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腹症的分诊及护理

黄雪华

关键词:急诊科, 分诊, 宫外孕, 误诊率,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科中的急腹症的分诊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从2010年12月~2012年8月间,所收治的500例急腹症患者的分诊措施及针对性的护理手段资料.临床急腹症的分诊,一般包括询问、观测和分诊三步,每一步都非常重要.护理上,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做好心理辅导,做好检查等准备工作.结果 在外科急腹症中,分诊正确的病例有188例,分诊正确率为94%;在内科急腹症中,分诊正确的病例有192例,分诊正确率为96%;妇科急腹症中,分诊正确的病例有95例,分诊正确率为95%.所有患者都得到有效地治疗、护理,都得到比较好的康复.结论 急腹症的分诊要注意常规性的诊断方式,同时也要注意特殊情形,这样可以减少误诊率,提高分诊的正确率;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积极干预模式,注重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护理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HMGB1与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关系及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l)在白血病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HL-60)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24h、48h、72h、96h诱导后HMGB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HL-60在经全反式雄甲酸诱导向粒系分化的同时,HMGB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降低的趋势.结论 与在实体瘤中相比,HMGB1在白血病中同样高表达,且其表达程度与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作者:张文;宋冠华;张之勇;韦若颍;潘素飞;史露露;毕可红;姜国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

    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血栓脱落可导致死亡.据统计骨科大手术后DVT发生率为43.2%[1],约80% ~90%的肺栓塞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骨折已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骨科护理工作中重点研究的方向.现将近年来预防骨科老年人下肢骨折并发DVT的因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对高校图书馆注重流通服务细节的若干思考

    流通服务是图书馆接待读者的第一“窗口”,因此也成为了读者评价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注焦点.如何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打造细节,把人文关怀融入科学管理,使服务更加贴近大学生读者,更好地体现高校图书馆的精神风貌,进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值得我们每一个图书馆员认真思考.本文指出了细节服务的重要性及具体体现,并提出了注重服务细节的若干建议.

    作者:高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加强麻醉实习生临床技能的培养

    麻醉科的临床实习过程是医学生由实习医生向职业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为了探索提高实习生麻醉学专业临床技能培养的方法,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带教经验及麻醉学专业的特殊性,总结了带教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应用对培养实习生在麻醉学专业临床实践能力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黄怡;霍婷婷;董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治疗组(观察组)和尿激酶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和的血管再通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95.8%(23/24),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66.7%(16/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雷运森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于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思考

    目的 研究分析舒适护理措施对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9例小儿疝气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成员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通过监测两组手术患儿心率、呼吸、血压,镇痛药的使用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家属的满意度等评定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成员的心率、呼吸、血压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使用镇痛药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家属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前B细胞刺激因子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动态变化及保护作用

    目的 检测前B细胞刺激因子[又名趋化因子12(CXCL12)、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SDF-1)]及其受体(Cys-X-Cys receptor 4,CXCR4)在高氧致新生大鼠肺损伤中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新生大鼠64只,按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组,高氧组吸入氧体积分数≥0.95(95%O2)的高氧建立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高氧刺激3、7、14、21d后分别取2组新生大鼠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水解法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CXCL12和CXCR4 mRNA; 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CXCR4蛋白.结果 病理学检查显示,高氧组肺组织炎症明显,结构紊乱,高氧暴露时间越长,损伤越明显.结论 CXCL12/CXCR4可能在高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少华;杨芹;范倩倩;匡凤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类风湿关节炎内皮功能紊乱及益赛普的治疗作用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管内皮功能及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状态,观察益赛普对改善RA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60例活动性RA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ation,FM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将RA患者分为两组,一组RA患者给予益赛普加甲氨蝶呤治疗,另一组予甲氨蝶呤治疗,12w后观察两组的FMD、IMT.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益赛普加甲氨蝶呤治疗组的FMD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的改善不明显(P>0.05);单用甲氨蝶呤组的FMD和IMT改善均不明显(P>0.05).结论 RA患者更易出现内皮功能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益赛普可以改善RA的内皮功能.

    作者:白巧红;张莉芸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20例诊治与分析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是一种良性妇科病变,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7~2011年因患子宫内膜异位住院手术者共156例,其中发生急腹症者20例,占12.8%,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中,大年龄45岁,小22岁,平均年龄33.5岁;未婚4例,已婚16例,其中有人流放环史12例,剖宫产3例,足月顺产5例.1.2临床症状及其发生时间剧烈腹痛17例,肛门坠胀2例,恶心呕吐9例,昏厥2例,痛经12例.急腹痛发作的时间在月经期1~5d10例,10~14d5例,16~18d 3例,20d2例.

