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义平;任薇娜
脑梗塞也叫缺血性脑卒中,当脑组织的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时,或者血流突然中断从而导致供血供养停止,继而引起供血区的脑组织坏死和软化的现象.在中医看来,脑梗塞属于“中风”的范畴,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属于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梗塞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或者治疗不当,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以往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疗效欠佳,近几年来,中医治疗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脑梗塞患者46例及取得的效果.
作者:王猛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心理问题在护士中普遍存在,而出现问题的因素较多.同时不同职位的护士,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又各具特点.根据护士心理问题自身具有的特点,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并与护士自身的努力相结合,以更好的提升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对急求护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成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吴婉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而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常见的卒中类型,约占全部卒中的60%~80%[1].AIS的病因复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ORG10172急性卒中治疗试验(the 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2])标准进行病因学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小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或腔隙性脑卒中(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心源性脑栓塞(cardioembolism,CE),其他确定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stroke of other demonstrated etiology,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stroke of undemomtrated etiology,SUE).对此,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症状相似的疾病,治疗方法不同.目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3~6h内积极行溶栓治疗,挽救缺血半暗带,已成为AIS的标准化治疗手段.因其治疗时间窗窄,仅很少的一部分患者从中获益.除此之外,还需抗凝、扩容等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因此,尽早确定卒中的病因分型,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和预防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孔艳艳;赵立娟;姚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妊高症产妇的方法,确保产妇顺利分娩.方法 对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100例妊高症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妊高症产妇进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护理效果良好.结果 我院收治的100例妊高症产妇均顺利分娩,无母婴死亡病例.结论 对妊高症产妇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进而确保妊高症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周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实施有效地管理对策.方法 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护理操作流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全体精神科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专业技术和素质培养;落实各个环节安全管理措施.结果 从2006年5月~2010年5月我院由于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大限度地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明显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玉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20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予5%的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0u静脉滴注,产后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胎儿娩出后予米索前列醇1片(0.2mg)塞肛,产妇回房后予产后康复治疗仪行产后子宫复旧治疗,观察和记录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和符合产后出血的产妇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产后康复仪理疗等综合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方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蓝秀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腰腹肥胖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与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腰腹肥胖116例,同时收集35例体重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人群均明确排除合并其他炎症反应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泌尿系感染等疾病.依据腰腹肥胖体重指数四分位数将所有分为四组,比较各组间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与BMI关系.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腰腹肥胖者BMI、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发病率以及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以此同时,腰腹肥胖组,随着BMI的增大,其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发病率以及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也逐渐升高(P<0.05);②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腰腹肥胖者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与其BM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04(P<0.05);以此同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提示,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发病率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1 =0.846(P<0.05),r2=0.808(P<0.05)和r3=0.855(P<0.05).结论 腰腹肥胖随着BMI的增加,其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且腰腹肥胖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与高血压、高脂血脂和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正相关.检测腰腹肥胖血浆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水平对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建月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反应性关节炎是继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后由于免疫反应异常所出现的一种急性,无菌性关节炎症,少数患者为关节外表现,如肌腱端炎、腊肠趾等.多发生在肠道或泌尿道感染1月左右,少数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也有少数无明显诱因发为本病.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实验室诊断金指标,而前驱症状易被忽略,加之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较少,有时诊断依赖临床医生的临床经验,故早期误诊率较高.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16~75岁,病程短1w,长9月.因肠道感染后发病23例,尿道感染后发病18例,急性咽炎后3例,无明显诱因6例.
作者:李广兵;戴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新技术在医院临床诊治中已经被广泛推广和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0.35T-MR特殊扫描序列在MRI检查中的作用;并对我院200例采用MR特殊扫描序列的患者在临床诊治上进行分析说明,指出MR特殊扫描序列的应用不仅能够缩短检查时间,减少病患痛苦,而且还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医院的长期稳步发展.
