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胃癌外科治疗94例分析

黄光采

关键词:高龄胃癌, 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4例7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 根治性切除58例,切除率61.7%.姑息性切除5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对高龄胃癌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的有效方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X线胸片对肺癌的诊断能力的体会

    目的 回顾性分析患者初诊时胸片误诊、漏诊的29例肺癌病例,探讨肺癌误、漏诊原因及改进方向,为提高肺癌诊断率作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2012年6月间我院及部分外院29例胸片误诊、漏诊的肺癌病例,记录误诊原因及结果,并作分析、改进.结果 经确诊的29例肺癌初诊情况分别为肺炎7例、肺结核4例、胸腔积液4例、肺不张3例、肺囊肿1例、尘肺1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漏诊2例、X线阴性4例.造成临床误、漏诊的主要原因有肺癌X线征象的复杂性表现和阅片医生对患者临床资料不够重视以及胸片本身的局限性等.结论 放射医师应注重胸片的摄片质量,培养良好的阅片习惯,加强对肺癌X线征象的认识和掌握,紧密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郭大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例成人腭裂修补术后突发窒息成功抢救及护理

    腭裂修补术后引起的并发症很多,笔者遇见成人腭裂修补术后出现突发呼吸困难窒息1例,病历摘要患者女,22岁,患者父亲代诉患者出生后家人发现其上腭裂开,查体可见一约“v”型裂隙从悬雍垂至前牙床.发音不清,哭闹时鼻音较重.因当时患者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能早期手术本次入住我院要求手术,术前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出凝血时间、乙肝两对半、心电图、胸片均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赵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个性化舒适护理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98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应用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术后进行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调查.结果 在巡回护理工作中,观察组满意度及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宫腔镜手术中应用个性化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作者:杨秀清;任素珍;丛进波;张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采取一般治疗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拔管后气血指标变化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78例患者73例治愈,治愈率93.6%,5例死亡.73例患者通气前和拔管后生命体征变化及血气分析等监测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安全可靠,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吴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86例小儿腹泻的病因检查及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小儿腹泻的病因,探讨其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86例腹泻患儿,通过对患儿进行检查确诊病因和病情后,根据患儿病情将其分为两组,即急性腹泻组38例和慢性腹泻组48例.急性腹泻组采用补液+药物治疗方案;慢性腹泻组采用防脱水+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详细观察并记录患儿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和通知患儿家属.结果 急性腹泻组显效19例(50%),有效18例(47.4%),无效1例(2.6%);慢性腹泻组显效25例(52.1%),有效21例(43.8%),无效2例(4.2%);结论 治疗腹泻患儿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查明其病因,分析其病情,然后予以对症治疗,确保患儿健康.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2009~2011年我院住院病历缺陷分析与对策

    目的 提高医务人员对住院病历档案书写的责任意识,增强法律、病历档案证据意识,进一步提高病历档案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住院归档病历档案逐份进行终末质量检查.结果 对存在质量问题的缺陷病历档案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返修整改,保证了归档病历档案质量.结论 通过对归档病历档案的终末质控,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并采取整改措施,提高了病历档案质量.

    作者:李霭怡;刘俏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神经系统是机体精细的调控系统,神经系统受损以后,临床表现主要是运动、感觉、意识和反射障碍,在大脑半球的额叶、颞叶损害还可出现精神症状.由于神经纤维损伤以后恢复缓慢、神经细胞死亡后不能再生,所以本系统疾病发生以后,病情复杂、病程绵长、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经济、社会问题.因此,护理工作量大、要求高、内容丰富.

    作者:于海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式剖宫产手术对预防术后盆腔粘连的意义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我院所实施的新式剖宫产手术与传统剖宫产手术在临床实践效果上的差异,从而为预防剖宫产手术后盆腔粘连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中疼痛时间等四项指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腹直肌与前鞘粘连、腹直肌与腹膜粘连、腹膜与大网膜粘连、膀胱腹膜反折粘连发生率方面,组间比较,传统手术组患者的发生率显著地高于新式手术组患者的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传统剖宫产手术相比较采用新式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可以有效的预防患者术后盆腔粘连现象的发生,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崔福莲;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酒精中毒时的心电图改变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时产生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通过对我院急诊观察室2007年~2012年的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所入选的患者均有急性酒精中毒前6个月以内的心电图检查资料)入院时检查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合其急性酒精中毒前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15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占8.0%(12/150);原有心电图异常而急性酒精中毒后未见明显变化占2.0%(3/150);原有心电图异常,急性中毒后发现其它异常或原有异常加重(如:每分钟早搏个数增加,ST段压低加重,T波倒置加深或由低平转倒置,PR间期、QT间期延长增加等等),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恢复如前者占5.3%(8/150);原有心电图正常,急性酒精中毒后心电图异常,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恢复正常占84.7%(127/150)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PR问期延长、QT间期延长.未发现原有心电图正常,急性酒精中毒后心电图异常,经积极救治后心电图仍异常者.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后所致心电图异常改变属非特异性异常改变,几乎都是可逆的.心电图改变大部分是酒精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传导性、离子通道的功能以及心肌的供血不足引起的,并且是可逆的.

