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龙君

关键词:高血压,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总结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整理分析我院诊断为高血压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护理、用药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结果 150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科学合理治疗与护理,血压得到显效控制12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有效率97.33%.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可平稳控制血压,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用于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利用不同方式终止14~26w疤痕子宫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其临床优越性.方法 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妊娠引产的疤痕子宫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对照组30例,采用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观察两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等,并对引产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孕产妇引产效果比较,治疗组宫缩发动时间及产程短、清宫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具有简单、高效、安全等优点,且引产后清宫率低.

    作者:邱玉萍;周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新生儿尿储留合并尿路感染1例报道

    急性尿潴留是一种急性发作的膀胱胀满,尿液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1].新生儿尿潴留文献有报道,但作为基层新生儿室,尿潴留不多见,临床工作中我们遇见1例尿潴留的患儿,同时伴多种严重的合并症,经过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生后10min,主因生后不哭10min入院.患儿系宫内孕,孕4产4,孕周不详,顺产,生后不哭,肌张力差,羊水Ⅲ0污染,阿氏评分1min、5min、10min分别为7分、9分、9分.予清理呼吸道,吸氧仍不哭转入我科,其母患妊高症、心衰.查体:T< 35℃,R40次/min,P136次/min,wt2.3kg,用简易胎龄评估法评估孕周为35w,早产儿貌,不哭,两眼凝视,四肢末端凉,皮肤青紫,前囟平,双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腹软,四肢肌张力稍高.初步诊断: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早产儿,给予保暖、吸氧、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维生素K1预防出血、多巴胺改善微循环治疗.

    作者:贾建珍;郝智华;王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80例的观察与分析

    文章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使用黄芪注射液会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过程中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买桂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格拉司琼预防用药对全麻下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预防用药对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on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病例,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B组分别在诱导前或缝皮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C组在缝皮时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10mg,D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术后24h内PONV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结果 A组、B组和C组PONV发生率均明显低于D组(P<0.01),C组预防PONV的效果更满意.结论 预防性使用格拉司琼3mg能有效减少全麻下腹腔镜手术患者PONV发生率.

    作者:刘朝晖;张晓钢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的体会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以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质量.

    作者:胡晓艳;姜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10d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可改善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苏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观察7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降糖、抗炎、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清创引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内外兼治的方法,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2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组间临床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药内外兼治的方法能够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耀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药理及疗效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药理以及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本计划生育服务站进行药物终止早孕的妊娠健康妇女210例,随机进行电脑分组,其中观察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米非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和药物药理作用情况.结果 经采取不同方法治疗,观察组完全流产102例,不完全流产3例,药物终止早孕失败0例,完全流产率为97.14%;对照组完全流产99例,不完全流产4例,药物终止早孕失败2例,完全流产率为94.28%,观察组在完全流产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孕方面具有十分确切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简便性、安全性、有效性,可作为本计划生育服务站的终止早孕治疗重点药物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永和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心内直视下修补手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介入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患者(介入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外科治疗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ASD)患者(外科组)的临床资料相比较.结果 ASD介入组在全麻、CPB、输血、住院时间和缺损直径等方面明显优于外科组,但其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外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外科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采用全麻的比例小、无需输血和体外循环、恢复快等特点,但其费用较高.

    作者:张红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病房内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与管理措施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降低患者因感染影响治疗的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 针对病房内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现行的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进行了改进和优化.结果 通过净化病房空气、重视日常消毒、勤更换护理用具、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有效的提高了我院病房的环境质量,彻底消除病房内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 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繁琐的工作,需要对病房管理的所有环节进行细致化的管理,并且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将医院感染的发生几率控制在小范围内.

    作者:罗文琼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创新发展做好计生技术服务工作

    近年来,我国提出要积极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创新发展基层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是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人口将面临的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发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建议.

    作者:傅桔琴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助产士门诊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索助产士门诊的服务模式在围产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5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由孕产妇保健门诊医护人员提供常规服务,研究组在孕产妇保健门诊接受常规服务后,由一名资深助产士进行一对一的孕产期咨询保健服务,对两组的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与体重的管理,应用缓解分娩疼痛的方法,自然分娩率以及产后回访产妇的满意度等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体重的控制,应用缓解疼痛的方法,自然分娩率,孕产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助产士门诊可提高围产期孕产妇保健知识,加强了孕期体重管理,促进了自然分娩率,提高了孕产妇的满意度.为孕产妇提供安全、人性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并且拓展了助产士的工作领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智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用鸡血清取代人血清进行血糖浓度的测定

    目的 探讨鸡血清取代人血清进行教学实验测定血糖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散养成年土鸡,采取心脏血清,通过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 鸡的混合血清中血搪明显高于人血清中的血糖,且其血糖浓度随存放时间呈递减趋势.结论 此种方法标本采集方便易行,适合教学使用.鸡血清血糖浓度为人的2倍,故使用时将鸡血清稀释两倍.

