感染,2例患者发生肠粘连,(P<0.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23例(76.67%)患者治疗显效,6例(20.00%)患者治疗有效,1例(3.33%)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17例(56.67%)患者治疗显效,9例(30.00%)患者治疗有效,4例(13.33%)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86.67%,(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急性胃穿孔应用腹腔镜修补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廖知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关于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建设的探索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贯彻落实基本国策、确保人口安全的基本保证,是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实现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定义着手,分析了基层计划生育服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冯阿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螺旋CT对创伤性颅脑损伤评价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临床的常见病,患者的致残与病死率较高,对于该病的救治是目前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及难点之一.通过各种检查,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伤情与病理改变进行分类,同时及时对预后进行评价,根据诊断结果制定科学的治疗干预方案,对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层螺旋CT(MSCT)技术的发展,容积扫描、CT灌注成像(CTP)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使螺旋CT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优势日益显现,CT与CT灌注成像两种方法相结合一方面可显示颅内高压、脑水肿及脑血流变化等病理进程的关系,同时可提供预后及功能恢复的相关信息.笔者查阅近期文献,对螺旋CT创伤性颅脑损伤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志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药品查询系统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都处于第一线,担负着安全用药的重要责任.给药错误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同时影响着患者对护士及医院的信任.知识缺乏时给药错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是提高护士药物知识的权威方便快捷的途径.我院自2012年起实施信息化药品查询系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药品说明书查询,为护士查询药品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我科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人员安全用药的意识,强调评判性思维的应用,并将用药前查询列入各班工作流程,制定给药护理常规,加强药品知识的学习,多次拦截了不合理医嘱,护士查询药品知识的主动性增强.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德沙美松临床中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德沙美松冲击治疗对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瘦素的影响.方法 抽查172例进行德沙美松冲击治疗的患者,与100例非激素冲击疗法的同期就诊患者,测定其用药前、用药后1d、3d及停药后7d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瘦素水平,对比研究.结果 应用德沙美松冲击治疗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瘦素含量逐渐升高,停药后7d则回到基线水平.结论 糖耐量正常者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是暂时的,停药后可以恢复.

    作者:刘建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正确掌握ICD-10,提高疑难编码的准确性

    ICD-10(国际疾病分类)是一门较复杂、有难度的学科.伴随着国家的医学科学持续发展和完善,诊断的名称开始多式多样,而在ICD-10初的版本中难以找到这些疾病的相应代码,因此导致编码失误的现象;此外,一些疾病诊断的名称虽然相同,但发病的时间不一样、就诊的实际状况不一样等,具有一定差异性,这也是导致编码失误的重要原因.本文深入研究正确掌握ICD-10的方法,以达到提高疑难编码准确性的目的.

    作者:曾巧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的出院护理指导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上泛指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近年来由于对脑卒中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其急性期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残留有运动、言语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及其并发症.而住院期间患者很难完全康复,因此,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此,护士给以家庭康复的知识教育,使患者出院后能正确继续治疗和护理,以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作者:褚磊;辛爱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我院护理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努力发挥护理部的重要作用.护理部在提高护士认识、统一思想,完善和落实护理工作制度,充实临床护士、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实行APN排班和弹性排班相结合,加强基础护理,简化护理文书,完善质量控制体系、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多部门的协调沟通与支持,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和激励奖惩制度、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优质护理工作成绩显著,得到医院领导、职工的认可、获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陈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手术室连台手术的安全管理体会

    2008年我院手术室搬进新的层流手术室,随着医院业务量的增加,手术量也相应地提升,进而促进连台手术的开展.连台手术时间紧,任务重,容易因工作忙乱造成差错事故的发生,如何保证连台手术快速、安全、有效,因此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1术前准备11术前1d由专人对手术患者进行访视,发放手术室温馨提示卡,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的情绪,确保安全开台.1.2手术室护士应根据次日手术的安排,熟悉自己所要配合手术的数量、质量、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所需的手术用物,做到心中有数.1.3手术安排应遵守先无菌,后有菌;先阴性,后阳性的原则.老人和小儿优先安排首台手术,护理人员的安排做到新老搭配,优化组合,疑难危重手术尽量安排年资高的护士巡回.

    作者:张惠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口腔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口腔生物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和口腔临床学科相比较该课程比较乏味、枯燥,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不高.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将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到口腔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让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答,以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于维先;林崇韬;孙宏晨;王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复合式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

    本文通过对复合式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的阐述,分析了发展复合式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医院图书馆发展复合式图书馆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作者:张伟聪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不典型胎盘的临床诊断及处理

    目的 分析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方法,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率.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63例不典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3例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压痛、腹部阵痛、阴道流血和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胎心监护仪和B超诊断正确率为55.56%,误诊率25.40%,漏诊率为19.05%;根据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实施顺产28例,剖宫产35例,其中产后出血31例,胎儿轻度窒息15例,重度窒息2例,新生儿死亡3例.结论 不典型胎盘早剥误诊及漏诊率较高,临床应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以便尽早处理,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病死率.

    作者:陈贤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ELISA检测HCV抗体中的问题及思考探讨

    目前,ELISA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HCV抗体的检测中,但该检测方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局限,需要进一步思考与完善.本文对ELISA检测HCV抗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PCR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PCR检测技术在当前临床实验室中的具体应用,阐释了PCR实验室建立的重要意义.

    作者:黄秋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医院体检中心健康档案规范化的建立及有效的管理

    从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及在国家“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健康管理这个新概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是防治疾病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康档案作为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是陪伴个人健康一生的重要资料,因此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应从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开始.

    作者:黎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如何加强临床护理

    改变护理模式等措施,定期对患者检查和满意度调查.“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从护理人员的理念、工作模式、保障体系积极的探索与改革,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亚峰;罗秀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慢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在慢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们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慢性头痛患者110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芬必得胶囊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痊愈例数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1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灸治疗慢性头痛,效果比较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而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DAN)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方法 将T2DM患者按心率变异性(HRV)分为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正常组,并按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情况分为神经源性膀胱组和正常组.比较单纯糖尿病组(正常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组(神经源性膀胱组)、糖尿病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及神经源性膀胱组(异常组)各组之间相关因素的差异.组间均数比较应用协方差分析,变量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自主神经病变危险度评估.结果 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年龄(p=0.014)、病程(P=0.000)、BMI(r=0.041)、HDL(P=0.029)、LDL(P=0.035)、Cr(P=0.003)、BUN(P=0.000)、24ALB(P=0.021)、CRP(P=0.018)均有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糖尿病病程、BMI、HbA 1C、LDL-C、TG、24h尿微量蛋白、CR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胆固醇、尿酸无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病程为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0.027,P=0.007).结论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与病程、BMI、HbA1c、TG、LDL-C、HDL-C、CRP及24h尿蛋白相关,病程为不可控制因素,在积极控制HbA 1C、HDL-C、LDL-C、TG、24h尿微量蛋白、CRP达标的基础上,适当减肥降低体重可延缓自主神经病变的进展.

    作者:姜璐;赵菲菲;王强;安超;谭雯雯;董砚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