    作者:卞燕飞;吴珍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尝试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实习中的尝试及其效果.方法 将教学对象(麻醉学本科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20名)与对照组(Ⅱ组,20名),分别采用PBL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安排实习期定期讲课,通过实习结束后理论考核、麻醉操作考核以及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来观察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麻醉操作考核平均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在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临床思维能力考核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 在临床麻醉学实习中,PBL教学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著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很好培养麻醉专业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刘俊;宋蕾;王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肝穿胆管引流的术中配合指导

    目的 讨论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的术中配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18例接受手术的患者,在DSA引导下,利用胆道穿刺针、导丝、导管等精密器材进行治疗,让胆汁通过内外引流管排出,实施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不适,尽早给予引流是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顺利引出胆汁.结论 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手段,术中积极有效地护理配合,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娟;杨运红;杨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陆氏针灸综合治疗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肾精亏虚型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自身对照方法观察针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46例神经性耳聋,评价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者病情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痊愈31例,占51.6%;显效16例,占26.7%;好转9例,占15%;无效4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 针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性耳聋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吴晓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医对高血压病的分级预防和治疗

    目的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探讨其预防效果和医药价值.方法 将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的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56例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有患者28例,在实验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对高血压病的分级治疗,在对照组采取西医的方法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撤药综合征情况、治疗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效果类似,并且P>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在撤药后没有出现类似面部潮红、头晕目眩、心跳加速以及抑郁等撤药综合征,而对照组在撤药之后,出现1例心跳加速,2例面部潮红,8例血压飙升等情况,实验组治疗费应比对照组低,病患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并且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中医的方法对不同分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罗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材便携式荧光激光笔快速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目的 寻求并建立一种低碳、环保、先进、简便、快速的中药材检测方法.方法 将便携式荧光、激光笔应用于中药材检测,利用发出的紫外线、红外线照射药材、饮片表面,通过其荧光颜色特征达到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目的.结果 该法步骤简单、环保,能达到快速、绿色鉴别中药材的目的.结论 该法适用于药检、医院、企业等的质量监管,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生物信息学在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的应用

    目前,生物信息学数据在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上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因此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水平检测就显得异常重要.本研究以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作为核酸序列信息的主要来源来源,以Access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平台,所有应用程序基于visual basic 进行开发.实际操作中,可以对关键词、染色体图以及相关功能等进行搜索,为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提供了较好的查询平台.

    作者:马长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分布以及耐药的情况了解分析,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的感染提供防治依据.方法 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系统软件对70例患儿的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种类以及药敏的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5例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其中17株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4例大肠埃希菌、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有明显的耐药性.65例患儿中其中28例患儿检验出呼吸道合胞病毒,18株肺炎支原体,9株肺炎衣原体,3株腺病毒,其他的7株.结论 新生儿的呼吸道感染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上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清楚患儿感染的原因,根据检测的结果使用相应的抗生素,避免疾病的反复和耐药菌产生.

    作者:王哲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的内科患者及护理人员,实施后患者及护士作为观察组,实施前患者及护士作为时照组,对其满意程度进行对比观察,以统计分析人性化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成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内科病区对护理管理开展人性化管理以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出现明显增高.

    作者:杨朝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析安全防范措施在神经内科鼻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析安全防范措施在神经内科鼻饲患者中的应用,减少护理过程中差错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72例鼻饲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正常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经护理治疗发现,观察组组患者的饲管脱出率、堵管率、管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鼻饲管不在胃内、返流、误吸、堵塞发生率对照组为8.3%、5.6%、5.6%、8 3%,观察组为2.7%、0%、0%、2.7%;鼻黏膜损伤、鼻饲管胃内打结、营养液恒温加热器烫伤或触电发生率,对照组为8.3%、2.7%、5.5%,观察组为2.7%、0%、0%;肠营养与静脉输液混淆,对照组为3.4%,观察组为0%.结论 在神经内科鼻饲患者护理过程中采取合理科学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干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测定其血浆Hcy和血清CysC的水平,分析CysC水平、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浆Hcy水平、CysC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ysC水平与Hcy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ysC与Hcy一样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

    作者:王杰;黄俊凯;王振焕;王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格列奈钙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国产米格列奈钙片和进口那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那格列奈为阳性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组,试验组给予米格列奈10~20mg tid,对照组给予那格列奈120mg tid,治疗18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PG、HbA1c、收缩压、舒张压、BMI、血尿酸(UA)、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同时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异常、及不良事件(低血糖事件、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18w后,米格列奈组患者FBG降至7.7±2.5mmol/1,2hPG降至13.4 ±4.1 mmol/l,HbA1c降至(7.2±1.1)%,HOMAIR降至2.37±1.50;那格列奈组患者FBG降至7.5±1.3mmol/l,HbA1c降至(7.3±1 2),HDL-C升至1.24±0.30mmol/1,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米格列奈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那格列奈组(P<0.05),其余代谢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米格列奈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FBG、2hPG、HbA1c、HOMAIR,作用与那格列奈相似.

    作者:朱显军;张学军;李蓬秋;鲜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