作者:谢金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颈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进行检查,以探讨二维图像(2D)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检测116例颈脑血管病患者,了解血管的形态结构、血流的频谱形态及血流参数情况,观察颈动脉管壁结构,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管狭窄及闭塞情况,以探讨斑块对颈动脉的影响.结果 本文116例患者颈动脉彩超检查中,年龄为35~87岁,平均年龄为61岁,有基础疾病有102例,有高血脂96例,83例有动脉斑块,占检查者71.60%.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一种简便,实用的首选方法,通过超声诊断,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特点进行评估,有助于分析颈动脉的内部情况,便于判断狭窄程度,有无闭塞及病程预后,对临床用药及预后有积极价值,对临床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自Albee于1911年首次使用脊柱融合来治疗脊柱结核以来,脊柱融合术现阶段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脊柱退变性疾病、结核、创伤、畸形以及肿瘤等脊柱外科疾病,脊柱融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随着人们对脊柱融合机制的不断研究,以及手术入路、内固定系统以及植入材料的不断进展和改进,脊柱融合术的融合率已明显提高.由于脊柱的前柱及中柱承受脊柱压力的80%,椎体间融合可以有效的分担内固定负荷,防止内固定的松动、断裂[1],椎体间植人物受到的轴向压力负荷可促进融合,在影像学上判断融合情况亦较后外侧融合更加容易可靠[2].理论上椎体间植骨的效果较脊柱其他部位植骨好[3].本文就近些年来椎体间融合相关局部因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鑫;曹广如 刊期: 2013年第08期
SEPT基因家族的研究近年成为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SEPT基因家族成员之一的SEPT9广泛存在于除植物外所有的真核生物中,参与细胞质分裂、细胞极化等多个生物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关系.本文综述了SEPT9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秉福;曾永秋;刘岚;税清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以2008年10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10d后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可改善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苏卫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饮片或制剂调配成方剂供临床应用的操作过程.通常包括处方分析,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主要程序,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对其操作的要求比较严格.处方分析是中药调剂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对其在中药调配中的关键作用进行探讨,以促进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
作者:杨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病因、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提高对NEC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NEC发生与胎龄、体重、喂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多发于胎龄<32w者,同时多伴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颅内出血等合并症.腹胀为常见表现.超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高.结论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发生在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预后凶险.可以通过临床表现预警NEC的发生,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施丹;施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术前做好充分准备,访视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及健康宣教,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防治并发症发生.加强引流管护理,对脑血肿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均无复发并发症及再出血.结论 动静脉畸形围手术期采取有效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作者:陶玲;高虹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以老年人多发.既往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多、致残率和死亡率高 目前首选手术治疗,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目前治疗方式较多,临床上没有统一指导标准.因此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提高骨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蒋德春;高仕长 刊期: 2013年第08期
麻醉科的临床实习过程是医学生由实习医生向职业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为了探索提高实习生麻醉学专业临床技能培养的方法,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带教经验及麻醉学专业的特殊性,总结了带教过程中的几点心得体会.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应用对培养实习生在麻醉学专业临床实践能力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黄怡;霍婷婷;董海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HBEAG阳性与阴性乙肝患者血清对应HBV-DNA水平.方法 分析本院乙肝患者HBEAG阳性与阴性各200例血清HBV-DNA检测资料.结果 HBEAG阳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93%,平均值5.23E+6,HBEAG阴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43%,平均值2.13E+4.结论 HBV-DNA水平与HBEAG阳性有较好的一致性,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指标,但HBEAG阴性乙肝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乙肝病毒复制,HBV-DNA与HBV-M同时检测对乙肝患者HBV感染、复制、传染性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梅凌英 刊期: 2013年第08期
胃肠道疾病属于普外科患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胃肠道肿瘤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相应的手术治疗被越来越多的采用.标准的胃癌根治性手术一般包括,胃部肿瘤的切除、区域淋巴结的清扫、杀灭腹腔游离肿瘤细胞以及重建消化道四部分[1].其中,消化道的重建方式争论不断,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重建方式达70余种,但并无公认的佳方式.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需满足以下条件,如良好的食物贮存和消化吸收、较少的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重建简单易行等[2].本文将就胃全切除术,近端、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三方面常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进行综述.
作者:郑达武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