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护理方案的制定对毒蕈中毒患者治愈和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58例毒草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抢救治疗,根据患者出现的不同中毒症状对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加速排毒护理、肠胃护理、心脏功能保护、肝肾功能保护和心理精神护理、血液透析后护理.结果 经过抢救和护理治疗,本组58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为6~22d,平均为11.5d.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制定的护理方案科学合理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熊成霞;廖廷芳;袁晓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头位难产及其临产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2年1月~12月期间出现的头位难产137例产妇,并对其临产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129例为初产妇,94.16%,8例为经产妇,占比5.84%.结果 在137例头位难产内,有16例为自然分娩,占比11.68%,10例经胎吸术分娩,占比7.23%,另111例经剖宫术分娩,占比81.02%.111例剖宫术分娩中,胎头方位异常的占比多,有92例,占比82.88%;骨盆狭窄位居其次,有11例,占比9.91%;宫缩乏力5例,巨大儿3例.头位难产孕产妇中,有20例出现滞产,其中12例为胎方位异常,5例为宫缩乏力,3例为巨大婴.结论 应对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再确定助产方式,方可有效提升助产成效.
作者:吴秀佳;韦美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通过了解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的机理、特点、适应证和禁忌证相关知识,以及常见的并发症,认识到连续性肾脏替代法已经成为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支持疗法对CRRT患者的护理,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科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从操作技能、参数监控、心理指导以及院感控制等方面积极护理,配合临床医生及时有效地采取抢救措施,才能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许雪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自Albee于1911年首次使用脊柱融合来治疗脊柱结核以来,脊柱融合术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结核、创伤、畸形以及肿瘤等脊柱外科疾病,脊柱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随着人们对脊柱融合机制的不断研究,以及手术入路、内固定系统以及植入材料的不断进展和改进,脊柱融合术的融合率已明显提高.由于脊柱的前柱及中柱承受脊柱压力的80%,椎体间融合可以有效的分担内固定负荷,防止内固定的松动、断裂[1],椎体间植人物受到的轴向压力负荷可促进融合,在影像学上判断融合情况亦较后外侧融合更加容易可靠[2].理论上椎体间植骨的效果较脊柱其他部位植骨好[3].本文就近些年来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鑫;曹广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过去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肾脏损害为主伴有全身多系统多脏器损伤的急性传染病,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广泛损害、血管内皮肿胀变性,重者管壁可发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和破裂崩解[1].典型的临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五期经过为特征.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其中低血压休克期是病情发展中较为严重的阶段,此期患者的渗出体征尤为突出,出血倾向明显,常常合并DIC和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由于血管广泛严重损害,血浆大量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此类患者的抢救,关键的就是输液管理,护士输液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抢救的成败[2].
作者:路德艳;许娟;杨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边境一线乡村医生(村医)的基本情况,分析儿童疾病综合管理(IMCI)培训后的效果,为进一步扩展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的培训以及探索适合我国村医的培训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省普洱市所有边境一线村医,集中在普洱市,分2期进行为期3d的短期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的培训.培训严格按照由卫生部、WHO、UNICEF编写的IMCI教材、练习册、图册、教学录像进行.培训前对村医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基本信息;IMCI情景病例考核,以及IMCI基本知识测试,了解其临床知识能力.培训3个月后,随访小组对村医进行随访、调查,在所属乡镇卫生院按照相同考核过程评估培训效果.结果 思茅市边境一线村医以少数民族为主,受教育水平绝大多数为初中及中专.根据情景病例考核,村医识别危重症、及时转诊的知识水平培训后与培训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对于腹泻并轻度脱水的评估、ORS及锌剂的使用认知水平亦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IMCI是加强儿童卫生服务的一个有效策略,对边境一线村医实行的短期培训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扩展应用.
作者:李秀云;郑文静;马克玲;尚晓丽;孔艳;符宗敏;夏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发热、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白细胞与中性颗粒细胞数增多.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特点,研究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合理治疗方式,提升小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瑞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难治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对13例发病3~6月的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结果进行疗效评价,并探讨治疗机理.结果 穴位埋线治疗难活性面瘫治愈率23.08%,显效率53.84%,好转率23.08%,总有效率100%;治疗后面神经功能极大提高.结论 穴位埋线是治疗难活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建华;温清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HLA-G分子被发现有复杂的表达调控机制,有多种结构形式,而这些均需要进一步的阐明,表现出的功能已经超过了直接保护细胞不受免疫杀伤的范围,而进入诱导长期的和局部的免疫耐受的机制的范围.HLA-G在成人的病理情况下的功能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而其作为一个诊断、预后判断指标以及可能作为一个治疗方法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对于HLA-G的进一步的研究当然是亟需的,以现有的趋势来看,这些研究将可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其生物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应用其诱导免疫耐受的特性.本文综述了HLA-G的免疫学功能的特征及HLA-G在移植方面和肿瘤方面的临床相关性.