    作者:李俊;龙跃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护理

    1临床表现肝硬化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潜伏数年至10年以上,病情亦较隐匿.临床上一般将肝硬化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但两期界限不明显.1.1肝功能代偿期早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不易察觉.以乏力、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腹胀、纳差、腹泻等.常因劳累而出现症状,经休息或治疗而缓解.肝脾轻度肿大,质变硬,肝功能多正常或轻度异常.1.2肝功能失代偿期1.2.1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2.1.1全身症状一般营养状况较差,可有低热,消瘦乏力,精神不振,肝病面容(面色灰暗或面色黝黑),皮肤干枯粗糙、浮肿等.1.2.1.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为常见症状,有时伴恶心或呕吐.②腹胀:与胃肠积气、腹水、肝脾肿大、胃肠道淤血水肿,胃肠功能紊乱有关.腹水量大时腹胀为患者难忍受的症状.③腹泻:患者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差,稍进高脂高蛋白饮食即易引起腹泻.④腹痛:部分患者出现腹痛,多为肝区隐痛,若腹痛明显应注意是否合并肝癌、腹膜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⑤黄疸:则提示肝细胞有进行性坏死.

    作者:王海岩;乔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观察

    目的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手术过程中因循环剧烈波动容易造成动脉瘤破裂出血,研究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控制血压及镇静以预防此并发症.方法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盐水组(N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术中D组给予0.4ug/(kg·h)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N组给予0.9%生理盐水持续泵注,使两组的MAP降至基础值的70%,但MAP不能低于60mmHg.记录患者麻醉前T[,麻醉后T1,控制性降压后5minT2,股动脉插管时T3,动脉瘤栓塞时T4,术毕时T5,拔出喉罩时T6,T7拔出喉罩后5min,T8拔出喉罩后,30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喉罩拔除时患者的不良情况如是否出现躁动、呛咳以及术后有无寒战等并发症发生,以及术中分别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的种类和次数.结果 两组患者与基础值T0相比,麻醉后T1,T2,T3,T4的MAP均能达到降压目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心率在使用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后T3,T4较N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能使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可能.苏醒期清醒迅速,完全.

    作者:许阳英;吴钿生;郑志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预防医学试卷分析与评价

    为建立健全标准化试卷,更为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问题,现对预防医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此次测试平均分较低,标准差偏大,成绩服从正态分布.难题比重过大,区分度一般、信度较好.学生主观题得分偏低,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针对知识点多实践,使学生融会贯通.

    作者:聂立华;蔡纳新;王秋芳;肖焕波;裴金晶;纪颖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浅谈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关系

    目的 探讨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关系.方法 从生理病理上认识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颈椎生理曲度存在的重要性.结果 颈椎生理曲度与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关联重大,贯穿颈椎病的始终.结论 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是颈椎病的发生、治疗和预防的基础,关系十分密切.临床值得重视.

    作者:嘉士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76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PT)的临床表现,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7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中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计数<50×109/L患者需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阴道分娩18例,剖宫产58例,产后出血6例.结论 糖皮质激素、丙神球蛋白,血小板输注是治疗PT的有效手段,分娩方式视血小板多少及有无产科手术指症而决定,大部分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李玉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的出院护理指导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临床上泛指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近年来由于对脑卒中的诊断,抢救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其急性期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有部分患者残留有运动、言语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及其并发症.而住院期间患者很难完全康复,因此,出院后的家庭康复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此,护士给以家庭康复的知识教育,使患者出院后能正确继续治疗和护理,以大限度地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作者:褚磊;辛爱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和药学干预探讨

    目的 分析本院近5年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状况,探讨其药学干预的制定策略和实施效果,为中药注射剂的科学用药和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以药学干预实施日期2010年为分界点,对本院2008~2012年间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频度(DDDs)、日治疗费用(DDC)、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其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结果 用药频度和费用: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DDDs和DDC在2008~2009及2009~2010年间均呈上升趋势,在2010年实施药学干预后,DDDs和DDC开始下降,其中2011年下降幅度大,2012年与2011年基本持衡.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自2008~2010年本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左右,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3%,2010年实施药学干预后,有效率呈上升趋势,达到90%左右,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至1%以下.结论 本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近年来得到广泛开展,有效的药学干预措施可为其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周爱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