    作者:李文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下牙槽嵴低平全口义齿修复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下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病例采用传统方法修复,探讨增加其固位和稳定的方法.方法 对实验组46例下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另选28例下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二次印模法,灌注超硬石膏终模型,应用自凝塑料基托求颌位关系、降低垂直距离、降低牙合平面的位置、后牙排列反牙合、伸展基托边缘等方法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常规印模及排牙法,统计修复资料,评价治疗效果.并对两组修复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46例下牙槽嵴低平的患者全口义齿固位力增加明显,压痛减轻(P<0.05),患者的满意度提高.结论 对下牙槽嵴低平患者采用以上修复方法,能获得良好的固位力.

    作者:高乐;郑美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方法 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应加强早期科研能力的基础培训和后期实践性培训,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树立“合作学习和合作研究”理念.结论 此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使学生具备护理研究的基本能力.

    作者:樊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分析我院21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与254例健康体检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肾脏体积和血流参数.结果 DN组肾脏体积显著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DN组Vmax、Vmin、V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PI和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DN患者多普勒超声显像具有肾脏体积增大和血流阻力增大、速度降低等特点,对早期确定诊断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瑶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病房内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与管理措施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降低患者因感染影响治疗的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 针对病房内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现行的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结果 通过净化病房空气、重视日常消毒、勤更换护理用具、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我院病房的环境质量,彻底消除病房内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 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工作,需要对病房管理的所有环节进行细致化的管理,并且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将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控制在小范围内.

    作者:罗文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慢性肺心病心电图分析

    目的 了解慢性肺心病(CPHD)心电图改变的特点,评价心电图对该病诊断意义.方法 患者做12导联心电图,同时行X线和彩色超声心动图(UCC)检查,以UCC和X线的结果为标准,对照研究ECC对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86例慢性肺心病心电图改变78例(90 7%)其中肺型P波43例(50%),心律失常51例(59.3%)和ST-T的改变50例(58.14%),CPHD心电图改变,主要是额面上QRS波电轴的明显右偏与V1导联的R/S>1,V5导联中R/S<1;aVR导联R/S(或R/Q)≥1;QRSV1~3呈qr、Qr或QS型.结论 心电图对CPH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清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胸腹部外伤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 探讨胸腹部外伤患者的观察和有效护理方法,提高胸腹部外伤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 分析探讨1例胸腹部外伤患者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胸带固定,胸腔闭式引流,防止感染,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合并内脏伤时,通知医生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适当的护理措施是有效治疗胸腹部外伤患者及提高护理水平的重点.

    作者:赵勤娟;蔡梅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干部病房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孤独感调查研究

    目的 干部病房老年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500例干部病房老年患者进行访谈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①男性老年患者在主观幸福感上显著高于女性,而孤独感低于女性.②相比于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年患者,大学学历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高,而孤独感较低.③有配偶的患者与其他婚姻状况的老年患者相比,主观幸福感更高,孤独感更低.④拥有较高退休金的老年患者,主观幸福感更高,孤独感较低.⑤老年患者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生活状况是影响老年患者主观幸福感和孤独感的主要因素,老年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孤独感呈相反关系.

    作者:肖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氟西汀合并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氟西汀合并精神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我院在2009年01月~2013年01月收治的106例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给予氟西汀合并精神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精神简明评定量表、副反应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示,治疗4w之后所有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和治疗之前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给予对症处理之后得到缓解或者消除.结论 氟西汀合并精神药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作者:杨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护理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建立各种护理标识,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低医疗纠纷.方法 由护理部统一设计各类护理标识,在相应地段和相应患者设置不同标识,并将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结果 启用护理标识后,护理安全隐患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 护理标识的使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效的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胡利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54例梅毒孕妇治疗因素与妊娠结局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梅毒孕妇治疗因素与妊娠结局关系.方法 对近年在我院孕检治疗的54例妊娠梅毒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全程跟踪治疗的33例定作观察组,将其余没有全程跟踪治疗的21例定作对照组,观察组根据孕妇孕周进行抗梅毒的治疗,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并分析各治疗因素同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中的妊娠结局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RPR滴度在≤1:8这一范围中,国产期胎儿的情况要比≥1:16组有明显优势.且治疗的孕周越早,出现先天梅毒患儿的几率越低.结论 开始治疗的孕周与妊娠母婴状况有明显关系,孕期及时检查,发现梅毒,及时治疗能有效降低梅毒新生儿的发生率.

    作者:刘秋芬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以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对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脉血压监测,随访1年,用冠脉病变支数和病变积分评定患者病情,分析高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组的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 h动态收缩压(SBP)、24 h动态脉压(PP)都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结论 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 h动态SBP、24 h动态PP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应加以控制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任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