作者:孙培龙;范晓礼;李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实施现代护理后的现状及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实施现代护理管理,对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从病房的管理、病房卫生的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及身心健康入手,全方位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结果 重症监护室实施现代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自觉服务,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病房环境大幅改善,护理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效果满意.结论 现代护理管理的应用,增强了重症监护室护理队伍的凝聚力,终提高了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刘玉玲;任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对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治疗组血液透析(HD)串联血液灌流(HP).对照组单用血液透析(HD).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尿素氮、肌酐等均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D+HP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亦明显下降,疗效更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肯定.间歇使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作为一种安全有效血液净化方式,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云;柴玉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 40例发病在6h以内且临床提示处于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均行急诊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DWI.PWI.T1WI.T,WI.FLAIR.结果 40例患者T1WI均未见异常信号,DWI.PWI均发现异常,PWI比DWI显示的病灶范围更大,可显示出缺血半暗带(IP)的范围.图像后处理显示MTT.TTP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CBF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 急诊MRI,特别是DWI.PWI对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作出准确的诊断,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溶栓治疗.
作者:刘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新方法、新观念.方法 采用小讲课、病例分析、实践操作、案例演习、护患沟通、文件书写、专科特点、实践讨论等方式对126名实习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并对带教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习期护士工作主动、积极,能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完成护理部的培训内容和目标,对护理带教评价满意.实习生获得良好的实习培训.结论 现代护理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出更加合格的、优秀护理专业人员.
作者:张铁军;杨洪波;姜晓艺;斗章;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社区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将公共卫生学及护理学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家庭输液是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输液是在居民家中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我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10余年,为社区居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开设了家庭病床,每年出诊静脉输液1000余次,通过对家庭输液风险正确评估及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使家庭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管理方法报告如下:1管理方法1.1健康档案的建立其内容为患者姓名、诊断、家庭电话、家庭详细地址、医院急救电话、咨询电话、主管医生、护士电话及简单的健康指导.其目的是让医院和患者之间建立亲密和谐关系,同时也增强了患者的院外自护能力和健康意识,方便了患者复诊与医务人员联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金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妇产科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课程,而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的重要过渡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对妇产科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因而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是妇产科教学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江少如;许少榆;林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督导方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分组专项检查,以现场、书面、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关注共性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追踪整改效果.结果 每月专项检查有侧重,使督查向纵深发展;反馈形式的多样化能在短时间内将质控反馈信息传递给护理人员.结论 专项督查更有利于发现护理质量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并有针对性进行整改,可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作者:罗爱林;冼日凤;刘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胃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对慢性胃炎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健康教育中,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查与HPV分型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进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所收治的2436例进行过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的女性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36名妇女患者中,有244例患者的TCT结果为阳性,其阳性率为10.02%;在经过HPV检测的137例患者中,有62例为阳性,其阳性率为45.26%.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与HPV分型检测联合的方式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朱中梁;汪宏良;马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FGR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肝素+低分子右旋糖苷组)和对照组25例(丹参+氨基酸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标准肝素治疗,对照组予丹参+氨基酸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孕妇的宫高,腹围,胎儿生长发育参数(双顶径,股骨长)、脐动脉血流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测孕妇的宫高,腹围,胎儿生长发育参数增长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脐血流阻力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苷能明显改善FGR孕妇子宫胎盘血流灌注,有效治疗FGR,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作者:刘洪梅;谢翠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为了消除芪苈强心胶囊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抑菌作用,建立其适宜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本试验采用离心沉淀法联合培养基稀释法对该品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结果 通过三次独立平行试验,各试验菌的回收率均可达到70%以上.结论 因此采用离心沉淀法和培养基稀释法联用检查细菌数,霉菌及酵母菌数,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可客观地反映该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且可操作性强.
作者:马桂云;马艳玲;刘少琴;秦拢;周沙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